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望安天后宫

坐标23°21′21″N 119°29′47″E / 23.355937°N 119.496341°E / 23.355937; 119.49634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望安天后宫
立面、入口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 882 澎湖县望安乡西安村120号
主神天上圣母
五府千岁
例祭农历三月廿三
庙格妈祖庙、角头庙
建立时间据称 大清帝国乾隆17年(1752年)
地图
地图

望安天后宫,又作西安天后宫网垵天后宫台湾话Bāng-uann Thian-hiō-kiong),台湾澎湖县庙宇,主祀天上圣母妈祖,望安乡西安村大庙,网垵澳角头庙之一。法师流派属于“普庵派”。[1][2]:60–62

沿革

澎湖县望安乡分别有“网垵”与“八罩”两大古名,其中之一的“网垵”是澎湖群岛之中、南方海域最大岛的岛名(即今望安岛),同时岛上亦有被称作“网垵社”的聚落,位于网垵岛的南侧。[3]台湾清领时期,澎湖水师协在网垵聚落东侧海岸设置“挽门汛”(今潭门港),清代方志澎湖纪略》上有设营房五间,烟墩、炮台各一座,驻汛兵二十八名等文字纪录,故网垵在清领时期是军事地位重要的海防据点。[4]

1895年因清、日签署〈马关条约〉,台湾与澎湖转由日本帝国统治,“网垵”聚落一名延续至大正九年(1920年)间,更名作“望安”,连带网垵岛也改易作“望安岛”。1945年二战结束,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澎湖,行政组织又进行调整,将原“望安”聚落一分为二,分成“东望安村”与“西望安村”,嗣后又易名为“东安村”与“西安村”。[3][5][6]

望安天后宫开基者不详,由于清领时期妈祖被敕封为“天后”,鉴于妈祖庙属于官庙体系[7][8],又根据2014年付梓的《望安乡志》引述〈天后宫宫史〉指称,望安天后宫肇建于乾隆17年(1752年),原建于挽门港烟墩山东北侧,此处古称“营盘”,为澎湖水师协挽门汛营兵的驻扎地,可推测兴建之初与澎湖水师驻军颇有渊源。[9]嘉庆六年(1801年),网垵居民为恭迎李府千岁驻跸,乃在网垵的“前寮”起建新庙,并将原本在营盘的妈祖像迁奉至“前寮”,妈祖自此长驻网垵前寮,前寮即今望安乡西安村的西南隅,故望安天后宫现今行政区域位于西安村。[10]

望安天后宫在清领时期、日治时期的修建次数不详,仅有嘉庆六年(1801年)自营盘迁建前寮一次可考;战后在民国45年(1956年)、民国81年(1992年)有两次重建纪录。其中民国81年(1992年)的重建工程委请庄顺就匠师(马公市文澳人)主持,不意在工程将届完成的民国83年(1994年)5月30日凌晨发生大火,庙内的石雕、文物惨遭焚毁,包括一枚清代古匾“湄岛声灵”,该匾落款于嘉庆壬戌年(1802年)桂月,也随之化为灰烬,庙宇工程也延宕至民国86年(1997年)4月才竣工。

图辑

相关条目

23°21′21″N 119°29′47″E / 23.355937°N 119.496341°E / 23.355937; 119.496341

参考资料

  1. ^ 〈天后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2. ^ 甘, 村吉. 《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圖錄》. 澎湖县: 甘村吉. 2009. ISBN 9789574164110 (中文(台湾)). 
  3. ^ 3.0 3.1 颜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台湾)). 
  4. ^ 胡建伟. 《澎湖紀略》. 台北市: 远流. 2004 [1771]. ISBN 9570193719 (中文(台湾)). 
  5. ^ 〈各村簡介-望安鄉 東安村〉. 望安乡公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6. ^ 〈各村簡介-望安鄉 西安村〉. 望安乡公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7. ^ 郑道聪. 〈臺南大天后宮簡史〉. 祀典大天后宫.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8. ^ 张崑振. 〈由清代官祀天后體系看臺灣官祀天后宮建築的幾點特色〉. 台湾人类学刊. 2008, 6 (1): 133-162 (中文(台湾)). 
  9. ^ 郭金龙. 施添福 , 编. 〈營盤〉. 《台湾地名辞书(卷六)澎湖县》.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10. ^ 郭金龙. 施添福 , 编. 〈前寮〉. 《台湾地名辞书(卷六)澎湖县》.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