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斯劳王朝
霍斯劳王朝 | |
---|---|
母王朝 | 米哈拉尼德豪族 |
国家 | 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 高加索伊比利亚公国 卡赫季州 |
创立 | 公元284年 |
创立者 | 米里安三世 |
末代君主 | 卡赫季的约瑟 |
头衔 | 高加索伊比利亚国王 高加索伊比利亚亲王 卡赫季大公 |
分支 | 瓜拉姆王朝 |
格鲁吉亚历史 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ისტორია |
---|
格鲁吉亚历史 |
霍斯劳王朝 (Chosroid dynasty, Chosroid为格鲁吉亚语:ხოსრო[ვ]იანები - Khosro[v]ianni一字罗马化后而得),也被称为高加索伊比利亚米哈拉尼德王朝(Iberian Mihranids),是个君主制王朝,后来在第4到第9世纪间,担任早期高加索伊比利亚王国乔治亚省的统治者。他们有伊朗的米哈拉尼德豪族的血缘,王朝在约公元337年(或者是公元319年/326年)接受基督教作为官方宗教,并在拜占庭帝国和伊朗萨珊王朝两个强权之间游走,以保持自己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萨珊王朝在约公元580年废除萨珊伊比利亚王权之后,这个王朝靠两个紧密关联,但有时也相互竞争的王室分支(年长的霍斯劳(Chosroid)和年幼的瓜拉姆(Guaramid))而幸存,最终在9世纪初结束。但在卡赫季的霍斯劳王朝财产由当地贵族家族接管,透过组织区域主教继承的方式延续到公元11世纪。
起源
霍斯劳王朝的统治者来自米哈拉尼德豪族,这个豪族是伊朗七大家族中的一支,与萨珊王朝有远亲关系,王朝的另外两个分支取得古噶克和加德曼两个小公国的王位,在这两个高加索的公国之中,包含有有亚美尼亚、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以及乔治亚三小国并存。 [1][2][3][4][5][6][7][8]
根据《乔治亚编年史》记载,霍斯劳王朝第一位国王为米里安三世(在位期间公元284年到361年),他能登上大位的原因,是由他的父亲安排,通过与伊比利亚公主阿贝舒拉(Abeshura)(最后一位高加索伊比利亚阿萨希德王朝国王阿斯帕古斯一世的女儿)联姻的结果,乔治亚编年史中称米里安三世的父亲为“Chosroes”,伟大的伊朗君王之意)[9]。乔治亚另一部中世纪编年史 -《卡特利的皈依》,与《乔治亚编年史》中的“国王生平”(Life of the Kings)记载不同,这部卡特利的皈依编年史说米里安三世是国王列夫(Lev)之子,国王列夫为国王阿斯帕古斯一世的继承人。列夫的身份在其他地方未有资料可证实。[10][10]
王朝早期
实际上,米哈拉尼德家族能登上高加索地区的统治者地位,是呈现在这个区域残留的安息帝国(阿萨希德王朝)分支已受萨珊王朝征服,前者在亚美尼亚的分支当时在衰落中,而在乔治亚的分支则已灭亡。[11]
霍斯劳王朝的创立者米里安三世作为伊朗的附庸国君王,参加萨珊王朝对抗罗马帝国的战事。但在公元299年两大强权所签订的《尼西比斯和约》中,罗马被承认对乔治亚东部有宗主权,但罗马人也承认米里安三世为高加索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迅速适应高加索地区的政治结构变化,并与罗马建立紧密联系。[12]基督教女传教士尼诺在公元337年(或是前后)让米里安三世、妻子娜娜(Nana)、和其家人改为信奉基督教后,这种与罗马的联系更为加强。然而萨珊王朝仍继续与罗马帝国争夺对高加索伊比利亚的影响力,并成功把米里安三世的亲罗马继位者索罗马希斯二世短暂驱离,[13]而在公元361年扶立亲伊朗的阿斯帕古斯二世。罗马皇帝瓦伦斯于公元370年干预,并恢复索罗马希斯二世的王位,而阿斯帕古斯二世之子及继位者米尔达特三世(在位时期约公元365年到380年),被允许保留对王国东部的控制权。[14]然而到公元380年,萨珊王朝协助阿斯帕古斯三世(在位期间公元380年到394年)统一高加索伊比利亚,而把萨珊人在当地的影响力恢复,并让该国称臣纳贡。罗马人与伊朗达成公元387年的阿西里森和约之后,明显承认失去高加索伊比利亚。但基督教会以及部分贵族抵制伊朗在乔治亚东部地区增长影响力,包括抵制伊朗人提倡的祆教,格鲁吉亚字母的发明是传播基督教义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这场斗争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15],霍斯劳王朝的国王身为基督教徒,但仍对伊朗宗主国效忠,直到瓦克唐一世(在位期间约公元447年到522年,他也许是霍斯劳王朝的国王中最受爱戴者,传统上人们把建立乔治亚现代首都提比里斯的成就归功于他)于公元482年扭转政治取向,让他的国家和教会更加符合当时拜占庭的政策。然后他与亚美尼亚王子瓦丹·马米科尼安结盟,公开对萨珊王朝发动叛乱,但未能成功,之后过世。[16]
王朝后期
瓦克唐一世于公元522年过世后,王族势力衰落,仅能对高加索伊比利亚行使有限的权力,当地政府由总部位于提比里斯的伊朗总督透过与当地王子的妥协有效地运作。当巴库里乌斯三世于公元580年去世时,萨珊人抓住废除君主制的机会,且未遭遇当地贵族的抗拒。瓦克唐一世的后代财产受到剥夺,退守到祖传的山中堡垒 - 年长的霍斯劳这一支在卡赫季州固守,而年幼的瓜拉姆这一支则在克拉列季和扎瓦赫季固守。后一个分支的家族成员瓜拉姆一世(在位期间公元588年到590年)在公元588年对萨珊人发动叛变,并誓言效忠拜占庭皇帝莫里斯,而被授予库洛帕拉提斯的尊贵封号(请参考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他以担任统治首长的身份成功地恢复高加索伊比利亚自治权,这种公元591年在提比里斯签订的和平条约中的重新安排为伊朗人所接受,拜占庭和伊朗人均分对这块土地的影响力。[17]瓜拉姆一世的儿子和继任者史蒂芬努斯一世,(在位期间约公元590年到627年)转而向萨珊王朝输诚,并重新统一高加索伊比利亚,但最终受到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在位期间公元610年到641年)的强烈报复,他与可萨人结盟,对高加索伊比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在公元627年经过一次严峻的包围后攻克提比里斯。希拉克略以剥皮方式将史蒂芬努斯一世处死,所遗留的王位交由在卡赫季省亲拜占庭的霍斯劳王朝王子阿但纳斯一世(统治期间约公元627年年到637/42年)继承。[18]
当时的霍斯劳王朝受拜占庭希拉克略的的扶持而夺得大位,因此一直秉持亲拜占庭路线,但到斯蒂芬努斯二世(在为期间公元637/642年到约650年)在位时,被迫向阿拉伯人的倭马亚王朝称臣纳贡,后来这哈里发国终于成为具有支配地位的区域大国。在阿但纳斯二世(在位期间约公元650到684年)死后,与之竞争的年幼的瓜拉姆这一支的 瓜拉姆二世(在位期间公元684年到约693年)夺回权力,年长的霍斯劳这一支再次撤回卡赫季省的封地,当地统治者卡赫季的阿奇尔,在公元786年在阿拉伯人手中殉难,成为格鲁吉亚正教会的圣徒。卡赫季的阿奇尔死后,他的长子卡赫季的约翰(卒于公元799年)被疏散到西部乔治亚由拜占庭人统治的科尔基斯地区,而他的小儿子卡赫季的约瑟(在位期间公元786年到约807年)则留在卡赫季省,并迎娶拉塔夫里,拉塔夫里为阿达纳斯亲王之女,阿达纳斯的先人是乔治亚的巴格拉季昂王朝王族。[19]
年幼的瓜拉姆这一支在公元786年灭亡,而年长的霍斯劳这一支则多存活二十年。当卡赫季的约瑟约在公元807过世,这一支也就消亡。在卡赫季的霍斯劳王朝财产被当地贵族家族接管,这些家族透过组织区域主教继承的方式延续到公元11世纪,而年幼的瓜拉姆这一支的庄园则转给巴格拉季昂王朝的族人亲戚。[20]
参见
参考文献
- ^ Toumanoff, Cyril. Chronology of the Early Kings of Iberia. Traditio 25 (1969), p. 22.
- ^ Yarshater (1983), p. 520
- ^ Charles Allen Burney, David Marshall Lang (1971), p. 205
- ^ Pourshariati (2008), p. 44
- ^ Hussey, Joan M. (1966), p. 597
- ^ Rapp, Stephen H. (2003), p. 154
- ^ Lenski, Noel. (2003); (...) they successfully asserted their claim by crowning a Persian dynast named Mirian III. Mirian, founder of the Mihranid dynasty, which ruled Iberia into the sixth century (...)
- ^ Bardakjian & La Porta. (2014), p. 195
- ^ Thomson, Robert W. (1996), Rewriting Caucasian History: The Medieval Armenian Adaptation of the Georgian Chronicles: The Original Georgian Texts and the Armenian Adaptation, pp. 74-5. ISBN 0-19-826373-2.
- ^ 10.0 10.1 Rapp, pp. 293-295
- ^ Toumanoff, Cyril.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Caucasian History, II: States and Dynasties of the Formative Period. Traditio 17 (1961), p. 38.
- ^ Suny, Ronald Grigor (1994), The Making of the Georgian Nation, p. 15.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53-20915-3.
- ^ Sauromaces is surprisingly ignored by local written tradition, but mentioned by the contemporary Roman historian Ammianus Marcellinus in his Res Gestae. Rapp (2003), p. 488.
- ^ Greatrex, Geoffrey B. (Dalhousie University). The Background and Aftermath of the Partition of Armenia in A.D. 387. The Ancient History Bulletin 14.1-2 (2000): 35-48.
- ^ Suny (1994), p. 22.
- ^ Suny (1994), p. 24.
- ^ Suny (1994), p. 25.
- ^ Suny (1994), p. 26.
- ^ Rapp (2003), p. 475
- ^ Suny (1994), p. 29.
书目
- Bardakjian, Kevork; La Porta, Sergio. The Armenian Apocalyptic Tradi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RILL. 2014 [2021-07-27]. ISBN 978-90042702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 Yarshater, Ehsa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3: The Seleucid, Parthian and Sasanid Perio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200929.
- Charles Allen Burney, David Marshall Lang. (1971). The peoples of the hills: ancient Ararat and Caucasus.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original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Hussey, Joan M. (编).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The Byzantine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6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 Lenski, Noel. Failure of Empire: Valens and the Roman State in the Fourth Century A.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2021-07-27]. ISBN 978-05209285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 Pourshariati, Parvaneh.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Sasanian empire: the Sasanian-Parthian confederacy and the Arab conquest of Iran. I.B. Tauris. 2008: 44. ISBN 978-1845116453.
- Rapp, Stephen H. Studies in Medieval Georgian Historiography: Early Texts and Eurasian Contexts. Peeters Publishers. 2003 [2021-07-27]. ISBN 978-90429131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