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4年10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存檔:

(現由機械人創建每月存檔。過往存檔請參見存檔頁

2014年10月1日

獨樂寺
獨樂寺

獨樂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縣西大街,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認為遼代建築的重要代表,兩座建築內的數尊塑像也是與建築同時的作品,但與建築一樣都歷經後代的維修和改動。寺內其他建築都是明代以後修建,包括寺內東部的始建於清代乾隆十八年的行宮。1930年代,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佈而聞名海內外。目前,獨樂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為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日

《1753年婚姻法令》由當時的大法官哈德威克勳爵推動下通過
《1753年婚姻法令》由當時的大法官哈德威克勳爵推動下通過

1753年婚姻法令》,別稱「哈德威克勳爵婚姻法令」,於1754年3月25日生效,是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首次有成文法明文規定婚姻關係必須透過正當儀式締結。法令是為了打擊當時盛行的秘密婚姻,以及因秘婚而衍生出男女未經家長同意私奔、甚至是重婚的社會問題。有見及此,法令除了規定婚姻必須教堂內由聖公宗神職人員主持證婚外,又規定男女雙方婚前必先經由教會刊登結婚啟示,或先向教會申請結婚執照。針對21歲以下的未成年男女,如果他們以申領結婚執照的形式結婚,更須先徵得家長或監護人同意;他們即使透過刊登結婚啟示的形式結婚,也不可遭到父母的反對。法令有效打擊長久以來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的秘婚問題,但另方面卻催生不少男女選擇前往不受法令規管的蘇格蘭舉行婚禮,在格雷特納綠園等接壤英格蘭的蘇格蘭「邊區村莊」,往後很長的時間成為了男女私奔的結婚勝地。另外,由於法令沒有對天主教徒實施豁免,結果當地的天主教徒被迫於聖公會的教堂接受聖公宗神職人員證婚。法令實施多年後,才於1823年被廢除,但一直要到1836年,國會才立法通過容許國民舉行非宗教儀式的民事婚姻,意味婚禮無須再被強制規定於教堂內舉行。

2014年10月3日

亨利·萊斯爵士
亨利·萊斯爵士

亨利·萊斯爵士(1863年-1933年),英國工程師汽車設計師,1906年與查爾斯·勞斯創立勞斯萊斯有限公司,以生產高級轎車航空引擎聞名。萊斯童年的時候家境困頓,曾當送報童和電報生,1877年他獲得機會到大北方鐵路公司的蒸汽機車工程部當學徒,1882年獲倫敦電燈及電力公司聘用為測試員,工餘時候還積極進修,其後獲派到利物浦的子公司升任總工程師。1884年,萊斯與友人合資創立F·H·萊斯公司,公司其後於1894年註冊成萊斯有限公司。萊斯為公司設計出多款質優耐用的電力裝置,為公司賺取得可觀的利潤。踏入20世紀,他還把目光投放到新興的汽車工業,並於1904年製成首輛由他設計的汽車。他很快便得到汽車代理商查爾斯·勞斯賞識,兩人遂於1906年合組成立勞斯萊斯有限公司。萊斯設計的高級轎車在市場上取得極大的成功,由他設計的銀鬼轎車幻影轎車更成為了勞斯萊斯的經典車系。一戰期間,萊斯進一步染指於航空引擎,由他設計的多款航空引擎在戰時和戰後都發揮良好的表現。他後來設計出R型引擎,促成英國隊在1929年和1931年的史奈德盃水上飛機競賽連續兩屆蟬聯獎盃。1908年以後,萊斯因積勞成績,被迫留在英國和法國寓所辦公,遙距主持廠房的設計工作,直到去世。>>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4日

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旨在獎勵1989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1990年3月26日下午18點(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1點)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多蘿西·錢德勒大廳舉行,共計頒發了23項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由吉爾·凱茨擔任製作人,傑夫·馬格里斯執導,男演員比利·克里斯托首次擔任主持人。三個星期前的3月3日,男演員理查德·戴薩特和女演員戴安·拉德在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比佛利山希爾頓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為黛茜小姐開車》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女主角在內的4項大獎,是這個夜晚的最大贏家,傑西卡·坦迪也刷新了最年長的奧斯卡獲獎演員紀錄。其他獲獎電影包括勝出三項的《《光榮戰役》,獲獎兩項的《生於七月四日》、《小美人魚》和《我的左腳》,以及勝出一項的《深淵》、《平衡》、《蝙蝠俠》、《天堂電影院》、《共同的線索》、《死亡詩社》、《亨利五世》、《聖戰奇兵》、《約翰斯通大洪水》和《工作經歷》。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超過4000萬美國觀眾收看。

2014年10月5日

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是一部2001年的美國傳統動畫動作冒險電影,是第41部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也是其中首部科幻題材作品。影片由泰布·墨菲編劇,加里·特洛斯達勒和柯克·維斯執導,唐·哈恩擔任製片人,配音演員包括米高·J·福克斯克里·薩莫詹姆斯·加納倫納德·尼莫伊唐·諾韋洛吉姆·法尼。影片講述了20世紀初一位年輕人得到帶領其他探險家一起尋找傳說中失落城市亞特蘭蒂斯的故事。片中採用了漫畫主創邁克·米格諾拉的獨特視覺風格,使電影成為邪典經典,其中使用的計算機繪圖鏡頭比例比迪斯尼之前任何動畫長片都高,並且仍然是為數不多的幾部以變形格式攝製的作品。語言學家馬克·奧克蘭德專門為本片創作了一種語言,電影配樂由詹姆斯·紐頓·霍華德譜寫。2001年6月3日,《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在荷里活埃爾卡皮坦劇院舉行首映式,6月15日開始全面上映,票房表現一般,1億美元左右的預算收穫的全球票房約為1.86億美元。影片獲得了包括7項安妮獎在內的多項提名,並獲得了2002年金捲軸獎最佳音效剪輯獎。2003年,電影的續集《亞特蘭蒂斯2:神秘的水晶》直接通過錄影帶發行。

2014年10月6日

諾華克·祖高域是塞爾維亞職業網球運動員,現世界排名第一。出生於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七屆大滿貫冠軍得主,現任男子單打世界第一。2008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喬科維奇於半決賽中直落三盤擊敗羅傑·費德勒,隨後在決賽中力克賽會黑馬特松加,獲得職業生涯第一座網球男子單打大滿貫冠軍,成為塞爾維亞首位大滿貫冠軍得主。2011年是德約科維奇最巔峰的賽季,這一年的德約科維奇拿下四大滿貫賽事中的澳州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美國網球公開賽三個冠軍,隨後於七月份首次登上世界第一,另外,2011年上半年連勝41場比賽,連續在七站賽事贏得冠軍,單賽季創紀錄囊括五項大師賽冠軍。2013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喬科維奇第四次獲得澳網冠軍,成為1968年網球公開賽年代以來,第一個能在澳網三連冠的球員。>>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7日

颶風黛比是有紀錄以來於9月襲擊愛爾蘭島最強烈的一場氣旋,並且很可能是僅有的一個吹襲不列顛群島熱帶氣旋。黛比是1961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第四個獲得命名的風暴,源於8月下旬首次發現時還位於中非上空的一片組織結構良好的熱帶擾動天氣。系統逐漸向西行進,於9月5日離開塞內加爾海岸進入大西洋。9月6日晚,黛比以強烈熱帶風暴或是颶風的最低標準強度從佛得角南部經過,引起一架飛機失事,導致60人喪生。離開群島後的幾天時間裏,風暴先是向西北偏西前進,之後又轉向北上,9月11日,黛比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95公里的最高強度,屬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三級颶風標準。保持最高強度超過一天後,颶風逐漸減弱並放緩前進速度。9月13日,黛比因受到西風帶影響而開始向東北偏東方向加速行進。9月15日,系統以颶風的最低標準強度從亞速爾群島西部上空經過。接下來黛比在逼近不列顛群島的過程中得以強化,於9月16日在西愛爾蘭海岸掠過。之後不久,系統經確認已轉變成溫帶氣旋並繼續向東北進發。風暴殘留之後轉向東進,先後襲擊了挪威和俄羅斯,於9月19日消散。襲擊愛爾蘭島時,黛比仍然是一場強烈的風暴,島上大部分地區的風速都創下新紀錄,近海紀錄下時速183公里的最強陣風。狂風造成大範圍破壞和干擾,颳倒了數以萬計的樹木,還有大量供電線纜中斷。黛比共計奪走了整個愛爾蘭島18人的生命,愛爾蘭共和國遭受的經濟損失約為4000到5000萬美元,北愛爾蘭也有至少400萬美元。大不列顛島部分地區受到了時速超過160公里狂風的摧殘。>>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8日

歐陽修,又作歐陽脩,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積極參與范仲淹所領導的慶曆新政政治改革。文學方面,歐陽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所倡導之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及推動者,為古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散文風格平易自然,韻味深美,詩歌風格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其辭賦創立文賦的新體裁,使中國辭賦有柳暗花明的新發展,所著兩部史書《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譜格式為後世歷代沿用,經學上開創宋人直接解經、不依註疏的新風氣,易學上打破易傳的權威地位,在中國金石學詩話及花譜撰作三方面,都是開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屬當世最高領袖之一,在文學、史學、經學,俱有劃時代的成就。

2014年10月9日

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是一部1918年的無聲動畫短片,由美國漫畫家兼動畫師溫瑟·麥凱創作。這是一部宣傳性質的作品,在銀幕上再現了1915年英國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影片全長12分鐘,很可能創下了動畫片的新紀錄。同時本片還是歷史上最早的動畫紀錄片,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嚴肅、正劇類題材動畫作品。1915年,一艘德國潛艇發射魚雷擊沉了英國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造成多達1198人遇難,其中有128名美國人。麥凱對此事憤慨不已,但他的僱主威廉·赫斯特卻因反對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對這起事件輕描淡寫,報社還要求麥凱以反戰和反英為主題創作社論漫畫。1916年,麥凱違背了僱主的立場,開始自行出資並利用自己的時間製作愛國宣傳電影《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在本片以前,麥凱已經製作出了多部成功的動畫片,分別是1911年的《小尼莫》、1912年的《蚊子是怎麼生活的》以及1914年的《恐龍葛蒂》。這三部電影都是繪製在米紙上,其背景不得不採用非常費力的方式製作;《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是麥凱採用更有效率的賽璐珞新技術製作的第一部電影,一共花掉了他和幾位助手22個月的時間。圖為電影劇照,顯示「盧西塔尼亞號」被魚雷擊中後籠罩在煙霧之中。>>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0日

美國電視連續劇《邪惡力量》的第一集《試播集》於2005年9月13日在WB電視網首播,劇集主創人埃里克·克萊普克編劇,大衛·努特爾執導。這一試播首次向觀眾引薦了薩姆·威徹斯特和迪恩·威徹斯特兄弟,兩人在全美各地獵殺超自然物種,聯手對抗一個幽靈般的白衣女子,還要在這一過程中尋找他們失蹤的父親。克萊普克早在電視劇獲得開拍許可十年前就已開始投入到項目的開發之中,劇本在節目正式開拍前還經過了多次改寫。《試播集》是在洛杉磯製作,不過之後的劇集為了節省資金而轉移到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溫哥華取景。本集還開創了節目使用搖滾樂作為配樂的傳統,其中包含有克萊普克的朋友克里斯托弗·萊納茲創作的音樂。圖中人物為劇中主角迪恩·溫徹斯特和薩姆·溫徹斯特的扮演者贊臣·艾克斯(左)和賈烈·帕特力奇(右)。>>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1日

熱帶風暴辛迪是一場強度較弱但卻異常潮濕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於1993年8月在馬提尼克大片地區引發了災難性的洪災和泥石流。辛迪於8月14日在馬提尼克以東海域形成,成為1993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第3個獲得命名的風暴。由於外界大氣環境不利,系統在穿越東北加勒比海期間的組織結構一直很混亂。達到每小時75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後,風暴開始因與伊斯帕尼奧拉島高原地區的相互作用而減弱。8月16日,氣旋以熱帶低氣壓強度從多米尼加登陸,次日便在當地上空消散。雖然辛迪的雲層結構較為混亂,但卻給東北加勒比海許多地區帶去了瓢潑大雨。馬提尼克島在24小時裏的降雨量就高達305毫米,許多北方鄉村和公社受到影響。勒普雷舍因大範圍的土石流而變得滿目瘡痍,許多建築被整幢沖走,經濟損失達到270萬美元。島上共有兩人喪生,數百人流離失所。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期間,辛迪給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帶去了大浪和中等程度降水。多明尼加共和國有兩人因傾盆大雨引發的洪水遇難,不過準確的損失數額仍不得而知。>>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2日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是一部1912年的無聲動畫短片,由美國漫畫家兼動畫師溫瑟·麥凱創作。短片全長6分鐘,講述一隻巨大的蚊子折磨一位熟睡男子的經過,是歷史上最早的動畫電影之一,並以其動畫風格自然、技術品質高聞名,許多評論中認為這部作品遠遠領先於它的時代。麥凱在漫畫創作上有很高的聲譽,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1905至1911年的兒童漫畫《小尼莫夢鄉歷險記》。經過深入研究,他在1911年把這部作品改編成了動畫片《小尼莫》,該片獲得成功後,他又製作了這部《蚊子是怎麼生活的》。麥凱讓這部新作擁有真實自然的節奏、動作和重量,與《小尼莫》相比也擁有更連貫的故事和更多的人物發展。麥凱在自己的粉筆獨角戲雜耍表演中推出了《蚊子是怎麼生活的》,獲得觀眾的熱烈反響,之後很快便在電影院上映。1914年,他把本作中首次採用的角色動畫作進一步發展,推出了他最知名的動畫作品《恐龍葛蒂》。>>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3日

遂安縣城為原遂安縣縣治所在,因北依五獅山又名獅城,始建於唐武德四年(621年),明正德八年(1513年)修築城牆,其平面呈「心」字形,周長約2570米,設有城門五座、水門三座,城內佔地面積約0.432平方公里。1959年因新安江水電站庫區蓄水被淹沒,現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西南湖區茅頭尖水域、五獅島南,距千島湖鎮約40公里,為著名的水下古城。2011年1月以獅城水下古城一名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圖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遂安縣誌》城池圖。>>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4日

德意志統一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於普法戰爭中戰敗投降之後,德意志諸侯於此日來到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加冕普魯士國王威廉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諸國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統一成為一個民族國家。事實上在很早之前,通過貴族之間正式與非正式的聯盟,德語人口便已經逐漸聯合起來;自神聖羅馬帝國解體(1806年)和拿破崙戰爭期間民族主義崛起,貴族之間便不斷進行聯合的嘗試,但由於各自利益關係,這一聯合亦是斷斷續續的。

德意志的統一還暴露了這一新國家在宗教、語言、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內部差異,這表明1871年的統一僅僅是更加長久的聯合過程中的一個時間節點而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常被稱為「全德意志人民的皇帝」,通訊中稱「德意志」,而在帝國內,高等貴族也被稱為「德意志諸侯」——統領着在查理大帝崛起之前(800年)便已經存在的東法蘭克獨立君主制小國。由於這一領土多山,相對隔離的人口便在如此長的時間之內發展出了基於文化、教育、語言和宗教上的諸多不同。但19世紀的德意志同時也和全世界一樣,在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之下被為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圖為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5日

賽琳娜·金塔尼利亞-佩雷斯(1971年4月16日—1995年3月31日)簡稱賽琳娜,是位美國創作歌手。她在《告示牌》的熱門拉丁單曲榜上有14首歌曲進入前十,其中7首還是冠軍曲目,《告示牌》因此稱她為「90年代頂級拉丁藝人」和「十年最暢銷拉丁藝人」。1994到1995年最成功的兩首拉丁單曲Amor Prohibido和《No Me Queda Más》都是賽琳娜的作品,她還被稱為「特哈諾音樂女王」和墨西哥的麥當娜。賽琳娜在自己12歲時就發行了第一張專輯《Selena y Los Dinos》。1987年,她贏得了特哈諾音樂獎的年度最佳女歌手獎,並在幾年後與EMI簽訂唱片合約。20世紀90年代早期,她的名氣與日俱增,特別是在西班牙語國家,並且也開始錄製英語歌曲。1995年3月31日,賽琳娜遭自己前任粉絲俱樂部主席約蘭達·薩爾迪瓦謀殺,終年23歲。兩星期後的1995年4月12日,德克薩斯州州長喬治·沃克·布殊宣佈賽琳娜的生日成為該州的「賽琳娜節」。以她生平改編的電影和音樂舞台劇先後上演。2006年6月,科珀斯克里斯蒂樹立起一座真人大小的賽琳娜銅像,還為她開設了一家博物館。截至2014年3月,她的唱片在全世界共計售出了超過6000萬張,是作品最暢銷的藝人之一,並且還是歷史上作品銷售排行第3的拉丁藝人。她還是唯一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上同時有5張專輯上榜的女藝人。圖為位於美國德州聖體市的莎麗娜紀念建築物「俯視花朵」(Mirador de la Flor)。>>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6日

香港高等法院(1997年前稱香港最高法院)
香港高等法院(1997年前稱香港最高法院)

廖子明(1931年-2013年),香港資深法官,1994年至1999年任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廖子明曾於香港和英國兩地接受教育,1957年和1959年先後考獲英國和香港的執業大律師資格,其後於1973年10月奉委御用大律師,同年12月加入香港司法部成為法官。出任上訴庭法官以前,他歷任地方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等職,任內曾審理九龍交通部集體貪污案,又出任過法律改革委員會刑事訴訟保釋問題小組委員會主席,就保釋政策展開研究。他在業內以秉公審案和耐心著稱。廖子明一家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其父廖恩德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胞妹廖瑤珠是第七及第八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他本人也富親中色彩,在任法官期間曾經訪問中國大陸。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他有意競逐香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的席位,但卻被指親中形象過於鮮明而落空。退休後,他於2003年表態支持特區政府就備受爭議的《基本法第23條展開立法工作,以及在2005年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立場與抵制方案的泛民主派相左。2012年初,香港大學外科系前系主任黃健靈教授被控虧空公款的時候,他在庭上披露犯案期間曾向廖子明和梁紹中兩名資深退休法官尋求法律意見,引來傳媒報導。

2014年10月17日

颶風格特是1993年9月一場在墨西哥和整個中美洲引發嚴重洪災的大規模熱帶氣旋,也是1993年大西洋颶風季第7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和第3場颶風,源於9月14日西南加勒比海上空一股東風波發展成的熱帶低氣壓。次日,氣旋短暫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並從尼加拉瓜登岸,經過洪都拉斯後於9月17日在洪都拉斯灣再次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但次日進入伯利茲上空後就減弱成熱帶低氣壓。穿過尤卡坦半島後,格特接觸到坎佩切灣的溫暖水域,令其得以在9月20日強化成二級颶風。颶風以每小時165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韋拉克魯斯州圖斯潘附近登陸墨西哥。崎嶇的地形很快打斷了氣旋的結構,格特於9月21日從納亞里特州進入太平洋時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於5天後在開放水域上空消散。格特的大規模環流給整個中美洲帶去了大範圍且持久的暴雨,這些地區剛在一個月前受到熱帶風暴布雷特的襲擊,土壤含水量處於飽和狀態,因此出現了大規模洪災,給財物和農作物造成嚴重損失。雖然風暴的最強風力出現在登陸墨西哥時,但該國所受破壞仍以降水引發的洪水最為嚴重。多條主要河流溢出或決口,導致韋拉克魯斯州塔毛利帕斯州大量區域被水淹沒,成千上萬的居民被迫撤離。降雨量最大的是深入內陸的聖路易斯波托西州山區,局部降雨量高達798毫米。災難發生後,多個國家交通和通訊受到嚴重擾亂,成千上萬的居民流離失所,國際社會紛紛主動提供援助。這場風暴共計奪走了至少90人的生命,還有至少43人失蹤,經濟損失達1.7億美元。>>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18日

福克蘭群島又名馬爾維納斯群島,是一個位於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亞大陸架上的群島。主島地處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里,南緯52°左右海域。整個群島包括索萊達島大馬爾維納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萬平方公里。福克蘭群島是英國海外領土,擁有內部自治權英國負責其國防和外交事務。群島首府是斯坦利,位於索萊達島。福克蘭群島的發現及其後歐洲人殖民統治的歷史均存在爭議。法國英國西班牙阿根廷都曾在島上設立定居點。英國於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統治,但阿根廷仍宣稱擁有島上主權。1982年,阿根廷對島上實施軍事佔領,馬島戰爭由此爆發,之後阿根廷戰敗撤軍,英國再次擁有群島主權。根據2012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福克蘭群島有2932位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具英國血統的福克蘭群島人。來自英國、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智利移民已經扭轉島上人口數量下降的趨勢。群島的主要和官方語言都是英語,根據《1983年英國國籍(福克蘭群島)法令》,福克蘭群島人都是合法的英國公民。群島坐落在亞寒帶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區邊界,兩個主要島嶼上都擁有海拔高度達到700米的山脈。島上有大量鳥類種群,但由於有外來物種的競爭,有許多種鳥類已經不再在主島繁衍。群島的主要經濟活動包括漁業旅遊業和以高品質羊毛出口為重心的綿羊養殖業。

2014年10月19日

颶風布雷特是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發展形成的第一場四級颶風,也是繼1989年的颶風傑里以來第一個以颶風強度登陸德克薩斯州熱帶氣旋。布雷特源於8月18日的一股東風波,在坎佩切灣緩慢組織。8月20日,風暴開始北上,並於次日進入爆發性增強期,達到風速每小時230公里,氣壓944毫巴的最高強度。當天晚些時候,颶風減弱到三級強度並登陸德克薩斯州的帕德雷島,並在登陸24小時後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其殘留於8月26日清晨在墨西哥北部上空消散。布雷特對德克薩斯州沿海多個城市構成威脅,18萬居民因此疏散。這些地區開設了多個避難所,並將監獄犯人轉移。風暴到達數天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佈了多份颶風觀察預警,之後又向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邊境附近區域發佈了颶風警告。多條通往屏障島城鎮的主要道路予以封閉,以防居民在颶風來襲期間試圖穿越橋樑。附近的墨西哥有約7000人在風暴襲擊前離開沿海地區。墨西哥政府在該國北部開設了數百個避難所,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洪災。氣旋最終登陸的區域人煙稀少,因此造成的破壞小於預期,但還是奪走了7人的生命,大部分都是因道路濕滑引發的交通事故導致。颶風登陸期間給德克薩斯州馬塔戈達島帶去了高達2.7米的風暴潮。德克薩斯州的最高降雨量達335毫米,估計墨西哥局部區域要超過360毫米。受到影響的地區有許多民房受損或被毀,整場風暴共計造成了15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0日

颶風艾琳是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對佛羅里達州構成較大破壞的一場颶風,也是該季第9場熱帶風暴和第6場颶風,於10月13日由西加勒比海的一股東風波發展而成。系統起初向北行進,以熱帶風暴強度吹襲古巴西部後達到颶風標準。艾琳以一級颶風強度襲擊佛羅里達州,穿過該州後向北到達墨西哥灣暖流上空,風暴一度逼近北卡羅萊納州,但一直位於近海沒有登陸。接下來氣旋向東轉向並迅速強化,達到二級颶風標準後由於所經海域水溫較低而轉變成溫帶氣旋。風暴在穿越古巴西部期間產生暴雨,造成4人遇難和一定程度的破壞。艾琳是所有在10月影響佛羅里達州的颶風中較為潮濕的一個,這和1930年代到1940年代的多場颶風類似。邁阿密大都會區的降雨量達255至510毫米,造成繼1981年颶風丹尼斯以來最嚴重的城區洪災。雖然登陸佛羅里達州時只有一級颶風強度,但艾琳卻間接造成該州8人死亡,經濟損失達到8億美元。颶風造成巴哈馬西北部發生洪災,還導致一人喪生。艾琳給北卡羅萊納州弗吉尼亞州帶去的降雨量超過255毫米,兩州之前已因颶風丹尼斯弗洛伊德爆發洪災,這些降水更是雪上加霜。洪水導致許多道路封閉、多條河流溢出,不過這些地區總體上所受破壞相對較輕。>>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1日

希爾德·利瓦伊Hilde Levi,1909年5月9日—2003年7月26日),擁有德國丹麥雙重國籍的物理學家,曾率先在生物和醫藥領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知名的放射自顯影術英語Autoradiography放射性碳定年法。退休後,她轉而從事科學史研究,寫作並出版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德海韋西的傳記。 利瓦伊出生在法蘭克福一個不信教的猶太人家庭。1929年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隨後在柏林凱撒·威廉研究所英語Kaiser Wilhelm Institute進行博士研究,完成有關鹼金屬鹵化物光譜的論文。1934年她得到博士學位,此前納粹黨已經控制了德國,在反猶政策下,猶太人無法出任任何學術職務。她不得不轉投丹麥。之後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耳理論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其間,她與詹姆斯·弗蘭克和喬治·德海韋西合作,發表了多篇有關放射性物質在生物學方面應用的論文。>>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2日

西敏站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是倫敦地鐵環線區域線朱比利線交會的地鐵站。本站設在橋街及維多利亞堤道的路口、泰晤士河西岸,與英國國會附樓——保得利大廈共構,附近有西敏宮(國會廳舍)、西敏寺國會廣場西敏橋倫敦眼白廳等景點,離唐寧街財政部外交部和平紀念碑西敏千禧碼頭英語Westminster Millennium Pier最高法院亦不遠。本站分為兩個部分,即區域線、環線共用的淺層月台和朱比利線使用的深層月台。淺層月台於1868年完工,為大都會區域鐵路英語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在內環線上最早開業的車站之一,並且曾經有多種營運模式的列車停靠;深層站體則於1999年啟用,為朱比利線綠園站斯特拉特福站延伸段英語Jubilee line extension的其中一站。在深層站體施工期間,淺層站體也連帶進行了全面改建,以與朱比利線月台和保得利大廈共構。整修完畢之後的西敏站,車站設計以樸實和簡潔為主,塑造出具有前衛感的站內景觀,也獲得了英國數個建築類獎項。圖為西敏站的地鐵標誌及旁邊的大笨鐘>>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3日

應該不應該》是美國超自然題材電視劇《邪惡力量第2季的第20集,於2007年5月3日通過CW電視網首播。節目劇情講述主人翁迪恩·溫徹斯特(詹森·艾克爾斯飾)在追捕一個鎮尼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鎮尼似乎滿足了迪恩最大的願望:這個世界裏自己的母親並沒有死,他和弟弟山姆(傑瑞·帕達里基飾)也不知道超自然生物的存在。迪恩快樂地在這個新世界生活,但種種跡象表明自己之前身為獵人所做的一切都仿佛從未發生過一樣。最終,他決定離開這個世界返回現實,但首先必須要找到離開的方法。本集節目是《邪惡力量》主創人埃里克·克萊普克的導演處女作,劇本由雷爾·塔克編撰。瑪麗·溫徹斯特傑西卡·摩爾都在其中重新出場。瑪麗一角在之前的劇集中只有過短暫的描述,克萊普克對於能在本集中擴展這個人物深感興奮。飾演傑西卡的阿德琳妮·帕里奇當時還在參與另一部電視劇《勝利之光》的演出,為此本集的拍攝時間不得不做出調整來配合演員的檔期。《應該不應該》的收視率不高,但獲得了正面的評價,艾克爾斯的表演和兩個女角色的回歸都得到了認可。塔克還因本集的編劇工作獲得了一項星座獎。

2014年10月24日

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於2014年7月13日當地時間15:30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馬拉簡拿運動場進行,以決出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冠軍歸屬。比賽由德國阿根廷,是繼1990年世界盃決賽後,兩隊再次於決賽對決。當年,西德以1-0取勝。因此,這場比賽又被形容為阿根廷的復仇之戰。最終,德國和阿根廷在90分鐘的常規時間中賽和0-0,需要進行加時賽,也是世界盃史上首次連續三屆決賽都需要進入加時。在加時賽下半場113分鐘,德國中場葛斯攻入比賽唯一的入球,協助球隊贏得史上第4個冠軍,同時也取得了2017年聯合會杯的參賽資格。>>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5日

颶風萊尼有紀錄以來在11月形成的第二強烈大西洋颶風,也是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12場熱帶風暴、第8場颶風和第5場四級颶風,於11月13日在西加勒比海形成,其存在期間一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從西向東移動路線。系統於11月15日在牙買加以南達到颶風強度標準,並在接下來數天裏先後經過伊斯帕尼奧拉島南部和波多黎各。11月17日,萊尼在加勒比海東北部快速強化,在美屬維爾京群島聖克洛伊島以南約34公里海域達到每小時250公里的最大風速。颶風在途經背風群島期間逐漸減弱,最終於11月23日在大西洋開放海域上空消散。行經小安的列斯群島前,萊尼產生的大浪奪走了哥倫比亞北部兩人的生命。狂風暴雨導致波多黎各東南部的農作物嚴重受損。颶風以最高強度從聖克洛伊島經過,該島出現大範圍洪災和侵蝕,但破壞只達到「中等程度」。美屬維爾京群島和波多黎各一共遭受了3.3億美元的損失。降雨量最高的是聖馬丁島法國領地的警察局,達867毫米。該島有3人遇難,超過200套物業被毀。附近的安提瓜和巴布達也有1人喪生,暴雨還污染了當地水源。向南遠至格林納達也受到這場風暴的嚴重破壞,大浪導致多個城鎮和首都之間的聯繫中斷。由於風暴造成了重大損失,其名稱「萊尼」因此從大西洋風暴命名名單上退役,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時使用。>>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6日

第一代格洛斯特公爵威廉親王(1689年7月24日 –1700年7月30日)是後來在1702年成為英格蘭女王的安妮公主和其夫丹麥和挪威的喬治親王的長子,亦是他們唯一活過嬰兒期的孩子。他一出生就受封為格洛斯特公爵,並且被當時人視為是未來的新教領袖。這是因為他出生在光榮革命的1689年,當時許多人仍害怕前王詹姆斯二世及七世可能會回國復辟,熱切渴望着英格蘭王室能有一個繼位的新教血脈。因此當格洛斯特降生後,英格蘭的民心大為振奮,對天主教的恐懼也隨之大幅減弱。格洛斯特出生三年後,他的母親與姊姊瑪麗二世、姐夫威廉三世及二世曾發生嚴重的衝突,兩方的關係惡劣,一段時間都不相往來;但因為國王夫婦特別關愛格洛斯特,使得原本不合的姊妹兩方,為了照顧格洛斯特而緩和對立,彼此的互動與聯繫也大為增進。格洛斯特從小就和威廉國王相當親近,受封為高貴的嘉德騎士;而姨母瑪麗女王經常在探視時送禮物給他。襁褓時期的他,一直都住在肯辛頓地區的卡普登宅,並與他的貼身侍衛詹金斯·路易斯建立起特殊情誼。路易斯對小主人的回憶錄,後來成為歷史學家描述格洛斯特公爵的重要來源。路易斯指導格洛斯特並幫他成立一支小型童子軍隊,叫作「騎兵衛隊」,最後衛隊共有90個男童。在格洛斯特成長的過程中,體弱多病的健康問題,總讓其母憂慮不斷,有幾次還性命垂危。因為在王室新一代的新教血脈中,他是唯一的直系繼承人,所以當他在1700年夭折後,就留下巨大的王位繼承問題。格洛斯特之死,讓王位繼承人安妮徹底絕後。國會為了不讓天主教徒繼承王位,只好在1701年制定《王位繼嗣法》,規定讓漢諾威的新教選侯夫人索菲及其後嗣繼承王位。>>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7日

T3克里斯蒂坦克(英語:Christie T3)是由美國工程師約翰·沃爾特·克里斯蒂研發的一款輕型坦克。他在研發出這款坦克之前曾先後研發出一些如M1919、M1921等款式相近的坦克,但是這些坦克與T3坦克都未能得到美國軍方的青睞。T3坦克的特點有二:一是乘員可以在履帶或負重輪這兩種系統中任選選一種作為流動裝置;二是它安裝了一種名為克里斯蒂懸吊懸吊系統。「克里斯蒂懸吊」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都優於當時的主流懸吊裝置。

雖然美軍沒有採納T3坦克,但這仍不影響T3克里斯蒂坦克對同時代的坦克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蘇聯英國都曾經將這款坦克的技術應用於本國的坦克上。>>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8日

樂聲安峰坐落在美國俄勒岡州傑克遜縣梅德福的東部邊緣,高1090米,是西喀斯喀特山脈的一部分。山峰擁有多個地質層,大部分都是由火山岩組成,形成時間可以追溯到漸新世早期。樂聲安峰的下山坡主要由橡樹稀樹草原和開闊草原覆蓋,到了上山坡和峰頂則混有針葉林。雖然山峰的相對高度較低,只有230米,但卻比梅德福高了670米,在羅格谷大部分地點都可以看到。該峰是梅德福最重要的視域、遊憩和休閒所在。樂聲安峰的首批定居者是美洲原住民部落拉特加瓦人的祖先,他們於8000到10000年前來到這裏。19世紀50年代初,羅格河戰爭導致大量不是原住民的人口來此定居。戰爭結束後,拉特加瓦人被迫離開這一地區前往保留地。這座山峰就是在19世紀50年代末以最早的其中一位土地所有者樂聲·安·博文命名。1883年,梅德福市在樂聲安峰西面建成,並在兩年後註冊成立。1930至1933年間,該市分別從國際獅子會美國聯邦政府獲得了大量土地,並於1937年建立了佔地704公頃的普雷斯科特公園。樂聲安峰的上層山坡和峰頂的大部分區域都位於這座公園的保護範圍,並且很大程度上沒有經過人類的開發。山峰的南部山麓有一些快速擴張的獨戶住宅區>>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29日

颶風艾瑞絲是繼1961年的颶風哈蒂以來對伯利茲破壞最嚴重的一場颶風,也是2001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僅次於颶風米歇爾的第二強風暴。艾瑞絲是該颶風季第9個獲得命名的風暴,第5場颶風和第3場大型颶風,源於10月4日巴巴多斯東南方向近海的一股東風波。系統向西穿越加勒比地區,於10月5日在波多黎各以南海域增強成熱帶風暴,再於次日達到颶風強度。艾瑞絲在多米尼加共和國以南洋面經過時給該國帶去暴雨,引發山泥傾瀉,造成8人喪生。之後颶風從牙買加以南掠過,摧毀了兩套房屋。進入加勒比海西部時,氣旋進入爆發性增強期並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標準。颶風的規模很小,風眼直徑僅為11公里,達到風速每小時230公里強度後不久於10月9日從托萊多區的猴河鎮附近登陸伯利茲南部。氣旋在中美洲上空迅速消散,不過其殘留對東太平洋熱帶風暴曼努埃爾形成有促進作用。伯利茲受到的破壞最為嚴重,損失數額達2.5億美元。颶風覆蓋面較小,故受到破壞的主要是托萊多區72%的房屋和斯坦克里克區50%的房屋。這場風暴一共令該國3718套房屋受損或被毀,最貧困地區的35個村有95%的民房毀於一旦,導致約1.5萬人無家可歸,其中許多人獲得了政府和當地紅十字會分會的援助。狂風還破壞了大片森林和農作物,香蕉產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艾瑞絲一共奪走了伯利茲24人的生命,其中有20人是在比格克里克附近因潛水船沉沒喪生。風暴還造成附近的危地馬拉8人遇難,約2500套房屋受損,之後還給墨西哥南部帶去暴雨,當地也有兩人死亡。>>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30日

皮下氣腫(英語:Subcutaneous emphysema),亦被稱為組織氣腫,是指因空氣氣體積存於皮下組織而形成的氣腫。皮下氣腫中的皮下是指位於皮膚表面下的組織,而氣腫則是指積存在皮下組織的氣體。皮下氣腫可以被簡稱為SCESE。由於人體內的空氣一般來自於胸腔,所以皮下氣腫通常在胸腔附近的部位出現,如胸部頸部面部。這些空氣通常沿着筋膜進入到其他組織。皮下氣腫摸上去的質感像紙巾或米餅,按壓的時候同時會發出些微劈啪的聲音。這種聲音在醫學上被統稱為皮下捻發音英語Crepitus。醫學界對皮下氣腫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第一個就皮下氣腫的成因作出假設的人是何內·雷納克(René Laennec),他在1819年的報告中指出,皮下氣腫主要由皮膚創傷所做成。其後,路易·哈曼博士(Dr. Louis Hamman)於1939年指出,皮下氣腫亦會在產後婦女身上出現。因此,皮下氣腫亦被稱為哈曼綜合症。此外,L.麥克林(L. Macklin)、M.T.麥克林(M.T. Macklin)和C.C.麥克林(C.C. Macklin)於1939至1944年間,分別就皮下氣腫的病理學成因作進一步的研究及補充,因此皮下氣腫同時亦可被稱為麥克林綜合症。圖為患者腹部皮下氣腫(箭頭處)的CT圖像。>> 閱讀全文

2014年10月31日

2013年8月6日,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羅薩里奧的居民區因大規模煤氣泄露引發了一起煤氣爆炸事故。事故造成附近的一幢建築物倒塌,其它多幢淪為危樓,有22人喪生,60人受傷。多個組織協助對事發地區提供安全保護、尋找倖存者並對失去家園的人們提供援助。有關部門在爆炸發生後不久估計,重建工作大概需要花費6個月的時間。聖菲省司法部門對爆炸成因展開調查。主要嫌疑對象包括為羅薩里奧提供天然氣的里特羅燃氣公司和該公司當天負責對應建築物燃氣線路檢修的工作人員。多位公眾人士表達慰問,2013年初選的大部分候選人都暫時停止了政治活動,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前往現場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