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天文學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廈門大學天文學系
拉丁文名稱Department of Astronomy, Xiamen University
類型
建立日期初辦:1927年9月 (1927-09)
撤銷日期1930年9月 (1930-09)
復辦:2012年11月26日 (2012-11-26)至今
隸屬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系主任方陶陶
教師數11
職工數3
地址 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曾厝垵西路1號
網站https://astro.xmu.edu.cn/

廈門大學天文學系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下的。最初於1927年9月創立,後於1930年9月停辦,又於2012年11月26日復辦[1]。研究領域包括高能天體物理星系形成與演化、宇宙學暗物質探測等[2]

歷史

1921年4月,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1927年9月,天文系創立,為理科七系之一(其他六係為算學、物理、化學、植物、動物、地質),附設氣象台一所,並籌建天文台。余青松任系主任。1928年4月13日,廈門大學自禮和洋行購置天文台儀器,包括一台4英寸口徑天文望遠鏡、渾天儀、太陽系自轉公轉表示儀器等,但天文台沒有動工興建。[3]1929年7月,余青松赴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長,並着手建造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赤道儀室,即按照余青松在廈門大學擬草的天文台圖樣建造的[4]。余青松離開廈門大學後,1930年9月天文系停辦[5]

2012年11月26日,天文系復辦。2013年起招收本科生,2016年起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6]

歷任系主任

參考文獻

  1. ^ 羅舒; 盧炬甫. 历史上的厦门大学天文学系――兼纪念余青松先生. 天文愛好者. 2013, (6): 74–77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2. ^ 黃偉彬 (編). 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天文学系方陶陶教授在《自然》主刊发表特邀评述文章. 新浪. 廈門大學. 2018-06-27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3. ^ 厦门大学八週纪念特刊. 廈門大學. 1929-04-06. 
  4. ^ 陳遵媯. 中国天文学史 第四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11月: 1891. 
  5. ^ 洪永宏 (編). 厦门大学校史. 第一卷 (1921-1949).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0年10月. 
  6. ^ 天文系现状. 廈門大學天文學系. 2019年3月18日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7. ^ 張玉 (編). 厦大教授卢炬甫逝世 为天文学系复办后首任系主任. 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 (新浪). 澎湃新聞. 2017年11月13日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8. ^ 顏之宏. 李浩 , 編. 守望“黑洞”的指路明灯——追忆天文学家卢炬甫. 新華網. 2017-11-17 [201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