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四教道一山東濟南萊蕪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順治二年(1645年)舉乙酉科山東鄉試,順治三年(1646年)聯登丙戌科進士[1],歷任平陽府推官,後升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兵部員外郎。此後擔任山西學政陝西榆林道,之後致仕。王士禎的《居易錄》中亦記載其瑣事[2]

參考

  1. ^ 《順治三年丙戌科會試四百名進士三代履歷便覽》
  2. ^ 王士禎《居易錄》(卷上):萊蕪張(四教),字芹,順治丙戌進士,以部郎居京師。買一婢,年十四,姿首甚麗。詢其家世,曰:「東御艾氏女也。」適遷山西提學,因納之。攜行至一驛,晚步驛圃中,有雉起草間,感之而孕。到官十月,張以公事,將往他郡。妾泣告曰:「弱質托體君子,今將娩矣。君事畢,當速歸,冀可相見。」張慰之而去。去數日,妾生一子而歿。預留書與張訣,詞極哀艷,多非人世語。又自畫小像一幀,留奩箱中。張歸見之,惋嘆而已。自是夜必見夢,休咎皆預告。又時時來自乳其子。張懸像別室,食必親薦。一日,羹污其上,夜夢妾怒詰曰:「奈何污我?」旦視之,畫已失,張悵快彌日。致畫師數輩,為言姿態折曲,仿佛追寫,卒不肖。偶謁巡撫中丞,見屏風畫美人絕肖,屢目之。中丞曰:「頗愛此乎?」張因自言其故,中丞即輟贈焉。攜歸,食奠如常,見夢亦如昔矣。嘗語張君,不利宦途,稍遷即宜為退休計。及秩滿,遷榆林道參議,遂罷歸。李中丞奉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