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东泰兴宫

坐标24°12′8.88″N 120°50′30.14″E / 24.2024667°N 120.8417056°E / 24.2024667; 120.841705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庆东泰兴宫
庆东泰兴宫正门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中市东势区庆东街1号
主神三山国王
例祭三山国王圣诞
建立时间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
地图
地图

庆东泰兴宫、又称大茅埔泰兴宫,位于台湾台中市东势区,是一座竣工于咸丰六年(1856年)、以道教为主的庙宇,也是当地著名的王爷信仰重镇与中心之一,主祀三山国王

历史

清领时期,由广东省潮州府大埔人自台湾西部沿海登陆至中部盆地后、转进入东势山区落地生根。该地在尚未开发前为汉人与原住民居住区域的交界处,且时常受到荒地瘴疠的侵袭。为求开垦顺利,身为当地重要人士之一的张宁寿于嘉庆年间至今彰化县溪湖霖肇宫公顷令其至家中祭祀,并于道光二年(182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垦工作。[1]开垦期间,因三山国王时常显灵、进度相当顺利,因此于咸丰元年(1851年)由住民们发起集资建庙,并于咸丰六年(1856年)竣工。张宁寿、杨及亿、张登龙等人捐出田产,将谷租收入作为庙宇祭祀和维护之用。光绪4年(1878年),将庙宇的茅草屋顶进行翻修。并于日治时期的1908年及1932年间进行周边土地增购及建筑扩建。[2][3]

光绪年间,由当时的先贤徐德文率居民前往今新竹县芎林乡飞凤山代劝堂进香引火,并迎回关圣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至张阿盛民房中供奉,不久后搬迁至泰兴宫内奉祀。光绪32年(1906年)间,三山国王显灵乩示须替三尊圣像额外筑庙宇专奉,以弘扬神威、佑民护国。在信众及仕绅们合力捐款及捐献土地建庙下,得以顺利建成于三山国王庙后方。[4]

主祀暨副祀神佛

国王庙

  • 正殿
    • 三山国王、四庄妈、观音菩萨、太子爷、天上圣母、福德正神、三官大帝
  • 左殿
    • 五谷帝爷、至圣先师
  • 右殿
    • 太阳星君、注生娘娘

扶鸾弼教堂

  • 正殿
    • 主祀:关圣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
    • 陪祀:关平将军、周仓将军
  • 左殿
    • 十殿阎王、牛头将军、马面将军
  • 右殿
    • 城隍老爷、文判官、武判官

相关活动

大茅埔诵经团

大茅埔诵经团至今约50年,目前由8位成员组成,所持法器分别为、大木鱼、小木鱼、铮、铜钹、吉子、手摇铃。在泰兴宫内祭祀的各神明圣诞时,成员们聚集在泰兴宫正殿诵念经文,目的是为大茅埔的村民祈求健康平安、家庭和谐。[5]

龙神山水祭

龙神山水祭于2020年8月9日举办安龙仪式、8月12日及13日的关圣帝君及二王爷圣诞千秋三献礼暨诵经仪式后的活动,安龙仪式“请龙”、“牵龙”、“安龙”绕境客庄,定点导览、山水市集、引水祈福、取火护龙后,促进在地情感连结。[6]

取水仪式

每当聚落有发生瘟疫、牲畜作物受到危害、与其他使居民恐慌的事件发生时,庙内会办理取水仪式。透过神明指点取到神水,用来饮用与洗浴,目的是消灾祈福。因应新冠肺炎尚未平息,大茅埔庄于2020年11月1日再次举办取水仪式,一同向王爷祈求人民能够安居乐业。[7]

相簿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温振华. 大茅埔開發史. 台中县: 台中县立文化中心. 1999: 67. 
  2. ^ 泰兴宫管理委员会. 泰興宮誌. 台中县: 泰兴宫管理委员会. 1999: 20-22. 
  3. ^ 陈, 瑛珣. 臺中三山國王廟的跫音——神聖空間的建構. 2017年. ISBN 9789860544305. 
  4. ^ 陈俐文、蔡佩如. 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 苗栗县: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 2020-02: 86-91. ISBN 9789865434076. 
  5. ^ 中时新闻网. 東勢泰興宮誦經團女力展反應熱烈 中市客委會宣布延展至6月 - 寶島. 中时新闻网. [202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中文(台湾)). 
  6. ^ 169年首屆大茅埔龍神山水祭 講客進鄉團直播車 全國線上播映. 客家公共传播基金会. 2020-08-15 [202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中文(台湾)). 
  7. ^ No.001 逐漸被遺忘的東勢科儀─取水習俗. 东势后生添手团. 2020-06-24 [202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