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宏
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與本條目所述的內容疑似存在利益衝突。 (2024年11月2日) |
此條目類似自傳,或內容主要由條目所述的當事人或當事方編寫。 (2020年3月16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3月16日) |
黃建宏 | |
---|---|
出生 |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市 | 1968年12月1日
國籍 | 中華民國 |
教育程度 | 博士 |
母校 | 巴黎第八大學、 東海大學 |
知名於 | 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 |
黃建宏(Huang Chien-Hung,1968年12月1日—)是一位台灣的大學教授、策展人和詩人。
生平
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之後前往巴黎。在賈克·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
2005年起先後任教於世新大學廣電系、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2017年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2018年起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2019年起接任關渡美術館館長。
研究領域包括影像研究、美學理論、當代藝術思潮、哲學、策展。書寫內容着墨在電影、影像、當代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見於《電影欣賞》、《今藝術》、《當代藝術與投資》、《藝術家》[1]。並從事法國當代理論,如吉爾·德勒茲、尚·布希亞與賈克·洪席耶等人著作的翻譯。
著作
- 2009年:《CO-Q》(與蘇育賢合著)
- 2010年:《一種獨立論述》(2010)
- 2010年《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與自我建構》譯文論集(合編)
- 2011年《渾變:編織未知的亞洲工作日誌》(與後藤繁雄合編,2011)
- 2013年《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2013)
- 2015年《電影,劇場和運動》
- 2017年《N度亞洲:穿越劇調研》
- 2019年《潛殖絮語》
翻譯
- 2002年《獨特物件-建築與哲學的對話》(合譯)
- 2003年《電影 I:運動.影像》
- 2003年《電影II :時間.影像》
- 2003年《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合譯)
- 2011年《影像的宿命》
策展
- 2007年:國立臺灣美術館線上展覽《Ex-ception》
- 2009年:《S-HOMO》
- 2009年:《後地方 :post.o》
- 2010年:中國OCAT合作策展《從電影看》
- 2011年:《渾變New Directions: Trans-Plex Weaving Platform》台日交流展(與後藤繁雄共同策展)
- 2011年:視盟藝博會《日光浴》特展
- 2012年:日本藝術團隊Chim-Pom於台灣的《美麗世界:倖存之舞》
- 2012年:臺北當代藝術館《心動EMU》特展(與張晴文共同策展)
- 2013年:《台灣分裂2.0 》(Schizophrenia Taiwan 2.0,2013)(共同策展)
- 2014年:《NG的羅曼史》、《運動之後:穆勒咖啡之夜》(Post-Movement,2014)
- 2015年:韓國ACC亞洲文化殿堂《穿越劇:在台灣各階段生命政治與運動的檔案文件史》
- 2015年:2015年起與神谷幸江(Yukie Kamiya)、金宣廷(Sunjung Kim)、盧迎華(Carol Yinghua Lu)共同策劃《失調的和諧》(discordant harmony)系列展覽,分別於韓國Art Sonje Center(2015)、日本廣島市立當代美術館(2015)、臺灣關渡美術館(2016)、北京中間美術館(2017)展出。
- 2016年:海馬迴光畫館《檔案穿越法》(2016)
- 2018年:就在藝術空間《就在『時區』Voir làin Time Zones》十週年特別計劃首檔展覽《3D Sunset城·世靈魂:法哈廷·奧倫利Fahrettin Örenli個展》(2018)
- 2018年:臺北當代藝術館《穿越-正義:科技@潛殖》
- 2019年:臺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 Co/Inspiration in Catastrophes》(與潘小雪共同策展)
- 2019年:TAO ART《酷兒藝境 Queering Umwelt》(Tao Art Space)
- 2020年:關渡美術館《五月共感:民主中的眾流》
參考資料
- ^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系列報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非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