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王愷 (西晉)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後將軍

其實王愷這個我是看到《晉書·石崇傳》寫:「崇在南中,得鴆鳥雛,以與後軍將軍王愷。時制,鴆鳥不得過江,為司隸校尉傅祗所糾,詔原之,燒鴆於都街。」以及《世說新語·汰侈篇》劉孝標注《晉諸公贊》:「愷肆其意色,無所忌憚。為後軍將軍,卒,諡曰醜。」 當然,《三國志·王朗傳》所引《晉諸公贊》及《晉書·王愷傳》皆云後將軍,都皆註於後。我就取信了後軍將軍了。--Eartheater留言2013年7月4日 (四) 15:31 (UTC)[回覆]

我覺得既然本傳是後將軍,正文應該從後將軍,疑似腳註,較為合理。-Msuker留言2013年7月4日 (四) 16:30 (UTC)[回覆]
其實我覺得沒差,都是取一說,然後加腳注,不過是大家有不同觀點和習慣而已。--Eartheater留言2013年7月4日 (四) 17:47 (UTC)[回覆]
差別在於條目基本是按照晉書王恂傳王愷段落的內容寫的(這是非常正確的寫歷史人物條目的方法),而突然之間在並不明確的情況下卻修改了正文的細微內容。即使非常熟悉晉書的讀者,粗看仍然很難發現這種差異,說嚴重點有誤導、矇混的嫌疑。
而如果正文採用本傳,只在腳註說明可能的問題,既使條目編輯宗旨統一,又避免了這種嫌疑。-Msuker留言2013年7月5日 (五) 07:2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