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會村遺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禹會村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
坐標30°53′08″N 117°11′51″E / 30.88556°N 117.19750°E / 30.88556; 117.19750座標30°53′08″N 117°11′51″E / 30.88556°N 117.19750°E / 30.88556; 117.19750座標可能存在錯誤[可疑]
分類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編號7-0187-1-187
登錄2013年3月5日

禹會村遺址位於中國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禹會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2020年的禹會村龍山文化城址考古工作中,確認此處為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年代距今4400年至4100年,整體城址規模超過18萬平方米。此處城址是迄今考古發現淮河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1]

介紹

左傳·哀公七年》和《漢書》載:「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會」由此得名。

禹會村遺址位於塗山南麓,淮河東岸,呈南北狹長形分佈,總面積至少有5O萬平方米,淮河大堤和206國道從遺址中穿過。禹會村遺址於1980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對其進行試掘。2007~2011年,連續進行了五次規模性發掘,發現了大型祭祀遺址和大型簡易工棚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其次為石器中的磨石,罕見骨器,未見蚌器。發掘表面,該遺址不是長期定居的聚落遺址,而是大量人群短期聚集從事祭祀活動的遺址。禹會村遺址是目前在淮河流域發現的最大的較單純的龍山文化遺址,所反映的文化特徵具有明顯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龍山文化特徵,體現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碰撞、交融的文化現象。這些發現佐證了《左傳》的記載。[2][3]

相關記載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这些考古项目,带来夏文化研究新进展. 人民網. 2020-11-25 [2020-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中文). 
  2. ^ 王吉懷, 辛禮學. 禹會遺址的發掘與發現考古研究[J]. 蚌埠學院學報, 2014, 3(3): 177-183.
  3. ^ 王吉懷, 趙蘭會. 禹會村遺址的發掘收穫及學術意義[J]. 東南文化, 2008, 20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