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庄园经济
北方的庄园经济,为因应当时社会纷乱而改变的经济型态。
背景
永嘉之祸后,晋宗室及许多北方大族南迁,后北方陷入战乱,国家更迭迅速。且胡族进入中原后,从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战争使得商业活动停摆,绢布和谷物取代原本的钱币,成为主要交易的手段[1]。
组织
坞堡是北朝自给自足文化的象征,为躲避盗匪及战乱,大家族间建立具防御功能的坞壁。在坞壁里面,实施自给自足的经济,主要的劳动力为部曲及客女,部曲近于奴隶,但基本上比真正的奴隶更保有自由,这点跟西方庄园经济颇像。[2]
宗主督护制[3]
在坞中虽不只有一个宗,但只有一个坞主。坞主或其宗不直接拥有整个坞,所有人遵循着宗主督护制。宗主之下的荫户[4]没有户籍,国家不得任意对其征收税务及征调,为宗主剥削。除荫户,坞主还拥私军,守卫其坞堡,尽其之责。
瓦解
在北魏北魏孝文帝登基后,文明太后主政的重点之一便是三长制[5]及均田制。国家把大片荒芜的土地分给农民,利诱荫户从坞主脱离坞壁。再用三长,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查明户口,国家得对荫户征收税务、发兵务及徭役,进行新租调制。之后北方的府兵制度也是均田制下得以运行,大幅提升北方军事和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