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华原(?—537年6月2日),名,字华原以字行代郡人,自称祖籍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1][2],北魏、东魏官员。

生平

张华原从小聪明思维敏捷,有器量风度。高欢开设骠骑将军幕府时,张华原被引荐兼任骠骑法曹参军,出任平远将军奉车都尉,转任仪同开府中兵参军,掌管记,获赐爵新城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2]。张华原跟随高欢到信都郡,深深受到高欢的亲近优待,高欢每次号令三军,经常命令张华原宣读命令。北魏朝廷任命高欢出任丞相,张华原也补任大丞相府属,仍侍奉高欢左右[3][4]

宇文泰刚刚占据雍州的时候,高欢想要向他说明叛乱和归顺的利弊,任命张华原出任前将军太中大夫[2],与丞相长史侯景、义宁郡太守王基入关去劝说宇文泰。宇文泰暗中有拘留张华原的意图,对张华原说:“如果您能委屈留下来,当和我共享富贵,不然就会命丧今天。”张华原说:“渤海王是天意降生的,受到上天的指派,因为您占据小小的关右,彼此隔绝,所以渤海王派我来陈述他的意思。您不趁今日改变态度,转变祸事为福事,竟然威胁我,我只有一死。”宇文泰赞许张华原的明白和正直,允许他东归,很快后悔了,派人追赶没能追上[2][5][6]。高欢因为张华原去了很久没有返回,经常感叹惋惜,等到听说张华原回来了,喜形于色。张华原返回后很快升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丞相长史。没多久,张华原加号骠骑大将军[2]永熙三年(534年),西魏建忠王万俟普拨将要归附东魏,因为张华原通晓鲜卑语,于是东魏就派张华原前往联络,事成后张华原出任特进,进爵为郡公,改封新安郡公[2][7][8]

张华原屡次升任兖州刺史,他有才干谋略,通达政体,一到兖州,就广布耳目,以显示威严,境内大盗和邻州亡命之徒三百多人都去拜谒张华原表示归附,张华原都用恩信安抚他们,让他们回到故乡。于是百姓感怀而来归附,贼寇盗患逐渐平息。兖州监狱原来有囚犯一千多人,张华原按照他们的犯罪轻重,随事决断发遣。到了年底,只有数十重罪犯人,张华原说:“三元节要开始了,考虑到你们都被囚禁,今天给你们每人五天假,足够你们去拜访亲人,到期马上回来。”犯人们说:“有您如此作为,怎么忍心背叛您!”犯人都按期回到监狱[9]。之前兖州境内多次猛兽伤人,等到张华原到了兖州,兖州东北七十里的甑山中,忽然有传说中吃老虎的六驳把猛兽吃了,人们都认为这是张华原感化造成。天平四年五月九日(537年6月2日),张华原在兖州官署中去世,兖州大小无不思念嚎哭,为张华原树立墓碑建立祠堂,一年四季按时祭祀。天平四年十一月十二日(537年12月29日)葬于邺城山陵以北,魏孝静帝元善见诏令赠予使持节、都督恒定幽燕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恒州刺史、司空公尚书左仆射,谥号恭惠,儿子张宰均继承爵位[10][11]

其他

高欢每次向将士们发布命令,常常让丞相属张华原宣读他的旨意,要是面对鲜卑人就说:“汉人百姓是你们的奴隶,男人为你们耕作,妇女为你们纺织,输送给你们粮食和绢帛,让你们得到温饱,你们为什么还欺侮他们?”要是面对汉族人就说:“鲜卑人是你们的佃客,得到你们十斗粮食,一匹绢,就能替你们攻击贼寇,让你们安宁,你们为何还要痛恨他们?”[12]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何德章教授指出,张华原墓志中自称是“南阳西鄂人,汉相留侯之苗裔”,《北齐书·循吏传》中却称他是代郡人,从墓志中“语通书革之国,言辩刻木之乡”的情况看,张华原确实是土生土长的代人,墓志中所称“南阳西鄂”,实际上是此时开始且影响及于后世的张姓伪托地望的惯有伎俩,这在北朝无闻的张姓家族志、传中颇为常见,如《北齐书》《张保洛传》:“代人也,自云本出南阳西鄂”。何德章认为都属于北族伪托望族和冒认祖先[13]

家庭

祖父

  • 张晖,辅国将军、天水郡太守、特进、中书令[1][2]

父亲

  • 张德,使持节、都督冀沧殷三州诸军事、中军将军、冀州刺史[1][2]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齐书·卷46》,出自李百药北齐书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司空公衮州刺史张君墓志铭”祖晖,辅国将军天水太守特进中书令。”父德,使持节都督冀沧殷三州诸军事中军将军冀州刺史。”君讳满,字华原,南阳西鄂人也。汉相留侯之苗裔。君幼挺黄中,早播眸照,经目必记,历”耳不忘,求籍人间,阅书肆里,不知雨风,岂悟坑穿。遂能学穷坟素,才单辞藻。由是响振”雒中,声高许下。九贻府辟,五来州召。君方结绳为枢,编蓬起室,逡巡王命,优游翫道。属”勃海王权众晋川,东出釜口,梦想才良,同兴霸业。君以家贫毋老,义无择官,怀刺投袂,”委质幕府。登蒙引纳,驩然若旧,虽魏王徒跣而接子远,沛公摄服以礼食其,比事校情,”无以过也。兼骠骑法曹参军,换平远将军奉车都尉。窦固因季舅而居之,曹植乃仲弟”而不可。转仪同开府中兵参军,掌管记。文同宿构,辞并立成,托乘后车,侍谋\帷幄。群凶”告殄,巨祸云亡,诚\无先登后拒之效,信有文墨□笔之劳。锡土新城县开国,食邑五百”户。朝廷除王丞相,君亦寻补府属。元瑜以文章见征,子通由博识致命,言之此授,非君”莫允。妖寇作逆,猬聚咸阳,相公尔日亲乞征讨,天子降敕诏王罢行。公私路阻,间谍”未至,欲事动发,先须访采。昔仲华前军入秦,君叔太中伐蜀。即除君前将军太中大夫,”乃令驰驲,觇彼形势。君径到贼\所,宣其祸福。逆党守迷,终然莫反。寻即报命,具陈事机,”千陕尽地,久渊聚米,掌内目中,一何相类。俄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丞相”长史。子尼被留,后事皆委;季才见仗,庶无反顾。今昔假异,准况宁殊。未几,从骠骑大将”军。杜茂勋降五校,刘隆绩复三齐。右以功格一代,德流万古,当时縻此,犹用为荣,而君”来践,实符物望。建忠王万俟普拨,既等隗嚣,据河西以狼顾;又似孙渊,跨辽东而鵄张。”命师日损,诱之不复,散则天下清夷,聚则远迩鼎沸。以君语通书革之国,言辩刻木之”乡,遂轻传告晓,示导成败。雾解云除,翻为我有。爵移郡公,位转特进。贾复谢执金吾,傅”喜辞大司马。褒龙盛德,始登兹授。酬君庸烈,方之更美。太山崄岨,瑕丘空旷,朝野推择,”佥议攸属。除衮州刺史,余悉如故。君褰帷陈礼,下车布政,放囚赴期,逃吏伏罪。伯达旧”临斯部,文行昔莅此蕃。悬床废杖,足相陵乱。方当逐扶摇而高翥,循康衢以遐征,此理”茫昧,云亡奄迫。天平四年五月九日薨于州解。其年十一月十二日葬在山陵北。”诏赠使持节侍中都督恒定幽燕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恒州刺史司空公尚书左”仆射。陵谷或易,名德无穷,且雕且琢,粗记余风。其词曰:”汤汤汜水,蔼蔼谷城,奉履标敬,见石知灵。累仁为本,积德相并,世数虽远,继踵公卿。若”人桀出,是曰民英,清规素范,雅操端贞。勤如映雪,厉如聚萤,遂拾地芥,宁存满瀛。赋政”六条,扬□千室,飞蝗莫反,去珠还出。西景儵徂,东川更疾,一随化往,万事长毕。送我何”行,龟书□□,白日苍茫,佳城郁律。先后几何,古来非一,税驾于此,松风萧瑟。”谥为恭惠。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毛远明校注.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第7册》. 北京: 线装书局. 2008年12月: 190–193. ISBN 7-80106-947-1 (中文(繁体)). 
  3.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高祖开骠骑府,引为法曹参军,迁大丞相府属,仍侍左右。从于信都,深为高祖所亲待,高祖每号令三军,常令宣谕意旨。
  4. ^ 《北史·卷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为齐神武骠骑府法曹参军,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被亲待,每号令三军,恒令宣谕意旨。寻除散骑常侍。
  5.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齐神武又使景与常侍张华原、义宁太守王基劳帝,帝不受命。与基有旧,将留之,并欲留景。并不屈,乃遣之。时斛斯椿在帝所,曰:“景,人杰也,何故放之?”帝亦悔,驿追之不及。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欢复使侯景与散骑常侍代郡张华原、义宁太守太安王基劳泰,泰不受,欲劫留之,曰:"留则共享富贵,不然,命在今日。"华原曰:"明公欲胁使者以死亡,此非华原所惧也。"泰乃遣之。
  7.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周文帝始据雍州也,高祖犹欲以逆顺晓之,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密有拘留之意,谓华原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渤海王命世诞生,殆天所纵,以明公蕞尔关右,便自隔绝,故使华原衔喻公旨。明公不以此日改图,转祸为福,乃欲赐胁,有死而已。”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高祖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
  8. ^ 《北史·卷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周文始据雍州,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谓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殒首而已,不敢闻命。”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寻悔,遣追不及。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后除相府右长史,迁骠骑大将军、特进,进爵为公,仍徙封新安。
  9. ^ 《太平御览·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又曰:张华原为兖州刺史,狱有系囚,乃谓之曰:三元之始,念卿幽闭,今给假五日,足得展谒亲族,期尽当还也。囚果应期而至。
  10.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累迁为兖州刺史,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有囚千余人,华原皆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亦遣归家申贺,依期至狱。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州,忽有六驳食之,咸以化感所致。后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
  11. ^ 《北史·卷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后为兖州刺史。华原有干略,达政体。至州,乃广布耳目,示以威禁,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咸抚以恩信,放归田里,于是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有系囚千余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各给假五日,曰:“期尽速还也。”囚等曰:“有君如是,何忍背之!”依期毕至。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政,州东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六駮食猛兽,咸以为化感所致。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为树碑立祠,四时祭焉。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子宰均嗣。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欢每号令军士,常令丞相属代郡张华原宣旨,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陵之?”其语华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何为疾之?”
  13. ^ 何德章,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第0期), 2000年, (第0期): 32–40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