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雌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雌竞”,是一个在中国大陆互联网创造的网络词语,用以形容存在于女性之间,为父权的宠爱和青睐而进行的负面竞争。而出于其他目的之正常竞争,则不包括在内。

“雌竞”现象的普遍特征

通常“雌竞”有如下特征:

(1)透过比拼、贬低其他女性,从而突显自身在父权眼中的价值

例子:

  • 指责某些女生的行为是“茶”、“白莲”等,称“真正的女性”会作出不同的行径,不会通过某行为向男性“献媚”,以此区分“好女性”/“坏女性”的形象。这种行径在欧美语境下有相对应的网络用语,“Pick Me Girl”,意指标榜自身“不像其他女性”,为追求男性认可,而贬低其他同性的女性群体。[1]
  • 为争夺男性的欣赏而勾心斗角。

(2)迎合男权的价值观,以此苛求自身

例子:

  • 过度的容貌焦虑,视“无法吸引男性的目光”、“赢过其他女性”为一种失败,而非为追求自身的美丽。
  • “好女性”不应该拥有欲望,无论是对权力、事业、性的欲望。

“雌竞”现象的文化心理

“雌竞”源于女性内化的厌女心态。女性接受了厌女的价值观,并要求其他女性,为此互相竞争、贬抑,争夺父权社会的欣赏。[2]

“雌竞”在流行文化的体现

宫斗剧: 在中国大陆热播的宫斗剧,如《甄嬛传》、《如懿传》就描述在封建社会之下,后宫女性互相竞争,乃至残害彼此的恶性循环。而宫斗源于中国古代的后宫制度将女性划分为皇后,以及多种品级的妃妾,以此划分女性的权力关系以及成败,让女性“管理”、“训练”女性,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又以三从四德的标准要求女性保持贤惠、温良、不嫉妒等。

影视剧: 在影视剧集中,女配角时常担任心狠手辣的“恶毒女配”的角色。为了争夺男主角的爱,这些女配角陷害、侮辱、残害女主角。而女主角,则会在反复的摧残中体现自身的善良和坚强,得到男主角的爱、承认和怜惜,心怀不轨的女配角会被嫌弃和惩罚。这种原型本质上体现了女性需要男性“拯救”的心理。这些恶毒女性收获的悲惨下场能给观众制造“爽点”,无论是前期女主角受虐忍耐,抑或是后期女配角遭到报复,都能相应满足虐女心理。[3]

参考

  1. ^ Georgia, Aspinall. What Is A 'Pick Me Girl'? The Meaning Behind The TikTok Trend Explained. Grazia Daily UK - Fashion News. 202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4). 
  2. ^ 徐智,高山. 網絡女性自治區中的性別歧視內化——自媒體美妝視頻中的女性嫌惡現象及批判. 国际新闻界. 2019-06-23, (6): 148. 
  3. ^ 曾于里. 《卿卿日常》出圈:「反雌競」取代「雌競」就是女性的勝利嗎. 澎湃新闻.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