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发乾记茶庄
捷发干记茶庄 | |
---|---|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 | |
位置 | 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92号 |
建成时间 | 昭和5年(公元1930年,第二、三进) 昭和10年(公元1935年,第一进) |
官方名称 | 捷发干记茶庄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宅第 |
详细登录资料 |
捷发干记茶庄,是位于台湾云林县西螺镇的一处博物馆,于民国九十六年(2007年)11月6日公告为历史建筑[1]。该建筑为许金在日治时期所建立的茶庄,其中延平路90号的部分在第二代分产后转手他人,92号部分仍继续经营茶庄直到民国七十八年(1989年)第三代许文铭转行才结束营业[1][2]。目前作为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开放参观。
沿革
捷发干记茶庄的创始人为许金(1874-1938),其先祖曾于道光13年(1833年)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前山尾乡渡海来到台湾经商,后则落脚彰化县西螺堡。题号许捷发号。并以茶叶买卖为最大生意。光绪13年(1887年),许金来台投靠许捷发号亲戚。并协助经营茶叶贸易。后因生意日益庞大而于台中、嘉义、虎尾等城镇设有分行名。在经营有成后,许金也陆续迎接亲戚来台居住。
捷发干记所经营的茶庄早期主要做茶叶买卖,同时也兼卖文房四书,和洋纸、四书五经等汉册。在建筑则经历经几次改建。第一代店铺在1895年乙未战争时,因云林地区战事焚毁,后在大正年间重建。昭和5年(公元1930年),许金于西螺街购买地,兴建捷发干记茶庄的第二、三进,后在昭和10年(1935)配合西螺市街改正计划[3],许金再拆第一进店屋,改建成今店面样貌,并更改店号为“捷发干记茶庄”[4]。在皇民化运动时期,因政策所限,该茶庄仅卖茶叶和蔬菜种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螺延平路的店铺群因西螺东市场的成立而萧条,导致捷发干记茶庄生意一落千丈。也使许家子孙迁移外地发展,茶庄最后在1989年因第三代经营者许文铭转行而结束营业。2002年,基于保护建筑物的文化与西螺历史等价值,许家后人同意无偿提供老屋作为“延平老街文化馆”,并交由螺阳文教基金会进驻整修。协助整理茶庄相关历史文物促进地方历史工作的推展。
2007年,捷发干记茶庄由云林县文化局登录为历史建筑。建筑修复工程于2013年8月完工,捷发干记茶庄现由财团法人云林县螺阳文教基金会作为“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及“西螺旅游服务中心”使用,并开放民众参观。 [5][6] [7]
建筑设计
捷发干记茶庄占地约209.8坪,楼板275.7坪,共前、中、后栋三座建筑组成。前栋起建于公元1935年,为砖造木构只三层楼建筑。建筑立面采取西方古典样式,在细部结构的变化丰富,并在女儿墙、雨庇、阳台设有装饰,其一楼作为店面空间使用,现存有木柜展示茶罐,大钱柜与长板凳,一、二楼的正中间则设有井网,能够提供货物进行上下运输。[8]
中栋为一层楼砖造建筑,左侧房间原为制茶烘培间使用,现为廖文毅展览室;中侧部分则为穿堂、储茶间,现为延平老街文化馆办公室;右侧为橱浴设备。第三栋则为三开间二楼半建筑,其结构由砖造和木构构。一楼大厅前衔挂“瑶林衍派”四字,是建筑物落成之时西螺仕绅詹福寿所赠。[9]第三晋是许家过去日常生活的聚会处所。除了增设供给家人居住的房间外,二楼则设有神明厅。另设有一处水井[10]
另见
参考资料
- ^ 1.0 1.1 雲林縣歷史建築捷發乾記茶莊.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聂志高. 〈雲林縣歷史建築捷發乾記茶莊調查研究與再利用暨修復工程細部設計〉. 《云林文献》第53辑 (云林县政府). 2011年12月: 136-142页.
- ^ 日治時期西螺老街發展史.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西螺捷發乾記茶莊店號匾額.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凃鸿恩、陈盈仁. 西螺老街文化館 老屋新生舊茶莊. TPBS新闻网. 2019-11-29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來聽老街故事!西螺茶莊變身文化館,咀嚼老派仕紳韻味. 远见杂志. 2022-04-29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周佑政. 來去「古」豪宅睡一晚!78年歷史西螺古蹟民宿一晚1萬5. ettoday新闻云. 2013-08-27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聂志高. 〈雲林縣歷史建築捷發乾記茶莊再利用修復工程(第二期)委託工作報告書簡述:〉. 云林县: 云林文献. 2014.
- ^ 西螺捷發乾記茶莊瑤林衍派匾額.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 ^ 西螺捷發乾記茶莊裡的水井.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