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慈
史華慈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 |||||||
---|---|---|---|---|---|---|---|
出生 | 美國麻省波士頓 | 1916年12月12日||||||
逝世 | 1999年11月14日 (82歲) 美國麻省劍橋[1] | ||||||
國籍 | 美國 | ||||||
公民權 | 美國 | ||||||
母校 | 哈佛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 | ||||||
獎項 | 亞洲協會列文森獎 美國歷史學會占士·亨利·布里斯底特獎 愛默生獎 美國歷史學會學者榮譽獎 | ||||||
科學生涯 | |||||||
機構 | 哈佛大學 | ||||||
論文 | 《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1951年) | ||||||
博士導師 | 費正清 | ||||||
著名學生 | 包德甫 孔飛力 黃進興 | ||||||
漢語名稱 | |||||||
繁體字 | 史華慈 | ||||||
簡化字 | 史华慈 | ||||||
|
班哲文·史華慈(英語:Benjamin I. Schwartz,1916年12月12日—1999年11月14日)是美國學者、作家以及漢學家。
生平
史華慈1916年出生在麻省波士頓東部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38年從哈佛大學現代語言系本科畢業,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白熱化時期,選擇駐紮在華盛頓地區美國通信兵情報部門工作,學習日文幫助美軍破解代碼。1945年日本投降後,遠赴日本組織新聞審查工作。1946年服兵役結束,回到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完成博士論文《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次年出版成書,截止目前被1546家圖書館收藏。[2]。畢業後留校任教,擔任哈佛大學歷史系和政治系助理教授,1983-1984年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所長。
史華慈擅長近代中國思想和政治領域,之後出版了多本膾炙人口的學術著作,與費正清一起被認為是當代美國兩位最著名的漢學家。1988年退休後仍筆耕不綴,199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自己家中逝世。[3]
著作
英文著作
-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1).
-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ISBN 9780674446526.;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674043329
- Communism and China: Ideology in Flux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978067496191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674043312
- The secret speeches of Chairman Mao : from the hundred flowers to the great leap forward by Zedong Mao (1989)
-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symposium,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72.
- China's Cultural Values,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985
-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674118621.
中譯著作
- 論中國古代思想
- 史華慈:《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Preliminary Reflections」,載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ed.Jhon King Fairbank,1975,16-20)張永堂譯,載《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 史華慈:《研究中國思想史的一些方法問題》,載《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台北1987年
- 史華慈:《中國政治思想的深層結構》,載《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 史華慈:《論中國思想中不存在化約主義》(「On the absence of reductionism in Chinese thought」,in B•Schwartz,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張寶慧譯,《開放時代》2001年5月號
- 史華慈:《論中國的法律觀》(1947),(英文原文載密爾頓•柯茲編:《法律下的政府和個人》,後又收入《根本不同文化中的法律》<1983>一書中)髙鴻鈞譯,載張中秋編:《中國法律形象的一面: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
- 史華慈:《儒家思想中的幾個極點》(「Some polarities in Confucian thought」,in David S Nivison and Arthur F Wright,eds. Confucianism in action,50-62.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吳艷紅譯、何兆武校,載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
- 史華慈:《孔子的宗教層面和「命」的概念》,(選譯自B•Schwartz,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第二章一節)林同奇譯,載《世紀之交的宗教與宗教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史華慈:《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程鋼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 論中西現代思想
- 史華慈:《論五四前後的文化保守主義》,(「Notes on Conservatism in General and in China in Particular」,載Charlotte Furth,ed. The limits of change: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韓華、張克文中譯,髙力克校,載王躍、髙力克編:《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 史華慈:《<五四運動的反省>導言》,(選自B•Schwartz,ed.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symposium. Cambridge,Mass.: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1972),髙力克中譯,載王躍、髙力克編:《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此文另有台灣譯文,譯為《五四的回顧——五四運動五十周年討論導言》,周陽山節譯、林毓生校訂,載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 史華慈:《盧騷在當代世界的迴響》,(談火生譯自Benjamin I. Schwartz, The Rousseau Strai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China and Ot her Mat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史華慈:《中國與當今千禧年主義——太陽底下的一椿新鮮事》,林同奇、劉唐芬譯、林毓生校訂,載鄭培凱主編:《九州學林》2003年冬季號,復旦大學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亦載《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史華慈:《全球主義意識形態與比較文化研究》,(「The Ideology of Globalism and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Culture」),載香港《二十一世紀》雜誌1999年2月號
- 史華慈:《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殷海光譯,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 史華慈:《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葉鳳美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年
- 史華慈:《思想的跨度與張力:中國思想史論集》,王中江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 論中國政治
- 史華慈:《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陳瑋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史華慈:《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高鐵軍摘譯自迪克•韋爾遜主編:《從歷史衡量毛澤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1977年版第一章),載蕭延中主編:《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1卷《在歷史的天平上》,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史華慈:《德性的統治:文化大革命中領袖與黨的宏觀透視》,(「The Reign of Virtue:Some Broad Perspectives on Leader and Part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from The China Quarterly,July-September 1968,No.35.),收入B•Schwartz,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蕭延中中譯
- 史華慈:《「毛主義」傳說的傳說》,(劉玉昕譯自The China Quarterly,1960,No.2)載《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4卷《「傳說」的傳說》,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史華慈:《再談馬克思主義的精華:一個答覆》,載《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4卷,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英文原文及出處暫缺)
- 史華慈:《「毛主義」的傳說或「傳說的傳說」——魏特夫和史華慈的結束語以及亨利克•夏德馬對雙方的評論》,(劉玉昕譯自The China Quarterly,1960,No.3),載《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4卷,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對話與訪談
- 史華慈、中島嶺雄:《美日學者對談錄——關於毛澤東思想起源問題的討論》,(張惠才譯自《中國在重建文明》,日本築摩書房1983年),載《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2卷,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劉夢溪:《現代性與跨文化溝通:史華慈教授訪談錄》,《世界漢學》2002年第2期
- 《史華慈、林毓生對話錄——一些關於中國近代和現代思想、文化與政治的感想》,載林毓生:《思想與人物》,第439-468頁,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 雷頤:《「離散的研究」——與史華慈先生關於思想史研究的對話》,載雷頤:《取靜集》,新華出版社1998年
- 林同奇:《憶老友本·史華慈——希·普特南教授(Hilary Putnam)訪談錄》
史華慈研究相關著作
- 史華慈思想研究
- 林毓生:《史華慈思想史學的意義》,《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林毓生:《史華慈著<中國與當今千禧年主義>導言》,《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林同奇:《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史華慈史學思想初探》,《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林同奇:《孟子之心與性:史華慈與牟宗三的虛擬對話》,《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1期
- 林同奇:《超越與內在——史華慈和李澤厚對孔子天、命觀念的詮釋》,載《世紀之交的宗教與宗教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50-170頁
- 林同奇:《誤讀與歧見之間——評黃克武對史華慈嚴復研究的質疑》,《開放時代》2003年第6期
- 朱政惠:《史華慈的中國學研究》,《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1期
- 陳少明:《穿越理解的雙重屏障——論史華慈的思想史觀》,《開放時代》2001年第5期
- 劉玉宇:《對兩種思想史研究的考察——史華慈與葛瑞漢先秦思想史研究比較》,《現代哲學》,2004年第3期
- 李美燕:《李約瑟與史華慈眼中的老子「自然觀」》,《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11月
- 李強:《嚴復與中國近代思想的轉型——兼評史華慈<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載劉桂生等編:《嚴復思想新論》,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 王健:《「嚴復現象」解讀——兼與史華慈對話》,《原道》第5輯,1999年4月
- 張福建:《文明的提升與沉淪:彌爾、嚴復與史華慈》,《開放時代》2003年第2期
- 王文濤:《「毛主義」話語的起源、性質與內涵——簡評史華慈<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與毛澤東的崛起>》,《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
- 生平與追憶
- 朱政惠:《他鄉有夫子—史華慈生平和學術譜略》,《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
- 田浩:《史華慈小傳》,《開放時代》2001年第5期
- 程鋼:《跨越文化的思考——關於史華慈教授》,《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李歐梵:《哈佛兩教授》,《永珍》雜誌2005年第6期
- 柯文、梅谷、麥克法夸爾:《懷念史華慈》,《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孔飛力:《史華慈的歷史貢獻》,《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唐·普賴斯:《睿智的思想者》,《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布特菲爾德:《探尋中國革命史的真義》,《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斯坦伯格:《一個完美人格的典範》,《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李歐梵:《為學與為人的楷模》,《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梅谷:《道德良知和歷史思考》,《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林毓生:《以仁心說 以學心聽 以公心辯》,《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黎安友:《活在永恆的現在之中》,《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 杜維明:《史華慈敘事的人文主義視界》,《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