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繁简处理/档案9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异体字、异体字
我认为异体字不应该转换,因为他们是不正式的汉字。请参看: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的异体字字典,《异体字整理表》--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10 2005年4月13日 (UTC)
- 异体字是和正体相对的,如果需要显示的都是正体,那所有的异体字都应该转换成规范字。规范也有地域差异,在某处称为异体,在另外的地方就可能是标准……--zy26 (Talk) 12:27 2005年4月13日 (UTC)
不应转换吧……--zy26 was here. 00:59 2005年7月26日 (UTC)
- 你改变主意了吗?--Hello World! 07:58 2005年7月27日 (UTC)
- 为什么要转换呢?--zy26 was here. 10:13 2005年7月27日 (UTC)
- 你说“异体字是和正体相对的”--Hello World! 11:25 2005年7月27日 (UTC)
- 是啊,原话是“异体字是和正体相对的,如果需要显示的都是正体,那所有的异体字都应该转换成规范字。规范也有地域差异,在某处称为异体,在另外的地方就可能是标准……”,简体和繁体也是相对的,目前需要显示的是规范字而不是正体,在某规范下视为正体且在另一规范下视为异体的才可能需要转换,个人用词定义参照User:Zy26/汉字。--zy26 was here. 11:49 2005年7月27日 (UTC)
- 我加的全部异体字都能在新华字典内找得到 (找不到的我没有加上)。--Hello World! 11:53 2005年7月27日 (UTC)
- “人名中的异体字允许使用→镕、珮、贠、徵、仝、坤〔堃〕、奔〔犇〕、昆〔崑〕、梁〔樑〕、哲〔喆〕、升〔昇〕、昭〔炤〕、苏〔甦〕、和〔龢〕、沾〔霑〕、渺〔淼〕、矩〔榘〕、村〔邨〕、岩〔喦〕、乃〔廼〕、绩〔勣〕、洁〔絜〕、棋〔碁〕、恒〔恆〕”(出自《新闻出版报》,其中“勣”应类推简化为[责力],字库无此字),其中的部分是不是应该去掉繁简转换?--zy26 was here. 12:03 2005年7月27日 (UTC)
- 我加的全部异体字都能在新华字典内找得到 (找不到的我没有加上)。--Hello World! 11:53 2005年7月27日 (UTC)
- 是啊,原话是“异体字是和正体相对的,如果需要显示的都是正体,那所有的异体字都应该转换成规范字。规范也有地域差异,在某处称为异体,在另外的地方就可能是标准……”,简体和繁体也是相对的,目前需要显示的是规范字而不是正体,在某规范下视为正体且在另一规范下视为异体的才可能需要转换,个人用词定义参照User:Zy26/汉字。--zy26 was here. 11:49 2005年7月27日 (UTC)
- 你说“异体字是和正体相对的”--Hello World! 11:25 2005年7月27日 (UTC)
- 为什么要转换呢?--zy26 was here. 10:13 2005年7月27日 (UTC)
- 人名等专有名词是否应该另行处理?-Hello World! 12:06 2005年7月27日 (UTC)
- 某些应该,某些不应该。对某个字,如果在所有标准下都是异体字的话,那么这个字只会在特殊情况(如人名地名)下使用,不应该转换。否则才考虑另行处理。--zy26 was here. 12:18 2005年7月27日 (UTC)
- 已把俛、剉、勣、堿、寘、崑、崙、巖、扞、挐、撚、斲、昇、柟、桠、椏、楥、殽、毬、氾、汎、澂、燬、犇、犛、獃、甯、瞋、箠、脩、荍、蒐、蔾、薙、蝡、袴、訢、讙、谿、跼、蹚、蹠、蹻、迺、酖、闇、陞、雰、霑、頫、颺、颿、驩字拿走。这些字有其他解释,或作人名用。但究竟昇、陞、樑这三个字应怎样处理?--Hello World! 07:17 2005年8月5日 (UTC)
- 异体字过度转换得太多了,并不是所有异体字都要转换吧,宏碁、涅槃等等根本没有必要转换。--zy26 was here. 05:29 2005年8月29日 (UTC)
正简体转换、繁简体转换
请参看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规则,确定哪些情况不应该转换,例如不同的注册商标:cn万艾可=>tw威而鋼,还有许多词可能都使用,例如,cn 艾滋;tw 愛滋;hk 愛滋,简体艾滋,艾滋都用,另外还有异体字的情况,我也认为不应该转换。因此,应该确定下来,哪些情况是必须转换的,哪些情况是不应该转换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28 2005年4月13日 (UTC)
- 但是 Zhengzhu 兄已修改程序,不使用 hk 转换表。但我对这种修改有保留,因为台港之间亦有分岐字/词,因此我建议重新启用 hk 的转换。以下是摘录自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7Bcn.E5.90.8A.3D.3Ehk.E5.BC.94.7D-.3F.3F.3F的内容。--Shinjiman ⇔ ♨ 01:50 2005年4月15日 (UTC)
:我将程序修改了,zh-hk将会自动采用zh-tw的转换表,下次程序更新时就会体现出来。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维护工作。-Zhengzhu 12:59 2005年3月18日 (UTC) |
但是港台之间也有很多不同啊...比如说人名地名等,不知道香港人看到了台式的人名地名译名时会不会觉得别扭。 -- ran(留言) 02:45 2005年4月15日 (UTC)
- 程序是改成这个样子:如果是zh-hk里没有的转换,就用zh-tw里的来代替。zh-hk里的转换仍然是有效的。-Zhengzhu 03:13 2005年4月15日 (UTC)
- 香港和台湾有不同,大陆和新加坡有不同,但是本着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的考虑,还是分简繁两种比较好。--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3:47 2005年4月15日 (UTC)
看来这个问题还需要详细解释一下。目前系统仍然支持四种书体,即zh-cn,zh-sg, zh-tw 和 zh-hk,在个人参数里可以随意选择。界面部分只显示两种,主要是出于美观考虑。在具体转换的时候,四个转换表都是有效的,根据每个用户的选择。但是考虑到很多zh-tw适用的转换,在zh-hk里也适用,所以向zh-hk转换时会先参考zh-tw的转换表,再使用zh-hk的转换表。这样大部分维护工作可以在zh-tw进行,对zh-hk的维护则只用处理zh-tw和zh-hk之间的差异。-Zhengzhu 15:09 2005年4月15日 (UTC)
- 说实话,我是一直用zh界面和不转换内容,这样不太会碰到转换的麻烦,繁简都看,只有全部是繁体字时才点简体看一下,这样的好处是对繁简都比较熟悉,而且我觉得有的词转换没有必要,只要在条目中说明即可,能用到两三次的词放在转换表里已经很多了,而且有的还打乱了字级别的转换,我的意见是除了那些特别不一致又十分常用的词语放到转换表中,其他的都只要在条目中说明即可。请讨论!谢谢--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19:23 2005年4月15日 (UTC)
- 举个例子,象特力屋=>百安居 这种感觉是为一个条目写的,放到转换表中是不合适的,而且增加转换表的长度和维护难度。
- 同意。建议大家开始清理转换表中这类词条,在文章内部作转换。前阵子大象兄还提到在条目中手工转换一次,整个条目都有效的建议。这已经在下一版的软件中实现了,迟一阵子会应用在现行软件上。这会令手工转换更方便。另外我还在考虑如何将这些手工转换的词条收集起来,会是很有价值的语料库。-Zhengzhu 19:37 2005年4月15日 (UTC)
- 说明一下,上面的特力屋=>百安居的转换当初是我换的,的确,真正使用这转换的条目其实只有两条,原本是应用度不高的转换,但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的理由在于当初还没有可以转换标题的T标签这种工具,因此修改转换表是唯一连标题都改的方法,再加上这两个名词间的转换几乎不会造成别处的混乱,所以就加添上了。不过,对于维游兄的观点我要稍微指出一下,基本上,如果是你我这种长期维基的参与者,对于简体与繁体的用字与用词都应该有相当程度的熟悉性,而且也了解两种字码四种地区惯用语混在一个中文版中的理由与尊重不同字码用户的中立精神,但是对于很多新参与维基的人却不见得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看到不熟悉的对岸译名当作条目标题,会让他们感到不高兴进而动手去修改,有些人可能会把整篇繁体字的文章直接转成简体字,有些人则是会把繁体文章转换自码后更进一步移到简体标题的文章里面去,当然,繁体的用户也一样有可能把会用相同的方法这样对待简体文章,但基于中文维基的参与者还是以简体用户居多,小众的繁体用户遇到这种让人心里不愉快事件的机会,远比简体用户大。虽说如果真有此事发生,事后动手回复资料就可以解决,但我宁可打从一开始就让这些新用户完全只看到他们喜欢的译名,而不会想去做不必要的改动,以免横生枝节。
- 不过,在包括已经使用中的标题转换标签与未来会出现的单篇繁简字转换功能实际生效后,这类的需求就不复存在,到时我们的确该花点时间把转换表整理一下!--泅水大象 10:11 2005年4月16日 (UTC)
- 同意。建议大家开始清理转换表中这类词条,在文章内部作转换。前阵子大象兄还提到在条目中手工转换一次,整个条目都有效的建议。这已经在下一版的软件中实现了,迟一阵子会应用在现行软件上。这会令手工转换更方便。另外我还在考虑如何将这些手工转换的词条收集起来,会是很有价值的语料库。-Zhengzhu 19:37 2005年4月15日 (UTC)
- 举个例子,象特力屋=>百安居 这种感觉是为一个条目写的,放到转换表中是不合适的,而且增加转换表的长度和维护难度。
纯粹字型上的转换,而简体字又不是一字代表多个繁体字的话,可以自动转换,其他情况用重定向会比较适合Ws227 19:42 2006年11月16日 (UTC)
我发觉以zh-cn、zh-tw进入“数码通”、“数码港”条目时,“数码”二字均转为“数位”
“数码通”、“数码港”这些是专有名称呵,可不可以不转变?Josenel 15:51 2007年4月8日 (UTC)
页面过长、页面过长
目前的页面可能是否会太长了吗??希望可以重新整理页面内容会更好。--Shinjiman ⇔ ♨ 20:05 2005年4月28日 (UTC)
~转录自“Wikipedia talk:简繁一多对应校验表”~
各位管理员、各位管理员
可以请各位管理员试行已经提及的简繁一多对应转换吗? 还是等到下一版维基出炉才来? -- Tonync 00:18 2005年5月3日 (UTC)
~转录完毕~
sg/my与东南亚的华语、sg/my与东南亚的华语
现在我们的mediawiki软件可以支持不同地区词汇的自动转换。我们有zh-cn, zh-tw, zh-hk, zh-sg这样几个选项。但最近有马来西亚的参与者对我说,马来西亚讲华语的人口比新加坡还要多,他希望设立zh-my。我们讨论后,发现马来西亚、新加坡华语之间的差别很小,所以不论从词表的维护,还是服务器的负载来说,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zh-my。但是如果要照顾到不同国籍参与者的话,“zh-sg”这个选项是否可以改成另外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呢?大家讨论一下吧。--Mountain(Talk) 10:01 2005年6月4日 (UTC)
- 个人感觉“改”不如“添加”,目前是zh-hk继承zh-tw,zh-sg继承zh-cn,考虑到公平,是不是应该简体繁体各一个,然后zh-cn,zh-sg,zh-my继承“简体”,zh-tw,zh-hk,zh-mo继承“繁体”呢? --zy26 (Talk) 10:20 2005年6月4日 (UTC)
- 支持新增zh-sg、zh-my。既然是“中文维基”,就必须考虑到所有使用中文的华人,不能只注重“繁简”。--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12:52 2005年6月4日 (UTC)
目前来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语基本上是没有不同.其中的原因在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种族,社会,文化,历史,语言等各方面的结构几乎是一样的.但是,2004年起马来西亚设立华语规范理事会来规范华语用词,结果这一年来争论很多,有些人认为马来西亚华语用词尽量配合中国方面,以统一华语.但也更多人认为,马来西亚华语应当保留本国特色和符合本国国情,不应盲目跟随中国,因为中国在规范华语时并没有征求马来西亚的意见.
zh-sg,sg指的是新加坡.而并不能代表马来西亚.或许,1965年前,用sg来代表新马地区的中文,大概也不会有什么争议.但如今马新已是两个国家,用sg来代表马来西亚并不适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zh-my或将原来的zh-sg改名.看了MOUNTAIN兄的说法后,我个人会比较亲向于将ZH-SG改名成ZH-MY/SG或ZH-SG/MY.其中原因如下:
- 1.新马两国的华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定和中国大陆和台湾有不同.但是相比之下,和台湾的差别会比较少.
- 2.马新两国由于历史因素,其实有不少国际活动或组织都以联名的方式进行.
- 3.正如MOUNTAIN兄所说,可以减少SERVER负担.
但有几个原因似乎也不利这做法:
-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成立以来,马来西亚内部在不少用词上也并有达到共识.新加坡方面会不会受到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的影响仍然是个未知数.
我发现到这里虽然是中文维基,但是对于中文使用最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家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有时觉得很悲哀,因为这表示了参与维基百科的马来西亚人和新加坡人非常之少,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我在这里做个简介,希望能够让大家对马新两国的中文有多些了解.
- 1.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约6百万,新加坡大约是2百60-70万左右.
- 2.在马来西亚大部分华人使用华语,广东话,福建话,海南话和客家话作为日常用语.新加坡方面,由于英语教育的关系,大部分的人习惯使用英语作为日常用语,所以使用华语的人数比实际华人人口少很多,但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崛起,加上近年来新加坡政府比从前更推行华文,所以使用人数在上升中.福建话在新加坡是最常用的方言,其次为广东话,客家话等.
- 3.华语在新加坡被列为官方语言之一,但不是国语.在马来西亚,华语并不是官方语言,但是有宪法保护的地位.
- 4.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马来西亚则是马来语和英语.
- 5.新加坡最常用的商业语言是英语,其次是华语,人数在上升中.在马来西亚,最常用的商业语言是英语,其次是华语.
- 6.在教学语言方面,新加坡所有学校一律使用英语,中文只是一个科目,而非教学语言.马来西亚方面,由于教育制度有三源流,其中华族源流的华校以中文教学,马来族源流的马来学校以马来文教学,印度族源流的淡校以淡米尔文教学.但大家一律必须学习英语和马来语,即英语和马来语为一个科目.
历史方面:
自从新加坡独立后,新加坡方面,由于李光耀当年全面废除中文教育,以及提倡英语教育,至使中文在新加坡增经出现被矮化之嫌,所以新加坡一度出现一段很长时期的中文断层现象,马来西亚方面,虽然华人争取将华语列为马来西亚的国语并不成功,但至少争取到将华语列为被宪法保护的语言,所以虽然马来西亚政府并没有提倡中文教育,但也没有像新加坡那样禁止中文教育,因此马来西亚的中文教育一直保留至今.李光耀在后来意识到华语的重要性,在70年代末成立华语运动,但这个说华语运动推行20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至今仍然没有中文教育,只有中文科目而已,近年来在新加坡有人提议复办中文教育,但仍然在提议中.另一方面,长期的英语教育以使新加坡精通中文及中华文化的人才大大的缩小.由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文化本原自一脉,新加坡为了弥补这点,其中一个做法是从马来西亚引进马来西亚的中文人才,所以出现新加坡从事中文工作者的人不少为马来西亚人.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文类似,除了本身文化相似外,受到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影响也是另一个因素.
之前提到,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差异比较少,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大陆长时期封闭,加上马来西亚的很多中文人才多是由台湾的大学或师范学院培训出来的.故受到台湾非常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开放,以及台湾的教育素质被认为每况愈下,同时中国的教育被认为素质不断在提高中,使得到中国去求学和提升中华文化的人数不断上扬,去台湾的人数在下滑.所以近期受到中国的影响反而比较大.
好了..不写了...我要去读书了...如果大家有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阿仁 11:07 2005年6月5日 (UTC)
增加zh-my是可以容易实现的,等我论文答辩完了就会着手此事。关于谁“继承”谁的问题,简单的办法就是象现在一样,比如zh-sg继承zh-cn,即zh-sg的转换是以zh-cn的转换为基础,zh-sg的转换表只包含zh-sg独特的转换方式。增加zh-my也可以同样处理,比如zh-my继承于zh-cn或zh-sg。这样做纯粹是出于编程的便利角度,没有任何政治含义(比如zh-sg比zh-cn低一档次等)。如果要做成完全“平等”,的确是可以先定义“简体”和“繁体”两种书体,然后zh-cn,zh-sg,zh-my等继承于“简体”,zh-tw,zh-hk等继承于“繁体”。这应该也不难实现(就是要我花时间啦:)。究竟这样是否必要,请大家讨论。-Zhengzhu 14:25 2005年6月5日 (UTC)
另:我六月中论文答辩,六月尾举家从麻州迁往加州。诸事烦杂,无暇顾及维基百科的发展。期望七月起可以重新投入工作。望大伙包涵!-Zhengzhu 14:25 2005年6月5日 (UTC)
- 感谢你做出的贡献。是否能够搞一个开发小组?我也是做软件的,wiki内作软件的还不少,能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交流。--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3:12 2005年6月6日 (UTC)
承继制度有个问题,就是某些在子语系地区(如zh-hk,zh-sg)视为标准,但父语系地区(如zh-tw,zh-cn)视为异体的字,不能在子语系地区的版本出现。举例:“着”在大陆和香港都是常用的字,台湾视为异体(以“著”代替)。当条目中有这个“着”字,看者以zh-hk设定去看,系统会先转作“著”(zh-tw转换),再到zh-hk时因“著”不会转作“着”,结果是这个“着”字永远都不会在香港版出现(除非是手动转换)。有同样问题的字还有:綫(線)、銹(鏽)、晒〔曬)等。如只作一次转换则可避免此问题。--水水 07:31 2005年6月27日 (UTC)
正体简体转换为何没有应用到搜索功能上面?、正体简体转换为何没有应用到搜索功能上面?
因为发生了输入正体关键字没找到内容,建立了一个新条目后才被告知原来已经有以简体标题存在的文章,需要进行合并之类的麻烦事,才想询问一下。为何不将现行的文章内文字体转换机制套用到搜寻功能上头呢?就算理论上不可行也必须要找出其他解决方法才行的。 -- G.S.K.Lee 09:50 2005年6月16日 (UTC)
- 原来是有的。但搜索功能最近作了很大的改变,而关于中文的搜索还没有跟进,所以就有了目前的问题。-Zhengzhu 17:53 2005年6月16日 (UTC)
“元 音”与“母音”、“元 音”与“母音”
我在写韵图的时候,写“宋元 音韵”,竟然被系统改成“宋母 音韵” 我是用正体字写的,用正体字显示时竟然也被这样改掉了。 其实正体字使用者也有用“元 音”和“辅音”, 希望能修正这一点,不要改变用词。 谢谢--user:王仲立
- 已改了转换表。另外,下次请到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张贴,谢谢--Hello World! 02:09 2005年8月3日 (UTC)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
其实目前的繁简处理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的?怎样才能保证这个功能不会被滥用?
目前繁简在用字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但是繁简处理功能,在用词方面的问题,并不是神丹妙药的。
要知道,这些用词(地区性的译名)差异,就是由于以前各地之间的相对封闭造成的,造成不同地区的人们通常不习惯对方的译名,所以无奈之下只好使用词汇转换。因此在历史文化领域方面,启用词汇转换是一个兼容方案。
但是,现在已经是Internet的年代,随时就是ICQ、MSN都可以交流的时刻,情况已开始出现较明显的转变。而我们的目标是缩小这些差距,而不是人为的扩大这些差距,结果再次导致各地域分家的情况。
特别是在媒体方面的交流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地使用中文的人都逐渐地接受不同的译名,并按照各自的取向选择不同的译名,这已经远远超出因为地域造成的差异。这时候依然抱着“繁简处理解决一切”的思想,这不是严重违背Wiki中尊重他人思想的做法么?
现在更提议增加zh-天主教,zh-基督教,这样根本脱离繁简处理的派系,这不是拿繁简处理开玩笑么?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23:30 2005年9月4日 (UTC)
- 难啊,其实我对繁简转换的要求不高,只是在转换到“zh-cn”的时候能够尽量靠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版物那一系列标准,对以后在中国大陆的推广和发行不至于造成阻碍就可以了。 --zy26 was here. 23:53 2005年9月4日 (UTC)
- 维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精神,是自由和中立的地方,可不能为了适应大陆的所谓“国情”并在大陆发行而向大陆官方的要求靠拢,那是对维基精神完全错误的理解。繁简转换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繁简体汉字本身的差异以及一些用词习惯的差异,使得三地华人能较方便地阅读条目和交流,尊重大家各自的语言习惯,而绝不是为了向官方要求靠拢,同时这种做法本身也是对繁简转换的滥用和误用。中国大陆官方关于出版物的标准很严,很多并不与维基的精神和原则相兼容,尤其是有关政治的,绝不能容许维基的精神以及自主性和中立性原则被破坏和侵蚀。--Wengier(留言) 22:59 2005年9月6日 (UTC)
- 当然是与政治无关的阿,靠近标准并不是使用其政治标准,而是使用与目前大陆出版物接近的用词、格式,如果完全按照大陆的标准,现在的“中华民国”不就成了“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台湾方面”,“中华民国总统”只能说“台湾领导人”或者“台湾当权者”了么。在对于普遍阅读大陆出版物的情况下的中国大陆读者,使用接近大陆出版物的用词与格式怎么能说“维基的精神以及自主性和中立性原则被破坏和侵蚀”呢?您也说了维基百科要尽量使读者“方便地阅读条目和交流”,当然是要和读者普遍阅读的习惯相符合才对啊。为什么对阅读习惯也要“政治化”呢?看到了比BBC和VOA甚至“法轮功”更远离习惯的维基百科,怎么能说是中立的呢?按您所说“繁简转换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繁简体汉字本身的差异以及一些用词习惯的差异,使得三地华人能较方便地阅读条目和交流,尊重大家各自的语言习惯,而绝不是为了向官方要求靠拢”,为什么对接近大陆出版物的行文有偏见呢?让各地的使用者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对维基百科阅读和写作,才是繁简转换的原因所在啊。您不是来吵架的,尽量的推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没有错误吧。 --zy26 was here. 00:34 2005年9月7日 (UTC)
- 维基百科主要的决议过程不是民主而是共识(consensus),“维基百科的精神”以最大限度包容为目标,看看决议产生的程序和《新周刊》采访稿2吧。--zy26 was here. 00:43 2005年9月7日 (UTC)
- 首先,能尽量推广当然是好事,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能充分保持它本身的精神、价值和原则,否则就失去原来的意义了。上面提到的政治方面只是举例,但并不光是政治方面的,还表现在其它方面。维基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则,同时应尊重的是大家的实际习惯,而不是某地的要求,请分清这两者的区别。某地的要求往往与当地的习惯并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这种例子太多了,别的先不说,就说最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1980年代,既然后者用得非常普遍,我们就应该尊重现实,而不是硬给别人戴上什么“不标准”之类的大帽子,这是非常有违维基精神的,从大家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您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维基首页就有一句话,要容纳百川,广泛包容,而您所做的实在是给人以不同的印象,动不动就说什么不标准。所以,请不要混淆这些重要的内容,同时要互相尊重并尊重维基的精神和原则。--Wengier(留言) 00:49 2005年9月7日 (UTC)
- 我所说的“不标准”不是被认为不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而是被认为不符合中文的标准,“1980年代”只是近几年来形成的一种语言现象,并未全面普及,“20世纪80年代”则更为通用,这点您不能否认吧。“尊重的是大家的实际习惯,而不是某地的要求”是正确的。在中国大陆“大家的实际习惯”很接近“大陆出版物”,这点也是事实。我可能有时候会过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让您感到了不满。既然您也同意应该“尊重维基的精神”,那把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词语替换成普遍适用的词语,您为什么这么反感呢?--zy26 was here. 01:15 2005年9月7日 (UTC)
- “‘20世纪80年代’则更为通用,这点您不能否认吧”这我当然要否认了。至少从我的Google搜索的结果,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数倍(您在互助客栈中写到Google倒提醒了我试Google的搜索两者,结果发现“1980年代”的搜索结果大大超过“20世纪80年代”;而即使用您的搜索结果,两者也相差不是很大)。因此,您上面所说的论据并不足以信服,因此也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问题。另外,“在中国大陆‘大家的实际习惯’很接近‘大陆出版物’”(补充一下,“大陆出版物”通常都是要经过审查的,这就跟维基的情况大为不同)在许多情况下也是错误的,例子很多,比如这个问题就是。除此之外,即使大陆官方的某要求有些时候多于其它也较流行的用法,也必须尊重这些用法,而不是给人家戴上什么“不标准”之类的大帽子,这就是非常不尊重维基精神的,“过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不中立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其它语言版本的维基(例如英文维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的做法,应坚持维基自己的原则并尊重大家的习惯,而不是只向某地的要求看齐。--Wengier(留言) 01:32 2005年9月7日 (UTC)
- “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当然“20世纪80年代”更为通用啊,这个逻辑有问题么?--zy26 was here. 01:39 2005年9月7日 (UTC)
- 这种说法并不足以信服,从其早已广泛使用就可以看出。此外,还存在清晰、明了的问题,后者具有这些优点,而前者显得冗长累赘(这已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对于用于替代其缺陷的什么“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等等更是如此,明显不能成为标准。--Wengier(留言) 01:47 2005年9月7日 (UTC)
- 那逻辑上在哪儿有问题呢?--zy26 was here. 02:10 2005年9月7日 (UTC)
- 先说事实吧,“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种说法不仅相当冗长累赘,而且实际使用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人用,用Google一搜就可见一般,根本不能用作维基正式用法,而且也不可能达到统一(多说一句,如果硬这样用的话,干嘛不继续类推用“20世纪的第八个十年”、“20世纪的第九个十年”呢?)。劝您还是尊重现状、事实以及大家的普遍意见吧,不要只坚持自己的想法。--Wengier(留言) 02:19 2005年9月7日 (UTC)
- 您好像没弄明白,我的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当然‘20世纪80年代’更为通用”逻辑上在哪儿有问题呢?--zy26 was here. 02:23 2005年9月7日 (UTC)
- 我上面已说过这种说法并不足以信服,而且更严重的是这种系列表示方法存在很重大且并无实际解法的缺陷,这我在上面已说明,在此不再重复。此外,现维基已开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说是看不懂的,维持现状也是最好的办法。--Wengier(留言) 02:28 2005年9月7日 (UTC)
- 不足以信服的倒是那一点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还是“‘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zy26 was here. 04:10 2005年9月7日 (UTC)
- 这个当然是指后者。而且“1980年代”这种写法也用得更多。同时由于xx世纪xx年代系列本身存在致命缺陷,综合来说,肯定是1980年代这种系列写法占优势。这基本上已是大家的共识和定论,真的没有必要再只坚持自己的想法。--Wengier(留言) 04:18 2005年9月7日 (UTC)
- 可是“‘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的确是实事啊,要不然我问一下。--zy26 was here. 23:03 2005年9月7日 (UTC)
- 不足以信服的倒是那一点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还是“‘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zy26 was here. 04:10 2005年9月7日 (UTC)
- 我上面已说过这种说法并不足以信服,而且更严重的是这种系列表示方法存在很重大且并无实际解法的缺陷,这我在上面已说明,在此不再重复。此外,现维基已开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说是看不懂的,维持现状也是最好的办法。--Wengier(留言) 02:28 2005年9月7日 (UTC)
- 您好像没弄明白,我的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当然‘20世纪80年代’更为通用”逻辑上在哪儿有问题呢?--zy26 was here. 02:23 2005年9月7日 (UTC)
- 先说事实吧,“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种说法不仅相当冗长累赘,而且实际使用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人用,用Google一搜就可见一般,根本不能用作维基正式用法,而且也不可能达到统一(多说一句,如果硬这样用的话,干嘛不继续类推用“20世纪的第八个十年”、“20世纪的第九个十年”呢?)。劝您还是尊重现状、事实以及大家的普遍意见吧,不要只坚持自己的想法。--Wengier(留言) 02:19 2005年9月7日 (UTC)
- 那逻辑上在哪儿有问题呢?--zy26 was here. 02:10 2005年9月7日 (UTC)
- 这种说法并不足以信服,从其早已广泛使用就可以看出。此外,还存在清晰、明了的问题,后者具有这些优点,而前者显得冗长累赘(这已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对于用于替代其缺陷的什么“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等等更是如此,明显不能成为标准。--Wengier(留言) 01:47 2005年9月7日 (UTC)
- “20世纪80年代”所有人都听得懂,“1980年代”有人听不懂,当然“20世纪80年代”更为通用啊,这个逻辑有问题么?--zy26 was here. 01:39 2005年9月7日 (UTC)
- “‘20世纪80年代’则更为通用,这点您不能否认吧”这我当然要否认了。至少从我的Google搜索的结果,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数倍(您在互助客栈中写到Google倒提醒了我试Google的搜索两者,结果发现“1980年代”的搜索结果大大超过“20世纪80年代”;而即使用您的搜索结果,两者也相差不是很大)。因此,您上面所说的论据并不足以信服,因此也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问题。另外,“在中国大陆‘大家的实际习惯’很接近‘大陆出版物’”(补充一下,“大陆出版物”通常都是要经过审查的,这就跟维基的情况大为不同)在许多情况下也是错误的,例子很多,比如这个问题就是。除此之外,即使大陆官方的某要求有些时候多于其它也较流行的用法,也必须尊重这些用法,而不是给人家戴上什么“不标准”之类的大帽子,这就是非常不尊重维基精神的,“过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不中立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其它语言版本的维基(例如英文维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的做法,应坚持维基自己的原则并尊重大家的习惯,而不是只向某地的要求看齐。--Wengier(留言) 01:32 2005年9月7日 (UTC)
- 我所说的“不标准”不是被认为不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而是被认为不符合中文的标准,“1980年代”只是近几年来形成的一种语言现象,并未全面普及,“20世纪80年代”则更为通用,这点您不能否认吧。“尊重的是大家的实际习惯,而不是某地的要求”是正确的。在中国大陆“大家的实际习惯”很接近“大陆出版物”,这点也是事实。我可能有时候会过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让您感到了不满。既然您也同意应该“尊重维基的精神”,那把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词语替换成普遍适用的词语,您为什么这么反感呢?--zy26 was here. 01:15 2005年9月7日 (UTC)
- 我同意Wengier,“1980年代”这种写法确实用得更多。例如“1980年代,中英展开香港前途谈判。”
- 再加一个:“1980年代末,在学运开始的时候,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刘晓波是该校中文系的教师。他在学运开始之前因为对大陆知识界及人文思潮持全面批判态度而被视为‘反叛青年’。”LINK
- 首先,能尽量推广当然是好事,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能充分保持它本身的精神、价值和原则,否则就失去原来的意义了。上面提到的政治方面只是举例,但并不光是政治方面的,还表现在其它方面。维基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则,同时应尊重的是大家的实际习惯,而不是某地的要求,请分清这两者的区别。某地的要求往往与当地的习惯并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这种例子太多了,别的先不说,就说最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1980年代,既然后者用得非常普遍,我们就应该尊重现实,而不是硬给别人戴上什么“不标准”之类的大帽子,这是非常有违维基精神的,从大家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您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维基首页就有一句话,要容纳百川,广泛包容,而您所做的实在是给人以不同的印象,动不动就说什么不标准。所以,请不要混淆这些重要的内容,同时要互相尊重并尊重维基的精神和原则。--Wengier(留言) 00:49 2005年9月7日 (UTC)
- 维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精神,是自由和中立的地方,可不能为了适应大陆的所谓“国情”并在大陆发行而向大陆官方的要求靠拢,那是对维基精神完全错误的理解。繁简转换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繁简体汉字本身的差异以及一些用词习惯的差异,使得三地华人能较方便地阅读条目和交流,尊重大家各自的语言习惯,而绝不是为了向官方要求靠拢,同时这种做法本身也是对繁简转换的滥用和误用。中国大陆官方关于出版物的标准很严,很多并不与维基的精神和原则相兼容,尤其是有关政治的,绝不能容许维基的精神以及自主性和中立性原则被破坏和侵蚀。--Wengier(留言) 22:59 2005年9月6日 (UTC)
在GOOGLE搜寻“1980年代”,约有3,150,000项符合1980年代的查询结果;在GOOGLE搜寻“20世纪80年代”,约有983,000项符合20世纪80年代的查询结果 Daniel~Hei 07:16 2006年8月31日 (UTC)da167168
请大家注意,这样在自说自话是没意思的,“我在世界上找到这一个人不明白这个词语啊”这类说话任何人都可以说。请大家以 某个地区的大多数人 的用法为出发点去考虑,否则是徒然浪费时间而已。还有,请拿出实质的数字或证据,而不是我“觉得”、我“认为”大多数人采用某某用词。 -- AbelCheung 23:13 2005年12月24日 (UTC) 个人认为创建条目可以只取其中一种用词,在该条目开头列出所有不同地区的同义词,然后使用重定向去整合会比较好Ws227 19:46 2006年11月16日 (UTC)
可不可以增加特别的标记?、可不可以增加特别的标记?
比如代码用[[[简体|繁体]]],显示的时候简体显示前面的,繁体显示后面的。--Siriudie☺ (☎) 14:22:29 2005年10月5日 (UTC)
- 现在是否已经实行递进转换制度?(即zh-hant -> zh-hk/zh-tw)那手动转换是否也应该加入支援 zh-hant 和 zh-hans 符号呀?--水水 13:06 2005年10月18日 (UTC)
只在当前页有效的繁简转换、只在当前页有效的繁简转换
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只在本页有效的繁简转换,有的词语在某个页面用的很多,在其他页面又用得少,添加到繁简转换表还可能引起其他正常转换的错误;而用-{zh-hans:xx,zh-hant:xx,zh-hk:xx,zh-sg:xx}-的方式只用一次的话下面重复出现的就不按词语转换,这样一来,一些翻译差别较大的人名,按词语转换和按字转换后的名称看起来好像两个人,如:昂山舒吉,能否在文章中应用一个只在当前条目中有效的词语转换,这样该条目中所有出现的词语都可以正确转换。解决了上面的问题。--维游 (+_+) 01:36 2005年11月29日 (UTC)
Huh
所有的 干 都会被转成 干 么?看见很多 干坤 ,呵呵。还有些人名字里的 干 也都成了 干 ,这个不太好吧。--FatCatHu 12:57 2006年3月21日 (UTC)
正简转换A标签、繁简转换A标签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繁简转换技术中除了转换表就是A标签最有用。目前要用A标签做全文转换,需要在正文里找到要转换的那个词,用类似夹注的办法做A标记,这样使得A标签的使用和查找很繁琐。建议将A标签改成清单,即,A标签本身的标记不作显示,只是指明条目正文中可能需要转换的词。这样可以在条目的开始用一系列A标签的列表清楚的指出文中用到的全文转换,这样维护起来很方便。另外,A标签很适合处理有歧义的转换,特别是专业词条,应该鼓励A标签的使用,繁简转换表应该只处理那些绝对无歧义的转换。--Alexcn 03:47 2006年8月5日 (UTC)
- 赞成,对于个别的条目,强烈建议使用A标签进行转换,从而减少对MediaWiki:Conversiontable的依赖。--Shinjiman ⇔ ♨ 06:00 2006年8月5日 (UTC)
- (+)支持。另外还希望设计一个小记号来表示条目中有用到这种标签。--百楽兔 15:39 2006年8月5日 (UTC)
- 能不能把鼓励A标签的使用作为正式的政策?--Alexcn 09:16 2006年8月6日 (UTC)
要是有隐形的A标签的话也许就能达成这个功能了。但是希望像小说之类翻译差异大的文章能作一个统一的提示,提醒使用者有作过标签转换。--笨笨的小B | 20巷 15:20 2006年8月6日 (UTC)
- 从上面看,好像有两个要求:“要是有隐形的A标签”和“希望设计一个小记号来表示条目中有用到这种标签”,建议:
- 做一个模板来表示条目中有用到这种标签,A标签就“隐形”在这个模板里
- 建议模板为简单的一行字,位置在条目下方,分类的上方,这样不影响阅读
- --Isnow 18:51 2006年8月6日 (UTC)
- 把A标签和标记包括在同一个模板里,这个办法很不错!--Alexcn 12:03 2006年8月9日 (UTC)
小记号的表示法,我觉得像维基文库中放在条目标签旁的这种方法不错,例如:呐喊。--百楽兔 03:55 2006年8月7日 (UTC)
我的看法
技术上处理多种繁简体转换是一回事,应该不应该转换又是另一回事。虽然我没看这里的历史档案,我相信这些问题已经有过讨论。既然如此,介绍里的这段结论就更显得惊人:
“由于大陆、港澳、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多年来交流较少,许多外国译名以及新生词语也有非常大的分歧。如台湾所说的“帕劳”,在大陆却是“帕劳”,大陆使用“打印机”,台湾用的却是“打印机”。如此案例,屡见不鲜,且大大地超出了英语维基百科上英美词语之间的分歧。”
首先英语维基百科并不只面向英美,世界上英语语种也不少,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其他的就不说了,词汇、拼写的分歧更是不少。我特别去看了一下英语维基目前怎么处理这种问题,发现争论也不少,比如: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lk:Aluminium/Spelling
不过始终就是用一个版本加重定向和文章内解释解决的。
再观察中文维基。各地区中文词汇的分歧“也许”大于各地英语词汇的分歧,但说“大大超出”绝对是夸张。如不是政治因素(主要来自台湾),中文维基绝对没必要闹腾到繁简还分两种的可笑地步。毕竟软件是可以延伸的,词汇可以替换,词组也可以,句型也可以改,依此类推发展下去和分两个或多个中文维基还有什么区别?
繁简体字形转换还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只是书写上的问题,并没有破坏信息的交流。同一个或一种人、地、事、物的词汇分歧还转换就已经在实质意义上破坏了中文维基的单一性了。如果打印机和印表机都描述同一件东西,为什么“中文”的百科书不能简捷地描述“中文”里的这两种用法?为什么我非要打开不伦不类的“台湾正体”版才能知道在台湾这件东西叫“印表机”?就为了这个?如此不伦不类的做法还不如彻底分几种语种好了,这样个别人也可以一边去自爽。
同意你的看法aqua 2007年5月4日 (五) 06:28 (UTC)
建议改写Wikipedia:繁简处理
詳見Wikipedia:关于改革字体、地区词转换功能的调查#第一步:改寫Wikipedia:繁简处理謝謝。Srr 18:33 2007年2月9日 (UTC)
移自WP:客栈方针。-下一次登录 于2007年02月20日23:15留言
详见Wikipedia:关于改革字体、地区词转换功能的调查#第一步:改写Wikipedia:繁简处理,特此通知各位,欢迎指教。Srr 18:35 2007年2月9日 (UTC)
- (+)支持。Z先生没时间回来维基看看,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接手了。--百楽兎 15:40 2007年2月10日 (UTC)
移完。-下一次登录 于2007年02月20日23:15留言
建议取消“咲”在简体下变成“笑”的繁简转换……
咲这个字在简体中应该不怎么用了 但是在日文里用的很多 于是 把人名“藤田咲”转化成“藤田笑”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烈之斩 2007年5月6日 (日) 04:54 (UTC)
这个口白人生的区域转换……
明明有写-{T|zh:奇幻人生;zh-hans:奇幻人生;zh-hk:離奇過小說;zh-tw:口白人生;}- 怎么在zh-cn的环境下看题目还是“口白人生”?(测试下别的区域都正常) ---烈之斩 2007年5月3日 (四) 17:56 (UTC)
经过测试 -{T|zh-hans:奇幻人生}- 此类转换失效 无论写了什么 题目在"大陆简体"的情况下都会显示为原来的标题(作基本繁简转换)。请问能否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烈之斩 2007年5月3日 (四) 18:18 (UTC)
- 没办法,标题转换的部分三不五时常会给它故障一阵子,但再过一阵子之后又往往会自己恢复。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该做的转换标签设定好,剩下的就是忍耐一阵子等它恢复了。好在,转换内容部分用字的A标签运作一直都还蛮正常的,是不幸中的大幸!—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5月3日 (四) 18:23 (UTC)
- 这样啊……那就没办法了 = = p.s.我发现我写的“什么”在zh-cn居然会变…… ——烈之斩 2007年5月3日 (四) 18:30 (UTC)
标题转换好像从没正常过,我都是手动“强制刷新”才能正常显示。─怀德WiDE 2007年5月4日 (五) 03:56 (UTC)
- 标题转换的功能在刚编辑完时通常会因为cache的关系不会立即生效,但是,我上面说的是有时这种T标签失效的情况是遍及整个中文维基上的,包括那些存在许久标题转换一直都很正常,但突然有天又失效的页面,不知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困惑……—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5月4日 (五) 11:41 (UTC)
- 经常有此类遭遇....--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6日 (日) 06:24 (UTC)
提议新建“传统正体”或称“大陆繁体”转换模式
模式描述:和目前的繁简/地区转换一样,可以用一个zh-tra表示。原则上,用词和大陆地区一致,但采用正体转换。在-{....}-里没有此项的时候,默认采用zh-cn加简->繁转换。繁体用字采用可考证的正体,而非台湾或香港的习惯用字。如用“臺灣”而非“台灣”或“台湾”。注意:大陆虽然官方使用简体,但稍大一些的字典全都列明相应的繁体,加上众多古籍文献,由此确定一个正体标准并不困难。
好处:
- 满足像我这样大陆出身但喜欢使用繁体汉字的人士(包括很多维基人是在接触维基百科之后转向传统汉字的)的需求。
- 暂时为解决繁简转换/区域转换的矛盾提供一个折衷方案。
- 对于一些人名翻译(比如足球方面,通常大陆和香港各有一套翻译,而台湾没有),如果只标明zh-cn和zh-hk,zh-tw的写法是跟香港走的,而台湾基本不使用粤语,所以会搞得比较糊涂,但大陆和香港编者在确定台湾通用译名时也有困难。有这样一套中间方案,zh-tra可以简单从zh-cn转换,而zh-tw在空缺的情况下直接采用zh-tra的翻译即可。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5月11日 (五) 13:45 (UTC)
- 你说的这些以前有过讨论,解决步骤和你设想的稍有不同,就是把繁简字(将采用zh-Hant和zh-Hans)转换与地区用词转换分开,这样可以自由组合所需要的形式。目前还缺乏技术方面来支持,还是那一点,希望有中文程序员先写出原型并测试才可以。— fdcn talk 2007年5月11日13:56 (UTC+8 5月11日21:56)
- 如果只是多加一种转换模式,不过就是现有程序里多加一个项目以及转换默认来源的问题,然后把繁简转换的方案修订一下就可以了,也不用改太多以前的文章,技术上有什么困难呢?地区和繁简组合里,恐怕台湾简体就没什么意义了吧。广东简体(用词同香港并用简体字)不知道有没有需求。--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5月11日 (五) 14:13 (UTC)
我来补充一下“缺乏技术支持”是什么意思。之前在此的讨论,希望能设立繁简体“公版”,也就是只转换字体,不转换地区惯用词的源文件,使得字体转换与用词转换脱钩;这套方案经过讨论,已经有一定的共识。然而,目前还没有技术人员撰写程式,以使得它能够实现。也就是说,所谓技术困难并非技术上的难度太高,困难是缺乏实现它的人员;已经有了方针及共识,所以这算是技术方面的问题,称之为“技术困难”。
另外,关于zh-tra的要求,在 RFC 4646 的“字体tag”已经有相关规定。语言tag是zh,而我们可以加上optional的字体tag(如传统汉字Hant、简化汉字Hans、拉丁字母Latn)。这样一来,polyhedron所说的zh-tra,符合RFC的正式名称应该是zh-Hant-CN;而因为字体tag是optional(可选),原有的zh-CN、zh-TW等仍继续有效。这些规定也符合字体与地区用词分别处理的方向(或说之前讨论的共识刚好符合RFC规定才是)。—Fauzty 2007年5月12日 (六) 10:48 (UT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 大陆繁体虽非当地现行规范字,但还是无法彻底废除。因为大陆繁体与中华民国正体有差异,所以新建“大陆繁体”转换模式无不可。—Jusjih 2007年5月17日 (四) 01:32 (UTC)
- 题外话,有人知道中国东方航空的机身为什么会以繁体写公司名呢?—Ellery 2007年5月17日 (四) 05:37 (UTC)
- 进来插一句,新建转换是没有必要的,至于差异问题,那是因为输入法问题,需要输入法开发公司进行纯人力仔细修正才能彻底解决,大陆繁体和港台的差异只是编码,GB和BIG5 简体系统一般是无法输出正宗BIG5编码的,字的差异只是人为造成的错误。至于东航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大陆公司名等,改回用繁体。繁体虽然难以书写(书写麻烦),但美观也是肯定的。—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5月19日 (六) 06:27 (UTC)
繁体是用‘布 局’?? 还是‘布 局’??
看到这个问题‘布 局’?? 还是‘布 局’??
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 台湾使用的是‘布 局’...另一个查不到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也是
教育部国语辞典简编本 也是 --繁简体问题 12:48 2007年6月12日 (UTC)
个人认为两种都有,我没做过文字学考究,不过目前有可能是在转型期,所以两种都有用。有可能是布字假借布,现在要转型到布;也可能是布字使用频率过低,现在要将布字的意思转移给布字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19日 (六) 11:48 (UTC)
可以参考http://info.hktdc.com/correspondence/rhetoric/2am.htm 有关于这个的指引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25日 (五) 14:59 (UTC)
- 这连结可靠度不足,我认为的原因如下:
-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这个大陆机构做出来的东西,能信实并确切反映台湾、香港、澳门三地的正体和繁体字词的使用情况吗?确实有错误“反映”。
- 网页中说“确定之原则”中只有“化繁为简”(而且还是排第一)而没有“用字分工”,这明显有“简化字中心主义”之嫌。
- 它有四个“原则”,表格中只是直接写建议用什么和不用什么,没有写基于哪个或哪些原则。
- 它以普通话作标准,无视粤语读音,例如“纪”和“记”、“联”和“连”,香港用的东西竟然无视香港读音,这是什么一回事?
- 当中有些根本就是简化字简单地转成繁体字而成的错别字,怎么会是“相通字”?
- --LungZeno(talk) 2009年7月5日 (日) 19:58 (UTC)
- 我台湾人,从小就学"布局"。Rocking Man OGC 舌战 2009年8月23日 (日) 05:34 (UTC)pig2008
检讨地区用词转换标签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最近地区用词转换出现混乱的现象,各人多有投诉,地区用词转换标签也设立约半年,是检讨该做法的时候了。
现在的现象表明,自动转换的地区用词分得越细,越多,转换就会越混乱,这在技术上显然难以避免。因此以地区转换标签来解决地区用词问题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还会造成维基的混乱。
而且,大陆新马的繁体字使用者,港台的简体字使用者,其他地区用词的使用者要用何页面的问题并无解决。要其他地区的中文使用者选择“大陆简体”、“台湾正体”、“新马简体”、“港澳繁体”的做法是否恰当,也值得质疑。
虽然在Wikipedia:关于改革字体、地区词转换功能的调查中已经取得增设简繁公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词转换等共识,但由于在技术上的原因,简繁公版没有实现。多人也没有遵照此共识,不必要的用词转换不但没有减少,还越设越多,造成混乱。
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地区用词分页的设立理据,即“看不懂”和“避免被吞没”也是站不住脚的。
使用维基的,不论是维基人或阅读者,自然是网上一族,上网者,到其他地区网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常接触其他地区用词,我在各论坛上常看到大陆港台人,海外华人一起讨论,并无问题。
在语文上来讲,中文的同义词本来就多;现代人也多学几种语文,连差异非常大的外语都搞得懂,“看不懂”同是中文的“同义词”是说不通的。
而事实上台湾人常创新词,且引入日本汉字的现象非常普遍,什么“熟女”、“宅男”、“一极棒”琅琅上口;香港人也多有创意,什么“番鬼佬凉茶”、“波士”等也很多,也不见产生什么问题,要搞懂其他地区中文用词,相信在IQ上也非难事,没道理日本汉字就懂,其他地区用词,尤其是大陆用词就搞不懂。
由此可见,“看不懂”是假的,“避免被吞没”才是问题所在,而“避免被吞没”基本上是一种政治诉求,与设立一网上百科全书并无关联,因此就要设立地区用词分页,是不通的。把政治带入维基的做法也不恰当。尤其是现在造成转换混乱,令其他地区的维基人困扰,地区用词分页的设立是否恰当更是值得质疑。
其实设立地区分页,在我看来,还有一说不出口的因素,就是“排斥其他地区用词的心态”,这心态是不理性的,是否正确也值得质疑,维基更没有必要为这种有问题的心态而设立地区用词分页。
既然地区用词分页在技术上,在理据上都很有问题,也与建设网上百科全书并无太大关系,并且还让维基混乱,造成某些维基人的困扰,就不应当继续存在。
中文只需要简繁字体转换,至于地区用词,中文维基只要在条目内注明各地区用词“又称.....”即可,只要内部连接做得好,就没问题了。至于条目用何名称,应做出如Wikipedia:命名常规的规定,条目内容倒需要规定相同事物只能用一词,这些都可另行讨论,不会有太大问题。
要知道世界上极大部分中文网站不要说地区用词分页,连地区用词“也称.....”都没有,中文维基有加入地区用词就已经很好了,还要设立地区用词分页就过头了。--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17日 (日) 03:09 (UTC)
- 我还是反对取消词语转换。首先,即使单一条目内容可以统一用词,那么用到该用词的其他条目呢?第二,即使有用词转换,还是有人会坚持要移动/修改到台译、港译、陆译,若没有用词转换,编辑战必定更严重。--Jnlin(讨论) 2007年6月17日 (日) 04:40 (UTC)
- (-)反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上面真实事求是兄的意见,很多都是建立在自己个人的推论、观感之上,但是如果是参与中文维基更久的用户都知道,一路走来其实包括字体与用语转换的机制,都是支持者众、反对者寡,因为它是一个很完美的妥协机制,少了它,中文维基上会出现更多不必要的纷争。其实上面发言中所谓的‘混乱’,很多都是因为预设转换或转换总表在设定时顾虑不够造成过度转换的问题,这点不讳言,在使用方便之余有时的确是会出点错造成困扰,因此以我个人而言,最近也是集中在个别页面上使用noteTA标签而尽可能不去动到总转换表。像这种可以用技术性的方式解决的缺点,实在不该拿来盖过此机制在观念性上无可替代的优点。我可以明确指出,取消地区用语转换等于中文维基拆伙分家的开始,因为当初中文维基的统一就是因为有这系统的发展而维系整合的,要去动摇这关键的支柱之前请先三思!—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17日 (日) 06:32 (UTC)
- To 大象:您说真实事求是的观点“是建立在自己个人的推论、观感之上”是完全无视事实的。从词语转换开始的第一天,反对的声音就绝不是个别。其二至于“支持者众、反对者寡”的原因,我想您是一位资深维基人,想必对其中的原因非常清楚。一方面说声称不能用十三亿的中文人口使用基数淹没少数人的声音,一方面知道维基受封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掩盖别人的声音,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汗颜。其三,中文维基不是大陆人的维基,不要把“不分裂”当作给大陆维基人的恩赐和讨论的筹码。—lastman(Talk) 2007年6月17日 (日) 07:38 (UTC)
- To Jnlin:即使有了词语转换还是不能解决条目命名的问题,仍有人要坚持和移动修改,比如说“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争执。词语转换这只不过对是鸵鸟心理和由此引发对编辑战的让步和妥协,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正面方法。矛盾发生的原因不在这里。—lastman(Talk) 2007年6月17日 (日) 07:38 (UTC)
- 是的,因为没有转换会出现更多的编辑战,这样作也许很鸵鸟,但还蛮有效的。--Jnlin(讨论) 2007年6月17日 (日) 14:08 (UTC)
- 我想中文维基所面临问题不是特殊的,而事实不过是中文使用者由于现实世界的政治冲突带来的互相抵触心理使矛盾激化,才会出现大象所说的那样他朋友对大陆的词语用法如此“不习惯”,“看不懂”。其实像这样的insular人在大陆的也绝不是少数,虽然比例可能相对比较低。如果词语转换是专门为迎合这种心理而设置,真是太遗憾了。英语维基能解决的美国与英国词汇之间的差异,中文就没有理由做不到。像这样的代码-{A|zh-hans: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zh-hk: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zh-sg: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广州暴动;zh-tw:南昌暴動、秋收暴動、廣州暴動;}-,看似聪明,其实是在侮辱维基。—lastman(Talk) 2007年6月17日 (日) 07:38 (UTC)
-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赞立刻取消地区词语转换。列宁说过:“我们退后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前进两步”,毕竟中文维基要想取得发展就不得不妥协,即使地区词语转换再不合理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我主张一、字型与地区用词分离。二、将词语转换的使用限制在外来人名、地名的翻译上,内文转换,并尽量在条目开篇说明。且不能阻碍和给不能熟练操作中文维基系统的使用者了解其它地区的词语用法造成不便—lastman(Talk) 2007年6月17日 (日) 07:38 (UTC)
- 首先,应当取消在程序中预设的“词语转换”,将词语转换用noteTA模板实现,约束在个别条目内部,程序仅仅保留“繁简字转换”的转换表。另外,lastman说的于我深有同感。完全取消词语转换,目前不可行,但是类似“-{A|zh-hans: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zh-hk: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zh-sg: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广州暴动;zh-tw:南昌暴動、秋收暴動、廣州暴動;}-”这样的“观点转换”,需要通过制定更严格的政策,约束词语转换的使用。--Alexcn 2007年6月17日 (日) 08:39 (UTC)
- 同意不应该有观点转换的事情发生。--Jnlin(讨论) 2007年6月17日 (日) 14:08 (UTC)
自动转换的地区用词设得越多,转换就会越混乱,这是必定的。若现阶段要保留地区用词分页的话,如lastman所说,严格控制自动转换用词的范围是可行的方法。
不同意转换标签的设立减少了编辑战,在半年前只有简繁体转换标签时,编辑战也没有那么厉害,只要命明常规规定的好,除了少数较极端的人外,个人不认为大部分维基人会为了地区用词引发编辑战。
我比较在意的是大陆新马的繁体字使用者,港台的简体字使用者该用何页面的问题,为了满足某些人对地区用词的喜好,而忽略牺牲这些人是不公平的。
另外要其他地区的人从四个地区用词标签中择一使用,亦非恰当的做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现在四个转换标签是美国繁体、英国简体、柬埔寨繁体和古巴简体,要大陆新马港澳台人择一使用,你会有什么感觉?就算是用词与以上地区类似,也觉得受轻视,一走了之是很正常的,我相信自地区用词转换标签设立以来,已经档住不少其他地区的人成为维基新人,这是非常可惜的,毕竟世界各地的当地人较清楚当地事,失去这些人将严重影响中文维基的发展。
之前的讨论是设简繁公版解决以上问题,但还是不公平,试想大陆新马的繁体字使用者必须用公版,简体字使用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专属用词页面,这说得通吗?
地区用词分页的设立实在是给维基带来很大的麻烦,而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某些值得质疑的心理而已,个人认为消除之才是最好的做法,不过现状做不到,只能用其他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大家有什么好方法?--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17日 (日) 16:25 (UTC)
- 维基百科的系统改良,应该要以提升此计划的对于读者的服务品质为依归,而不是让某些人搞公平理论的实验场。上面这种理论,只能说是齐头式的平等,为了要让各种喜好的用户平等,所以将已经经营了一段时间稍具规模的大陆简体、台湾繁体与港澳繁体取消,将所有人都拉下来一起烂一起乱就叫平等,我不懂其中的意义何在?当时我认为额外增加繁体与简体公版这主意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至少它能在不影响大部分人既有权益的前提下,想办法提升那些未受到照顾的人可拥有的权益,因此对于整体用户而言是有好处的,但是这和取消地区用语转换是两回事。取消这转换机制到底对谁有利?会让人用起来更方便?我想不通,除非有人认为看到别人的不方便与损失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得利,那这种比烂心态还真是让人心寒。
- 用语转换总表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小心地使用这点,我个人也支持,因此我鼓吹尽可能利用NoteTA这种单页转换的机制根据条目需要调整转换方式,将可把错误转换的几率降到最低,但这跟取消地区用语转换,仍然是两回事。
- 真实事求是兄说‘在半年前只有简繁体转换标签时,编辑战也没有那么厉害’,我不知道这推论是基于哪来的统计数字上还是单纯只是个人臆测,但以我的观察而言这只能说这实在是胡扯。在地区用语转换标签实施之前,我一天到晚遇到一些新来的用户,将我用繁体撰写、使用台湾这边译名的条目内容,强制改为其他地区用语,这些人因为不懂规则所以为所欲为,才不会管上面所说啥‘只要命明常规规定的好,除了少数较极端的人外,个人不认为大部分维基人会为了地区用词引发编辑战’,这样的情况轻则一笔回退之后没事,重则书信往返好几回跟对方沟通半天也不见得对方会听从,老实说,实在吵得很烦。但自从地区用语转换启用之后,只要订正过转换标签的条目,几乎很少还会发生这种用词改来改去的情况,光这点我就觉得转换机制是值得的。我是个务实派的人,能让前来阅读的读者觉得文章容易看懂好理解就是值得,我同意Lastman兄的部分主张,用语转换应该用在译名差异方面而不是用来解决意识型态的歧异用途,不过想要补充一点的是除了译名差异外,也有存在一些用语习惯的差异(例如台湾所说的‘品質’vs.大陆所说的‘質量’),像这样的习惯差异也是可以用用语转换标签来处理。但是,各位不应该因为这些几乎可以说是特例的小缺点,就全盘抹煞用语转换的优点。重申一次,这种开倒车的主张,只能说是因噎废食,齐头式的平等而非真平等!—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17日 (日) 20:11 (UTC)
同意大象兄的看法。--Jnlin(讨论) 2007年6月18日 (一) 10:17 (UTC)
不能同意大象的说法,大陆新马的繁体字使用者,人数加起来可能比港台人口更多,难道港台人的用词喜好就应该被照顾,这些人的文字喜好就应该被忽略?这是很实际的问题,绝对不是如大象所说的是“搞公平理论的实验场”。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强调纯地区用词的,我个人就认为这么强调地区用词其实是很无聊的事情,也不认为公版是“烂”和“乱”,都是中文,又不是参杂日本汉字及英文,那里会乱?
我们都在只有简繁标签时代活动过,你说你因地区用词遭遇编辑战,那也可能只是你的个人独特经历而已,不见得是维基整体如此,我就没有类似遭遇。你有什么资格认为你说的就是事实?我说的就是胡扯?还有,请你注意用词,也不要常用感叹号大喊大叫,注意维基礼仪,这些做法也只会证明你不想就事论事的讨论及心虚而已,也令人怀疑你是否要将讨论引向骂战,令讨论无法进行下去,请自重。
不让任何人有被歧视的感觉,即公平。本来就是维基的正式方针wikipedia:文明的规定,我说的是维护维基正式方针的话,地区用词标签的设立,由于考虑不周,已经令很多人有受歧视的感觉,例如大陆新马的繁体字使用者及其他地区的人,这是可以肯定的,如要比较,“被歧视”比你说的“编辑战”更为严重,因避免编辑战,而令人被歧视,这是因小失大。
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地区用词标签还是去除的好,部分人对地区用词的喜好,对异地用词的反感,不能够盖过维基方针,但现在由于某些维基人出现了思想上的偏差,才会令维基走上了违反方针的歪路。
大象兄也没必要如此激动,若能够完美的解决上述问题,地区用词分页,就没有被撤消的必要。我说的都是需要注意的事,请不要眼中只见地区用词,忽略其余,甚至忽略了维基的方针及成立的目的。--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18日 (一) 12:37 (UTC)
- 去年讨论的时候我支持取消地区用词转换,只保留繁简公版。但是现在想来,这种想法过于激进,也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技术改良的目的首先是保证条目质量,其次才是公平性。应该保留地区用词的转换。但是,用词转换滥用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我建议取消系统预设的公共词语转换表,仅在单个条目内分别设置局部转换。这样,一方面解决“公车上书”变成“巴士上书”之类的转换错误;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觉得转换不公正,可以在这个条目的讨论页讨论如何修正,这本来就是解决BPOV的正常渠道。--Alexcn 2007年6月19日 (二) 03:50 (UTC)
- 无关的几句话:马新我不知道,然遗憾的是,中国大陆的现实是赞成简体字远超正/繁体字的人,有人嫌这是什么与台湾靠拢,但更多的是嫌麻烦,赞成拉丁化的真要统计起来,搞不好比赞成正体字的还要多(大陆的一些文盲就是不会写汉字,却会写汉语拼音)。同样,数字才是权威,管他是谁,如果不能举出设立更多字形版后编辑战的次数与之前的编辑战次数,一切都是空谈,都是“主观论断”!而目前维基的编辑战,就真的全与转换系统有关?如果真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就请认真做功课,把所有需要的、支撑自己论点的数据与文字找出来,否则那就只是“我认为”“我经历”的原创研究而已,所谓的经历过“未分家的时代”更是倚老卖老。如果真要讲被歧视,那么仗着大陆人多就蔑视港台,岂不是和他看不起的港台一样。光提港台如何欺压“弱势”,那么请问对于众多条目里针对1949年10月1日采用“解放”来叙述是否就是中立?就是尊重?以上言论直接了些,但抱歉,我对话里有话的风气已经无法忍受,最好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撑著保护伞在那里大玩文字游戏。—出木杉〒 2007年6月18日 (一) 13:30 (UTC)
- 上面有个关键的重点,但是真实事求是兄一直没有想通,那就是,剥夺大陆、新加坡、香港、台湾用户的既有权益,并不代表就是提升其他地区用户的权益。为了能照顾其他地区用户的权益,公版的建立我并不反对,目前的问题在于,鼓吹公版建立的人自己本身没有技术能力,只能动口不能动手无法去实践自己的主张就算了,却在这里宣扬应该要剥夺掉其他人的权益,这样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是为了替大家谋福利还是在扯后腿,我相信大家自有公评。我认为与其在这边浪费口舌老调重弹,不如想办法去找到真的拥有技术的人可以帮忙建立起繁简公版,在这件事真的能做到之前,说再多都是枉然!—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18日 (一) 20:52 (UTC)
- 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字体版面的问题上,实在是有害无益。今年2-4月份左右,印象里正是字体问题闹的最凶的时候,每日条目成长掉到120左右。现在好不容易回到160左右的水平,又面临罢免某位管理员和删除制度的讨论,繁简问题再插一脚,条目成长恐怕掉到一百以下也就指日可待。难道这就是“为维基好”?最后,还是说一句,说话前最好是做一下充分的调查研究,否则都是空话。同样,现在的字体改革也是如此,如果不能拿出技术解决方案,如果不能拿出数据来证明有地区用字版后中文维基发展的有多差,否则就是没有说服力,一句空谈罢了。不久前中国大陆肉蛋价格狂涨,电视上一位女性官员竟说肉蛋价格上涨,可以用鱼等水产品代替,我猜这位女士不是太有钱全靠佣人来买菜,就是压迫他丈夫。字体转换问题现在竟也有类似观感:“既然目前的字体转换不好用,索性一起滥好了”。试问一下,大陆人可以自由的去选大陆简体就不是“吞没”“政治诉求”,而港台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就成了“政治诉求”。我请一些人在讲话之前先做调研,不要和上面的女士一样,连猪肉和鱼肉价格都分不清楚。(PS:论坛上满是政治口水,这些内容除了些外国人名翻译之外,差异较小,事实上根本连科普性都没有。但其他领域的条目却绝非如此。论坛和维基根本就是两码事,若维基沦落到百度那样的论坛水准,是维基人所乐见的吗?)—出木杉〒 2007年6月19日 (二) 02:58 (UTC)
- 真实事求是的观点确实反映了中文维基百科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有建设性的,并不是“浪费口舌老调重弹”。更何况半年前就约定今天对语言标签实践的过程进行检讨,要不是真实事求是兄提出,估计会被大家刻意淡忘。正如实事求是所说的那样,地区词语转换,本身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游走于wikipedia:文明方针的边缘。是将地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措施,也是中文维基独有的怪胎,根本是意识形态作祟。记得大象兄曾经“教导”我们说,“民主国家”的翻译和词汇用语都是“五彩斑斓”的,那么拒绝其他地区的词汇用语也不大说的通。我一个基本不接触港台媒体的人,港台惯用词汇差不多都能看懂,因为在生活中仍是经常有接触。除非台湾正处于锁国状态,否则不可能会对香港、大陆的习惯用词一窍不通,您说是么。我在编辑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有地区词语转换存在,但仍有人将源代码中的“斯大林”改成“史达林”,将“卡斯特罗”改成“卡斯楚”,我都当作没看见处理,可见语言标签的矛盾调解能力也是有限的。这里也希望大家将地区词语转换实施半年以来,所遇到的问题和建议提出来,以供检讨和改进。我个人的意见是将地区词语转换限制在外语人名与地名的音译上,不做习惯用语的转换。—lastman(Talk) 2007年6月19日 (二) 03:58 (UTC)
- 我也常常遇到改动的情形。通常用标签可以解决“搞不清楚状况,只是看到显示出来的名字不是熟悉的名字而曲修改”的新手,但是标签无法解决对地区用词有过分执著的维基人,而取消地区用词,只会让前者更多,对后者的消除没有帮助。--Jnlin(讨论) 2007年6月19日 (二) 04:04 (UTC)
- 有个问题倒是想了解一下,就是非中国大陆的IP,以未登录状态时访问维基,显示的是什么字体?我每次都是大陆简体。如果这些修改是匿名的,其对方针不熟悉,也并非不可理解(我本身就曾遇到多次IP用户把哆啦A夢改成多啦A夢。但是试问一下,有老手会故意这么做吗?如果新手对维基的政策了解了,却还故意去改为其所在地方的名称,那才是有问题。另外,别忘记了,所谓的“公共”正是由一个个个体所组成的。无限放大字体转换系统的瑕疵,却对其的功劳绝口不提。这恐怕也不正常。—出木杉〒 2007年6月19日 (二) 04:07 (UTC)
- 上面有个关键的重点,但是真实事求是兄一直没有想通,那就是,剥夺大陆、新加坡、香港、台湾用户的既有权益,并不代表就是提升其他地区用户的权益。为了能照顾其他地区用户的权益,公版的建立我并不反对,目前的问题在于,鼓吹公版建立的人自己本身没有技术能力,只能动口不能动手无法去实践自己的主张就算了,却在这里宣扬应该要剥夺掉其他人的权益,这样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是为了替大家谋福利还是在扯后腿,我相信大家自有公评。我认为与其在这边浪费口舌老调重弹,不如想办法去找到真的拥有技术的人可以帮忙建立起繁简公版,在这件事真的能做到之前,说再多都是枉然!—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18日 (一) 20:52 (UTC)
- 预设字体是看浏览器送出的字体串。例如英文版的OS,看到的是简体;送出zh-cn的浏览器看到的是大陆简体;送出zh-tw看到的是台湾繁体。--Jnlin(讨论) 2007年6月19日 (二) 04:11 (UTC)
“此处不许X” “为何你先X” “他X由他X” “要X大家X”67.103.245.50 2007年6月18日 (一) 23:33 (UTC)
- 字词转换有其功用,但必须避免殃及池鱼,例如“巨集/宏”也许是某个词语的两岸用法,但如此一改必然牵连甚广,出现「黃巨集發」、「巨集碁股份有限公司」等古怪词语,那么便不应改动,宁可在“巨集/宏”的使用时才作人手分区标签。又如“數碼/數位”,其实不是必然地在一方只用其中一个,例如“數碼暴龍(or數碼寶貝)”的“數碼”便不会转作“數位”,这也不宜自动转换,只宜人手转换。--小狼☞☎ 2007年6月19日 (二) 08:53 (UTC)
- 现在的繁简转换的混乱状况,倒是让我支持取消用词的系统自动转换,只是做字对字的自动转换。用词转换可以在每个页面上单独进行。否则只是为了对付分词错误,就让人大伤脑筋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19日 (二) 09:23 (UTC)
- 如果转换系统天天抽风当然可以研拟取消,但现实没有。通常都是局部的。类似前段时间的普遍性的无预警失灵并不很多。手动转换当然是越多越好,目前也有普遍的趋势,但是现在就全面实行恐可能不大。—出木杉〒 2007年6月19日 (二) 09:48 (UTC)
- 现在的繁简转换的混乱状况,倒是让我支持取消用词的系统自动转换,只是做字对字的自动转换。用词转换可以在每个页面上单独进行。否则只是为了对付分词错误,就让人大伤脑筋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19日 (二) 09:23 (UTC)
手动转换其实也不值得鼓励,现在有些条目打开编辑一看后面一堆转换标,签简直没法编辑。—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6月19日 (二) 10:18 (UTC)
出木杉,说话要公平,我没有统计数字,大象也没有,你说的“赞成拉丁化的真要统计起来,搞不好比赞成正体字的还要多”也没有,不要一面倒,讨论要就事论事,不要偏帮,也不要胡乱做出讽刺。
我是坚持只设简繁转换的,这当然有技术支持,恢复只有简繁公版的状态是很快的,把zh-cn与zh-tw改成简体及繁体,将自动转换设成只做字体转换,不做用词转换即可。重要的是命名常规要设计好,还有需要规定条目内容只能用一同义词等。
而我提的两点,即对使用繁体字的大陆新马人之影响,及只有四个地区用词分页对其他地区人的影响,乃是地区用词转换标签仓促成立后而产生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很明显已经违反维基的文明方针,必须要改进。我的看法是要完全撤消地区用词分页,若有人要设法保留地区用词分页,请提出可行的方法及采取行动。
大象兄,地区用词转换标签是你们搞出来了,既然严重影响到其他人,另设公版应当是你们责任最大,何以只指责我不行动?总不能只顾自己爽,不顾被你们影响到的人吧,每次我看到这种老子爽就好,你受罪你活该的模样,就感到遗憾。--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19日 (二) 12:37 (UTC)
- 我的意见和shizhao相同:取消系统的全局转换用词表,只保留繁简字转换,用词转换仅仅在条目中手动实现。另致Mukdener:现在的noteTA模板比起以前逐条的转换来说好用多了,也非常清楚。不知道这个模板是谁做的,非常感谢他们。我觉得建立这套模板的贡献仅次于建立系统转换的zhengzhu。--Alexcn 2007年6月19日 (二) 14:17 (UTC)
- 逐步取消系统的全局转换用词表是上次讨论的共识,但目前没有技术人员去实现他。--Jnlin(讨论) 2007年6月19日 (二) 14:53 (UTC)
- 那么是不是可以结束这个讨论,转到繁简转换页面那里讨论实现细节了?--Alexcn 2007年6月20日 (三) 03:13 (UTC)
- 我认为真实事求是兄的发言有点误导的嫌疑,回顾一下历史就会知道,繁简转换系统打从一开始实施开始,就已经配套了用词转换标签的存在,只是当时是以zh-cn标签来替代表个简体领域,以zh-tw代表繁体领域,直到后来追加了zh-hk与zh-sg这两种转换之后,才打破当初的二分法,开始有了同一种字码但对局部用词进行转换的机制。整个发展并不似上面所言,是先只有字码转换,后来才因为‘我们’搞出地区用语转换而变成今天的状态(如果我真有搞出繁简转换系统的能力就好了,在此感谢真实事求是兄的抬爱,可惜我的能力只够继续耕耘各条目上的noteTA标签让它更完善,但没有替您完成愿望的能力)。基于这发展历程,其实目前的中文维基早已存在恢复地区用语转换标签设立前状态的机制,那就是直接选择‘不转换’标签,但并不存在‘恢复只有简繁公版的状态’,因为,繁简公版从来就不曾存在过,那又该如何恢复之?因此在之前的讨论中,我表达了乐见有人愿意帮忙额外建立繁简公版的态度,以弥补在cn、sg、tw、hk这四个标签之外,其他不想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标签进入的用户,也有享受繁简转换机制的机会,但是我从来就没有支持过所谓‘建立公版,取消地区转换’的选项,至于其理由我已经解释多次,不再累述。
- 还有,真实事求是兄的发言屡次提及‘地区用词转换标签严重影响到其他人’,但是,这个其他人到底是谁?为数有多少?到底因为转换标签的出现而受惠的人比较多?还是受害的人比较多?如果真的有人因为转换标签的存在而觉得权益受损,他们到底觉得自己损失了什么?长久以来上面假设中的‘受害者’从来就没有实际出现并且表达过他们的意见,真实事求是兄使用的是简体中文,因此我不认为唯一发表类似意见的您是传说中‘大陆新马繁体字用户’的一分子,但是我现在随便到处问一下,一定找得到一堆经常帮忙订正地区用语转换标签、实际上在利用这功能并因此获益的维基人。我希望能实际听到真正属于这传说中受害的一群人他们的声音,针对他们觉得权益受损的部分,在不影响其他用户既有阅读便利性的前提之下进行规则/系统的改良,以便达到双赢的目标。目前真实事求是兄一直在鼓吹的提案,很显然是剥夺许多已知用户的便利性,去成就为数不明、未知用户的‘公平性’(注意,只有繁简公版存在的动议本身并不能带给这些用户比较高的便利性,顶多只能说是让大家一起不方便而已),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提案,且我相信认为地区用语转换带来便利性的用户,不在少数(如果对此叙述有存疑,建议可以实际发动投票调查一下既有用户的意向)。
- 最后,我同意Alexcn兄所说的,新登场的noteTA标签,已经可以大致上避免过去转换标签过多造成编辑困扰的情况,清晰明了好整理。至于取消转换总表将用语转换的任务转移到noteTA之上我原则上也支持,但建议可以先从较短的词汇开始取消起,因为通常超过三个字以上的词汇要造成错误转换的几率非常低,两个字以下的词汇因为所谓‘白痴造句法’的缘故而错误转换的几率较高,至于像是“宏”这种只有一个字的字汇,打从一开始根本就不该列入总表,当初加入这项转换的人实在是太不谨慎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19日 (二) 20:36 (UTC)
- 问题应有办法解决吧?像“宏”这种只有一个字的字汇不该列入总表;常见会被歧读的,就把两者都列入词表,例如词表有“奶油/忌廉”后,“我係小忌廉”会出错,就把“我係小忌廉”整个词语入进词表,系统先取最大的词(“-{数码暴龙}-”的解决方法相同)。而“塞拉利昂/獅子山”一类难以用技术判定的就不列入词表为佳。--小狼☞☎ 2007年6月19日 (二) 21:27 (UTC)
- 逐步取消系统的全局转换用词表是上次讨论的共识,但目前没有技术人员去实现他。--Jnlin(讨论) 2007年6月19日 (二) 14:53 (UTC)
我倒认为,地区用词转换标签很好。甚至可以考虑多加一些。毕竟,“看不懂”是真实存在的,上面的真实事求是不能按照主观立场发表意见。—汉超高祖圣武桓文大帝刘Jerry诽谤朕 2007年6月19日 (二) 21:49 (UTC)
- 维基的目标是实现“大家都很爽”,去掉繁简标签只能是从“一部分人爽”变成“几乎全不爽”。自己提出一大堆的理论,实际执行却通通推给别人,更让他人质疑自己的坚决程度。与其在这里不断鼓吹,不如先如user:PhiLiP一样,尽可能在多的条目里加入noteTA模板吧!—出木杉〒 2007年6月20日 (三) 02:07 (UTC)
- 你对维基的认识需要加强,维基的目标是实现“大家都很爽”?这当然是不对的,维基不会让触犯其方针者爽,请问维基会让侵犯版权的人爽吗?会让喜欢推广台独史观或搞统战的人爽吗?维基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收集世界上所有知识,而非给人爽。
- 若从维基强调中立的方面来看,各种观点都需列出,也就是说大家都会在维基上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观点,以此角度来看,维基倒比较接近“几乎全不爽”。真正会爽维基的主要是一种人,就是实事求是者,这些人希望看到事实,尊敬事实,看到事实的爽,能够盖过看到不同观点的不爽,所以才会热衷于维基。
- 港台人要爽,建立地区用词分页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够影响到维基的发展,更不可触犯维基的方针,这次的做法,只能说很遗憾。--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21日 (四) 16:10 (UTC)
(-)反对:闲来一翻,又见此一年度讨论。所有各方讨论在几个月前都已轰轰烈烈完整论述,地区用词转换标签使用以来,我不见产生什么问题,反而解决不少纷争,如果再提出的论点没有新意(如具体提出分页如何造成维基混乱,加以订正之,并讨论是否问题根源是否因标签而起),又何必炒冷饭浪费大家时间。
我赞成先行取消三个字以下的全局词汇转换,以逐步达到取消全局词汇转换的目标,全局词汇转换造成的问题上面已有类举,其它例子不胜枚举。— WiDE 怀德 留言 2007年6月21日 (四) 03:20 (UTC)
受影响的人在这里,也已经提出要求,请看提议新建“传统正体”或称“大陆繁体”转换模式。若在半年前只有繁简标签时,相信他在有页面可用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做出此要求。
至于我说只有四个地区用词标签会减少其他地区的新人参与,不可能会有统计数据,这些人也很难会提出意见,因为很可能一看到只有四个地区标签,还不懂如何在维基发表意见就走了。
Wikipedia:投票/增加“香港繁体”转换标签于11月结束生效,在 统计数据上看到12月后的新人增长还比之前只设简繁标签略逊色,可见只设简繁标签在被人接受方面没有太大问题,设立地区转换标签是多此一举。
不过显然地区用词分页的支持者非常坚定,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就此打住吧。--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21日 (四) 16:10 (UTC)
您举的例子是在原有的地区分页原封不动下新增公版,您要的是拿掉地区分页以达到你要的效果,这其中显然有差距。基于善意推定,我就不说什么偷换概念之类的话了,您自个儿个想个成语填上。67.103.245.50 2007年6月21日 (四) 21:52 (UTC)
- 真是不知所云,上面的例子与“原有的地区分页原封不动下新增公版”有何关系?--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22日 (五) 15:43 (UTC)
- 您举例作为支持佐证自己立场的‘大陆新马繁体用户’争取的是繁简公版的建立,但是您却把它拿来作为‘撤销地区名词转换’的立论基础,因此才被IP用户67.103.245.50认为是偷换概念。事实上,您的主张之所以没什么共鸣,并不是因为地区用词转换的支持者坚定不坚定的问题,而是因为您的主张背离了主流意识、支持者太少,两件事之间还是有点程度差异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22日 (五) 18:22 (UTC)
- 我的举例是对你提问的回应,也说明现状违反方针,用来作为撤消地区用词分页的佐例也是可以的。现在确实支持者不算多,再讨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主流意识是会改变的。--真实事求是(☎) 2007年6月23日 (六) 16:10 (UTC)
- 您举例作为支持佐证自己立场的‘大陆新马繁体用户’争取的是繁简公版的建立,但是您却把它拿来作为‘撤销地区名词转换’的立论基础,因此才被IP用户67.103.245.50认为是偷换概念。事实上,您的主张之所以没什么共鸣,并不是因为地区用词转换的支持者坚定不坚定的问题,而是因为您的主张背离了主流意识、支持者太少,两件事之间还是有点程度差异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6月22日 (五) 18:22 (UTC)
离题问问,传统字简化字公版和地区词汇转换不能相容共存吗?地区词汇转换一定违反目前方针吗?—翔风·艾伦·获加☆有事找我*^-^* 2007年6月26日 (二) 05:49 (UTC)
繁简转换的实现细节
看了一下mediawiki源文件里zhtable下面的文件,那里是生成系统预设转换表的地方。谁可以介绍一下现在中文维基里面有哪些页面提供了其他转换表?优先级是怎么定义的?谢谢。
现在看起来,zhtable目录下的文件有:
- simp2trad.manual, trad2simp.manual
- tradphrases.manual, toTW.manual, toCN.manual, toHK.manual, toSG.manual
其中“1”是一对一的繁简字转换。“2”是一对多转换和地区词语转换。看起来,只要把“2”中的文件清空,在系统页面上实现一对多转换表即可。或者,所有的转换表都放在中文维基系统中维护,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直接修改,避免修改mediawiki程序的麻烦,只是不知道对性能会不会有影响。--Alexcn 2007年6月20日 (三) 03:31 (UTC)
- 可否采用塞尔维亚语的方式,见bugzilla:7860,采用这样的url:
- 不转换:http://zh.wikipedia.org/wiki/
- zh-hans: http://zh.wikipedia.org/zh-cn/
- zh-hant: http://zh.wikipedia.org/zh-tw/
- zh-hk: http://zh.wikipedia.org/zh-hk/
- zh-sg: http://zh.wikipedia.org/zh-s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22日 (五) 03:58 (UTC)
- 有种分家的感觉。而且,默认进入哪个url呢?我觉得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要改进,就得在mediawiki程序里增加灵活性,留个接口给wiki页面,以后有了新政策新提议就不必改动程序了(比如繁简公版、马来西亚简体繁体之类)。--Alexcn 2007年6月22日 (五) 13:21 (UTC)
不知道繁简处理能否分块儿搞
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已经说,新的共识不接受地区用词的转换而只接受繁简转换。但足球方面条目(AGC之类的我不了解)根据实践,不进行地区转换是根本不可行的,互相根本无法理解。但每个条目分别添加繁简转换也是花费很多人工的,而且noteTA模板支持的转换量有限(只有30个),这样对于球队或赛会条目经常还是不够用的。
请问从技术上这样是否可行:建立地区转换的wikipedia:页面或者特殊页面,或者再根据需要编入繁简转换的程序。在其中编入所有足球方面的人名队名转换,然后只要在足球类条目里编入一个类似__NOCC__之类的指令就可以用了。
在刚输入这段文字过程中,突然想到一个似乎目前技术上更容易的办法:建立一个类似{{noteTA}}的超级转换大模板,里面把所有的足球方面译名编入,然后足球条目不论大小全引用这个模板是不是就行了?这样对服务器有没有难度?如果升级转换繁简设置不会有后果吧?—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6月24日 (日) 20:30 (UTC)
- 可以尝试参照Template:TsHarryPotter的样式做一个,转换个数可以不限于30个。—Isnow 2007年6月24日 (日) 21:10 (UTC)
- 对于足球条目来说,因为转换太多了,我希望就不使用noteTA模板,只用简单的<div>或者<span>的格式把-{ }-的文字隐藏掉然后加上说明性文字,但不知道需要什么class或者style。。—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6月24日 (日) 22:18 (UTC)
- 请参考全文手工转换,关键问题是A标签在条目中不是隐藏的,同时A标签只对其后的文字有效。—Isnow 2007年6月25日 (一) 11:49 (UTC)
- 我会用A标签,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办法完全隐藏这些文字,比如用<div>或者<span>设定一个隐藏的格式。可以完全隐藏,不需展开,但noteA功能有效就行。—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6月25日 (一) 12:13 (UTC)
- 这样在显示上似乎好了:<span style="font-size:0%;">-{A|轉換文字}-</span>,但是如果把文章复制到维基百科之外还是会有一些神奇的东西出现。算了,先这样了。—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6月25日 (一) 13:37 (UTC)
- 我会用A标签,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办法完全隐藏这些文字,比如用<div>或者<span>设定一个隐藏的格式。可以完全隐藏,不需展开,但noteA功能有效就行。—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7年6月25日 (一) 12:13 (UTC)
- 请参考全文手工转换,关键问题是A标签在条目中不是隐藏的,同时A标签只对其后的文字有效。—Isnow 2007年6月25日 (一) 11:49 (UTC)
- 要达成你要的效果确实有语法,但这种大型转换还是建议使用类似{{TsHarryPotter}}的方法,这样读者才知道文章中使用了手工转换,这也是{{noteTA}}模板的目的之一。--百楽兎 2007年6月26日 (二) 02:31 (UTC)
用style="display:none;"即可。但百楽兔说得对,应当有较好的提示告诉读者。— fdcn talk 2007年6月26日13:44 (UTC+8 6月26日21:44)
简繁互换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有时用繁体浏览到某些条目,看到有“……版面包括……”的字样,繁体版会自动把跟“包”字相连的“面”字改成“面”字(“面包”:D),虽然可以-{}-
语法来解法,但这问题应该不止出现在个别条目,而是系统设定问题,恐要应该透过调整系统设定解决。
类似的情况还有“回流”被自动改成“回流”,如果用在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则不适合。而且我遇过“……重回流行乐坛……”变成“……重迴流行乐坛……”的情况—Xtctjames 2007年7月28日 (六) 17:06 (UTC)
可以考虑的方法是转换功能只作最单纯的转换
可 -> (不用转)
以 -> (不用转)
考 -> (不用转)
虑 -> 虑
的 -> (不用转)
方 -> (不用转)
法 -> (不用转)
是 -> (不用转)
转 -> 转
换 -> 换
功 -> (不用转)
能 -> (不用转)
只 -> (不用转)
作 -> (不用转)
最 -> (不用转)
单 -> 单
纯 -> 纯
不能简单对应的就应用-{}-︰
只 -> -{zh-hant:隻;zh-hans:只}-
只 -> -{zh-hant:只;zh-hans:只}-
发 -> -{zh-hant:髮;zh-hans:发}-
发 -> -{zh-hant:發;zh-hans:发}-
里 -> -{zh-hant:裡;zh-hans:里}-
里 -> -{zh-hant:里;zh-hans:里}-
面 -> -{zh-hant:麵;zh-hans:面}-
面 -> -{zh-hant:面;zh-hans:面}-
可能的优缺点︰
- 优点︰机器转换只作最单纯而简单的部分,又可保证页面内容的繁简正确性。
- 缺点︰完全依赖-{}-的结果是源代码比较杂乱,可能不易编辑。
另一个方法是以繁体为主、简体为副,机器转换只作由繁至简的单向转换,用语差异用-{}-解决。
- 优点︰可行性最高、最简单,减少对-{}-的依赖
- 缺点︰不识繁体的编辑者可能感到困扰
老实说,这是在既有体系下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可惜讲半天也没人接受。
要寻求更好的方法,就只能往体系外走了。--Hiaeoupyc 2007年7月29日 (日) 00:16 (UTC)
- “要寻求更好的方法,就只能往体系外走了”←愿闻其详:)—Xtctjames 2007年7月29日 (日) 07:00 (UTC)
- 最简单最没技术性的就繁简分家了。—Hiaeoupyc 2007年7月29日 (日) 11:51 (UTC)
我觉得改成这样的话,不会简单得过现在。对-{}-的依赖实在是没办法中之办法。--✉Hello World! 2007年8月1日 (三) 17:02 (UTC)
- 目前的简单是有代价的--非常多的莫名错误,甚至没比较简单。如“人体内存有”为避免转成“人体记忆体有”就得改成“人体内
-{}-
存有”不见得能简单到哪里去。维基制度本身也有问题,如禁止将繁体或简体内容手工修改成简体或繁体,美其名是避免编辑战,实际上是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缺陷。不过我得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人,有的人用简体,有的人用繁体,两种系统本质上就有差异,为了照顾这种差异,势必得付出奇怪的代价。若要简单的方案,那就只有繁简分家一途。当初繁简维基合并,如今回顾,显然是个错误。况且繁简分家并不影响各方资料的互相参考。我个人还是很期待再次将繁简分家,繁简混合实在是个大泥淖。--Hiaeoupyc 2007年8月2日 (四) 23:16 (UTC) - 目前我仍认为“以繁体为主、简体为副,机器转换只作简单转换”方案是不分家前题下的最优方法。
-{}-
可改为用语差异标示功能,也就是唯有-{}-
框住的内容才需要进行用语转换,使用者可自由选择自己的用语方案(台湾用语一、台湾用语二、计算机科学用语一、计算机科学用语二……)。不过也要维基管理员有足够的雅量接受这个方案才行。--Hiaeoupyc 2007年8月2日 (四) 23:29 (UTC)- 先做个实验:
- 繁:乾隆、乾坤、干燥、干部、干嘛、天干地支、干扰、干涉、林冲、冲动、余年有余、余年无多、朱庆馀余年无多
- 上面原文是写成“繁:乾隆、乾坤、乾燥、幹部、幹嘛、天干地支、干擾、干涉、林沖、衝動、余年有餘、余年無多、朱慶餘餘年無多”
- 用“台湾正体”显示模式,会显示成“繁:乾隆、乾坤、乾燥、幹部、幹嘛、天干地支、干擾、干涉、林沖、衝動、余年有餘、余年無多、朱慶餘餘年無多”
- 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会显示成“繁:乾隆、乾坤、干燥、干部、干嘛、天干地支、干扰、干涉、林冲、冲动、余年有余、余年无多、朱庆余余年无多”的
- 简:乾隆、乾坤、干燥、干部、干嘛、天干地支、干扰、干涉、林冲、冲动、余年有余、余年无多、朱庆余余年无多
- 上面原文是写成“简:乾隆、乾坤、干燥、干部、干嘛、天干地支、干扰、干涉、林冲、冲动、余年有余、余年无多、朱庆余余年无多”的
- 用“台湾正体”显示模式,会显示成“簡:乾隆、乾坤、乾燥、幹部、幹嘛、天干地支、干擾、干涉、林沖、衝動、余年有余、余年無多、朱慶余余年無多”
- 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会显示成“简:乾隆、乾坤、干燥、干部、干嘛、天干地支、干扰、干涉、林冲、冲动、余年有余、余年无多、朱庆余余年无多”
- 问题反而出在“余年无多”—Xtctjames 2007年8月3日 (五) 13:44 (UTC)
- 我在香港土生土长,但念书时是念香港所谓的“左校”(七十年代在香港课室还挂毛像,殖民地时代国庆已经会升五星旗的那种^_^),简化字我是自小已惯用的了,大学考试时(在香港)也是用简体字(简便快捷^_^)。我对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没偏好和排斥,做功课找参考书时,不论简繁体中港台的都看,我觉得,简繁分家不止是读者的一个损失,也让两岸三地的朋友少了交流和互相认识对方文化的机会。
- 我支持Hiaeoupyc君的说法→“以繁体为主、简体为副,机器转换只作简单转换”,这并不是因为地域情绪、好古尚雅,而是系统把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稳定程度通常比把简体字转换成繁体字大。
- 上面的实验,问题反而不是出在繁间互换的问题,“在余和餘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餘﹐如文言句‘餘年无多’”,这是内地《简化字总表》对“余”字的脚注,不是香港、台湾地区搞出来的问题。
- 所以,无论是否简繁分家,简体系统方面反正也是要努力的了,“餘年无多”的问题如能解决,消化所有繁体字资料是能办到的^^"
-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不支持简繁分家──最近看电脑情报的杂志说,维基的钱快“烧”完了,我说最好连广东话维基都取消掉,别“烧”无谓的钱了^^"—Xtctjames 2007年8月3日 (五) 14:03 (UTC)
- 个人赞成Hiaeoupyc“以繁体为主、简体为副,机器转换只作简单转换”,另外希望条目能以繁体(指字体,非地域用语)为准,以免出现错误--Ws227 2007年8月8日 (三) 16:03 (UTC)
简繁转换问题-华侨名称
很多西方国家都有较多的华侨或华裔。华裔聚居的地区附近地名都有当地地名的汉语翻译。这翻译常常与大陆、台湾、香港地图或字典翻译不同,但是经常明显地依靠早期华裔故乡的翻译。我所居的美国东部当地华裔一般用台湾或香港翻译,比如纽约曼哈顿华埠的一条街叫“Mott Street”翻译成“勿街”,因为早期纽约移民粤语华裔为主,现在国语华裔也使用此翻译。我来自大陆,但是我对使用台湾或香港翻译并没有反感。这就像台湾驻大陆人士不把“北京”称为“北平”。
我正在有一场编辑战关于纽约州首府Albany。对手使用大陆字典翻译奥尔巴尼,但是当地一般用奥本尼、奥伯尼、或奥巴尼。参见当地报纸:《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又参见当地大学中文学生的网页:[1]
我提交一条方针:
如果条目涉及位于非汉语国家的地点,而且当地华裔聚居,条目名称应遵守当地通俗的汉语名称。此条目名称不必简繁转换,除非有关题目在中港台也出名。
--Voidvector 2007年8月14日 (二) 03:36 (UTC)
- 基本上同意,应尊重当地中文使用者使用的名称。该类条目命名应采用华侨于当地惯用名称,必要时才再另加T标签。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8月14日 (二) 03:58 (UTC)
其实我之前就有跟力主以大陆出版的译名书为主的H兄与W兄讨论过,不过被他们以"先到先得"以及"可供查证"原则否决。如果这项提议可以达成共识的话,我非常赞成将这点加入地名方针之中,因为个人以为维基虽然要可供查证,但是纪录事实却是很重要的,如果某地已经有当地华人通用的中文译名的话,维基百科应该记录"事实上"的名称,而不是以一本在地球另一边生活的人出版的书为主。--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2007年8月14日 (二) 04:29 (UTC)
- (-)反对增加此方针,我主张维持目前惯例。另外,不只一本书称纽约州的Albany为奥尔巴尼,中国大百科全书及香港天文台网页也是用奥尔巴尼,其它例子不去找了。大英百科繁体中文版用奥尔班尼。--Mewaqua 2007年8月14日 (二) 13:10 (UTC)
- 根据你说的原则繁体版的北京是不是应该名为“北平”?--Voidvector 2007年8月14日 (二) 14:42 (UTC)
中国自有统一的译名标准,维基百科不宜制定与之相矛盾的标准。—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8月14日 (二) 21:14 (UTC)
- 维基百科本来就不是以“中国统一的译名标准”为标准。--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8月15日 (三) 01:13 (UTC)
- 地名、人名怎么翻译都可以,只要不太离谱就行,无非是个使用习惯的问题。不应该有人力图说服别人接受某一种译法,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人人可编辑”的精神。在目前没有更好方法的情况下,遵循“先到先得”和“尊重原创者”的原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妥协。因此我认为针对不同的译名应使用转换,而不是简单的进行移动。—Hennessy 2007年8月15日 (三) 12:44 (UTC)
- 维基是一个时时演变的百科。根据你所说的“先到先得”理论,早期编者可以随意撤销后续编者的编辑贡献。地名和人名的翻译构成语言词汇的一部分,是需要一定的群众共识。比如,“New York”向来被翻译成“纽约”而不是直译的“新约克”。--Voidvector 2007年8月15日 (三) 14:29 (UTC)
拜托,你们想自出机杼给一地方名的时候请多少学习些地名学的基础知识,维基百科人人可编辑但不是让你们乱编辑。地名也是一门科学,不要太随意。—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8月15日 (三) 14:45 (UTC)
应当以当地华人名称为准,毕竟是活生生的中文,用了多年的名称。标准译名是种机械式名称,只宜在未清楚时用。HenryLi 2007年8月16日 (四) 23:26 (UTC)
- 有关Hennessy对于人名地名翻译问题的原则,我的确是赞成以“先到先得”和“尊重原创者”的原则为主,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中文译名并没有一个当地人通用的名称,所以理所当然的符合先到先得以及可供查证等原则。而提出这条方针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该译名或是只是纯粹的想乱来搞破坏,而是因为这些地名已经有了当地人通用的中文名称,不管他符不符合地名学的原则理论,或是与某书章杂志提出的名称不同,这个当地人通用的中文名称的确是该地方的中文名称,因此维基百科是应该记录当地人的通用中文名称。请各位仔细想一想,因为这并不是对既有条目的译名兴起无谓的挑战,而是想要让这里记载应有的事实罢了。--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2007年8月17日 (五) 03:08 (UTC)
- (-)反对增加此方针。如果使用某一名称的人只占极少数,那么以他们的习惯命名是侵犯了更多的使用其他译名的用户的权利。而且习惯不等同于法律,如果一国对某种事物有法定名称,那么我们擅自更改,即使是有正当理由也是属于原创研究(很有点草根终究不能取代官方的意思,否则美国国防部真应该改名叫国攻部了)。当地华侨的习惯译名,只需在条目开头马上提及,就可解决。重复:当地名称有必要提及,但没有成为主条目名称的优先权。--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7日 (五) 04:59 (UTC)
- 我完全同意Douglasfrankfort的意见。华侨译名在开头提及足矣,作为条目名则不恰当,甚至不符合维基百科命名原则。说到华侨译名,其实在侨舍传统深厚的东南亚地区,许多华侨译名都被中国接受成为中文标准化译名,地名学者们不是吃闲饭的,你们想到的问题人家早就想到了。—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8月17日 (五) 06:08 (UTC)
- 我赞同Mukdener关于地名学的说法,但是我不赞同动不动就拿中国的“标准化”译名出来为标准。这是中文维基,不是中国维基。中国的标准化译名只适用于中国政府所统治的地区,而且港澳除外。— Marcus Hsu talk 2007年8月18日 (六) 04:01 (UTC)
- 这种事应该个案处理吧......加拿大很多地名,早年华人译的名字和现今的相差很远,比如蒙特利尔vs满地可、多伦多vs图麟都等。--✉Hello World! 2007年8月22日 (三) 16:25 (UTC)
- 那就要看目前的应用怎样﹐像洛杉矶和多伦多﹐现在可算是全侨通用了﹐但例如Sacramento则不论省籍﹐叫“萨克拉门托”在加州都没人懂﹐南北华媒都叫“沙加缅度”。另外﹐一些没多少华人居住﹐但重要得华人都有固定译名的地方﹐那区域华人译名应该比两岸几乎不提那个地方的来得重要。上述加州州府是一例(当地华媒都是旧金山提供)﹐满地可也是(华人文化上是多伦多“卫星城市”)。总之在当地或当区可证实通用的统一名称﹐应如新﹑马﹑印尼等华语地名一样﹐不应让中国大陆一面倒压下。HkCaGu 2007年8月23日 (四) 06:31 (UTC)
- 使用华侨译名并不是一条全篇适用的方针,我想这条方针如果通过的话只能够适用于有华侨大量聚集的地方,而且必须要有当地出版物或是其他来源支持,其他地方的地名则还是适用先到先得的原则。不管这个常用地名是哪里来的,大陆、港澳、台湾、或是其他地区来的华人移民都已经将这些名称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了,这些译名即是等于"中文名称"。--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2007年8月27日 (一) 16:00 (UTC)
我用Google做了几个有关纽约Nassau County 纳苏郡(约定成俗名称)vs拿骚县(根据中国出版的地名翻译手册)搜寻一些纽约地区发行量挺大的华人报纸:
- [2]找“"纳苏"”一词,并限制到site:worldjournal.com世界日报的网站,找到86条结果。
- [3]找“"拿骚"”一词,并限制到site:worldjournal.com世界日报的网站,找到0条结果。
- [4]找“"纳苏"”一词,并限制到site:chinesenewsnet.com多维时报的网站,找到97条结果。
- [5]找“"拿骚"”一词,并限制到site:chinesenewsnet.com多维时报的网站,找到24条结果,但是跟纽约长岛的Nassau County完全没有关系。
- [6]找“"纳苏"”一词,并限制到site:chinapress.net纽约侨报的网站,找到1条结果。
- [7]找“"拿骚"”一词,并限制到site:chinapress.net纽约侨报的网站,找到0条结果。
- [8]找“"纳苏"”一词,并限制到site:singtao.com纽约星岛日报的网站,找到146条结果。
- [9]找“"拿骚"”一词,并限制到site:singtao.com纽约星岛日报的网站,找到2条结果。
以上的搜寻由于google有自动正简体中文转换,所以不管以納蘇/纳苏与拿騷/拿骚来搜寻都是一样的结果,其中只有世界日报与星岛日报是使用繁体中文,世界日报有在台湾新闻方面使用许多联合报系的新闻,而多维时报与侨报都是使用简体中文并以中国新闻为重,星岛日报则是使用繁体中文并很明显的事香港华人办的报纸。我希望以上这些数字可以让大家相信把Nassau County, New York称为“纳苏郡/县”是众多纽约华人不分两岸三地正简体中文已经约定成俗的名称,并以得到全侨通用的位阶,例如说如果你在纽约跟人家说“拿骚郡/县怎样怎样...”,大家一定都听不懂你指的事Nassa Co.,可是如果你说“纳苏郡/县如何如何...”,那么大家都知道你指的是Nassau Co.。如果维基百科真的执意要以中国出版的一本地名译名书为准的话,那这不能让我相信维基百科的原则应该是记载可考证的事实,而不是可考证的凭空想像,而且这样也会显的有中国中心,有违维基百科的保持中立的原则。说真的,我并不是故意看不顺眼来乱搞的,我只是刚好注意到这个维基百科与事实的差异,而想将他改过来,也并没有想要挑战那些地名学学者的专业能力,我只是很想让大家知道,en:Nassau County, New York在纽约华人中不叫拿骚呀!--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2007年9月1日 (六) 03:19 (UTC)
- 您的要求,在正文中开头提到即可实现;看不出写成题目或挑战先来先得规则的必要性(除非是为了宣示“尊严”)。拿骚是一个来源于荷兰的地名,在简体字用户中也经常会用到。--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9月4日 (二) 09:17 (UTC)
- 根据我住北美多年经验,地名来源在译名上多数时候毫不重要。Nassau在其他地方可能被其他华人译其他名称(当地华人祖籍来源对译名影响甚大。)例如另一个常见名称Richmond,在Virginia州或其他同名城市里,华人不多,且或都是来留学的,自然会用他们来源地的译法(里士满、里其蒙或其他)。但温哥华的就只有叫“列治文”。(因为80年代大量香港移民使这里变成华人多数。)这里带出一个论点,就是为什么维基不应只拿一个地区(例如大陆)的标准为标准:洛杉矶是国际大都会,就算没有华人,也经常出现在新闻里。所以虽然老华侨叫惯“罗省”,近年也已被叫惯“洛杉矶”的新移民冲淡了,维基百科便没理由“先叫先得”坚持“罗省”。但换过来温哥华的Richmond(甚至旧金山的华人新区Richmond),在两岸三地都极少触及这地名(虽然大陆会有译名),但在当地“列治文”是天天常用的译名。你去到当地问路问“里其蒙”或许有人听得懂,但我敢保证没有“列治文”的华人商家会愚蠢到或有胆子用任何其他译名卖广告!所以维基应采用的原则是“已认识该地的人习惯译名”,不应只强调中国政府代表的人口多,又或者是“先写先得”。所谓“名从主人”,在没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官方定译的时候,谁使用这些地名就是主人。“洛杉矶”译名的主人在外地,“列治文”译名的主人却在当地!HkCaGu 2007年9月6日 (四) 05:08 (UTC)
- 这种想法非常狭隘。按照您的“理想”,那么北方人到了南方就不可以以普通话念当地译名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9月6日 (四) 05:28 (UTC)
- 根据我住北美多年经验,地名来源在译名上多数时候毫不重要。Nassau在其他地方可能被其他华人译其他名称(当地华人祖籍来源对译名影响甚大。)例如另一个常见名称Richmond,在Virginia州或其他同名城市里,华人不多,且或都是来留学的,自然会用他们来源地的译法(里士满、里其蒙或其他)。但温哥华的就只有叫“列治文”。(因为80年代大量香港移民使这里变成华人多数。)这里带出一个论点,就是为什么维基不应只拿一个地区(例如大陆)的标准为标准:洛杉矶是国际大都会,就算没有华人,也经常出现在新闻里。所以虽然老华侨叫惯“罗省”,近年也已被叫惯“洛杉矶”的新移民冲淡了,维基百科便没理由“先叫先得”坚持“罗省”。但换过来温哥华的Richmond(甚至旧金山的华人新区Richmond),在两岸三地都极少触及这地名(虽然大陆会有译名),但在当地“列治文”是天天常用的译名。你去到当地问路问“里其蒙”或许有人听得懂,但我敢保证没有“列治文”的华人商家会愚蠢到或有胆子用任何其他译名卖广告!所以维基应采用的原则是“已认识该地的人习惯译名”,不应只强调中国政府代表的人口多,又或者是“先写先得”。所谓“名从主人”,在没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官方定译的时候,谁使用这些地名就是主人。“洛杉矶”译名的主人在外地,“列治文”译名的主人却在当地!HkCaGu 2007年9月6日 (四) 05:08 (UTC)
完全不明白跟“北方人”、“南方”、“普通话”、“译名”有什么关系。本栏的题目是“海外”(一个不中立且我不应用的词)的地名问题。我好像察觉到,如果还不明问题所在的话,在“非海外”的人根本没可能明白我们“海外”人的论点。现在让我再尝试解释:
1. 地名来源不应是译名的唯一根据。美国有Cairo,但读音kay-roh;有Lima,但不读“利马”读“赖马”;又有Pierre,如假包换的法文字,但读音不是法式的“皮叶赫”,不是英化的“皮叶”,而是“披尔”(跟码头pier)同音!既然一字多音(随不同族裔习惯),故一名多译(在不同地点称为“列治文”、“里士满”等)也无不妥。
2. 对不起,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对某译名除非“不雅”,否则“不顺口”申诉无效!洛杉矶的“喜瑞都”(Cerritos),台湾移民先到步,广东人没有不满(尽管读音如普通话“海水斗”)。多伦多市外的Markham被香港移民起名“万锦”(音近普通话“曼甘”),但近年的普通话移民还不是照念“Wan-Jin”吗?(没有人叫什么“马克汉”。)
3. 英文维基百科也订立制度,文法度量衡标准不划一,随文章context而改变。伦敦市的中心是centre,美国城市的中心当然是center。美国土地面积先平方哩后平方公里,别处则只有公制,要转换的点击单位便行。同样道理,地名也当以该地区惯用(按昨述“主人”比重原则)的名称为标题,其他“局部地区惯用名称”只需用redirect或disambig即可。
4. 我基本上赞成本栏首三位发言者的立场和原贴者草拟的原则,但“当地”或许应改为“有关地区”。加州州府Sacramento和纽约州府Albany华人不太多,其城市中译的命运其实掌握在全州华人手里(加州中文媒体都在旧金山、洛杉矶都会区,纽约州的当然是纽约市)。就像“洛杉矶”原名“罗省”、“罗安琪”被外来势力冲击一样,“当地”译名未必是最“权威”和最常被使用译名。
5. “海外”地译名其实还有一类,叫“模棱两可”,或“各有各叫”。像San Francisco和附近的Hayward,粤语人叫“三.藩.市”和“希活”,国语群体叫“旧.金.山”和“海沃”,标题哪一个都可以,但也应只用“有关地区通译”(若有的话)。HkCaGu 2007年9月7日 (五) 05:42 (UTC)
- 很遗憾,维基是用来宣传知识,而不是用来照顾少数人群。您所说的完全不能证明这种译名有何理由优先于简体字译名和先到先得原则。不管当地人读音如何,很明显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中文使用者位于大陆,而且不会有机会移民。那么,您如何证明这部分人的利益相对于当地人的利益就应该被牺牲?更简单的说,假设某城市的所有中国移民全看维基,他们的人数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中国人偶尔上一次维基的人数相比如何呢?您还认为这种译名有作为条目名的优势吗?到底是不明白哪种译名的人多,是一目了然的事。关于读音的不同,实际我们不比您理解的更少。--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9月7日 (五) 06:38 (UTC)
我对这问题认识不多,但看过Nikopoley的“纳苏/拿苏”之例,觉得他的说法有理,有充分理由说“纳苏”才是最广泛使用、最被广泛认知的译名。而Douglasfrankfort说“在正文中开头提到即可实现”,一来回避了条目的正确命名或最被人认知的命名原则,二来“绝大多数中文使用者位于大陆,……您如何证明这部分人的利益相对于当地人的利益就应该被牺牲?”未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中国大陆本位说法,不符合维基平衡不同地域的做法。其实“先到先得”只是一种没办法之下的办法,因为一些译名,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见得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例如百变小樱和木之本樱条目用上不同的译法,但都在尊重原作者下被保留下来)。可能现在先到先得仍有作指引的作用,但对这种“纳苏”的案例,是否可以有改正回作各地华文通用的“纳苏”之空间?--小狼☞☎ 2007年9月7日 (五) 14:11 (UTC)
- 把拿骚的问题拿出来,需要您自己去研究历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她的地名是来自各移民群体。实际很多美国地名仍然是用法语去读。为什么把两地译为一样?因为这样才说明了这个地名的语源。至于“大陆本位”,请注意这些国家并不说汉语。如果我的意见是大陆本位,您的意见完全可以同样归为另一种本位。--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9月8日 (六) 08:54 (UTC)
- 那么我是哪种本位?我不以一地为本位,要说我有“本位”,就是字词的客观使用现况作本位吧。--小狼☞☎ 2007年9月9日 (日) 05:43 (UTC)
我无法想象,为什么你们对地名学一无所知却那么爱对地名指手画脚。美国的的nassau字源根本就是欧洲的拿骚家族或者德国的拿骚城,当地华侨叫纳苏说明他们对历史不了解,这个译名可以在条目里提及但是作为条目名是明显不对的。我再强调一遍地名译名手册根本不是大陆本位,而是中国大陆几十年地名学研究的成果!台湾香港没人研究地名学还不许别人研究吗?怎么大陆研究的东西就这么不值钱?还不如几个网络搜索结果!—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7日 (五) 21:03 (UTC)
- 我必须不客气的说:许多人对地名一无所知,他们所以看不惯大陆译名完全是意识形态作祟。不管他们承认与否。—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7日 (五) 21:06 (UTC)
- 美国叫hayward的地名几十个,人名更是多不胜数,加州的hayward华侨叫希活是可以,但是总不能所有的都按这个华侨标准吧。中国的译名标准对于这点说的很清楚,必须是侨舍传统深厚的地方,华侨译名才有参考价值。中国的译名标准虽然是政府颁发的,但是它首先是个学术标准,经得起检验。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能不尊重,否则就请提出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可造作性的标准。—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7日 (五) 21:56 (UTC)
- 请Mukdener兄别激动。同一语源的字作不同译法,其实也司空见惯。维基作为一个立足于大众的百科,我想知道词汇的使用实况,是比较重要,这也是Wikipedia:命名常规里的标准。例如“图麟都”与“多伦多”,明显后者被人知识、多人使用;但像Nikopoley的“纳苏/拿苏”之例,除非你可以推翻它那一面倒的实际使用情况,否则不应打破“最常见的名称”这规则吧。--小狼☞☎ 2007年9月9日 (日) 05:43 (UTC)
- 另外这讨论关乎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文译名具争议条目命名吧?据现时的规则,第3项是“当地最通用的中文名称优先”,然后第4项是“中文世界最通用的名称优先”。这与Mukdener兄所高举的地名学(又同时把中国政府的译名等同于中文的地名学权威)做法似乎不合。或者Mukdener兄不应骂人家“对地名学一无所知却那么爱对地名指手画脚”(维基是不同观点角度的人都能发言,不一定要牢抱那种形式的地名学),而是应看看维基的做法,不同意的话直接讨论有关的规定。--小狼☞☎ 2007年9月9日 (日) 05:51 (UTC)
- 我必须不客气的说,命名常规当初的参与者也缺乏地名学知识。我现在限于条件无法接触很多地名学的资料,如果有机会自然会对命名常规提出修改意见的。另外要提醒你两点,第一地名学是严肃的学问不是政府权威;第二中国大陆的地名学研究是华语地区最领先的。维基百科的命名常规不符合地名学原则本来是它作为百科全书的缺憾,却被你们拿来当耍无知的借口。我推荐你看看我录入的《s: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里面对华侨地名有些说明,而且整个通则对地名译名的原则性说明要比命名常规科学合理的多。我所以“高举”地名学是因为我尊重科学,希望你看过它之后能明白我为什么激动。—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9日 (日) 06:39 (UTC)
- 平心而论,Mukdener兄的发言确实对其他的看法、意见多次很不客气,作出了“耍无知”这种非善意的猜想。既然维基的原则真的与你“高举”的中国大陆官方那种地名学有违背,那么在维基社群未同意修订有关规定时,为何要拿那种地名学去要其他人屈服呢?再者,看过你录入的文件,我反而质疑你高举的那中国大陆官方的那种地名学,是否真的如你所说般这么科学。第十一条,节录,“其普通话读音与原文读音比较接近的,可用华侨用名。……并非通用,而普通话读音又跟原文读音相差较大的华侨用名,改从原文另译。”这不是什么科学,而只是一种普通话本位。维基是照顾两岸三地,不,是照顾整个华文界的百科全书,在这里高举普通话本位,是否真的“科学”?不同意、不依从这种普通话本位,又是否真的如你所说的“耍无知”呢?--小狼☞☎ 2007年9月9日 (日) 13:11 (UTC)
- 我必须不客气的说,命名常规当初的参与者也缺乏地名学知识。我现在限于条件无法接触很多地名学的资料,如果有机会自然会对命名常规提出修改意见的。另外要提醒你两点,第一地名学是严肃的学问不是政府权威;第二中国大陆的地名学研究是华语地区最领先的。维基百科的命名常规不符合地名学原则本来是它作为百科全书的缺憾,却被你们拿来当耍无知的借口。我推荐你看看我录入的《s: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里面对华侨地名有些说明,而且整个通则对地名译名的原则性说明要比命名常规科学合理的多。我所以“高举”地名学是因为我尊重科学,希望你看过它之后能明白我为什么激动。—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9日 (日) 06:39 (UTC)
- 虽然举英文维基的指引说中文维基的事好像不太妥,但en:Wikipedia:Naming conflict里包含了一个重要原则,就是 Bear in mind that Wikipedia is descriptive, not prescriptive. We cannot declare what a name should be, only what it is. 所以应该以实际上最多人使用者为准,而不是以拟制而且POV的“正确译名”为准。原本建议太强硬,我反对,因为“最多人使用”也是不能用规则拟制的。
- Murkdener这句“美国的的nassau字源根本就是欧洲的拿骚家族或者德国的拿骚城,当地华侨叫纳苏说明他们对历史不了解,这个译名可以在条目里提及但是作为条目名是明显不对的。”很不妥--如过这么说,难道旧金山应该改名“圣方济各”,洛杉矶应该改名“天使之后城”?因为这些加州地名都是方济会的修士改的!--Samuel Curtis 2007年9月9日 (日) 17:48 (UTC)
- 我承认我的这句话没什么道理。而且我也反对自创译名,这不是百科全书应有的义务。—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9日 (日) 18:24 (UTC)
- 美国叫hayward的地名几十个,人名更是多不胜数,加州的hayward华侨叫希活是可以,但是总不能所有的都按这个华侨标准吧。中国的译名标准对于这点说的很清楚,必须是侨舍传统深厚的地方,华侨译名才有参考价值。中国的译名标准虽然是政府颁发的,但是它首先是个学术标准,经得起检验。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能不尊重,否则就请提出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可造作性的标准。—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7日 (五) 21:56 (UTC)
- 其实美国也有官方文件使用“奥尔巴尼”和“拿骚”,见[10]。--Mewaqua 2007年9月9日 (日) 11:48 (UTC)
- 我说你耍无知算客气的,通则第十一条的规则说明华侨地名往往是按某种方言音译,不具备普遍性,正式文书当然应该使用标准汉语。你还好意思说整个华文界,nassau一共两个半华人就代表整个华文界了?如果我是代表普通话本位你就是少数派本位。相较之下反倒是普通话本位更有说服力。你最荒唐的一点是始终找不出“华侨地名学”或“非中国政府地名学”的合理资料,却一再攻击地名学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权威,无耻无耻!—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9日 (日) 17:38 (UTC)
有几点回应:
1. 多数人少数人问题:13亿人上网的有多少?能上维基的有多少?有多少人真正“用”这些大陆官方译名?相反,“万锦”、“屋仑”、“列治文”每天刊在过万份中文报纸上,在华语电台上的新闻和广告提及数百次。维基就算是“民主”的地方,也要订出谁是“选民”。就是因为这样,“罗省”早已落败,这地的名气早已让选票留往外地,最后连当地的华语媒体也用“洛杉矶”了。
2. “译写通则”规定尊重东南亚侨译,但过了这么多年,或许应更新加入美加等国了。近年大量华人移民,华语媒体急剧发展,报纸已从整份家乡新闻加本地广告变成大半份本地制作,电台也从每天一两小时变成24小时。华侨分布也已走出华埠,令大量市郊社区出现华语变成第二语言,甚至过了半数。“纳苏”是离原音不远的译名,以“东南亚标准”应已接受。
3. “译写通则”尊重东南亚侨译也因为是尊重华人在当地悠久的历史。正如国家名一样,中文怎么译用什么字能反映出是什么时候的产物。(例如“赖.比.瑞.亚”反映出台湾国民政府的崇英崇国语主义。)很多地名在没有中国大陆译名标准化前已经出现,当年中国刚开始走出文革,侨社亲京不多,你译了我不管的心态不难理解。
4. 我赞成中国大陆译名比台湾的优秀,但不就表示要跟足全套。尽管大陆译名有学术基础,但不就是完美。就算圣经也是一样,一些重要性较低的经文翻译水准可能较低。大陆译名中最讽刺的就是“马.里亚纳”,明明是女王名字,却不伦不类。(这可不是那些加个-ia便变成雌性的地名!)我在我编译的塞班华文报上解释我为何选用“玛莉安娜”时质问:“人家Mary你叫她马.里吗?Ana叫她亚纳吗?”如果我有空去改进维基有关条目时,要写“马.里亚纳,为纪念西班牙女王马.里亚纳”吗?前数月的Virginia在香港更被咒骂耻笑,因粤语“弗”同音名词跟“吉”同音动词加起来甚为不文。香港和台湾的“维珍尼亚”和“维吉尼亚”都用了多年,且用在人名也很雅,“维珍航空”也已十几年。(4月时,不懒对新华稿改动的香港媒体也不跟内地。)这些涉及人名的地名都不应纯音译!
5. 华侨人口结构急遽改变,中国大陆译名也不一定永不能变。我见过70年代大陆地图把“Las Vegas”译为“韦加”之类的,在西语来说可谓很正确,但现在有不叫“拉斯维加斯”的吗?中国大陆政府有时有一种不良心态:把中文当成国家主权象征,其他人有控制权好像被干预内政似的。但至少在首尔更名过程中走对了一步,没有说“我国语文怎叫是我的事”,而是“汉语在韩国有这么的地位是中国的荣誉,没不好的意思我可接受”。(正如加州设立中医管制制度,洋化中式快餐连锁店“熊猫”开遍全美国,华人引以为荣,相反日本政府却想到别国搞寿司认证。)所以,各国华人社区出现固定地名中译,应该从正面角度看才是。
6. 在这个移民增长的时代,“各自表述”已行不通。中国各地纷纷跟外国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这些关系在华人量高海外城市尤其普遍。这些城市的“建交”团中一定包括华人,当地中文译名也带了过来。好像武汉官网也称Markham为“万锦”,中央如要规范化也没理由逼武汉去逼万锦改名吧?HkCaGu 2007年9月11日 (二) 06:21 (UTC)
- 多日以来的讨论还是无法说明“条目名称应遵守当地通俗的汉语名称”较现行先到先得做法的好处,无法说明为何“当地通俗的汉语名称”应凌驾其它常用译名之上,就算是采用“名从主人”,也应以所在地的政府官方中文译名(如有)为准。--Mewaqua 2007年9月11日 (二) 11:10 (UTC)
- HkCaGu维友这次发言相当有见地,比如第二点我就很赞成,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则也要适应这个变化。但是你之前的观点不加选择以当地华侨译名为准则不恰当。因为第一各地华侨发展水、平影响力很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第二外语地名的汉字译写在汉语的主要使用地区——中国大陆——早已从一个自发的阶段进入到自觉的阶段,有了比较成熟的系统和规则,这是应当首先得到尊重的。中国政府网站出现不标准译名应该这样理解,有时是常用名,有时是误用。对此一般管理不是特别严格,但是正式地理出版物如果不是疏漏则肯定不会如此。这固然说明确实有人这样用,但是应当不能成为常用或者符合命名原则的证据,至少不是有力证据。—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12日 (三) 03:53 (UTC)
- 大陆的“标准翻译”有其荒唐处。前任美国国防部长Donald Rumsfeld的姓氏在英语里只有2音节:“Rums-feld”。大陆翻译成“拉姆斯菲尔德”(6音节)。我首次听到这翻译时,根本识不出来。--Voidvector 2007年9月23日 (日) 10:54 (UTC)
- 这并不荒唐,普通话没有以m或s或l或d结尾的音节,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表达起来笨拙。你既然母语是双语,我倒很好奇在你看来Rumsfeld如何翻译才不荒唐。 Mu
©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29日 (六) 13:50 (UTC)- 也许因为你先接触他的汉语姓名吧。台湾音译比其好多了。--Voidvector 2007年9月30日 (日) 02:25 (UTC)
- 嘿,这只能说你普通话语感不好。 Mu
©dener 留 言 2007年9月30日 (日) 18:36 (UTC)
- 嘿,这只能说你普通话语感不好。 Mu
- 也许因为你先接触他的汉语姓名吧。台湾音译比其好多了。--Voidvector 2007年9月30日 (日) 02:25 (UTC)
- 这并不荒唐,普通话没有以m或s或l或d结尾的音节,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表达起来笨拙。你既然母语是双语,我倒很好奇在你看来Rumsfeld如何翻译才不荒唐。 Mu
- 大陆的“标准翻译”有其荒唐处。前任美国国防部长Donald Rumsfeld的姓氏在英语里只有2音节:“Rums-feld”。大陆翻译成“拉姆斯菲尔德”(6音节)。我首次听到这翻译时,根本识不出来。--Voidvector 2007年9月23日 (日) 10:54 (UTC)
换个观点来想
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把华侨译名当成译名,而当成当地华人基于现有地名,对自己居住地所取的名字?同一地的不同叫法不妨分立条目,相互连结,并各依地名学或约定俗成等原因,解释地名之由来。上面许多前所举出的例子其实都相当值得保留的知识,与其放在这里吵架,相互抵消,不如通通并列。各位看我的IP可以知道我是哪儿来的,我就很好奇罗省这名字怎么来的?明明不是一个省,难道没有别的同音字可用?67.103.245.50 2007年9月11日 (二) 22:14 (UTC)
- 维基百科是以每一件人事物作为单位开立条目,而不是以一种‘称呼’为单位开立条目,因此上面这位IP兄的提议,基本上是对此间政策的不熟悉,只要是同一件事情,纵使有一百种叫法,还是只能写成一条。关于各种命名的差异与源由其实完全可以在条目内容中收录齐全好好说明,但我不懂的是为何大部分的人都只集中问题的焦点在吵那个‘标题’之上,却忽略了对内容的扩充,分明是舍本逐末。—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9月13日 (四) 09:19 (UTC)
- 照大象兄的说法,中华民国总统与台湾地区领导人两个条目就应该合而为一。如今这两个条目分别存在,是否其建立者‘基本上是对此间政策的不熟悉’?(你驳嘛,这种例子太多了,你驳一个我再举一个。看看维基百科到底有多少“以一种‘称呼’为单位开立条目”的例子。)一种事物之所以会有某种叫法,背后有社会之公意、文化的累积。一种事物若有一种以上的称呼,足见有一个以上的社会,一种以上的文化要去定义这项事物。形成这种分立的种种背景因素难道不是知识?难道不值得记载?当然,如果其背景因素极其简单,‘关于各种命名的差异与源由其实完全可以在条目内容中收录齐全好好说明’,但如果有独立成章的分量,也不是大象兄‘以每一件人事物作为单位开立条目’可以一手包揽的。大象兄也别只是劝合不劝离,有时候,分开分别发展是离开心更宽啊!(笑)67.103.245.50 2007年9月14日 (五) 21:59 (UTC)
- 是这样的吗?仔细点进条目中看一下内容吧!中华民国总统一条在介绍的是一个政府公职,台湾地区领导人则是在介绍一个政治上的名称词汇,一个是实际的职位,一个是名称概念,懂最基本逻辑的人都知道这两件事物根本不能划上等号。这就有点像一首名叫《小蜜蜂》的歌是再怎样也不会跟一只真的蜜蜂相等的。还有,台湾地区领导人这条目的重点是因为在解释名称本身的概念,因此有独立成条的立论基础在,但是对于一个地理单位的条目来说,条目的重点应该是在介绍该地的风土民情的事物而不是着重在‘地名’这件事本身,因此没有分列的必要。您要硬扯是无所谓,反正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维基人都不会允许这样的收录方式存在,您就心宽点,接受这个事实吧!—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9月17日 (一) 10:58 (UTC)
如何创建繁简字混合的标题?
虽然我知手工转换标签可解决繁简显示的问题,但请问该如何创建一个如人名“XX杰”的题目?(是繁简转换请求吗?)现在无论输入“XX傑”和“XX杰”都会连到“XX傑”处,不过杰字在这情况并非简化字;另外,使用链入页面的搜寻框,却发现两者各有不同的链入页面,建立“~杰”后是否需用重新定向或页面移动等方式来把“~傑” 连结/移动?(如类似事项被提出过,请提供连结,谢谢)。☺Karlo918 ➟ ♫Talk 2007年12月3日 (一) 03:27 (UTC)
现有的繁简转换标签过于不友善
我觉得繁简转换现在的切换形式太过于零乱,实在是很难一时判断出该用哪个才对。有没有人可以提出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12月16日 (日) 22:45 (UTC)
- 这可以看先看成繁简两用字,如果再有如台港之异字,则再加上台变换跟港变换;中新之变换也如是。--Shinjiman ⇔ ♨ 2007年12月17日 (一) 06:24 (UTC)
应该讲说我希望界面大概能设计成这样的一个功能表:
- 不转换
- 简体
- 只转换字体
- 大陆用语
- 马新用语
- 繁体/正体
- 只转换字体
- 台湾用语
- 香港用语
然后把标签上显示的字样改成诸如“不转换”、“简/只转换字体”或“正/台湾”。--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12月18日 (二) 14:33 (UTC)
- 如果只是在一个wiki中设定个别标签文字,可以到MediaWiki:Variantname-zh等地方更改。--Shinjiman ⇔ ♨ 2007年12月18日 (二) 15:29 (UTC)
关于 category 无法繁简转换
(我对category没太大认识,说错了勿围殴我)现在category的运作模式是当有条目加入分类,因为用了[[Category:XXX]]的关系,category会自动更新。咱们可以把它改为手动更新吗?这样就可以加繁简转换。当然,我无低估这样的难度。 中国学の大師■Hoinapbaktsyn 2007年12月13日 (四) 23:35 (UTC) 不太行吧!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RekishiEJ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5:46 (UTC)补加
- 这是个老问题了,分类的繁简转换经常失灵,曾向Bugzilla反映过有关问题。Stewart~恶龙 2007年12月17日 (一) 12:57 (UTC)
- 是啊!希望技术人员能尽早解决此问题,不然以使用者经验观点来讲是很不好的(我经历过,因为先前我曾处理过一些条目过多的category,如Category:媒体小作品及Category:音乐小作品)。--RekishiEJ (留言) 2007年12月17日 (一) 15:46 (UTC)
繁简转换的问题
之前在部分页面进行繁简转换时遇到了些问题,大致上如下所述:
- 在未登入的情况下以开启“酷男的异想世界”(页面标题“粉雄救兵”),结果
- 1. 点下“台湾正体”,标题变成“酷男的异想世界” (IE6)
- 2. 点下“台湾正体”,标题仍是“粉雄救兵” (Firefox)
- 3. 点下“繁体”后,标题变成“粉雄救兵”。 (IE6, Firefox)
- 登入以后,
- IE6
- 点下“台湾正体”,标题呈现“酷男的异想世界”,
- 点下“繁体”后,标题仍是“酷男的异想世界”。
- 即使我点下“编辑”之后再点下“条目”后,在“台湾正体”下会呈现“粉雄救兵”,但是我只要点一下“繁体”再点一下“台湾正体”,就会恢复为“酷男的异想世界”。
- Firefox
- 点下“台湾正体”,标题呈现“酷男的异想世界”,
- 点下“繁体”后,变成“粉雄救兵”,
- 我在点下“编辑”后再点下“条目”后,标题仍在“台湾正体”下呈现“粉雄救兵”,而我点一下“繁体”会变成“酷男的异想世界”,再点一下“台湾正体”却又变成“粉雄救兵”。
之前是用&action=purge来解决,可是实在是不太方便,是否有任何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谢谢。 :D --TX55 (留言) 2008年4月14日 (一) 13:37 (UTC)
页面搜寻的繁简转换问题
方才在搜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在点选Portal之后,于关键字栏位内建入了“电子游戏 欢迎参与”,结果发现查无页面,接着我改输入为简体字的“电子游戏 欢迎参与”就有搜寻到了页面,想请问一下是否有可能解决在搜寻时无论键入繁体字或是简体字都可以查询到所欲查询之页面的功能?谢谢。:D --TX55 (留言) 2008年4月14日 (一) 13:56 (UTC)
请不要把注意显示成注意
简体没问题,但台湾正体大有问题,根本没“注意”这词
问题页面是这个: zh: 篮球术语
2008年6月29日 (日) 12:49 (UTC) Eric
请取消对“的士”一词的繁简转换
我认为把繁体的“的士”转成“出租车”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大陆地区“的士”这个词也很常用,而且每当“盟军的士气”、“美军的士兵”等词组出现时总会被翻译成“盟军出租车气”、“美军出租车兵”之类的毫无意义的词组。
光靠目前的繁简地区词转换机制是不够的
文字基于约定俗成,今天各地区各有各自一套约定,我不认为靠机器转换能解决得了什么问题,字词转换其实很可笑,一个字并不是只有一个意思,有些字是多义的,单靠字词转换到底能做些什么?文字这种东西是一套的,同样的字,上下文不同,意思也就随之不同,目前的机制避免不了转换错误的问题,
想要合作完成一个“文字成品”(中文维基百科)?文字的基础是约定俗成,各地区的约定与习俗不同,没有共同基础不可能合作完成成品的。不要连基础都不同,却想共同成就些什么东西,真的想要共同完成一个文字成品的话,文字基础的约定与习俗没有融合是行不通的,机器翻译这种东西不是目前的笨电脑做得好的,希望对文字学了解的人也可以说说话,整个文字系统中的成分会互相影响,目前的转换机制不会断词,注定会出问题的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15日 (二) 16:19 (UTC)
目前的转换机制,跟各地区各自为政没什么两样,真的要合作,应该要先了解各地区的差异,再试着去约定与规范为文规则,否则各地区的文字约定习俗不一,各自用着自己的约定习俗进行编写,我感觉不出这跟各自为政有何不同Callmejosh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14:56 (UTC)
标题转换有问题吗?
如烛光条目,虽然有加上zh-tw烛光,但是实际显示只有繁体有烛光,其他模式都是坎德拉,包括台湾Orz。--MingRay(留言) 2008年9月5日 (五) 04:26 (UTC)
- 重新测试,zh-tw加上后繁体标题转换有问题,zh-tw不加繁体可显示烛光,但是台湾依然没有Orz。--MingRay(留言) 2008年9月5日 (五) 04:34 (UTC)
外文影视书刊的翻译版本与地区词转换系统
我这里说的是关于外国电影、电视、图书等翻译成中文时候,出现多个翻译版本的情况。目前主要是用“地区词转换”系统来实现版本专用名词的差异。我有如下的困惑:
(1)虽然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各地区,一般来说引进时,每个地区都只会授权一家来翻译。但无法排除有多家翻译的情况,也就是单个地区多个版本的情况。比如日本动画“机器猫(哆啦A梦)”在大陆就有若干个译名系统。
(2)因为影视作品不涉及文字差别,部分大陆观众会偏向于喜欢台湾的国语版本,广东地区观众会更喜欢香港的粤语版本,也就是观众对地区间版本的选择存在交叉的情况。尤其是大陆引进外国影视的审查制度耽误时间,大陆区上映、DVD发售时间一般都迟于港台,受“先入为主”影响,大陆观众喜欢台湾配音版本的情况越来越多。但同时,北方观众大多不习惯台湾版本的“嗲声嗲气”,大陆普通话版本仍有很大认可空间。另外,还存在一些观众只看英文原版,不看任何翻译版本的情况,他们看到翻译的名字往往会无法对号入座。
综上,翻译版本和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使用“地区词转换”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勉为其难。
我的建议是:因为各翻译版本之间的差异反映到wiki百科上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专有名词(角色名、地名、片名等)的差异,其他行文上的差异仍然属“繁简转换/地区词转换”的范畴。因此建议另单设一套关于各翻译版本之间的切换方法(个人目前考虑的是Javascript实现即可),由读者自行切换自己熟悉的译名系统。(演员名字的差异仍然使用地区词转换,因为演员不是只演一部作品。演员和作品间不是一对一。)
先写这些,随后想到再补充。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04:42 (UTC)
经过两天的调试,我做了一个测试页: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Page,演示我的主要设想。因为使用了特制的Javascript脚本,目前必须修改个人的 Special:Mypage/monobook.js 脚本才能看到效果,因此(现阶段)操作上稍有些麻烦,敬请谅解。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切换效果,我的版本权当抛砖引玉了。介绍一下主要特点:
- 译名系统跟繁简字体/地区标签页分离,读者可以选择他熟悉的译名系统阅读条目;既满足上面说的地区版本交叉,又满足同一地区多翻译版本的情形。
- 编写条目时,编辑可以使用他熟悉的译名系统来编写,只需要做两件事:
- 将文中涉及到的角色名、物品名等专有名词使用“专名号”“划”出来,类似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影视节目中,字幕中的人名、地名使用下划线形式的专名号。在我目前的测试版本中,我用的是 << 和 >>(注意不是书名号《》,而是两个尖括号)(当然我这里只是测试版本,将来定型时采用哪个符号,也是大家来讨论制定)。
- 第二件事就是维护一张统一的对照表,列明各种版本间译名的对应关系。现状是,有人采用Template:noteTA方式,有人采用内嵌的字词转换方式,相当混乱,难以维护。
(具体的情况大家可以查看相关页面的源代码。当前版本仅为了演示效果,不必执着于细微之处。已在Google Chrome当前版本、Internet Explorer 7中测试通过。)-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7日 (一) 16:04 (UTC)
另外,我想此方案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涉及专有名词差异的地方,比如魔兽世界游戏、哈利·波特中的角色、道具的翻译差异等。-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8日 (二) 07:25 (UTC)
刚刚上传了一张屏幕截图:。-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8日 (二) 16:16 (UTC)
- 从需求上讲,大部分大陆用户应该都有此需求:(1)广东地区观众喜欢粤语版本由来已久。(2)大陆的审批制度拖延以及每年引进名额限制,一些作品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大陆,一些作品上映时间远远晚于港台地区,甚至晚于港台地区DVD发行时间。(3)大陆区网络下载很流行,民间字幕组也很吃香,因此很多人在正式上映前就看到了台湾译本或者英文原版加民间字幕组译本。(4)大陆影院的票价或正版DVD的价格,相对中下层民众的承受能力来说显得有些高,因此能去影院看官方版本或者购买正版六区DVD的观众占的比例很小,因此除非从网络上能下载到大陆官方译本,否则大陆官方译本的受众很有限。前面这些原因的结果就是,每个人看到或喜欢的译本都可能不同,因此切换功能会很方便。至于港台地区的情况我不了解,请大家补充。-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06:15 (UTC)
刚刚做了一个小测试,在大陆的百度贴吧汽车总动员吧使用吧内搜索得到的帖子数目对比,(C)为大陆官方版本译名,(T)台湾官方版本译名,(X)为一个流传较广的字幕组版本的译名:
- (C)麦昆53,(T)麦坤64,(X)马奎恩37;
- (C)车王32,(T)冠军51,(X)国王36
- (C)蓝天博士1,(T)韩大夫8,(X)哈德森医生4
- (C)水箱温泉镇3,(T)油车水镇9,(X)散热片泉镇0
你可以看到大陆观众接受的译名有多么大的差别。-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06:51 (UTC)
- 个人理解维基百科是以记述现状为准则的,盗版虽然是错误的,但维基不承担这个教化责任。上面我列出的数字也真实地反映了:所谓的官方版本却因为各种因素,并不是绝对领先地占领市场,这才是真实的现状。(退一步说,港台的官方版本算不算盗版?显然不算吧,可大陆区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也是事实。)
- 我认为地区词转换应该限定在生活中的词汇,而不是这些使用范围极窄、仅在相关几个条目中才会有实际意义的专有名词(角色名、道具名等)。既如此,不妨把这些专有名词从地区词转换中隔离出来,用专门的办法来更好地处置它们。另外我的建议也不是增加什么标签页,仅是针对外文影视、书籍等这个特殊领域的课题。
- 还有一个理由,请你对比一下当前的赛车总动员条目和我修改后的版本的源代码,看看哪个更便于编辑者修改和维护。-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14:22 (UTC)
- (担心误解所以多解释几句)关于那个译名对照表,并不是在最初编辑时就完成。最初的编辑只需要把“戏台”搭好,使用他最熟悉的版本来编写条目;后来参与的编辑可以随时添加新的译本、而且不局限于地区。
- 这对于某些暂时无法引进的影视作品来说,就更必要了。举个例子,瓦力今年已经被大陆广电总局拒绝了,那么像当前条目里将大陆片名写作“机器人总动员”这有道理可讲吗?你无法说它对、也无法说它错,只不过是对地区词转换系统的一种妥协而已。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采用我这里的设想,既然不存在那就尊重现状不写,观众们能够看到的版本有哪些,我们在百科上就列哪些,读者们如何选择是读者自己的事。
- 如果他觉得缺了他看到的版本,他也可以选择自己补。如果他愿意花时间去补,那就说明最起码有人认可这个译本,那这个译本就有在维基存在的意义。反之,没有一个读者愿意去补,那么那个译本也就没有意义,不会进入维基的记载。我觉得这个也更符合维基的准则,允许并鼓励对这些条目有兴趣的读者们自行完善条目。
- 假如明年广电总局改了想法,批准了瓦力,那自然会有喜欢它的大陆观众将大陆译本补充进来。(这也就不会有像“机器人总动员”这样无奈的妥协了。)-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15:25 (UTC)
我这里说的是关于外国电影、电视、图书等翻译成中文时候,出现多个翻译版本的情况。目前主要是用“地区词转换”系统来解决大陆、香港、台湾等不同版本间的差异。
【缘起】
- 译本和地区间的对应关系并不可靠:一个地区可能有多版本(如机器猫)也可能根本没有引进(如瓦力之于大陆)。
- 观众实际选择的版本有很大不同。比方说(1)因为喜好不同:广东地区的观众更喜欢香港的粤语版;部分大陆观众喜欢台湾国语版;部分观众只看原版。(2)因为不引进或者引进得太晚,致使部分大陆观众选择台湾版本或者英文版加网络字幕组。(3)因为经济原因(大陆电影票价、正版DVD价格对于中底层人群来说相对较高),选择网络下载的台湾版本或英文版加网络字幕组。
【数据】
我这里做了一个小测试,在大陆的百度贴吧汽车总动员吧使用吧内搜索得到的帖子数目对比,(C)为大陆官方版本译名,(T)台湾官方版本译名,(X)为一个流传较广的字幕组版本的译名:
- (C)麦昆53,(T)麦坤64,(X)马奎恩37;
- (C)车王32,(T)冠军51,(X)国王36
- (C)蓝天博士1,(T)韩大夫8,(X)哈德森医生4
- (C)水箱温泉镇3,(T)油车水镇9,(X)散热片泉镇0
这些数字应该可以证明在大陆,观众实际接受的译名差异很大。官方版本只不过是一部分人的选择。
【我的设想】
我的设想是将外文影视作品的不同译本间的差异,从现状的地区词转换系统中隔离出来。采用一套单独的切换系统。我这里做出了一个原型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试用后参与讨论。
测试页在: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Page,演示了我的主要设想效果。因为使用了特制的Javascript脚本,目前必须在个人的 Special:Mypage/monobook.js 脚本中添加 importScript('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js'); 代码后,清除缓存并强制刷新(Ctrl+F5),才可以看到类似下图的效果:
(当前版本仅为了演示效果,不必执着于细微之处。已在Google Chrome当前版本、Internet Explorer 7、Firefox 3中测试通过。)
【描述】
- 从编者角度,编辑可以使用他熟悉的译名版本来编写,只需要做两件事:
- 将文中涉及到的角色名、物品名等专有名词使用“专名号”“划”出来(这个操作非常类似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影视节目中,字幕中使用下划线形式的专名号标记人名、地名等)。在我目前的原型版本中,采用的是 << 和 >>(注意不是书名号《》,而是两个尖括号)(当然将来定型时采用哪个符号,也是大家来讨论制定)。
- 第二件事就是维护一张专有名词的对照表,列明各种译本间名词的对应关系。这个对照表并不是一次性建好,而是可以随后由其他编辑自由添加的。
- 从读者角度,读者进入条目后,可以选择他熟悉的译名版本来阅读。如果他发现他熟悉的版本尚未存在,他可以选择加入。(当然他也可能没兴趣为某个“垃圾”译本花费精力。)
【出发点】
- 我个人认为维基百科是以记载现状为准则之一的。比如赛车总动员现状是多样性的译本选择,那应该给读者这样的选项。比如瓦力,现状是大陆没有引进,不存在官方版本,那就没必要给它硬取一个“机器人总动员”的大陆名字、向地区词转换系统妥协。现状有哪些版本,维基就列哪些,既不忽视大众的选择,也不凭空生造。
- 给读者更大的编辑自由,相信读者的选择:只有当读者发现缺少他所喜爱的译本,他才会去花时间添加完善。很少会有人为他不喜欢的译本而花费精力。因此不必担心“垃圾”版本的混入,这项想法正如维基百科那样,大多数维基人都把精力主要花在他关心的条目上。
- 我认为地区词转换应该主要限定在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而不是这些使用范围极窄、仅在相关几个条目中才会有实际意义的专有名词(角色名、道具名等)。既如此,不妨把这些专有名词从地区词转换中隔离出来,用专门的办法来更好地处置它们。也就是让地区词转换做他的本职工作,把它不“擅长”的事情隔离出来。
- 让编辑和维护更整洁,对比一下当前的赛车总动员条目和我修改后的版本的源代码:现状是文头的noteTA模板和文中的 混用,相当难以维护。修改后行文整洁,对照表也一目了然,便于维护。
- 如果成功,或许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更多类似的场景,比如魔兽世界游戏中的角色、道具等差异。(这些暂时不考虑)
【以下为讨论发言】
- 您的想法非常的好,虽然目前的地区词转换配合{{NoteTA}}已经较为完善,但是若这个功能可以和现有的制度很好的结合使用,在下非常(+)支持……很遗憾在下加入代码后无论如何刷新缓存,都无法看到转换效果Orz—Ben.MQ(留言-邮件) 2008年11月18日 (二) 14:52 (UTC)
- 在monobook.js里面添加 importScript('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js'); 之后,你试试按住Ctrl键点“刷新”(强制刷新,因为monobook.js有缓存)。-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8日 (二) 15:23 (UTC)
- 因为有些用户不一定有此需求,所以如果用户未启用此功能,则“此条目涉及外文影视书籍等作品的多个中文翻译版本。”的这块提示应以不出现在条目页面上为宜。意即该提示应设计仅限启用此功能的用户才看得到。--百楽兎 2008年11月19日 (三) 02:03 (UTC)
- 不过如果采用Javascript实现的话,每个用户都必须启用该功能(也就是说需要进入共有脚本中,但可以考虑隐藏该提示框),因为编辑编写时不一定采用的正好是该用户熟悉的译名版本。当然也可以不用Javascript处理,由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再发给用户(就像目前地区词转换那样),这个方案相比Javascript方案要加重服务器负担,而且对于有切换需求的用户来说、页面来回刷新也不太理想。-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06:15 (UTC)
- 另外,如果只是觉得该提示框的显示不合适的话,我们可以探讨以哪种显示更合理。比如类似目前条目右上角“汉|汉”的那种效果是否合适?-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06:15 (UTC)
- 个人意见认为,不需要包罗所有盗版译名,另外要尽量照顾每一个人的喜好也是不切实际,正如中文维基百科不另设泰国中文、印尼中文、美加中文、欧洲中文、南美中文、澳洲中文地区用词转换。--Mewaqua 2008年11月19日 (三) 14:00 (UTC)
- 我的设想是由读者/编辑们决定哪些版本应该记入、哪些版本可以忽略。我们只是提供一种技术上的可能性,并非以包罗万象为目标。简单说就是,相信读者/编辑们的选择!-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9日 (三) 17:12 (UTC)
马铃薯不该转换为土豆
马铃薯本来就是学名,算是普通话范围内的,繁简转化时怎么可以转成北方方言的“土豆”?强烈要求撤销土豆的转换,保留简体的马铃薯。
(+)支持。—小烈 (找我?) 2008年11月14日 (五) 04:16 (UTC)
- 马铃薯,似乎没有问题啊……—小烈 (找我?) 2008年11月14日 (五) 04:29 (UTC)
应在Wikipedia:字词转换错误修复请求页面提交请求。支持此意见。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4日 (五) 05:18 (UTC)
- 不好意思,好象是没有问题,是我弄错了 LuHungnguong (留言) 2008年11月14日 (五) 17:04 (UTC)
要求就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一文的手工转换方式进行投票
目前的转换方式是
- |1=zh-hans:相控阵; zh-hant:相位阵列;
- |2=zh-hans:无源; zh-hant:被动;
- |3=zh-hans:有源; zh-hant:主动;
- |4=zh-hans:波导; zh-hant:导波;
- |1=zh-hans:相控阵; zh-hant:相位阵列;
而我认为应该采用有条件的转换
- |1=zh-hans:相控阵; zh-hant:相位阵列;
- |2=zh-hans:无源相控阵; zh-hant:被动相位阵列;
- |3=zh-hans:有源相控阵; zh-hant:主动相位阵列;
- |4=zh-hans:波导; zh-hant:导波;
- |1=zh-hans:相控阵; zh-hant:相位阵列;
因为“主动”和“被动”应该只在特定语境中才能转换成“有源”和“无源”,
例如本文中就应该是在“主动相位阵列”和“被动相位阵列”这两个词组中的
时候才能进行转换,否则将造成转换范围过大,影响这两个词的正常使用。
例如:“由于每个阵列单元都可以单独作为讯号源主-{}-动发射电磁波”
希望大家就 是否应该采用后一种“有条件的转换”方式 展开讨论和投票。mr 2008年12月24日 (三) 14:39 (UTC)
(+)支持我自己当然赞同。--mr 2008年12月24日 (三) 15:22 (UTC)
召集讨论:外文影视等作品的多译名切换工具
背景
我本意是期望大家到Wikipedia talk:繁简处理这里来集中讨论,结果后来发现更多的人选择在这个页面里讨论,而且从留言来看并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本意,因此索性将那边的完整设想,复制粘贴过来。我会两边查看大家给出的意见:
我在Wikipedia talk:繁简处理中提出了一项关于“外国影视书刊的翻译版本”切换工具的设想,并做出了一个原型,希望有其他维基人参与这项讨论,但一直都没有人参与,可能是因为该页面过于偏僻的原因吧。因此我想问一下,如何做才能召集其他维基人参与该课题讨论?我是否应该发起投票?或者其他途径?谢谢!-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8日 (二) 14:04 (UTC)
- 在这里留言就有比较多的人注意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一些您希望召集到讨论中的用户之对话页群发留言,但是……过大范围的留言行为无异于spam,会使其他人感到厌恶的。—Ben.MQ(留言-邮件) 2008年11月18日 (二) 14:34 (UTC)
是这样啊,那我就把刚才的小标题改了下,召集大家来讨论:多译名切换工具的讨论。
话题简介:外文影视等作品翻译到中文的多个译本后,往往形成不同的专有名词译法(角色名、道具名等),目前系统是采用地区词转换功能,分成大陆、台湾、香港等版本。但译本和地区间的关系并不见得一一对应:一个地区可能存在多个译本,一个地区的观众/读者也可能选择其他地区的译本。比方说大陆,由于受审查制度的拖延,很多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港台地区的DVD都出来了,很多观众或许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就会接受港台译本的译法,加上盗版/下载/民间字幕组等多重影响,观众/读者记住的译名可能就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我认为使用地区词转换,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我的设想是,针对翻译版本中的专有名词,单独设立此切换工具,维基读者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译名来阅读百科,我已经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原型展示我的设想,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讨论、推进、完善。具体的情况请参见多译名切换工具的讨论(为了便于集中讨论,请在该讨论页回复,不要在此页回复)。-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18日 (二) 15:18 (UTC)
我这里说的是关于外国电影、电视、图书等翻译成中文时候,出现多个翻译版本的情况。目前主要是用“地区词转换”系统来解决大陆、香港、台湾等不同版本间的差异。
【缘起】
- 译本和地区间的对应关系并不可靠:一个地区可能有多版本(如机器猫)也可能根本没有引进(如瓦力之于大陆、大部分日剧等)。
- 观众实际选择的版本有很大不同。比方说(1)因为喜好不同:广东地区的观众更喜欢香港的粤语版;部分大陆观众喜欢台湾国语版;部分观众只看原版。(2)因为不引进或者引进得太晚,致使部分大陆观众选择台湾版本或者英文版加网络字幕组。(3)因为经济原因(大陆电影票价、正版DVD价格对于中底层人群来说相对较高),选择网络下载的台湾版本或英文版加网络字幕组。
【数据】
我这里做了一个小测试,在大陆的百度贴吧汽车总动员吧使用吧内搜索得到的帖子数目对比,(C)为大陆官方版本译名,(T)台湾官方版本译名,(X)为一个流传较广的字幕组版本的译名:
- (C)麦昆53,(T)麦坤64,(X)马奎恩37;
- (C)车王32,(T)冠军51,(X)国王36
- (C)蓝天博士1,(T)韩大夫8,(X)哈德森医生4
- (C)水箱温泉镇3,(T)油车水镇9,(X)散热片泉镇0
这些数字应该可以证明在大陆,观众实际接受的译名差异很大。官方版本只不过是一部分人的选择。
【我的设想】
我的设想是将外文影视作品的不同译本间的差异,从现状的地区词转换系统中隔离出来。采用一套单独的切换系统。我这里做出了一个原型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试用后参与讨论。
测试页在: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Page,演示了我的主要设想效果。因为使用了特制的Javascript脚本,目前必须在个人的 Special:Mypage/monobook.js 脚本中添加 importScript('User:Percyboy/zheditionsdemo.js'); 代码后,清除缓存并强制刷新(Ctrl+F5),才可以看到类似下图的效果:
(当前版本仅为了演示效果,不必执着于细微之处。已在Google Chrome当前版本、Internet Explorer 7、Firefox 3中测试通过。)
【描述】
- 从编者角度,编辑可以使用他熟悉的译名版本来编写,只需要做两件事:
- 将文中涉及到的角色名、物品名等专有名词使用“专名号”“划”出来(这个操作非常类似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影视节目中,字幕中使用下划线形式的专名号标记人名、地名等)。在我目前的原型版本中,采用的是 << 和 >>(注意不是书名号《》,而是两个尖括号)(当然将来定型时采用哪个符号,也是大家来讨论制定)。
- 第二件事就是维护一张专有名词的对照表,列明各种译本间名词的对应关系。这个对照表并不是一次性建好,而是可以随后由其他编辑自由添加的。
- 从读者角度,读者进入条目后,可以选择他熟悉的译名版本来阅读。如果他发现他熟悉的版本尚未存在,他可以选择加入。(当然他也可能没兴趣为某个“垃圾”译本花费精力。)
【出发点】
- 我个人认为维基百科是以记载现状为准则之一的。比如赛车总动员现状是多样性的译本选择,那应该给读者这样的选项。比如瓦力,现状是大陆没有引进,不存在官方版本,那就没必要给它硬取一个“机器人总动员”的大陆名字、向地区词转换系统妥协。现状有哪些版本,维基就列哪些,既不忽视大众的选择,也不凭空生造。
- 给读者更大的编辑自由,相信读者的选择:只有当读者发现缺少他所喜爱的译本,他才会去花时间添加完善。很少会有人为他不喜欢的译本而花费精力。因此不必担心“垃圾”版本的混入,这项想法正如维基百科那样,大多数维基人都把精力主要花在他关心的条目上。
- 我认为地区词转换应该主要限定在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而不是这些使用范围极窄、仅在相关几个条目中才会有实际意义的专有名词(角色名、道具名等)。既如此,不妨把这些专有名词从地区词转换中隔离出来,用专门的办法来更好地处置它们。也就是让地区词转换做他的本职工作,把它不“擅长”的事情隔离出来。
- 让编辑和维护更整洁,对比一下当前的赛车总动员条目和我修改后的版本的源代码:现状是文头的noteTA模板和文中的 混用,相当难以维护。修改后行文整洁,对照表也一目了然,便于维护。
- 如果成功,或许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更多类似的场景,比如魔兽世界游戏中的角色、道具等差异。(这些暂时不考虑)
-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1日 (五) 14:20 (UTC)
讨论发言
- 先不论实行上的困难,你这个构想实在太棒了。YunHuBuXi 2008年11月19日 (三) 14:04 (UTC)
- 没有必要的东西。--刻意2 2008年11月19日 (三) 16:16 (UTC)
- 或许对于港台地区并且只看正版的人士来说没有必要。但在大陆,所谓的官方版本有多少人看?正是因为民间版本比官方版本还要流行,我才会提出这个设想的。-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1日 (五) 14:01 (UTC)
- 这种转换的概念,用在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译名分别尚可;用在影视娱乐方面就比较麻烦,正如阁下上面一大堆的文字所述,译名版本甚多,又不知哪些译名是哪些人使用,又没有一个具权威的译名订定组织,到头来只会弄至某甲和某乙多次回退对方的编辑,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确。-✉Hello World! 2008年11月20日 (四) 17:33 (UTC)
- 我说的是切换系统,就是期望包容更多的版本(跟地区无关,只跟版本有关),用户可以选择他熟悉的译名去阅读,如果他觉得缺少他熟悉的译本,他可以自行添加新的译本,也不影响别人的选择和阅读。我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编辑战会因何而起。-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1日 (五) 14:01 (UTC)
- 单一物品的条目,如有多译名问题,请利用重定向,与相关的讯息框进行名称的列举,以及地区用与转换。条目名,原则上请尊重先到原则。并不是只有大陆的译名才是唯一名称。或许你可以参考ACG相关条目的作法。Wikipedia:专题/ACG#译名命名规则
- 我说的跟条目的实际名字无关,我说的是条目中专有名词的显示问题(而且我还加了限定是翻译作品中的专有名词问题),我更没有说过大陆的译名才是唯一的名称,相反我倒是期望能够包容更多的民间译名。
: 我真的希望各位发表意见之前,去看看我做的原型、起码去看看截图的效果再说话。发表的意见都风马牛不相及。-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1日 (五) 14:01 (UTC)
- 非常抱歉,可能上面写的一些字有些偏激。我特地去看了你给出的“ACG译名命名规则”,从中并没有看出什么矛盾来,反倒是看出了共同点,比如:ACG译名规则中特别指出“请慎用繁简转换(地域性转换)”,这和我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我们都认为地区词转换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引入新的问题。其次,如果我的设想加以完善能够更有利于ACG专题的话,我也非常乐见其成。-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1日 (五) 14:29 (UTC)
- 地区转换适用明显合宜、通用的译名,转换对象外的其他常见名称在导论或第一次出现时提及便可。正式译名与官方译名有其流通性、可供查证性,其他译名容易有相关问题。对于“包容更多的民间译名”:所谓的民间译名或字幕组译名是最后的考量,而且更多版本的译名带来不必要的混乱与编写困难。如果非正式译名又在同一地区有多种版本,以ACG译名命名规则的图来说就是6的圈外位置。—RalfX(议) 2008年11月21日 (五) 19:03 (UTC)
- 我又不是让一个编辑包办所有版本,怎么会造成编写困难呢。你不妨看一下我改后的源代码,跟现在版本的源代码比较一下,到底哪个更混乱,哪个更清晰更便于维护?ACG命名规则里的那副图主要是针对条目的实际定名而言,我主要是指显示出来的名字(及切换系统),我没发现有何矛盾之处。-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2日 (六) 12:03 (UTC)
- 我支持以这套切换工具来进行基督信仰中的抗议新教与罗马公教的用语转换。卡通与影集我认为也很适用。感谢阁下为中文维基制作出构想甚佳的工具,符合现实需要。—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11月24日 (一) 10:41 (UTC)
- 我支持以这套切换工具来进行基督信仰中的抗议新教与罗马公教的用语转换。卡通与影集我认为也很适用。感谢阁下为中文维基制作出构想甚佳的工具,符合现实需要。—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11月24日 (一) 10:41 (UTC)
- 支持Percyboy,我认为这样可以使维基用起来更方便。—Cylbf2 (留言) 2008年11月25日 (二) 12:16 (UTC)
- 同意!若果不论程式的问题,设想实在太棒了!若果用于球员译名上,那我可不用再头痛了,可以干脆设立“港澳繁体-澳门博彩译名”、“港澳繁体-有线、NowTV译名”、“港澳繁体-主流报章译名”。—hose'neru(Talk) 2008年11月25日 (二) 12:39 (UTC)
-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原以为大家都不感兴趣呢。关于楼上的留言,我稍稍修正一点:如果按照我的设想应该是“澳门博彩译名”、“香港有线、NowTV译名”、“港澳主流报章译名”等分法。因为我的设想就是要脱离现状的地区词转换,变成跟地区无关、跟简繁无关,只跟“版本”有关的切换。-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5日 (二) 21:44 (UTC)
- 同意!若果不论程式的问题,设想实在太棒了!若果用于球员译名上,那我可不用再头痛了,可以干脆设立“港澳繁体-澳门博彩译名”、“港澳繁体-有线、NowTV译名”、“港澳繁体-主流报章译名”。—hose'neru(Talk) 2008年11月25日 (二) 12:39 (UTC)
- 这个讨论或许牵扯出另外一个关于繁简转换的问题:如果一个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译名,而在同一个地区又有2种以上的不同译名,那么我们现在的繁简处理应该如何作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1月26日 (三) 02:53 (UTC)
- 我的设想并不涉及繁简转换的变更,仅是对地区词转换环节的变更。我主张放弃对某些专有名词的地区词切换,使用和地区脱钩的译本切换方式。比如我的例子中,台湾版本的译名“麦坤”在繁体、港澳繁体、台湾正体标签下将显示为繁体的“麥坤”,如果用户使用的是简体、大陆简体、新马简体标签时则会显示为简体的“麦坤”。简繁转换起到的作用仅仅是逐字转换(这和现状一致)。而用户可以选择他熟悉的译名版本来阅读(大陆用户也可以选择台湾版本、香港版本、或者民间版本;反之亦然)。
- 我的例子是迪斯尼的动画版本(三个官方版本外加民间译本),上面网友指出的例子还有球员译名的不同版本(同一地区的不同组织的不同译名),基督教不同派别的不同译名版本等等。切换是在不同的翻译版本间切换,和地区无关。当然,现状繁简转换的逐字转换功能,也会帮助大陆读者在选择港台版本(或者港台读者选择大陆版本)时没有阅读障碍。可以说是“各司其职”,繁简转换一年前已经恢复其原有职责,现在轮到地区词转换功能回归它的本位了(我认为地区词转换应该限定于生活化、非常常用的词汇间转换)。
- 另外,你不妨参考一下我给出实例中的源代码写法,或许比我写的这一大堆句子更管用一些。-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6日 (三) 05:27 (UTC)
- 建议percyboy现在可发起单独的讨论与投票,以便更进一步得知维基社群对此工具的反应。—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11月30日 (日) 13:20 (UTC)
- 不太熟悉相关的操作,请问在哪个页面可以发起单独的讨论和投票?-percyboy (留言) 2008年12月1日 (一) 23:05 (UTC)
- 建议percyboy现在可发起单独的讨论与投票,以便更进一步得知维基社群对此工具的反应。—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11月30日 (日) 13:20 (UTC)
- 很感谢Percyboy的提议!这样对维基百科中的此类作品的条目会有很好的帮助!
- 但是,我始终认为,维基百科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未曾被官方认可的译名、版本(在某一司法地域内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以及尚未出现被官方认可的翻译的另作讨论)。100间电视台、200份杂志、300份报纸、400个(假设)字幕组、500个论坛或blog的发帖者,为某部电影起了成百上千个名字、专有名词译成各色各样的中文,何谓最广泛流传?抑或上述这最多可能打1500种都要列出?我觉得,应当尊重作者、版权拥有者的自身意愿,维基百科只收录其认可的翻译。
- 不妨试举几例:机器猫在陆港台等地有出版漫画、于电视台播出,则每个经小学馆等作者/版权拥有者、代理者曾合法授权的出版社、电视台对机器猫中人物、地点等的译名均可收录在Percyboy所探讨的“版本”中。华特迪士尼公司的电影汽车总动员在各中文使用地区的上映时译名、所发行的DVD等影音产品中的译名、所发行的书籍甚至麦当劳玩具包装袋上的译名亦均可以各个“版本”呈现。但“因为引进太晚所以看了网络字幕组的字幕”、“因为经济原因所以没有到电影院看、没有买正版DVD”,不应该成为维基百科系统性、规模化地允许出现非官方认可译名的恰当理由 --- 何况,如果允许,哪种、或者哪几种又是最流行的呢?这个月新成立了20个字幕组并翻译了汽车总动员的字幕,并声称自己的是广泛认可的...怎么办?
- 以娱乐为用途存在的这部分电影、电视、图书作品,并不是教科书、垄断性电脑软件、或者米饭,不看娱乐作品的盗版不会使自身人权受到伤害。在每一个条目页面都强调GFDL的维基百科,为其他个人或团体的私人财产注上小名,不是恰当的行为。
- 可能我说后面这个议题篇幅占得大了,不过真的很感谢Percyboy的这个想法--Mickey (留言) 2008年12月10日 (三) 09:30 (UTC)
- 举例,本人的确记得有些日本漫画,确实光是在台湾,就有好几家出版社推出各自的繁体中文翻译,甚至有更糟糕的情况,就是连日本方面也从来没有宣布过授权给那一家出版社翻译,换言之,根本没有所谓官方译名。在现时的制度下,“台湾正体”只能容下一种译名;要是有了percyboy的 系统,就能兼容所有译名,我只看甲出版社的作品,就选择阅读/编辑甲的翻译,你不喜欢甲出版社的译名,就自己选择你喜欢的乙出版社的译名,要是还有八个 他,分别喜欢丙出版社、丁出版社、戊出版社、己出版社、庾出版社、辛出版社、壬出版社、和癸出版社的译名,他们去选择自己的版本好了,这十个人还要打什么 劳什子的编辑战?反而现时的制度下这十个人才会打编辑战呢!
- 至于将列出其他版本的译名,扯到去推广盗版,损害正版利益,实在言过其实,有点上纲上线,何况照你的逻辑,让我告诉你,维基百科正在推广儿童色情,不信?请到en:Virgin Killer一看。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8年12月22日 (一) 04:35 (UTC)
(-)反对,虽然idea不错,但是浪费服务器资源。—62号柴头。车厂。出车纪录
-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维基百科的系统资源是不怕被浪费的,我曾在方针和指引的页面见过这样的说话的。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月1日 (四) 11:35 (UTC)
- 发现真的不错,译名可以解决了,不仅仅是繁简的区分,也可以搞定各个出版社之间的版本的区别。-孙学 (留言)
- 还有一个应考虑的问题。现时是通过Javascript在客户端进行转换,虽然并不会增加服务器的负担,但存在一个问题:在不能运行Javascript的弱客户端中不能正常显示,所有专有名词前后都附上了一堆奇怪的“<<>>”。Percyboy的想法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但我觉得如果能在服务器端实现是个更好的选择。—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月4日 (日) 20:20 (UTC)
菲菇 没可能在服务器端实现吗?在不加重服务器端压力的情况下 目前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编辑战,同时可以把部分神奇的翻译给“请”出维基了—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月8日 (四) 08:53 (UTC)
-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编辑战是一个好处没错,但能不能同时把那些神奇翻译“请”出维基百科呢?倒也不一定。既然可支持多种译名,问题就变成“应该收录那些译名?”。而其中一个问题出最多的条目类别,就是影视娱乐类了(还包括ACG条目)。单是不同字幕组的译名就已经一大堆了。—Altt311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12:02 (UTC)
需不需要先通过一项“是否要使用多译名切换工具”的投票(可于Wikipedia:投票发起),接下来再继续已经谈及的技术问题?—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12:00 (UTC)
(:)回应 支持该想法。不过列表的中心词稍稍改动一下:(第一行)汽车总动员(大陆民间、台湾),(第二行)赛车总动员(大陆),……这样标注下拉选单如何? --XsLiDian (留言) 2009年1月31日 (六) 11:56 (UTC)
消歧义的转换
电影Rocky,在大陆译为洛奇,台湾译为洛基
网络游戏Mabinogi,在大陆译为洛奇,台湾译为玛奇
因为繁简转换的原因在上面两个条目中都有关于洛奇的其他意思,详见洛奇 (消歧义)的提示,但一个进入的是洛基_(消歧义),一个进入的是玛奇_(消歧义),都不是洛奇_(消歧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啊?
—Leon3289 (留言) 2009年6月18日 (四) 14: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