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希納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希納環形山
克萊門汀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58.25°S
經度125.03°E
直徑59.32公里
深度2.712公里
余經日出時237°
命名來源古斯塔夫·費希納

費希納環形山(Fechner)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哲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古斯塔夫·費希納(1801年-1887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圖像

該隕坑附靠在巨大的普朗克環形山西側壁上;西北靠近木村隕石坑范維克隕石坑位於它的西南;而它的東側壁則緊貼着修長的普朗克月谷[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58°15′S 125°02′E / 58.25°S 125.03°E / -58.25; 125.03,直徑59.32公里[3],深度為2.712公里[1]

費希納環形山外觀接近圓形,坑壁已被侵蝕和磨損。它的東側壁因普朗克月谷及相鄰的普朗克環形山而發生改變;西南偏西外壁則附靠了一座呈較高反照率的碗狀小隕坑-衛星坑"費希納 T",該衛星坑所環繞的淺色濺射物覆蓋了費希納環形山西南坑底一半的地表。費希納環形山的內側壁各處寬窄不勻,坑底表面較為崎嶇,顯示有一些細小的隕坑,坑底中心是一處低矮的拱形隆起區。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費希納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LAC-130 月圖
費希納 緯度 經度 直徑
T 58.74° S 122.82° E 14.33 公里

參考文獻

  1. ^ 1.0 1.1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Fechner on LAC-130 map (PDF).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8).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