盛京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12年瀋陽市地圖中的盛京城

盛京城滿語ᠮᡠᡴ᠋ᡩᡝ᠋ᠨ轉寫mukden)是後金政權在入關之前的最後一座都城。清廷入關後,以北京城為首都,盛京城則成為陪都奉天府所在。又稱奉天城[1]奉天省成立後,即省城所在,稱奉天省城。20世紀初,奉天城市範圍擴展,即奉天老城。曾為奉天市主要轄區。奉天老城後與商埠地滿鐵附屬地連成一體[1]。延續至今,為瀋陽市主城區。

1625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東京城遷都瀋陽。1631年皇太極擴建瀋陽中衛,並更名盛京[2],即「天眷盛京」[1]。改建後的盛京城有城樓八座、角樓四座,並將原有的四座城門改為八座城門[2]

清代之前城池沿革

公元前128年,西漢在今瀋陽地區設置侯城縣,並將此地作為中部都尉治所,壘土築城。後迭經興廢。東漢時期,侯城縣被撤銷,後又恢復。公元121年,東漢與高句麗交戰,侯城縣被高句麗軍焚毀。隨後重建,成為中遼郡治所。公元238年,曹魏軍隊征遼東公孫淵,侯城縣再遭破壞。兩晉時期,侯城縣建制被撤銷,其地屬玄菟郡

晉朝末年,高句麗崛起,佔有遼東地區,未恢復漢侯城縣,只是在周邊地區設置了一些規模很小的高句麗城邑。公元688年,唐軍滅高句麗,收回遼東,此後直至遼朝初年,侯城縣地區仍未復建城池。

遼朝滅渤海國後,將其境內瀋州的全城人口遷移至漢侯城縣故址,另建新城,仍命名為瀋州。遼朝時期的瀋州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直轄的「私城」,設節度使,建有夯土城牆,辟城門四座,城內有十字形街道。

公元1116年金朝軍隊從遼朝手中奪取瀋州,取消遼代的私城建制,改為東京(遼陽)所轄的一個軍州城,設節度使鎮守。公元1163年由節度州降為刺史州。金代瀋州城延續遼代規模,在土城上開有四門,未設城樓、敵台、城堞等,城門採用女真人習慣的木柵門。

13世紀初蒙古興起後,在遼東地區與金朝發生多次戰爭,瀋州城遭到嚴重破壞。公元1233年,蒙古軍隊正式佔領遼東地區。公元1263年,為安置高麗降民,重新修築瀋州城垣和城內設施。公元1266年,元朝重新恢復瀋州建制。公元1297年(元成宗大德元年),元朝將路治由遼陽遷到瀋州,瀋州城升格為瀋陽路城。其規模仍延續了遼金時代的格局,辟城門四座,城中有十字形道路,規模小於明清瀋陽城。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遼東都指揮使司下設瀋陽中衛瀋陽左衛瀋陽右衛,瀋陽中衛即設在元朝瀋陽路城內。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瀋陽中衛指揮閔忠奏請明廷,對瀋陽中衛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擴建。城牆全長拓展至九里三十步,內外兩側全部包砌城磚。城牆高二丈五尺,四面各開城門一座,皆建有城樓和瓮城。南門為保安門(城樓稱永寧樓),東門為永寧門(城樓稱靖邊樓),北門為安定門(城樓稱鎮邊樓),西門為永昌門(城樓稱迎恩樓)。城牆之外為城壕兩重,各寬三丈、深八尺。城中南北大街、東西大街構成十字路網格局,兩條大街交會之處修建中心廟。

據《全遼志》記載,瀋陽中衛城的南半部為衙署區,有瀋陽中衛治(城東南隅,元總管府舊址),經歷司、鎮撫司、左右中前後所(俱衛治內);察院行台(衛治西南),瀋陽游擊府(在衛治西南隅,嘉靖辛丑都御史孫檜奏設),瀋陽備御公署(在衛治西);儒學(正統二年都御史李濬奏設,在衛治東),社學;軍器局(衛治西北),軍儲倉(衛治西北),予備倉(衛儲倉內),錢帛庫(衛治西南),養濟院(衛治西南隅),草場(衛治西南隅),教場(城東一里),漏澤園等等。東西大街為商戶、民居集中區域。

盛京城建築

盛京城闕圖

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率領的後金軍隊佔領瀋陽中衛城。1625年,努爾哈赤宣佈把都城從遼陽旁邊新建的東京城遷到瀋陽。《清太祖實錄》記載,「帝聚諸王臣,議欲遷都瀋陽,諸王臣諫曰:『東京新築,宮廨方成,民之居室未備,今欲遷移,恐食用不足,力役繁興,民不堪苦矣。』帝不允曰:『瀋陽四通八達之處,西征大明從都兒鼻渡遼河,路直且近;瀋陽渾河通蘇蘇河,於蘇蘇河源頭處伐木,順流而下,材木不可勝用,出遊打獵山近獸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

被後金軍隊佔領的瀋陽中衛「城大而低,身高不盈丈余,面僅五六尺,其磚皆咸削坍塌,可登而上」。努爾哈赤暫未改變原瀋陽中衛的城垣形式和十字形街道格局,僅在十字街東南隅,靠近中心廟的位置修建了大衙門(即大政殿,amba dasan i deyen,或稱大殿、篤恭殿),所用殿材木料、磚石、琉璃瓦等皆從遼陽東京城拆運而來。殿前為長方形廣場,左右兩翼修建了八旗貴族議政的十王亭,廣場南端攔以木柵欄。努爾哈赤的寢宮則設在北門安定門之內,南北大街的最北端。據《盛京城闕圖》記載,其形制為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有門一座,第二進院落有台階、高台、宮門,門內有寢宮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除此之外,努爾哈赤及皇太極時期,在城中還陸續修建了墨爾根王府、豫親王府、巴圖魯郡王府、饒余郡王府、肅親王府、莊親王府、禮親王府、穎親王府、成親王府、鄭親王府、敬謹郡王府等建築。

皇太極改建後的盛京城

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一年後即病死,1626年皇太極即位。從1631年起,皇太極對盛京城實施改建。主要包括:

  • 修葺城垣。整修後的盛京城牆長九里三十二步,高三丈五尺,厚三丈八尺,內外包砌磚石,女牆高七尺五寸。四面設垛口六百五十一處,城樓八座,角樓四座。護城河寬十四丈五尺。
  • 增設城門。擴建後,在瀋陽方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設有八座城門。
    • 南面城牆,東為德盛門(erdemu i etehe duka,俗稱大南門),西為天祐門(abkai gosiha duka,俗稱小南門)
    • 東面城牆,南為撫近門(hanciki be hairandara duka,俗稱大東門),北為內治門(dorgi be dasara duka,俗稱小東門),
    • 西面城牆,南為懷遠門(goroki be gosire duka,俗稱大西門),北為外攘門(tulergi be toktobure duka,俗稱小西門),
    • 北面城牆,東為福勝門(hūturi hūsun de etehe duka,俗稱大北門),西為地載門(na tukiyehe duka,俗稱小北門)。
    • 原努爾哈赤寢宮所在的北門安定門城樓城台皆予以保留,但用磚石將門券封死,稱為「九門」。
  • 城內路網結構由原先的十字形變為井字形,形成九宮格佈局,在正中一格佈置皇宮。
  • 原大政殿西邊的皇太極即位前之貝勒府擴建為皇帝正宮。台上寢宮改建為清寧宮(genggiyen elhe gung)及東西各宮。台下王府大門處修建崇政殿(wesihun dasan i diyan),崇政殿之前修建大清門(daicing duka),為皇宮正門,門前左右各建木牌坊一座,稱文德坊、武功坊。改建後的皇宮成為皇太極理政、居住的主要宮室,位於其東邊的大政殿、十王亭一組建築變為禮儀性建築。
  • 在皇宮前面設置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和兩院(都察院、理藩院)
  • 皇宮後面的四平街闢為商業街,形成「前朝後市」格局。四平街與大北門街、小北門街交會之處設置鐘樓、鼓樓
  • 在德盛門外南五里處修建天壇
  • 在內治門外東三里處修建地壇
  • 在撫近門外東五里處修建太廟(後遷移至大清門東側景祐宮位置)
  • 崇德八年(1643年)在城外東、西、南、北修建四塔
盛京輿地全圖

皇宮

盛京皇宮位於盛京城正中。為三路格局。最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大政殿、十王亭建築群。中央一路為皇太極時期修建的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建築群,以及乾隆時陸續建造的瀋陽故宮太廟、東所、西所等建築。最西路為乾隆時修建的文溯閣(存放四庫全書)、嘉蔭堂(戲台)建築群,其南面為轎馬場。

瀋陽故宮完整保存至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城門現狀

盛京城牆及城門格局完整保存至清末,未經戰爭破壞。1929-1930年,因瀋陽城中開闢公共汽車線路,拆除了鐘樓和鼓樓。

盛京城牆目前尚存西北角樓(瀋河區西順城街順垣巷12號),以及瀋河區九門路44-50號的兩處殘存城牆(各長約25米、近100米)。

外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添築盛京外城,形狀接近圓形,周長三十二里四十八步。設有八道關門,大東邊門、小東邊門、大南邊門、小南邊門、大西邊門、小西邊門、大北邊門、小北邊門,依次與內城的撫近門、內治門、德盛門、天佑門、懷遠門、外攘門、福勝門、地載門以條石路相聯。此後盛京城形成內城方、外城圓的「內外城」格局,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至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興建奉天滿鐵附屬地,以及民國開闢商埠,逐漸演變為雙中心格局。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王珏麟.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沈阳近代银行建筑(一). 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2008-01-19 [2023-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8) (簡體中文).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天眷盛京」,故稱「盛京」。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瀋陽又名「奉天」。1906年,日俄戰爭後,奉天城在老城和日本侵佔的滿鐵附屬地之間建起「商埠地」[……] 
  2. ^ 2.0 2.1 瀋陽日報. 清初“陪都”盛京的“城市文脉”. 新浪讀書. 2013-06-23 [202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中文).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