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

坐标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纹章
校训博文约礼[1][2]
创办时间1963年10月17日,​61年前​(1963-10-17
 英属香港
学校类型法定(公立研究型大学
校监主权移交前:英属香港总督
主权移交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现任:李家超
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BBSJP
校长段崇智教授
副校长
列表
  • 陈金梁教授 常务副校长
    潘伟贤教授JP 副校长(教育)
    陈伟仪教授 副校长(策略发展)
    岑美霞教授 副校长(研究)
    陈德章教授 副校长(校友关系及拓展)
    汪宁笙英语Nicholas Rawlins教授 副校长(学生体验)
    陈维安教授 副校长(行政)
    陈新安教授 协理副校长(教育)
    李康善教授 协理副校长(创新及企业)
    黄俊文教授 协理副校长(研究)
教师人数1,677[3]
学生人数21,323(2023-2024年度)[3]
本科生人数17,319[3]
研究生人数4,004[3]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马料水
沙田市地段437号(正门及崇基门)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科学园路(东校门)
泽祥街12号及18号(郑裕彤楼及沙田凯悦酒店
校区郊区
总面积138公顷(1.38平方千米[2]
代表色
  [1]
吉祥物凤凰[1]
隶属环太平洋大学协会
共和联邦大学协会
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AACSB
东南亚高等教育协会
国际大学协会
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世界大学联盟英语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4]
网站www.cuhk.edu.hk
位置
地图
香港中文大学
繁体字 香港中文大學
简化字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英语: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CUHK),简称中文大学中大[注 1],是香港一所书院制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5],于1963年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合并而成立,继香港大学于1921年成立后,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本地成立的第二所研究型大学及惟一一所的书院制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6],由创校校长李卓敏教授于1967年提出[7]。目前共有九间成员书院,包括:中大创校前成立的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和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1986年创立的逸夫书院;以及于2006至2007年新增的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中大的八所学术学院为: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学术学院下设有专业学院、学系及相关部门。中大还设有一所研究院,提供多项修课式及研究式硕士及博士课程。中大既是香港的天灾监测中心,亦是社会科学国学工商管理理学医学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8][6] 香港中文大学还管辖一所专业进修学院,教务与发展政策由中大监察。201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中大在中国内地广东省深圳市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监督。[9]

根据多个大学排名,中大是香港和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10],现时QS全球排名为36名,属于“QS世界百强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强大学”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百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被英国政府(因应HPI项目)列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11]

截止201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11位获得诺贝尔奖(含4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教者)、1位获得菲尔兹奖、2位获得图灵奖(含1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教者),其他奖项包括沃尔夫数学奖勒诺多文学奖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香港教育历来产生的诺贝尔奖等级的学者中,三分之二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罗德奖学金的数目为大中华地区所有大学中最多。中大是历届录取最多文凭试状元的大学之一,中大的环球医学课程是香港本科收生成绩中位数最高分的学科,超过一半(60%)的顶尖(成绩位列1%之列)中学毕业生就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多名校友获得国际运动会奖项,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

大学意象

校徽与纹章

1963年10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此后各界纷纷提出有关校徽设计的问题。大学当局为集思广益,曾于报章上公开邀请市民设计校徽,并因而收到不少设计稿件。1964年6月,经过大学校徽校袍设计委员会的慎重考虑,终于选用了以盾形校徽上绘有标志的“双色回头凤”设计,而校盾下方则配以校训绶带。第一代校徽首刊于《中文大学校刊》第一卷第一期。[12] 校盾的“双色回头凤”设计,该双色乃订为“purpure”和“gold”,意即两色,以分割设计呈现。其中凤出自中国神话,自汉代起乃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庄严之象征。至于紫色乃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则象征坚毅与果敢。校徽下方展示校训绶带,绶带内有由右至左书写篆体校训“博文约礼”,其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为孔子的主要教育规训之一,寓意中文大学的教育方针乃德智并重;校训于1964年由大学当局订立为“博文约礼”。1964年面世的第一代校徽,其校训绶带较短及简洁,但并未与校盾相连结。[13][14]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校董会按大学条例经校长代表向伦敦英国纹章院(College of Arms)申请授予纹章。英国纹章院于1967年授予中大纹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获得完整纹章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纹章中包含第二代校徽,包括加上边框的校盾并于其两旁添加青色护盾兽麒麟。校训绶带则始与校盾相连结及有所延长,并有着色及添加了阴影以营造立体效果。[15][注 2] 1967年6月,第二代校徽首刊于《中文大学校刊》第三卷第十一期,其中校训绶带的设计保留了纹章所见的样式但略作改动,沿用了第一代校徽底色并无着色的设计。[16]

1973年9月,为庆祝中文大学十周年校庆,大学将校徽设计稍作简化,省去校训绶带的立体阴影,是为第三代校徽,首刊于1973年9月及10月合刊的《中文大学校刊》第十卷第二期。[17]

2008年,中文大学更新校徽,其中校训绶带有所缩短并着色,校盾加上更粗的边框,是为第四代校徽。至于包含第四代校徽及校名中英文全称的正式标志,其中校名乃配以黑色楷体字体。[18]

2022年10月17日,适值中文大学五十九周年校庆,中文大学宣布为庆祝来年创校六十周年,特更换校徽,把自1964年起便见于校盾中凤形标志的紫金分割双色设计,更改为“紫底金凤”的设计,藉以象征中文大学乃不同思想及文化融汇之地,亦可使凤的形态更显清晰及灵动,并令整体设计更加融和及时尚简约。这也是中文大学自1964年起使用校徽以来的第五代校徽。校方亦同时更新包括校徽的正式标志中校名中英文全称的字体,从原有黑色楷体字体转换为紫色蒙纳黑体字体。此外,校方同时推出简化版校徽,其省去了校训绶带,可以“紫底金凤”或“金底紫凤”来呈现,专门于数码平台及不同宣传品中使用。[19][20] 然而,在校方推出新校徽后,不少市民和校友均对校徽设计持负面评价,亦引发中大校董关注,不满校方事前没有讨论及咨询。仅在一星期后,中大于10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及社交专页改回了自2008年起使用、采用了紫金分割双色设计的第四代校徽。10月25日,中大表示,在校董会会议上,成员聆听校长段崇智就形象更新工作之汇报后,决定同意校长的建议,将大学的正式校徽恢复为此前沿用的版本,这意味官方正式宣布弃用第五代校徽。[21][22][23] 10月27日,校方将正式标志中更新版校名的紫色蒙纳黑体字体亦改回黑色楷体字体。至此,正式校徽及标志均回复到自2008年起采用的第四代版本。

历代校徽与纹章

大学仪杖

鲜为人知的是常出现于官方典礼的大学仪杖。仪杖的杖身是红木,长三尺,杖顶上有一只镀金的凤,由一圆球及圆轮所拱托,仪杖之托为金莲花托。大学仪杖由英属香港教育司署代高级教育官顾里夫(M.F. Griffith)所设计,由英国卡根基行负责制作。[25][26]

命名由来

创校校长李卓敏于1978年中大第十九届颁授学位典礼上,曾解释大学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原因:

虽然最初的大学条例将中文列作指定教学语言,[28]但香港中文大学中的“中文”含义不是“教授中文”、“专攻中文”,而是以研究学术为宗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使用“中文”于校名的目的是要区分于依英文为本的香港大学[29]

同时,和香港大学属于香港本地的性质不同,香港中文大学的组成书院创立人都是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大陆地区易帜后流亡香港的著名学者和大儒。由此校名含有的“Chinese”体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30][31]

校史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久远的高等学院,其于创校时所合并的三所书院[32]中的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前身为1845年起、清末民国初年在中国大陆地区享有极高声誉的教会及私立书院、大学在香港的延续。中大三所创校书院的成立实缘于大陆地区易帜、大量民国优秀学者逃离大陆。由是,中大云集了当时几乎全部留港的民国最顶级的大儒、学者。

香港中文大学于1966年开办香港研究院,继香港大学后,是香港第二所研究型大学,也是香港惟一采用书院联邦制办学的大学,现共有9所成员书院及8所学术学院。中大的创立打破了英国殖民地只有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惯例,并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运动”,具历史及时代意义。[33][34][35][36]

虽然最初的大学条例将中文列作指定教学语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语教授,只有某些部门同时提供标准汉语粤语课程。[37]

独立书院时期

崇基学院

崇基学院的前身之一:上海圣约翰大学
崇基学院的前身之一:燕京大学

于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之中国政大陆有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学学府。这些大学都是中华民国时期极为著名的高校,包括“东方哈佛”之誉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包括多位中国元首、总理如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顾维钧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摄行大总统暨总理颜惠庆中华民国总统严家淦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宋子文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台湾省政府主席俞鸿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民国教会大学之首燕京大学,民国最著名的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法律执民国牛耳的金庸母校东吴大学(校友还包括首位香港华人首席大法官拿督杨铁梁爵士),南方第一名校的广州岭南大学(其医学院博济医学堂(Pok Tsai Medical School)成立于1866年,为中国第一所西医学院;校友包括于1886年秋入该校学医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注 3],产生诸多优秀校友(例如:南怀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执教的金陵大学。其中最早的成员之江大学成立于1845年。

该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学设有联合董事会。大陆易帜后,十三所大学联合董事会原想坚持留在共产政权下的中国内地,继续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角色,有所见证。惟很快看到大陆的政治形势非常不乐观,联合董事会和香港教会领袖(何明华会督,CMG,MC, Ronald Owen Hall, 香港圣公会的前任主教)于是决定在香港合并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学为一所基督教大学。[38][39]

最终于1951年联合董事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广州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和香港教会团体带领下合并了民国政府时期大陆十三家基督教大学为香港崇基学院[40][41][42][43]崇基的教堂圣坛两旁至今仍保留中华民国政府时期(1951年前)十三间基督教大学的原木刻校徽。[44][45][46]崇基学院校牧室自2003年开始举办中国基督教教会大学寻根之旅;并于2018年首次纳入为书院通识教育课程。

崇基牟路思怡图书馆即为燕京大学创办人暨原副校长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之基金会所捐建。

崇基学院于马料水的校址,也是现今中大沙田校园的最初基础。

崇基学院前身
崇基学院神学院

崇基学院神学院为香港历史源流最久远的神学院,历史源流可追溯至1864年,长老会广州花地设立之神学训练学校,该校于1914年即与圣公会循道公会之神学训练学校合并为广州协和神学院,于战时曾先后与华中大学岭南大学合作。战后圣公会、卫理公会与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共同创立香港协和神学院,而中华基督教会循道公会则加入新加坡三一神学院

新亚书院

钱穆,曾构想全球广设“中文大学”传播中国文化的远景
1954年4月,耶鲁大学雅礼协会代表郎家恒牧师(Charles L. Hong;右二)到访新亚书院,与时任新亚书院校董沈燕谋(左一)、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左二)及唐君毅(右一)会面,商讨新亚书院与雅礼协会合作之事宜

新亚书院早期在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从总统府办公费中特殊拨款及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英语:Yale-China Association[49]等机构的资助下营运,前身为亚洲文商学院,由国学大师,后获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钱穆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唐君毅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农业教育委员会专任委员张丕介中华民国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崔书琴等人于1949年成立。后于1950年3月改组并易名为新亚书院,钱穆担任书院院长。

书院初创时期经费不足,院长曾亲赴台湾求助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蒋总统于1950年命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雷震赴港调研,雷后报告“港澳有大学数所,在教育立场上是反共的,在经费方面是坚苦撑持,如钱穆等来港创办之新亚学院”。中改会于同年12月11日举行会议,决议“支持钱穆在港创办之新亚学院,请由教育部予以协助”。而后,蒋总统允诺从总统府办公费项下每月拨款港币三千元支持新亚书院办学,资助至1954年新亚书院获美国雅礼协会拨款后停止。[50]。资助书院的除美国雅礼协会外,还有美国亚洲协会、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洛克斐勒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及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等。[51][52]

新亚书院获多名当代大儒云集教学,每人都足以成为一代宗师,包括中华民国国军少将、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徐复观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台湾学术泰斗牟宗三(传承弟子,台湾东海大学首届荣誉教授蔡仁厚也为新儒家重要人物);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次长杜威的门生吴俊升中华民国中央银行人事处副处长、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农林部部长、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左舜生甲骨文专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前所长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小说作家白先勇等人的启蒙老师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夏济安中华民国广东省政府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推荐人罗香林;中华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家银行的联合总管理处处长杨汝梅港督顾问赵冰大律师;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林仰山(Frederick Seguier Drake)教授;佛学大家罗时宪。其他新亚书院的教授还包括霍韬晦李天命[53][54]

其中唐君毅牟宗三劳思光被喻为“香港人文三老”,俱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新亚书院当代新儒家的重镇。新儒学八大家中多数是新亚书院教授或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如哲学系的刘述先教授)。书院以中文教学,并教授官立学校所缺乏的中国文化课程,并因而获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以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

钱、唐、张诸位先生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华民国为正朔。1949年,把新亚书院的校庆定于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之日,并在新亚书院高挂中华民国国旗,即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香港政府教育司署于1960年禁止新亚书院于中华民国国庆兼校庆期间高挂中华民国国旗,是为著名的“国旗事件”。钱穆为了此事,特地提早一个月回校斡旋。新亚书院另一创办人唐君毅于事件过后两个月发言表示“我力主对悬旗事不能让步(9月29日);下午校务会议,议决国旗事暂忍痛遵港府命令停挂,另组小组会计划来年不受港府津贴办法(10月8日);明日为国庆日,对新亚而言则为校耻日也(10月9日)”。翌年,新亚书院便将校庆由10月10日改成9月28日孔子诞辰日。

虽然校庆更改,但新亚仍坚持于中华民国国庆日升旗,早在新亚获香港政府承认资格的初期,时任教育司高诗雅已不断向新亚施压,要求取消每年双十升旗。及至中大成立后,压力俱增,钱穆被迫妥协。钱穆于此事后逐渐淡出,离港赴台,但安排了台湾背景的吴俊升博士赴港任接班人,因吴俊升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教育部次长和亲中华民国背景,香港教育司对此极为反对。新亚在面对日益加强的压力,升旗礼终于1969年10月10日由张丕介主持最后一次后停止。 [55]

联合书院

联合书院是1956年成立的第三所书院。这是战后早期少数可供“中文中学”毕业生升学的学校,校方开设以社会科学工商管理为大宗的课程,致力满足香港社会、工商业界的需要。教育方针与专门培育殖民地文官香港大学洽成互补,以致数任港大政治系主任皆为联合出身。

书院前身均为广州上海或邻近地区南移的私立大学,与香港有密切渊源。其中包括上海大夏大学。上海大夏大学董事长为历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及行政院院长的何应钦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司法院院长居正、立法院副院长兼江苏省主席叶楚伧、上海市长吴铁城、财政部长孔祥熙、内务部长黄绍竑、中宣部长梁寒操中国银行行长张公叔等为校董;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戴望舒等著名专家、学者曾在校任教;也获青帮头目杜月笙屡次资助。[42]

联合书院前身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

1963年发表的第一次《富尔敦报告书》。这个由富尔敦勋爵主持的委员会建议香港中文大学在1963年9月创校
香港中文大学的四位创办人于1963年的合照,左起新亚书院校长钱穆、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崇基学院校长容启东及联合书院校长郑栋材

1961年,香港政府委任了中文大学筹备委员会,并考虑五个选址作建校,包括香港岛、尖沙咀威菲路军营(现为九龙公园)、龙翔道清水湾道、以及沙田南端近红梅谷

到1962年12月,筹委会向港府提交总结报告书,建议在显径邨现址拨地近250亩(即约96公顷)予大学本部、新亚及联合建校。不过由于涉及拆迁显田、上径口两条乡村等各种因素,红梅谷建校的计划于创校后短时间内被推翻,并改于马料水崇基山建校。[56][57]

香港政府后委任由富尔敦勋爵主持的“富尔敦委员会”调查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是否符合大学的水准,并于1963年发表第一次《富尔敦报告书》,建议香港中文大学在1963年9月创校。该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条例》成立获香港政府通过[58]:47。香港中文大学后于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成为当地第二所大学。在当日假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创校典礼上,时任香港总督柏立基爵士主持致辞[58]:47,并宣布委任关祖尧爵士为校董会主席,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卓敏博士则获委任为中大首任校长 (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中文大学在教学、研究方向、甚至是校园都类似伯克利),其中后者于1964年2月6日正式上任(当时大学校长一职则由大学副校长兼崇基学院校长容启东博士代任)。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及工商管理学院。而中大的诞生,亦突破了近500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院存在的英国殖民的铁律,既是大英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34][7]

筹办期间,社会大众就叫这所大学做“中文大学”。[59]其也突出了英属香港既有权力体制中“华洋有别”的矛盾,成功掀起了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33]因此,前任校长沈祖尧亦指:“香港中文大学是带着中国的人文精神而创校的。它希望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也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所以是一个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大学,人文跟科技兼有。”[60]前任校长金耀基教授亦明确指出香港中大作为学术机构,而非类似香港大学的“公务员培训所”的定位。[61]

香港中文大学毗邻吐露港
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
从新亚书院眺望中大校园
从崇基学院远眺新亚书院
崇基学院的未圆湖狮子亭
康本国际学术园

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学庆祝成立60周年,在沙田新城市广场举办微型艺术展,展出50件精致展品

(注:中大的“学院”名称可用于学术学院(Faculty)或专业学院(School),行政架构上学术学院比专业学院高。另外,中大成员书院“崇基学院”(Chung Chi College)亦以“学院”为名,实际是一所书院。)

  • 1845年:基督教美北长老会美南长老会联合在中国(清朝)成立 之江大学
  • 1866年: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接手美国公理会伯驾医生创办的博济医院,开办博济医学堂(Pok Tsai Medical School)(也即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校友包括孙中山),这是中国第一所西医学院。
  • 1891年:美国圣公会创立上海圣约翰大学[62]
  • 1845年-1919年:西方基督教教会在中国(清朝民国时期)成立十三所基督教大学,最后一间是1919年成立的燕京大学。该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学设有联合董事会。
  •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大批民国优秀学者、大师移居香港。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学者在香港成立新亚书院
  • 1951年: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学联合董事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广州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后为崇基学院院长)等的带领下合并民国十三家基督教大学为崇基学院
  • 1956年:合并广州、上海或邻近地区南移的私立大学,包括上海大夏大学,为香港联合书院
  • 1963年(10月17日):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再合并为香港中文大学。
  • 1964年:订定校训“博文约礼”。举行第一任校长就职及颁授荣誉学位典礼。颁授第一届学士学位。
  • 1965年:成立教育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是中大第一个专业学院(School),初期只提供一年制教育文凭课程,1987-88学年升格为学术学院。[63]成立校外进修部(1994年易名为校外进修学院,2006年起正名为专业进修学院)。
  • 1966年:成立研究院,为香港首所研究院。
  • 1969年:大学本部办事处迁入沙田校园现址。成立中国文化研究所。颁授第一届硕士学位。
  • 1971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12月,联合书院迁入中大沙田校园。[64]
  • 1973年,新亚书院迁入中大沙田校园。
  • 1974年:社会科学院成立,成为中大第四所学术学院。
  •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改制方案,中大将采取单一制行政结构,即各书院只负责学生福利等工作,其余权力悉数移交大学中央。新亚书院校董会九名成员(钱穆唐君毅李祖法沈亦珍吴俊升徐季良、刘汉栋、任国荣、郭正达)以此违反中文大学之“联邦制”本意为由,集体辞职抗议。
  • 1978年:第一任校长李卓敏博士退休,马临教授接任第二任校长。
  • 1980年:首办博士学位课程。
  • 1981年:医学院成立,成为中大第五所学术学院。它是香港第二所医学院。中大首办兼读学士学位课程。
  • 1982年:利国伟爵士出任大学校董会主席。第一次颁授哲学博士学位。
  • 1983年:中大校友丘成桐获得“数学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
  • 1984年:推行“本科课程暂取新生”计划,即以中学会考成绩为“暂取入学”的衡量标准,以大学预科课程之后的香港高等程度会考为入学确认标准,希望从而脱离香港中等敎育制度对大学四年制的牵制。这一措施虽然遭到政府和部分敎育界反对,但实行之后证明十分成功。吸引到很多成绩优秀的中五毕业生报读[65]
  • 1986年:大学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同年,邵逸夫爵士捐款1.1亿港元成立中大的第四间书院:逸夫书院,于1989年录取首批学生。
  • 1987年:马临校长退休,高锟教授接任第三任校长。
  • 1987-88学年:教育学院由专业学院升格学术院,英文名称由 School of Education 改为 Faculty of Education,成为中大第六所学术学院。[63]
  • 1988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公布《第三号报告书》,当中建议中大的学制由四年制改为三年制,引起中大学生抗议。翌年,《第三号报告书》的建议获行政局通过,建议最终成为事实,[65]
  • 1989年:大学教务会通过大学本科学程采用“弹性学分制”,允许中七入学的学生在3年内豁免修读24学分,即只须读99学分即可毕业。“弹性学分制”在1991年开始实施。[66]
  • 1991年:开始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筑学系成立。医学院下成立中大医学院护理学系(2002年更名为“那打素护理学院”),为香港最早开设的大学本科护理学系[67]工程学院成立,成为中大第七所学术学院。
  • 1992年:医学院下成立药剂学院(School of Pharmacy),是香港首个创办药剂学学士全日制课程的学院。[68]
  • 1993年:工商管理学院下成立会计学院(School of Accountancy)。中大校友评议会成立。
  • 1994年:中大绝大部分学系于1994年正式改行三年本科的学制。
  • 1995年:香港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于中文大学成立,成为全港互联网讯息的核心。
  • 1996年:高锟校长退休,李国章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长。
  • 1998年:全港首批内地本科生到中大就读。工商管理学院下成立酒店管理学院(2002年正名为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理学院下成立中医学院(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2013年转为医学院下)。
  • 1999年:高锟教授获颁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此为工程界诺贝尔奖。
  • 1999年:医学院下成立公共卫生学院(2009年正名为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社会科学院下的新闻与传播系升格为新闻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2000年:成立中医中药研究所。
  • 2002年:首度颁授大学荣誉院士。金耀基教授接任李国章教授成为第五任校长。
  • 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型肺炎,中大亦因此停课[69]。同年,大学研究队伍成功找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社区爆发源头。[70]
  • 2004年:金耀基校长退休,刘遵义教授接任第六任校长。
  • 2005年:开设环球商业本科生课程。成立中大法律学部(2008年升格为法律学院)。学部于2006年始开办法学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 2006年:校友余英时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有“人文诺贝尔奖”美誉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同年,随香港之大学教育改行四年制,中大亦重新于2012年开办四年制的大学课程,本科生人数将会在2012年急升。故此,中大在2006年起开始筹建五所新书院,以迎接在2012年新增的3,000多名本科生。
晨兴书院:2006年由晨兴基金及晨兴教育基金捐款1亿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书院生活,可容纳300名学生,于2010年收录取首批学生。[71]
善衡书院:2006年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捐款1.7亿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书院生活,可容纳600名学生,于2010年录取首批学生。[72]
敬文书院:2007年由叶克勇捐助1亿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书院生活,可容纳300名学生,于2012年录取首批学生。[73][74]
伍宜孙书院:2007年由伍宜孙慈善基金会捐款1.7亿港元成立,可容纳1200名学生,其中半数为宿生,于2012年录取首批学生。[74][75]
和声书院:2007年由私人以不记名方式捐款1.5亿港元成立,可容纳1200名学生,其中半数为宿生,于2011年录取首批学生。[76][77]
  • 2007年: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之重要成员的刘雅章教授(中大1974年物理系校友)与其他成员包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一起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 2008年:8月1日法律学部升格为法律学院,成为中大第八所学术学院。
  • 2009年:前校长高锟教授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 2009年:社会科学院下建筑学系于8月1日正式升格为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78]
  • 2010年:沈祖尧教授接任第七任校长。
  • 2013年:康本国际学术园开幕。
  •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批设立。
  •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参与的LIGO重力波研究的团员获颁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79]
  • 2017年:法律学院与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合办法律双学位课程。[80]
  • 2018年:1月1日,沈祖尧教授离任,段崇智教授成为第八任校长。
  •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清华)、日本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开办多个双学位本科课程[81]; 同年段崇智校长,获选泰晤士高等教育年度人物(亚洲惟一获选人)。[82]
  •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在全球医学院(QS)排名中列全球第二十九,香港排名第一。[83]
  •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庆祝成立60周年。

书院制度

伍宜孙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是全港惟一设有书院制度的大学。成员书院共有九间,包括:中大创校前成立的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1986年创立的逸夫书院;以及于2006至2007年新增的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6]

中大实行“全民书院制”,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和职员都有所属书院,唯研究院独立于中大书院制。书院各有宿舍、餐厅等设施。书院着重全人发展,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充分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84]

香港中文大学各书院概览及统计资料[85]
成员书院 成立年份 学生人数 宿生人数 教师人数
崇基学院 1951年 3,147 1,413 424
新亚书院 1949年 3,400 1,066 388
联合书院 1956年 3,300 1,288 248
逸夫书院 1986年 3,441 1,160 248
晨兴书院 2006年 300 300 37
善衡书院 2006年 600 600 81
敬文书院 2007年 300 300 38
伍宜孙书院 2007年 1,200 600 96
和声书院 2007年 1,389 600 80

行政制度

中大行政楼

正如所有其他香港的大学,大学校监(或监督)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另设校长一职。作为一所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一般人或会对中大的行政架构并不太清楚。大学目前拥有八所学院及九所成员书院,每一所学院或书院均由其院长带领,前者负责编制各学位的学术课程,而后者则向学生提供膳宿及书院博雅教育辅导。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初,崇基学院、新亚书院和联合书院均保有相当的权力,如能够各自安排不同的学系及学科内容,并在聘用教学人员有很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大学的规模不断增大,大学的运作也有改变。据张德胜(1993)于“迈进中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十年”一书中叙述[86]

  1. 大学成立初期,招生程序各自为政,这对大学本部和申请人造成不便,故大学招生工作已于1971年由本部统一处理;
  2. 大学开办了数个统一学院(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及工商管理学院),接收原由各书院开办的课程,让教学决定权实际由各成员书院向本部推移;
  3.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审核中大1970至1974年的预算时,指示大学要加强中央功能。

中大校方于1974年2月委任一个由时任新亚书院院长兼副校长余英时为主席的工作小组就大学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小组于1975年7月向校方提交报告。就大学未来发展一项,报告建议大学应保留书院联邦制,但小组提出学系整合以加强书院之职能与角色。报告提出三个可能方案:

  1. “学院本位制”:将各书院(college)改组为学院(faculty),例如新亚书院负责文科学科,崇基学院负责理科学科,联合书院负责社会科学学科;
  2. “学系本位制”:将各学系于整合后划归某一书院,但保留各书院的全科性;
  3. “学科本位制”:为前两者间的折衷方案,将学系整合后把性质相近的学系依各书院原有的传统拨归各书院。

报告并没有建议采用哪个方案,但指出赞成采用学科本位制的人占多数。报告亦提出“教师治校”的原则,认为教师有权参与有关大学发展和校务有关的决定。

但香港政府于同年11月再次委任富尔敦为主席的委员会检讨大学未来发展。委员会于1976年3月发表的报告认为,中大应保留书院联邦制,而余英时报告所提“教师治校”的原则可应用在改革书院校董会的管治上,但就学系整合的建议则不被采纳,并反而建议中大采用单一制的行政结构。其后,香港政府全面接纳富尔敦委员会报告的建议修改《香港中文大学条例》,将不同书院的权力收归大学中央。各成员书院只专责非形式教育,如提供学生宿舍等。各成员书院的反应不一,当中新亚书院有九位校董辞职抗议。[87]

中大后来推行全民书院制,除了研究院师生职员外(研究院独立于中大书院制),所有教职员和学生都有所属书院。为了容纳因本科课程在2012年恢复四年制而增加的3000多名本科生,大学陆续宣布成立新书院。2006年,中大校董会通过接受合共2.7亿元的捐款,以成立晨兴善衡两间新书院,以应付恢复四年制的需要。新书院预计分别录取300人和600人。[88] 2007年,中大校董会通过接受由叶克勇伍宜孙慈善基金会及不记名捐款人分别捐出的1亿元、1.7亿元及1.5亿元的捐款,以成立另外三间新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三间书院计划分别录取300人至最多1200人。[89][90]

学院与课程

学术学院(Faculty)方面,目前八所成员为: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除了八所学术学院外,中大还设有一所研究院,提供多项修课式及研究式硕士及博士课程。学术学院下设有专业学院(School)、学系(Department)及相关部门。表中的学系只计算学士学位课程。

学术学院 成立年份 专业学院、学系 网页
文学院 1963 人类学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英文系、艺术系、历史系、日本研究学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音乐系、哲学系、翻译系 www.arts.cuhk.edu.hk
理学院 1963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生物系、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系、环境科学系、食品及营养科学系、分子生物技术学系)、地球系统科学系、自然科学系、化学系、数学系、物理系、统计学系 www.sci.cuhk.edu.hk
工商管理学院 1963 会计学院(会计学系)、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系)、管理学系、市场学系 www.bschool.cuhk.edu.hk
社会科学院 1974 建筑学院(建筑学学系)、经济学系、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全球传播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学系、社会学系 socsc.cuhk.edu.hk
医学院 1981 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生物医学学院(生物医学系)、化学病理学系、中医学院(中医学系)、肿瘤学系、影像及介入放射学系、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微生物学系、那打素护理学院(护理学系、老年学系)、妇产科学系、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儿科学系、药剂学院(药剂学系)、精神科学系、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公共卫生系、社区健康系)、外科学系 www.med.cuhk.edu.hk
教育学院 1988 课程与教学学系、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教育心理学系、体育运动科学系 www.fed.cuhk.edu.hk
工程学院 1991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电子工程学系、信息工程学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 www.erg.cuhk.edu.hk
法律学院 2004 法律系 www.law.cuhk.edu.hk

深圳校园

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所在中国内地设立校园、参与中国联招程序香港专上学院。2010年2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研议在龙岗区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91][92]。经内地教育部批准,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中大(深圳)”或“港中深”[93],于2014年开始招生[94]。中大(深圳)获多名学术巨匠加入授课、研究,教授包括当代中国政府的国师郑永年及多名诺贝尔奖得主。

双学位课程、合办课程以及合作研究计划

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合办课程

与斯坦福大学合办交流计划

  • 香港中文大学与史丹佛大学合作分派斯坦福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留学。[96]

与普林斯顿大学设立合办课程

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

  • 香港中文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分派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到哥伦比亚大学修读Master of Science in Bioethics硕士学位。[98]

与MIT、清华大学在电脑科学学科的合作

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

中大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研究。[100]

与牛津大学合作研究

中大医学院及牛津大学成立灾难和医学救援中心。[101]

与剑桥大学合作研究

中大医学院及剑桥大学成立双语研究联合实验室。[102]

与耶鲁大学合作

中大医学院及耶鲁大学成立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103]

与欧洲科学院等成立欧亚卓越转化医学中心

中大与欧洲科学院(英语:Academia Europaea)、匈牙利国家科学教育研究院和塞麦尔维斯大学成立欧亚卓越转化医学中心(TEA-NET)。[104]

与内地顶尖大学以及研究所合办课程

与日本顶尖大学合办课程

与欧洲、英国顶尖大学合办课程

人文学科的研究所

法国远东学院香港中心

位于巴黎的法国远东学院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à Paris)

法国远东学院(法语: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简称EFEO)是法国一所专门研究南亚、东南亚和东亚文明的国家机构,研究范围涉及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文献学等。法国远东学院有两项成果最引人注目。第一是对柬埔寨吴哥窟的研究和考察。而另一个是汉学方面的成果。许多著名的法国汉学家如沙畹伯希和(法国敦煌学专家)、马伯乐等都曾长期供职于该学院。该学院源于1898年为了研究西贡市(今胡志明市)一带的风土文化,由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总督杜梅下令创立的“法国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或译作“法国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会”),由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负责学术监督。1900年更名为法国远东学院,并于1901年开始出版《法国远东学院学刊》(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该学院于1902年将总部设于河内,于1950年代因越法战争关系迁至巴黎。学院在1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7个中心。法国远东学院香港中心也即香港中文大学的法国远东学院中心(法语: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Université chinoise de Hongkong)。[107] 该中心坐落于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内。[108] 新亚书院校友、法国远东学院教授陈庆浩曾整理《域外汉文小说大系》。[109]

中国文化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中国文化研究所成立于一九六七年,宗旨是促进综合及比较性之研究,协助本地及海外学者提高中国文化研究与教学水准。研究所下设文物馆、翻译研究中心、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各自发展学术及出版工作。所方建立有中国古代文献电子数据库的长期研究计划,以及其他多种研究计划。2006年,“中国研究”成为中文大学策略计划内的五大重点研究领域之一。研究所主要出版物包括:《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译丛》、《中国语文研究》、《中国语文通讯》、《二十一世纪》、《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魏晋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丛刊》及《汉达古籍研究丛书》等。属下各单位亦分别出版专刊、丛书及其他学术专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成员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法国远东学院等。[110]

中大文物馆与中大图书馆分别有12项碑帖藏品及15种古籍善本,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拟定的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连同被列入第五批《名录》的8项藏品,中大总共有35项碑帖及古籍入选《名录》。中大是惟一有藏品入选的香港院校。[111]

“蒋经国基金会”亚太汉学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蒋经国基金会”亚太汉学中心,多年来持续与台湾学术界方面合作,该中心得以纪念中华民国已故总统蒋经国先生的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的慷慨捐款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拨款支持,成立于2006年1月,是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第三所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亦是该基金会于整个亚太区的第一所汉学研究中心。中心宗旨为促进两岸三地、亚太区以至国际间的汉学研究与中国研究。该中心设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内。[112]

人间佛教研究中心

该中心为香港中文大学与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于2005年合作设立,中心致力于推展人间佛教学术研究与培养佛学研究人才。历年来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出版学术著作与期刊,并设立“佛学研究文学硕士课程”、“佛学管理文化证书课程”等佛教课程,深获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高度评价。[113]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原名“大学服务中心”(USC),由研究中国大陆的西方学者成立,于1988年并入香港中文大学,运作一直相对独立。中心首位主任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Jerome Cohen)。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Vogel)教授曾长年担任该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许多顶尖汉学家为该中心的研究学者,包括澳大利亚首任中国大使Steve Fitzgerald 、在中美早期接触时曾任基辛格助手的Dick Solomon、香港总督卫奕信爵士(Lord Wilson of Tillyorn)等。2020年12月,中大称将“重组”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馆藏将被保留整合至中大图书馆中,并“努力延续USC精神”,中心本来的人员架构、财务预算、学术交流活动等将会归入中大的中国文化研究所。[114]中心首位主任、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对重组消息感到伤心,认为说“它(USC)不仅是一个研究中心,还是中国独立学者与香港本地人和外国学者见面交流思想的地方,并入大学综合图书馆以后,将无法再担起这一重要角色。”他预计,今后接触到该中心宝贵藏品的机会将受到限制,不受欢迎的学者会被排除在外。指新举措意味着该中心面临“可悲的消亡命运”。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学教授裴敏欣认为,一旦中心解散,中大可能不再被视为全球汉学研究的顶尖学府。[115]

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

香港中文大学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在新亚书院及美国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的支持下创办于1963年。一直负责大学本科生及国际生的普通话及广东话课程。2005年起陆续通过大学扩展教育课程局(UEXB)申请各种证书及文凭课程,公开让香港市民修读,也是本港所有大学中,惟一提供普通话/粤语证书课程中最大的大学教学单位。居港中外人士及来自七十多国的汉语研修生修读本所学分课程、证书课程和暑期密集课程人数每年超过2000人。雅礼的其中一位教师是藏传佛教黑教教派的法王林云

香港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营运者。香港互联网的中枢位于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的碧秋楼[116]

创新科技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创新科技中心是大学与业界沟通的桥梁,中心鼓励双方作多方面交流,并促成合作,使得大学研究成果用诸于社会。

为促进与业界的沟通,创新科技中心经常统筹大学各研究队伍在本地以至区域性的科技展览中参与展出,藉以提供社会与研究队伍之间的直接沟通平台。2008年,创新科技中心更把大学科研成果接触面伸展至国际海外的展览当中,如在意大利举行的R2B 2008国际展览会,就是一次与世界各地科研机构及业界接触交流的好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CUSCS)

英文名: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于1965年成立,在1994年易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并于2006年起易名为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CUS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学院秉承服务社会提供优质持续专业教育的使命,配合着香港发展步伐及不同行业人士的进修需求,课程日趋多元化,2005至06年开设的课程约2000项,学生人数逾40,000人。

学术表现

教学和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以学术水平知名。大学现时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及“地球信息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117] 香港政府提出的18个重点研究项目,香港中文大学占了7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是香港各所高校中,具有最多港科院院士的机构,其经常参与顶尖的科学研究。

授课语言

中大是港英政府为成立以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香港法例《香港中文大学条例》亦表示中大的“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118]。虽然中大声称“自创校以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的教育方针”[119],但现时大部分学系皆只提供英语为主的核心科目,部分院系(如医学院及法律学院)更只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120]

国际奖项得主

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惟一拥有诺贝尔奖得主(专任)驻校任教的大学,也是惟一一所具有获得菲尔兹奖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国际顶级奖项校友的香港高等学府。

截止201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5位获得诺贝尔奖1位获得菲尔兹奖1位获得图灵奖,其他奖项包括沃尔夫数学奖勒诺多文学奖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以及包括岭南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高校校长,是惟一有获得国际顶级奖项的校友以及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得主专任任教的香港高校。[121]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罗德奖学金(誉为本科“诺贝尔奖”)的数目为大中华地区所有大学中最多[122]

诺贝尔奖得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教授包括:[127]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Prof. Arieh WARSHEL)领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赖恩·科比尔卡教授(Prof. Brian K. KOBILKA)领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J·Ciechanover)为港中大(深圳)杰出大学教授,领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128];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教授(Prof.Myron Scholes)为港中大(深圳)杰出大学教授,是港中大(深圳)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首位诺贝尔奖教授。[129]

另外,还有多次获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林语堂[130]赵振开(北岛)[131]以及被多次提名同时被普遍认为应该授予诺贝尔奖的李卓皓(后因去世而不可能获奖)。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授予从事重力波研究的LIGO团队成员,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是LIGO项目中惟一的香港研究团队。[132]

菲尔兹奖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学奖得主:

图灵奖(即计算机科系的“诺贝尔奖”[133])得主:

  • 姚期智(中大博文讲座教授)
  • 霍普克洛夫特教授(John E. Hopcroft)领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

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即人文诺贝尔奖)得主:

  • 余英时(中大新亚书院校友、前中大新亚书院校长兼前大学副校长)[134][135]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得主:

  • 高锟(中大电子系创办人、讲座教授及前校长),为首位及至今惟一一位华人得主。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是美国工程学界最高奖项之一。该奖由美国国家工程学院每两年颁发,被认为是“工程学界的诺贝尔奖”

克劳德·E·香农奖Claude E. Shannon Award)(信息论领域最高荣誉,为“信息科学诺贝尔奖”)得主:

  • 谢雅正教授 (David Tse)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7年度)
  • 杨伟豪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网络编码研究所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网络编码理论创始人)(2022年度)[136]

沃尔夫农业奖(此奖被认为相当于“农业诺贝尔奖”)得主:

  •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兼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荣誉理学博士、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前委员袁隆平教授 [137]

普利策奖得主: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得主

  • 李卓皓(中大学术顾问)[139]
  • 卢煜明(中大医学院教授) (2022年度,是迄今惟一以香港为研究基地的“拉斯克奖”得主)[140]

其他重要奖项得主有:

年度奖项:

  • 校方曾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年度突破性科学进展(2015)[159]
  • 全球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年度最受瞩目研究文章”中,十项研究中的其中两项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领导的研究。在这十篇当选的研究文章中,更只有这两项研究是由亚洲学府的研究人员所领导[160]
  •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英语World Organization of Family Doctors(WONCA)于2018年10月18日宣布“首届全球最杰出研究奖项”(First Distinguished Research Making Family Medicine Shine Award)九项最顶尖科研,其中三项由中文大学医学院黄至生教授及其中大团队获奖。此奖项是以研究的原创性及对医学界的贡献作评审标准[161]
  • 世界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选出“2018年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2018),中大医学院卢煜明教授及赵慧君教授占了两席。他们是名单上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卢教授更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147]
  • 中大建筑学院建造的新型抗震夯土农宅项目夺得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建筑节2017年度建筑大奖[162][163]
  • 中大建筑学院副教授Peter W. Ferretto教授及他带领的一班年轻毕业生组成的Condition_Lab团队所设计及兴建的中国农村儿童图书馆项目“高步书屋”夺得世界建筑节2019年度“竣工项目——公民与社区”组别奖[164]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肠胃及肝脏科被美国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最新公布的“2021年全球最佳大学学科排名”列为全球第13及亚洲第1。[165]
  •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分泌及代谢科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列为全球最佳大学学科排名亚洲第一。[166]

大中华地区奖项

  • 香港中文大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估中常居香港之首,获取最多奖项[167][168][169]
  • 中国大陆机构主办的未来科学大奖(中国本国的诺贝尔等级的奖项)
    • 卢煜明教授(2016年首届得奖者)[170][171]
    • 袁隆平博士: 杂交水稻之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前委员。
    • 何恺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其深度神经网络研究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 - 提出了深度残差学习,使神经网络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获得以前难以实现的能力,促成了多个突破性的成果——包括AlphaGo,AlphaFold和ChatGPT,而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中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Future Science Prize in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172]
  • 中华民国景星勋章[173][174]

香港罗德学人

罗德奖学金是根据塞西尔·罗德斯爵士(Sir Cecil John Rhodes)的遗愿于1902年创立的奖学金,是一个世界级的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人”(Rhodes Scholars)。不少国际领导人和杰出学者都曾获颁罗德奖学金,当中包括前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前澳洲总理霍克(Bob Hawke),以及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高·斯彭斯(Andrew Michael Spence)等。

罗德奖学金于1986年引入香港后,每年在港挑选一名大学毕业生为奖学金得主,获得者将可前往牛津大学深造,罗德学人的评定标准则除了优秀的学术表现之外,还包括个人特质、领导能力、仁爱理念、勇敢精神、和体能运动。遴选过程非常严谨,申请者必须经过多次的个人面试及集体讨论,并与遴选委员会成员共晋晚膳,应对交流,且必须获牛津大学录取。[177]

罗德奖学金得主数目

罗德奖学金被誉为本科学生的诺贝尔奖,反映学生质素。[178][122]

罗德奖学金得主数目[122]
院校 罗德奖学金得主数目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15名学生
香港香港大学 12名学生

由1986年2021年,中大共有15名学生荣膺罗德学人,数目是香港院校之冠。[179][180]

历届中大的罗德奖学金得奖者[191]
    • 1987年,黄淑慈(英文系)[181]
    • 1992年,梁伟丝(英文系)[182]
    • 1994年,王鸣峰(工商管理系)[183]
    • 1996年,王泽基(电子工程系)[184]
    • 1998年,李珮珊(电子工程系)[181]
    • 1999年,许达仁(英文系)[181]
    • 2000年,黎颖瑜(社会学系)[185]
    • 2002年,骆敏贤(中国语文及文学系)[186]
    • 2004年,冯思宇(翻译系)[181]
    • 2005年,陈晓彤(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187]
    • 2007年,张天羽(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188]
    • 2008年,吴绍伦(心理系)[189]
    • 2010年,郑华哲(医学院)[190]
    • 2016年,戴漪晨(分子生物技术学系)[179]
    • 2021年:梁雅媛(医学院)[180]

香港中文大学的电影奖项得主以及电影业会长

  • 林黛:四届亚洲影展女主角奖
  • 许冠文: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香港演艺人协会创会会长、香港导演会副会长、首位艺人获得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 钟景辉:香港戏剧协会会长

大学评估

排名声誉

全球排名

大学排名
香港中文大学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192]44名(2025)
《QS》世界排名[193]36名(2025)
《US NEWS》世界排名[194]42名(2024)
《ARWU》世界排名[195]101–150名(2024)

学术界评估

顶尖奖项(即等同于诺贝尔奖的奖项)获奖人数

顶尖奖项获奖人数(香港)
院校 诺贝尔奖 图灵奖 菲立兹奖 普利策奖 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克劳德·E·香农奖 沃尔夫农业奖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11 2 1 1 1 1 1
香港 香港大学 0 0 0 0 0 0 0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学术评审报告(RAE)

  • 评审准则:大学所有学系的客观研究成果,并依据结果,对大学进行拨款和分配学额。[196]
RAE香港各大学的学术评审
院校 香港政府评核各大学国际领先研究的数量 相应获得的拨款额
(据2018年5月22日信报)
相应获得的学额增减
(截至2017年8月)[197]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98个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拨款占收入52% 学额增加 108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学 191个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拨款占收入24% 学额增加 27
香港 香港大学 187个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拨款占收入50% 学额增加 98

RAE医学科目学术评审:

医学学术评估
院校 教员数目 最高四星级研究成果数目(备注)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245教员 10个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医学)(无牙医)
香港 香港大学 331教员 13个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医学与牙医的总数)

RAE 法律科目评估:

法律学术评估
院校 2006 2014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00%达“国际水准” 64%国际领先、卓越水准;0%劣等(U级)
香港 香港大学 86.48%达“国际水准” 46%国际领先、卓越水准;3%劣等(U级)

(备注:香港政府的评审报告指出:港大属最热门的科目“法律”的研究水平被中大法律学院抛离。[198](完整数据见报刊报导[199]


路透社排名[200]

  • 排名准则:学术创新的客观成果(但较偏重专利产出量)
路透社排名
院校 2016[201][202] 2017[203] 2018[204] 2019[205]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 (亚洲排名第21位) 1 1 1
香港 香港大学 3 (亚洲排名第56位) 2 3 3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学 2 (亚洲排名第30位) 3 2 2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学 4 (亚洲排名第66位) 4 4 4

(备注:2016年港大的排名应该为2,科大为3。港大部分专利列于Versitech 名下,所以该年数据有误)


全球专利拥有数量

  • 香港中文大学自2017/18年度统计起连续第三年成为全港获得最多专利授权的院校。[206]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两岸四地首席大学排名(依据《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柏林原则》)

  • 排名准则:此排名为QS的改进版,是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数个同时适用于两岸四地教育状况的4大类13项指标。所有与规模有关的指标同时使用了绝对数和相对值。指标权重的安排遵循《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柏林原则》。此排名与QS排名或泰晤士排名不同, 其数据为客观数据。[207]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两岸四地首席大学排名
院校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208] 2020[209]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华大学 1 1 1 1 1 1 1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大学 7 5 5 4 4 2 2 2 2
台湾地区 国立台湾大学 2 2 3 3 7 9 9 10 13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5 6 7 5 5(是年并列) 4 4 3 3
台湾地区 国立清华大学 3 3 2 2 3 3 3 9 10
香港 香港大学 6 4 6 6 5(是年并列) 6 8 5 8

[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


西班牙教育部高等学术研究委员会WRWU排名

  • 排名准则:规模、能见度(visibility)、学术档案、学术论文(包括自然与人文科学文献)
WRWU香港排名
院校 2024[224]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
香港 香港大学 2


俄罗斯教育部MosIUR排名

  • 排名准则:排名根据三项主要大学使命进行评价排名:教学(占比45%)、科研(占比25%)及社会关联度指标(占比30%)。该排名项目使用了一系列基于客观数据的新评估标准,没有使用任何如QS、THE等排名“主观声誉问卷调查”;也避免如ARWU(软科)般过于强调理科的顶尖奖项。[225]
  • 该排名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
MosIUR[226]香港排名
院校 2023[227] 2022[228] 2021[229] 2020[230]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 (全球第30名) 1 (全球第28名) 1 (全球第20名) 1 (全球第24名)
香港 香港大学 2 (全球第90名) 2 (全球第63名) 2 (全球第34名) 2 (全球第30名)


美国US News排名

US News[231]香港排名
院校 2024[232] 2023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 (全球第42名) 1
香港 香港大学 2 (全球第44名) 2


ARWU排名

  • 排名准则:客观顶尖学术成果(但颇忽视人文学科)[233]
ARWU世界排名
院校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234] 151-200 151-200 151-200 151-200 151-200 151-200 201-300 151-200 151-200 101-150 101-150 101-150
香港 香港大学[235] 201-300 201-300 151-200 201-300 151-200 151-200 101-150 101-150 101-150 101-150 151-200 101-150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学[236] 201-300 201-300 201-300 301-400 301-400 301-400 301-4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151-200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学[236]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201-300 301-400 201-300
ARWU香港排名
院校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234] 1 1 1(并列) 1 1(并列) 1(并列) 2 2 2 1(并列) 1
香港 香港大学[235] 2 2 1(并列) 2 1(并列) 1(并列) 1 1 1 1(并列) 2

非纯学术排名

QS世界排名

  • 排名准则:主观比重占50%(其中40%来自给学校的问卷调查;10%来自给雇主的问卷);师生比例、来自外地学生比例占30%(其中20%来自师生比例;10%来自国际职员学生比例);学术比例占20%(引用量)。[237]
  • 备注:QS问卷答复比率低于1%;且发给共和联邦国家和地区的问卷占多数。[238]导致香港的大学排名进入前50名,和拥有众多诺贝尔得奖者的大学并列(例如中大、港大、科大和城市大学排名全部超过仅在文科即拥有18名诺贝尔奖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超越仅医学就拥有18名诺贝尔奖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没有任何诺贝尔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排名超越的东京大学, 且排名贴近世界Super Six 大学(即:伯克利、MIT、斯坦福、哈佛、牛津和剑桥)[239])。[240][241]因此是普遍被学术界认为不可信的排名。[242][243][244][245]且QS所发问卷的答案由学校自己提供,导致可被参与排名的学校操纵。[246][247]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英语:UC Berkeley’s Center for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发现QS排名和大学与其有否合同相关,有合同比没有合同同等情况下,排名会更高。[248]台湾学者指出:欧美对这些QS、Times大学排名并不重视,因为是这些排名的系统设计,导致排名变动;以美国而言,许多很好的学校排名不理想且落后于不好的学校。这是因为这些排名系统相当部分是用问卷调查出来的“名声”来做评比,例如若在报章杂志不断宣传这个学校很差,它的排名就会愈差。[249]
院校 2018 2019 2020 2021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234] 46 49 46 43
香港 香港大学[235] 26 25 25 22

政府评级

鉴于上述各种排名的缺点以及每年按照不同的排名准则而变动,2021年开始有政府对大学进行综合等级评定。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之境外大学学科综合竞争力分级目录(人文学科)等级

  • 等级排名准则:人文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包括哲学、法学、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社会学、历史、经济、教育学、工商管理等人文学科。香港中文大学在几乎所有科目被列为香港最高的等级[250]
香港排名
院校 2023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A类
香港 香港大学 A类

英国政府为认定及引进精英人才,将英国以外的精英大学(第一等级)做一名录[251] 名单中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20所美国顶尖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等。[252]

香港排名
院校 2022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第一等级)
香港 香港大学 (第一等级)

中大对排名的立场

不同的排名采用不同的指标。部分排名采取客观数据(如RAE、路透社排名、ARWU软科排名,两岸四地的排名等);部分排名如QS、THE、USNEWS采取主观评分的方式。[253]例如在2019年中大学生与香港警方爆发剧烈冲突后,THE把中大法律系的排名大幅下降42位[254],但是学校的质素不可能和示威有关。这类排名年年变化是因为排名绝大分数来自问卷调查出的主观感觉。因此中大一般不理会这类排名。中大取向类似日本的大学,并没有刻意管理学校以追求这些非学术私企商业的主观问卷调查得出的排名(如QS、THS、USNews等)。但是消极对待这些排名的结果是导致这些排名机构将中大排得偏低。中大这种‘清高’理念也受到相当的非议,因为反而是这类非学术兼带商业性的排名在普罗大众的报刊发表,而影响巨大[255][256][257][258][259],但中大前任校长刘遵义沈祖尧仍称:

大学竞争及比较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中学学生最难被取录进入本科的香港的两间大学[注 4]之一。

在70至80年代没有香港科技大学及大学联合招生(JUPAS)前,能依循六年制中学通过香港高等程度会考(H-Level)考入四年制的中大和依循七年制中学通过香港高级程度会考(A-Level)考入三年制的港大的本科学生总数只有1 - 2%[262];参见主栏目香港教育: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因此一直被认为是香港最顶尖的大学,地位等同于中国大陆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台湾的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参见主栏目大学竞争)。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推动公帑资助和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优质及持续发展,受惠于两个界别的发展,适龄人口组别中约 48%的年轻人现时能够修读学位程度的课程;连同副学位学额一并计算,修读专上课程的年轻人现已超过 70%。[263]

前校长李国章更将和香港大学的竞争白热化;明言香港人热衷的香港大学在国际学术界上“闻所未闻”(国际学者的声誉排名中香港惟一入榜的是香港中文大学[264]);并指出香港政府应该重点栽培学术性的香港中文大学成为惟一的精英大学。[265]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定期如英国两大高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般举办学术和体育的“两大对抗赛”,包括香港两大校长杯足球赛[266]、香港两大划艇赛[267]、辩论比赛[268]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均为香港第一等级大学,学生代表香港几乎所有领域的精英。媒体常见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哪间比较好的讨论[269]。一般来说,香港中文大学偏重学术研究,在学术排名中(如ARWU、RAE等)中大的排名较高;多名教授、校友曾获国际顶级嘉奖,也盛产最多罗德奖学金的本科学生。而香港大学为香港首间公立大学,并于QS、THE、USNEWS等国际认可的排名上多年来都比香港中文大学高,香港大学亦有全港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每年学术论文发表数目以及顶尖2%发表论文的学者香港大学亦比香港中文大学多。

学院方面,香港大学的医学院,文学院,工学院,理学院,法律学院均比中文大学早成立,而香港大学的牙医学院更是香港中文大学没有的学院;香港大学拥有10个学院而香港中文大学则只有8个。而校友,毕业生,校友组织数目亦是香港大学领先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面积为全港最大,香港大学旗下则拥有最多的香港历史建筑以至香港法定古迹[270]

招生成绩

  • 顶尖科目普遍收生成绩中大略高于港大,也为香港八所大学中最高。[273][274][275] 2021年,以最佳 5 科成绩中位数计算,全港收生最高分的 10 个课程中,4 个为中大课程,分别为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医学、环球商业学和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276]
  • DSE状元部分年份多数入读中大医学院[277]部分年份多数入读港大医学院[271]2017年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共有六位状元[注 5]。其中五位选择入读香港大学的医学院;而“超级状元”[注 6]选择读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278]2019年12名状元心仪的大学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剑桥大学,其中7名状元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279]。2021年7 名考获 7 科 5** 的状元,其中 4 人获取录入读全港收分最高的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课程,包括一位考获 8 科 5** 的“超级状元”,为中大自 2019 年后再次打败港大包揽超过一半状元。另外 3 名状元则获港大取录。[276][280] 2022年届DSE共诞生8名状元(即考获7科5**或以上),其中4人是连同数学科延伸部分均获5**的超级状元。 8名状元之中,6人将入读中大,其中5人入读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包括两名超级状元,另一位超级状元则入读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 2022年全港考获4科5**以上的学生,57%获中大取录,比例也为全港院校最高。[281]同样于2023年,首100名尖子超逾五成入中大。[282]
  • 2018年、2019年,以中学文凭试满分为49分计算,考获46分或以上而修读医科的74名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选择入读中大医学院[283][284][279](也见2019年7月11日苹果日报头版)。2020年经联招成功获取录入读成绩要求最高的医科中之学生,近六成人选择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285]
  •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或称“环球医学系”)连续9年成为全港收生成绩中位数最高分的学科。[279][286][287][280][281]

顶尖科目收生成绩

(备注:以4个核心科及两个选修科总分中位数计算)[288][289]

院校 2022[290]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医学(中位数)46.5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40
环球商业学 39
医学 36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40
环球商业学 39
医学 37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41
环球商业学 38
医学 37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40
环球商业学 39
医学 36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40
环球商业学 39
医学 37
香港 香港大学 医学(中位数)43.5 医学 39
工商管理学 (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 38
牙医 37
医学 39
工商管理学 (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 37
牙医 36
医学 38
工商管理学 (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 38
牙医 37
医学 39
工商管理学 (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 37
牙医 36
医学 38
工商管理学 (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 37
牙医 36

取录资优生

历年来,中大收过的香港理科资优生包括:

会考及高考

在70至80年代没有香港科技大学及大学联合招生(JUPAS)前,香港的六年制中学学生(大多是中文中学)只能通过香港高等程度会考(H-Level)考入四年制的香港中文大学。而七年制中学学生能通过香港高级程度会考(A-Level)考入三年制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学生总数:[292]

声誉

香港各中学的校长评选

  • 香港各中学的校长评选的“学界排名榜”,中大为第一名。[293]

雇主评选

  • 于评核实际工作表现的“本港雇主最愿意聘用的大学毕业生”的2016年调查中,中大列香港第一[294]
  • 比较香港各个大学毕业生的薪酬,中大毕业生的薪酬时名列第一[295][296][297]或者时和港大接近并列第一[298]

于外国和本地的声誉

  • 香港大学进行的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调查结果,2004-2016年期间,香港中文大学在“港人眼中的大专院校排名”中名列第二。(惟此调查由于“自己评论自己”且属于完全主观的调查而被质疑[299][300]
  • 中国校友会网2000-2012年期间调查香港中文大学“最受香港高考状元青睐”[301],同时也是第二最受中国状元欢迎的港校。[302]
  • 《香港专业教育网》于2000年所作的调查,中大拥有最多学科专业获评为“最佳”[303]

校园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科学馆铭泽楼(俗称“饭煲”)
新亚书院

起居设施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各个大学中占地最大的大学,校园面积137.3公顷,同时是香港面积第三大的单一地段,仅次于愉景湾的649公顷及香港国际机场的1,255公顷,范围横跨沙田区及大埔区(39区部分属于大埔区)。

图书馆
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外的雕塑“仲门”,俗称“烽火台”,在1987年12月3日揭幕。传说向大学图书馆方向穿过会得到一级荣誉毕业,向科学馆方向穿过就不能毕业。

大学图书馆系统于1963年创校时成立,迄2015年中大实体藏书量约达2,650,044册、电子书4,053,751册;共约700万册。而期刊有8,853种,另加电子期刊132,996种。中大图书馆是香港各大学中其中一个最大的图书馆系统。[304]

大学图书馆目前共有七所成员。除大学总馆外,有三所为学科图书馆:医学、法律及建筑学特别图书馆。而新亚、联合及崇基亦各自拥有一所内藏跨学科读物的分馆。

此外,原属美国领事馆新闻处辖下之图书馆——美国研究图书馆(American Studies Library)也归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该馆于1993年将大部分藏书迁移到香港中文大学港美中心,后交大学图书馆系统管理,其位于联合书院胡忠图书馆二楼。馆藏包括Professor James Meriwether所赠之威廉福纳特藏及美国研究特藏,为亚洲最完备之美国研究特藏。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分馆名称为:[305]

  • 大学图书馆(1965年成立)
  • 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1951年成立)
  • 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1949年成立)
  • 联合书院胡忠多媒体图书馆(1956年成立)(包括:美国研究图书馆(1993年成立))
  • 李炳医学图书馆(1980年成立)
  • 建筑学图书馆(1994年成立)
  • 利国伟法律图书馆(2004年成立)
体育设施

香港中文大学有各类运动设施[306]供教职员及学生使用(亦是全港惟一于校园内拥有两个田径场的大学),包括大学体育中心、夏鼎基运动场、岭南运动场、水上活动中心、书院体育馆、篮球练习场身室、壁球室、康乐室、网球场、游泳池、篮球/排球两用场、射箭练习场。其中,夏鼎基运动场是每年4月举行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体育科实习考试指定试场。

邵逸夫堂
邵逸夫堂

邵逸夫堂为一个可以容纳1,438人的演奏厅,可供音乐、戏剧、舞蹈等演出以及电影、讲座、典礼、集会和考试等活动使用。驻有专业及具经验的前、后台工作人员。欢迎校内及校外人士租用举办文化活动。[307]

大学保健处

位于大学校园中央的保健路的“大学保健处”,提供一系列医疗服务,包括门诊、身体检查、专科、护理、配药、化验、物理治疗和牙科服务。

饭堂
伍宜孙书院学生饭堂
崇基学院众志堂学生饭堂
新亚书院学生餐厅因受COVID-19疫情打击,在2020年11月结束营运

香港中文大学有多个学生饭堂和职员饭堂遍布校内,共30余间。

学生饭堂
  • 范克廉楼学生膳堂
  • 范克廉楼咖啡阁
  • 范克廉楼素食餐厅
  • 兰苑(在崇基学院
  • 李卓敏基本医学大楼小食店
  • 女工合作社小食店
  • 崇基学院众志堂学生饭堂
  • 新亚书院学生餐厅(易手前以红豆冰闻名,2020年11月底因受COVID-19疫情打击而结束营运。[308],2021年9月易手后重新营业)
  • 逸夫书院学生饭堂(在国楙楼低座)
  • 联合书院学生膳堂(在张祝珊师生康乐大楼)
  • 联合书院思源馆
  • 善衡书院餐厅及咖啡阁(在何善衡馆)
  • 晨兴书院宴会厅
  • 晨兴书院咖啡阁
  • 伍宜孙书院学生饭堂
  • 和声书院学生饭堂
  • 敬文书院学生饭堂(已结束营运)
  • 李慧珍楼咖啡室
  • 李慧珍楼清真餐厅
  • 庞万伦学生中心咖啡室 (Paper&Coffee)
  • 赛马会研究生宿舍三座咖啡室(小念头)
  • The Stage
  • Inno 330
  • Cafe 330
职员饭堂(部分餐厅非职员也可以光顾)
  • 新亚书院云起轩职员饭堂(只限已申请此饭堂会籍的教职员及新亚书院校友,以及其陪同人士)
  • 崇基学院紫荆阁职员饭堂(已于2017年9月起易手并重新开业,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联合书院聚贤轩职员饭堂(只接受学生以团体预订方式入座,教职员不在此限)
  • 逸夫书院涵碧轩职员饭堂(只限教职员预订入座)
  • 范克廉楼教职员餐厅(又名中菜馆,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大学宾馆教职员餐厅(已停业,改建为伍宜孙书院健身室如日坊)
  • 伍宜孙书院教职员餐厅(只限教职员预订入座)
  • 兰苑(位处崇基学院,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威尔士亲王医院职员餐厅
  • 范克廉楼见龙阁(大学宴客专用)
学生宿舍
联合书院的汤若望宿舍
合一亭位于新亚书院学生宿舍学思楼与知行楼之间

中文大学逾半学生可获安排宿位。9所成员书院(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声书院)共有30幢宿舍,连同医学院所提供的宿位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8,400个宿位。学生事务处辖下的国际生舍堂(前身为教职员宿舍五六苑,以及职工宿舍;前者采用高级公务员宿舍标准兴建)于2005年启用,可容纳42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换生。晨兴书院、善衡书院及敬文书院为三所进行“全宿共膳”政策的书院。

教职员宿舍

在崇基学院1956年迁入后,已有为教职员先后建造六幢宿舍。而在1970年代校园整体建成时,由于交通不便,加上有不少教职员来自外地(尤其是台湾、美国),校方当时就兴建了合共十幢教职员宿舍(1970至1978年入伙,一至六苑按教职员所属书院分配:第一苑及没有兴建的第二苑属崇基学院,第三及第四苑属联合书院,第五及六苑属新亚书院),全部以高级公务员宿舍标准兴建。而在1981至1995年间,校方另建了九幢教职员宿舍,使大学曾一共有25幢教职员宿舍。然而,教资会后来推展新教职员薪津福利政策,以现金津贴永久取代部分宿舍,第一苑、第五至九苑及科学园路校门宿舍因而被分别改建,使目前教职员宿舍只余19幢。

宾馆

大学宾馆现设于昆栋楼,兼作研究生宿舍;而原先的大学宾馆,已重建成伍宜孙书院(一座保留,易名如日坊;二座拆卸重建成书院东翼)。

购物

大学书店为位于康本国际学术园的大学书店(由商务印书馆营运);另有“女工同心合作社”(小食档,由女工与中大基层关注组合营)、Fusion 超级市场及一所理发店。校方另于富尔敦楼设“纪念品销售处”。

银行
崇基李慧珍楼地库的东亚银行分行(现已迁往庞万伦学生活动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本部富尔敦楼一楼设有恒生银行分行,崇基学院庞万伦学生活动中心设有东亚银行分行,新亚书院乐群馆梁雄姬楼地下设有东亚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另外大学站内分别有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之自动柜员机提供。

校内交通

中文大学穿梭校巴

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若徒步往返“山城”中各座教学大楼及舍堂较为不便,因此校内设有穿梭校巴和穿梭小型校巴,由交通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管理,共有14辆自置校巴。教学日除设有穿梭校巴,亦有转堂校巴行驶,共有10条路线(其中一半车辆由交通处派出,其余车辆则由阳光巴士及强记旅运承办,部分外判车辆由交通处司机值乘;以往外判车队全部由强记旅运承办,而胜兴运输亦曾经与强记旅运承办穿梭校巴服务)。

穿梭小型校巴(分南北行,北行往第10苑,南行往大学站,由阳光巴士营运[注 7])一律收费港币$5.5。由于收费高昂,加上一般仅有居住于校内的教职员及其家属乘搭,该路线因而被中大学生称为“富贵巴”。

中大校内主要的穿梭校巴站包括:大学站、康本园、大学体育中心/善衡书院、邵逸夫堂/科学馆、冯景禧楼、大学行政楼、联合书院、新亚书院、逸夫书院、敬文书院、39区。

以往,曾有来往大学站香港教育学院的校巴行驶,中文大学英文研究与教育(中大和教院合办)的主修生可以免费乘搭,唯此安排已于2008年连同课程取消,目前只供教育大学学生(教大开放日时可供公众乘搭)使用。

在2007年9月,校方曾推出新收费政策,不论是否教学日,均向非持有学生证或职员证之人士收取$3车费,此政策包括向在中大校园工作的外判员工收费,引起争议,学生会发动“巴·不得”运动。其后发现校方并无权于校巴收费,校方已于同年10月取消新收费政策。

目前,校方已在校巴及车站注明“只准中文大学学生及教职员乘搭校巴”及“交通组人员有权检查是否持证”,除中大学生或职员外的一般市民并不应该乘搭校巴,以免违反法例和保险要求。校方建议一般游客乘搭收费穿梭小型校巴,或步行至目的地。

穿梭校巴路线
常规穿梭校巴
校职员及学生专车,只在星期一至六服务(公众假期除外)
1A 本部线 大学站 → 大学体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
1B 大学站 → 赛马会研究生宿舍 → 大学体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赛马会研究生宿舍 → 大学站
2 新联线 大学站广场 → 大学体育中心 邵逸夫堂* → 冯景禧楼 → 联合书院 → 新亚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
3 逸夫线 康本国际学术园 → 大学体育中心 → 科学馆 → 冯景禧楼 → 三、四苑 → 逸夫书院 → 敬文书院 → 十五苑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
4[注 8] 环回线 康本国际学术园 → 环回东路 → 敬文书院 → 39区 → 敬文书院 → 15苑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
8[注 9] 西部线 39区 → 敬文书院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大学行政楼 → 科学馆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三、四苑 → 逸夫书院 → 39区 → 敬文书院 → 环回东路 → 大学站
N 晚间线 大学站 赛马会研究生宿舍* → 大学体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三、四苑 → 逸夫书院 → 39区 → 敬文书院 → 15苑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赛马会研究生宿舍* → 大学站
转堂校巴
校职员及学生专车,只在教学日服务
5 上行线 崇基学院教学楼 → 大学体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冯景禧楼 → 联合书院 → 新亚书院 → 三、四苑 → 逸夫书院 敬文书院*
6A 下行线 敬文书院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三、四苑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广场 → 崇基学院教学楼
6B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广场 → 崇基学院教学楼
7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广场 → 崇基学院教学楼
穿梭校巴
校职员及学生专车,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服务
H 假日线 大学站 → 大学体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三、四苑 → 逸夫书院 39区* → 敬文书院 → 10苑 → 15苑 → 联合苑 → 和声书院 → 逸夫书院 → 三、四苑 → 新亚书院 → 联合书院 → 大学行政楼 → 善衡书院 → 大学站
收费穿梭小巴
开放予公众人士乘搭,只在星期一至六服务(公众假日除外)
穿梭小巴
(票价:$5.5)
上行:大学站 → 王福元楼 → 崇基教职员宿舍 → 教研楼一座 大学保健处* → 大学图书馆 → 冯景禧楼 → 三、四苑 → 和声书院 → 联合苑 → 15苑 → 10苑/11苑
下行:10苑/11苑
→ 15苑 → 陈震夏宿舍 → 三、四苑 → 大学行政楼 大学保健处* → 何善衡工程学大楼 → 教研楼一座 → 崇基教职员宿舍 → 何添楼 → 康本园 → 大学站

注:黑底白字代表只有部分班次途经该站。

特色景点

百万大道

组织架构

职称(中文) 职称(英文) 人物
监督 Chancellor 1997年6月30日或以前:时任香港总督
1997年7月1日起: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副监督 Pro-Chancellor 从缺
校董会主席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查逸超教授
校董会副主席 Vice-Chairman of the Council 陈德霖博士
校长 Vice-Chancellor / President 段崇智教授
常务副校长 Provost 陈金梁教授[309]
协理副校长(学生招募) Associate Vice-President (Student Recruitment) 陈新安教授[310]
副校长(教育)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Education) 潘伟贤教授[311]
副校长(学生体验)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Student Experience) 汪宁笙教授[312]
大学辅导长 University Dean of Students 高永雄教授[313]
副校长(研究)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Research) 岑美霞教授[314]
副校长(策略发展)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Strategic Developments) 陈伟仪教授[312]
协理副校长(创新及企业) Associate Vice-President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李康善博士[315]
副校长(校友关系及拓展)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Alumni Relations & Advancement) 陈德章教授[312]
副校长(行政) Vice-President (Administration) 待聘
协理副校长(校外联系及推广) Associate Vice-President (External Engagement and Outreach) 金江先生[316]

历任校董会主席

历任校长

关于中大成立前的院校资料,请参看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

肖像 校长 上任 卸任 备注
容启东
教授
1963年
10月17日
1964年
2月6日
副校长代行校长职务
1 李卓敏
教授
1964年
2月7日
1978年
9月30日
请辞退休
2 马 临
教授
1978年
10月2日
1987年
9月30日
请辞退休
3 高 锟
教授
1987年
10月2日
1996年
7月31日
请辞退休;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4 李国章
教授
1996年
8月1日
2002年
7月31日
转任教统局局长而请辞
5 金耀基
教授
2002年
9月11日
2004年
6月30日
请辞退休
6 刘遵义
教授
2004年
7月1日
2010年
6月30日
[317]
7 沈祖尧
教授
2010年
7月1日
2017年
12月31日
[318]
8 段崇智
教授
2018年
1月1日
2025年
1月7日
因新修订后的大学条例而请辞
9 卢煜明
教授
2025年
1月8日

改制前各书院历任校长

  • 合并各书院前至1977年中大改制时的中大各书院历任校长
新亚书院
崇基学院
  • 第1任(1951-1954):李应林教授
  • 第2任(1955-1960):凌道扬教授
  • 第3任(1960-1975):容启东教授
  • 第4任(1975-1976):雷恩教授(Prof. Robert N. RAYNE)
  • 第5任(1976-1977):谭尚渭教授
联合书院

各书院现任院长

成员书院 现任院长
崇基学院 关美宝教授
新亚书院 陈新安教授
联合书院 王香生教授
逸夫书院 梁耀坚教授
晨兴书院 Prof. Nicholas Rawlins(前牛津大学副校长)[319]
善衡书院 莫仲棠教授
敬文书院 王淑英教授
伍宜孙书院 陈德章教授(香港癌症研究所所长)[320]
和声书院 刘允怡教授(已殁)

校友

校友组织[321]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评议会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友会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友会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校友会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校友会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毕业生会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校友会
香港中文大学兼读学士学位课程校友会

活动

中文大学音乐系55周年音乐会

庆祝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55周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音乐会,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校友会(校友会)将于2020年8月24日(星期一),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合办一场音乐会。届时,音乐系师生校友联同邝励龄、吴智诚、卢思泓、杨伟杰、陈璧沁、卢厚敏、叶咏媛、刘卓熙等一众校友,组成不同小组、中乐团、合唱团、管乐团以及管弦乐团,演绎古今中外的非凡乐曲。

“非同质化代币 (NFT)”卖物筹款

2021年11月8日,由“2021中大校友日毕业纪念班筹款委员会”推出中大首个NFT卖物筹款,作品名称定为“百万丰彩”,有百万大道丰富色彩之意,而“百”亦可指一百份,合起来才见到全貌,亦有中大人应当团结之意;“丰彩”谐音“风采”,寓意中大人团结齐心,展现好风采。[322]

学生会

由于中文大学成立时,3间成员书院都有各自的学生会,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至1970年代才正式成立。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均是中大学生会的当然会员。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包括“干事会”、“学生报”、“校园电台”等组织,而传媒报道的“中大学生会”通常是指“干事会”。以上组织皆由“代表会”负责监督,但其组成方式与前三者不同,前三者由中大学生投票选出(选举由代表会举办),代表会则由按书院直选的民选代表和每所书院学生会会长及代表会主席担任的当然代表组成。2017年,中大学生会成立“司法委员会”,司法委员由司法委员推荐小组遴选、代表会提名、学生会会长委任。

中大学生会自成立以来,经常就学校政策对校方和政府表达意见,如“反四改三运动”、“杀系事件”、“哭中大事件”及“保树立人”等,也曾声援1989年在北京学生运动,创立中国民运基金

2021年10月7日,中大学生会于其 Facebook 专页宣布,考量学生最大利益下,决定解散学生会,代表会所有代表请辞[323][324]

争议

“新亚桑拿”海报及性暗示口号争议

2002年8月23日中大的迎新营中的“四院会师”,有学生展示印有“新亚桑拿”字样的性感少女大型海报(影射新亚书院的女生),并呼喊含有淫秽暗示的口号,例如:“联合组妈最尽责,含吸奶啜有方法”。该事件引发媒体的广泛报导。事后,中大迎新营筹委会发表声明致以歉意,而中大学生会则发表声明对此事表示强烈谴责。[325][326]

2002年以后的“四院会师”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大幅改变,但为了避免媒体的过度渲染,活动负责单位在活动结束后立即收回新生的口号纸,避免落入媒体之手。随着新书院的加入,四院互片已经发展成“七院混战”,并于2012年增加至九间书院。

中大社运

2014年9月22日有13,000人齐集中大百万大道,出席大专罢课启动集会,为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专学生罢课

香港中文大学校园面积广阔,其中百万大道及烽火台一直是香港学运聚会中心。中文大学在重要的社会运动活动中,如1989年的六四事件2012年反国教以及2014年的雨伞革命,皆曾作为集会地点以及游行起点。[327]

2019年,中文大学学生继续以大专学界代表身份参与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运动。该年6月,中大学生会拨出103万元成立反送中基金,支援民主运动。[328]

同年8月,学生会更取消全校性质的迎新营(“巨O”),以迁就当时同时举办的各项集会及示威活动。[329]而在8月尾的各书院迎新营中,传统活动“四院会师”由玩乐性质转型为呼应反修例运动,参与者大多戴上黄色头盔,有些更配备防毒面具、眼罩,高呼带有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口号,如“五大诉求”口号,并呼吁新生参与9月的罢课行动。[330]同年9月2日,学界罢课集会在中大百万大道召开。[331]唯部分学生涂污校园的行为遭到校方和部分市民的反对。[332]

“暴大”事件

在2019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被网民在Google Map恶搞,其中文名称曾一度显示为“香港暴徒中文大学”,目前已被修正。[333] [334]自此“暴大”一词开始被该校学生和网民广泛使用,成为中大其中一个著名的别名。 [335][336][337][338][339] 由反修例运动爆发至11月5日,被拘捕并落案检控的以中大为最多。[340]

2019年11月中大冲突
学生在烟雾弥漫、充满催泪烟的环境下
冲突发生后,校方实施校园出入管理措施,公众需要登记身份证明资料才能进入

2019年11月香港三罢行动中,以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为主的示威者与香港警方在校园发生激烈冲突,为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运动一重大事件。

11日当天早上,有示威者在中大“二号桥”上设置路障,并向吐露港公路抛掷物件。多名防暴警察(此指速龙)在二号桥上与示威者对峙。期间,防暴警察向校园发射多枚催泪弹及防暴子弹,而示威者则投掷汽油弹汽油弹、体育弓箭还击,有学生被枪伤后声言若警方再不撤退则“炸吐露港”。[341][342][343]双方由早上起对峙,情况直至黄昏才缓和。

惟次日(12日),学生和警察的对峙更趋激烈。警方称于11月11至12日进攻中大期间,共发射1,600枚催泪弹和1,700枚子弹,其中警方曾在15分钟内投掷400枚催泪弹,密度之高为世界示威史上罕见。警方攻击导致60名学生受伤,1人失去知觉及意识。[344][345] 传媒看见警察攻击中大的惨况,一度落泪。[346]在冲突期间,香港中文大学的战斗状况引发市民自发在多区进行“围魏救赵”的抗议活动。[347]

11月15日,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表示,过去暴徒(指勇武派示威者)在部分大学校园内造成更大破坏,校内设施成为练靶场,校巴等车辆被用作运汽油弹,有人设检查站不准部分传媒进入。多间大学被改造成暴徒基地、罪恶温床,大学已成为香港最危险的地方,暴徒占据接管校园,用作制造汽油弹及武器的兵工厂,令大学成为暴乱的桥头堡。大学管理层不能完全游说学生,亦管不到校园及校内暴徒。[348]

事件中,合共有5名中文大学学生于11月11日被警方拘捕,并控告暴动罪,案件将在2020年12月开审。另外5人在11月12日被捕。

冲突发生后,校方于2019年11月20日开始实施出入管理措施,车辆只可经由大埔道大学正门入口进出校园。而二号桥一直围封至2020年4月28日才重开,并收窄为单线行车。[349]而大学教职员及学生须出示“中大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才能进入校园,校友须出示校友图书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或校友信用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证明身份,公众需要登记身份证明资料才能进入,并保留拒绝公众进入校园的权利。2021年8月,师生依然需要持有智能卡作验证,但访客则可于校园入口处登记其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入校园。[350]

撤回大学医疗教学拨款

2019年11月,政府撤回三项涉及大学医疗教学设施的拨款,当中一项包括中文大学于大埔兴建一座教学科研综合大楼[351][352][353] [354]

中大冲突一周年
参与人士在百万大道影“毕业照”和合唱《愿荣光归香港》后便解散

有该校学生适逢2020年11月19日该校第88届颁授学士及硕士学位典礼大会举行日举行示威,纪念中大保卫战一运年。示威者先发起由该校的民主女神像步行至百万大道的游行,再于大道上集会,高唱《愿荣光归香港》。其中,游行共约210人参与[355]。其后有8名人士涉非法集结被捕,其中3名非中大学生涉煽动分裂国家。[356]

美国停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地质科技合作

为压止示威浪潮,政府推出港区国安法,由此引发美国制裁香港,中止对香港的特殊待遇。制裁中惟一和学术相关项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点名要求美国内政部辖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暂停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合作“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in Earth Sciences (TIAS 09-1109)”。[357][358][359]

中文大学入口检查站爆争执 5人被捕

2021年1月25日晚上,警员搜查中大宿舍,和声书院学生会长胡筠弦(左)回应事件

2021年1月11日为香港中文大学下学期开学日,中午12时15分,中大校园电台指有约8至9名黑衣蒙面人士在大学站外大叫“唔洗show证”,并呼吁进入校园的学生无需向保安展示学生证。黑衣人其后推倒铁栏后离开,被保安追赶,当中有人向保安投掷不明白色粉末。其后警方拘捕其中1名男子,校方证实是中大学生,他涉嫌扰乱公众秩序及普通袭击被送往马鞍山警署受查。校方也证实一名保安被粉末洒中,需送院检查;并指事件涉及袭击行为,遂报警处理。事后现场多个铁马被拉倒,警员封锁现场调查,而消防员调查地下粉末成分。[360]校方报警处理后,一名20岁男子被捕。到1月12日,大批沙田重案组探员带同法庭搜查令到达大学站入口截查途人,并进入校园调查及搜证。[361]

2021年1月25日晚上8时50分,警员到善衡书院利国伟宿舍、和声书院宿舍及伍宜孙书院宿舍进行搜查,消息指3人被捕,包括中大学生会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区倬僖。而搜查期间,学生会表示舍监及警员以“保障同学隐私”为由,阻止他们拍摄,并登记拍摄人士身份。[362]而另外两人分别在荃湾及上水拘捕,涉嫌非法集结及袭击他人,意图导致他不作出某些作为。新界南总区刑事部(行动)警司陈志昌形容被捕者的行为如袭击,目的是让中文大学不执行出入要身份核证的措施。警方指仍然有一人在逃,又说中大并非法外之地,警方进入校园搜证前已经与校方联络。[363]到1月26日,一名被警方通缉的22岁中文大学学生,晚上赴荃湾警署自首。[364]

2021年2月23日,中大确认再多两名分别22岁及24岁的中大学生被捕。善衡书院学生会表示,其中一人为宿舍导师。警方表示两人涉嫌“非法集结”及“袭击他人意图导致不作出某些作为”,与中大1月开学日撒粉案有关。事件至今共有7人被捕。[365]

到2022年9月2日,22岁被告认参与非法集结,沙田裁判法院署理主任裁判官张志伟指事件中有人使用暴力,亦有人因此受伤,即时监禁是惟一选择,最后判处监禁6星期。而同案余下3位被告,包括前中大学生会会长区倬僖及2名学生则不认罪。[366]到2023年3月24日,沙田裁判法院裁判官朱文瀚指,虽然警员称有片段拍到 2 被告曾拍卡进出宿舍,但相关片段没有连贯性,未能拍到 2 名被告从一地点前往另一地点,控方亦未提供证据证明拍卡纪录真确性。而区倬僖当天身穿的红色上衣、现场检获的胶袋没有独特性,另一学生在案发现场外拍摄,亦不等于有参与捣乱行为,加上他们并非在现场被捕,难以在毫无合理疑点下定罪。最后3人裁定罪名不成立,区另申请讼费获批。[367]

校方封杀学生会候任内阁

学生会在2021年2月26日凌晨12时紧急召开记者会交代详情,副会长何思珩(右)发言时一度哽咽,表示在没有钱下仍然会为同学服务

2021年2月24日,新一届中大学生会“朔夜”正式成立。不过交接仪式未进行前,中大校方在2月25日晚上发出“严正声明”,指新一届学生会内阁政纲内容失实及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将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实行多项措施变相废除学生会。包括暂停为学生会代收学生会会费,要求学生会注册为独立社团或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等。校方同时暂停为学生会干事会提供行政与大学场地支援。学生会凌晨12时紧急召开记者会交代详情,对事件表示极度遗憾和委屈,是创会超过50年以来前所未有,批评校方打压学生的声音和漠视同学授权。其中副会长何思珩发言时一度哽咽,表示在没有钱下都会为同学服务。全体成员两度向公众90度鞠躬致歉。[368]

到2月27日凌晨,内阁在facebook专页宣布正式撤回参选宣言及政纲等有关文件,并将早前的帖文和图片全部删除,头像相片变为黑色,但没有交代原因。[369]到3月1日,当选内阁在上任干事会首天宣告集体请辞,会长林睿睎表示有内阁成员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及威胁,如干事会成员及其家人近日受到严重滋扰甚至“死亡恐吓”,认为辞职属无奈决定。而中大校方发声明回应,指校方从来没有或意图“威吓”及“孤立”学生会干事会或任何其他学生组织,认为内阁“朔夜”对校方的指控失实。[370]

实施新出入管制措施 师生入校前须拍卡

2021年8月17日,校方以恢复面授课堂和提升管理效率为由,公布由8月30日起,中大师生需改用“智能卡”拍卡进入校园范围,而访客需出示由相关书院、学系或部门经大学网上系统发出的二维码(QR Code),经验证才能入内。如未能提供,访客须于校园入口处登记香港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方可进入校园。[371]

直至2024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是其中三间大学仍有出入管制措施。

民主女神像突然被校方拆除

学生在地上以蜡烛拼成新民主女神像以作悼念

2021年12月24日清晨约6时,矗立于校园逾11年的民主女神像,在毫无预告及无先兆下,突然被校方拆除运走。中文大学校方发表声明表示,大学从未准许该雕像于校园展示[372]。有中大学生认为该雕塑在不少同学心中属于“地标”,对雕塑已建立深厚感情,不论大学迎新活动或社运等,都会以此为聚脚点,但在无先兆下被仓皇移走,连“道别仪式”都没有,令人失望。亦有学生认为此举反映政权不容许保留香港人的记忆[373]

事件发生一年后的晚上,约10人在雕像原址摆放纸制民主女神像,周围亦摆放数十个蜡烛。期间有7至8名保安带备扩音器,并拍片纪录,而数名便衣警员在广场附近戒备,而校园闸外亦有约8名军装警。约10分钟后参与者离开,数名保安随即上前清理现场,并将所有物品带上车,但没说明原因。[374]

校方禁止学生在毕业礼抗议

2022年11月24日,中大举行毕业礼。下午4点30分左右,“烽火台”位置有人身披黑色垃圾袋制成并印上“Canteen好L贵”等字样抗议。保安上前指她们触犯涉及毕业典礼的规例,要求对方出示学生证,并要收走道具,却遭到辱骂,其后以人墙包围。有保安更报警称“受到人身恐吓”而报警处理,之后有警察一度到场。保安约10分钟后散开,5名男子亦离开现场。中大指,大学保安人员进行人群管理措施期间有人带粗言秽语侮辱和挑衅保安人员,劝喻无效后仍继续叫嚣。校方认为有关行为可能构成公共秩序风险,故决定报警求助。警方之后亦警告相关人士。[375]

校董改组方案风波

2023年6月,由身兼香港立法会议员的三名中大校董张宇人刘国勋邓家彪提出中大校董改组私人条例草案《2023香港中文大学(修订)草案》,建议,将校董会人数从55人削减至34人,校内成员与校外成员比例从1:1增加到1:2,同时增加特首聘请人数。另外,方案也提出校长及常务副校长须经校董会四分之三成员支持才可聘任,校董会主席和副主席均由身兼监督的行政长官委任[376]。据张宇人表示,由于立法会任期内需要处理的事项较多,经与特首商讨,采用私人条例草案的方法提出,以便草案较快获得通过[377]

方案公布后,上千名中大校友及相关人士发起联署,反对三名立法会议员提出的草案,要求以2016年重组校董会方案为基础提出修订,包括将立法会议员的席位由3席减至2席[376]。针对联署意见,刘国勋表示草案在一年前就意见提出,当时中大校董会已知悉,也无人反对。刘又指不能以2016年方案为基础,因为中大自2016年起发生不同事件,有必要加强公众监督[378]。邓家彪在批评中大校方积极游说三名校董议员外的不少立法会议员成立法案委员会,诋毁草案并要求修订[379]。其后有份参与联署的特首政策组副组长关家明主动撤回有关联署,称要避免事件引起反映政府立场的不必要疑虑[380]。 之后,大湾区航空首席执行官许汉忠、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也宣布退出联署[381]

2023年8月1日,中大校董会以会议讨论改组草案细节,校董会主席查逸超在会后向记者表示内容包括校董会法定人数及过渡安排[380]。查又对三位议员继续推动中大校董会改革表示欢迎,但透露会议未就草案进行表决[380]。不过据消息人士指出,有份联署的中大副校长(行政)、校董会秘书吴树培在会议上被认为有违中立、“僭越”校董会主席权力制订议程,故决定即时停止其参与校内改组工作,并需要在5日内向校董会提交报告[382]。与此同时,中大校长段崇智接连请假,缺席法案委员会的三次审议会议[383]

2023年12月13日,校董会主席查逸超表示校董会决定即时解雇副校长(行政)兼秘书长吴树培,原因之一为其曾反对修订中大校董会方案,被指无法保持中立。被问及是否会否弹劾校长段崇智,查逸超说校董会议程属机密,不能够透露。[384]

2024年1月8日,校董会主席收到校长段崇智教授的请辞决定,他将于2025年1月卸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职务。在中大公告中,段教授称其请辞基于“按照修订后的大学条例,中大落实新的管治架构,我认为此时是让大学物色一位新校长的合适时机。”[385]

中大迎新营组名疑恶搅命案死者

28岁的名媛蔡天凤于2023年2月24日被发现惨遭杀害及分尸,此案件引起全港轰动。2024年07月中,香港中文大学的迎新营中有学生利用蔡天凤的名字进行恶搞,造成社会争议。[386]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最近举办了一次迎新活动,其中数学系的一组竟将蔡天凤的名字用作组名 - “蔡天凤爪排骨饭”。事后,有学生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专页“New CUHK Secrets”揭露了此事件,并直斥该组名为“蔡天凤爪排骨饭”是“黐线”。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网民讨论,许多留言表达了对该行为的谴责:[387]

  • “师弟,缺德程度over咗”
  • “我谂依家搞ocamp嘅朋友可以谂吓,自己条道德底线去到边”
  • “呢个唔好笑,边个搞出嚟嘅唔该自己折埋”
  • “呢个好 over… 道德底线低唔代表有趣㗎”
  • “不要开死人玩笑”
  • “知唔知尊重两个字点写”

大众文化

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广阔,景色优美,是香港一个重要的电影取景场地。[388]任教中大的诗人余光中在《春来半岛》一文中写到:

中大及对面的雍雅山房因此是香港电影中粤语片国语片经常性的取景场地。国语片例如曼波女郎(取景于崇基学院),改编自小说的邵氏电影《小楼残梦[389]。电视剧例如《幻海奇情》。现代香港电影取景于中大的包括近期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The Midnight After[390]

多名中大校友活跃于电影界,包括:崇基学院前身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嘉禾电影的制片人邹文怀、香港影坛国语电影时期最著名的女演员林黛(四届亚洲影后)(新亚书院)、编剧及作家倪匡(联合书院)、香港戏剧协会会长锺景辉、香港演艺人协会主席许冠文、著名电影导演冼杞然、为无线电视TVB)编写经典剧集(包括《家变》、《网中人》、《上海滩》、《千王之王》、《亲情》)的吴昊、香港资深舞台剧演员和导演古天农[391]无线电视其中的一位主要制作人、编剧、导演刘天赐无线电视其中的一位主要编剧以及商业化电影的代表性导演王晶、唯美派导演、摄影何藩、编剧李敏、导演黄修平、新晋导演陈小娟、著名球赛评述员陈耀武(在中文大学任教体育)[392]潘源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同时也是香港著名的填词人)等。

校友汪长智香港沙龙电影有限公司[393]助好莱坞片商拍摄多部国际巨片,如《苏丝黄的世界》、《夺宝奇兵》、《铁金刚》(007)、《职业特工队III》。

校友卢国沾[394]潘源良黄伟文等则为许多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填词。

校友[395]张正甫(香港影后萧芳芳的丈夫)是香港电视新闻的鼻祖,对香港电视广播贡献良多,包括建立香港电视新闻制度,开创华语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主播读报的新闻报道形式,并引入卫星技术,接收世界各地新闻,让香港媒体融入全球媒体。1961年起,张正甫担任法新社驻香港分社主编,开始为香港、两岸和国际媒体报道两岸三地的新闻。其后于1972年开始于香港浸会大学的前身浸会书院教授新闻传播,首批学生包括现时香港多位电视机构高层或香港新闻业主管:赵应春袁志伟关伟等。而校友记者张宝华则因为反复追问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江泽民是否“钦点”董建华连任香港行政长官,引发江泽民不满,江公开以“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斥责,使她名噪一时。

注释

  1. ^ 此称呼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存在不同的含义。“中大”在香港常指代香港中文大学;而在中国内地则通常指中山大学;另外,在台湾复校国立中央大学也将“中大”注册为其商标。在香港以外,有人会将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为“港中文”或“港中大”(中国内地常用)。
  2. ^ 先具有纹章的是香港大学。但是先具有完整纹章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具体是在1981年,香港大学建校70周年时,香港大学向英国纹章院申请一个完整的纹章,此前香港大学只拥有盾章,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英国纹章院批准,成为继香港中文大学在1967年取得纹章后,另一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
  3. ^ 孙中山于1886年秋入该校学习,次年转入1887年成立的香港华人西医书院(现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学习。
  4. ^ 指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
  5. ^ 指在四科必修科、三科选修科也取得最高等级的5**。
  6. ^ 指在四科必修科、三科选修科和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也取得最高等级的5**。
  7. ^ 2010年4月1日前,穿梭小巴由威龙运输营运,阳光巴士于2010取代威龙运输营运穿梭小巴路线至2012年6月30日。
  8. ^ 此路线所有班次由强记旅运承办。
  9. ^ 此路线于2017年9月1日之前为转堂校巴。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About CUHK - Mission & Vision, Motto & Emblem. CUHK.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概覽及統計資料2008 (PDF). 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香港)).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概覽及資訊統計2017. Iso.cuhk.edu.hk.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香港中文大學成為世界大學聯盟首間香港成員院校. CUHK.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香港尚禮坊. 香港中文大學 資訊. https://www.givegift.com.hk/.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6.2 中大簡介.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7.0 7.1 香港中文大學五十周年校慶:10.17 中大創校日.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3-10-17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香港中文大學網頁——中大光彩紀事. 香港中文大学.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 [2024-05-29]. 
  10. ^ 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high-potential-individual-visa-global-universities-list/high-potential-individual-visa-global-universities-list-2022
  12. ^ 中文大學的校徽——鳳 (PDF). 中文大学校刊. 1964年6月, 1 (1): 1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使命及願景/校徽及校訓|認識中大|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香港中文大學校徽的演變. YouTube. 香港中文大学. 2022-10-17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CUHK's Coat of Arms香港中文大學紋章. Iso.cuhk.edu.hk. 2013-10-04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電子學新課程 (PDF). 中文大学校刊. 1967年6月, 3 (11): 1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中文大學十周年紀念 (PDF). 中文大学校刊. 1967年9月及10月, 10 (2): 1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目錄 (PDF). 中文大学校刊. 2008年,. 2008年春夏卷: 1 [2022-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中大校徽|CUHK. 香港中文大学.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中大60周年】中大推出新校徽 校方指設計更融和及時尚簡約. 香港经济日报. 2022-10-17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中大網站及社交專頁重用舊校徽 校董會明討論校徽事宜. 香港电台. 2022-10-24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中大新校徽設計備受劣評 官網及 FB 今早突轉回上代設計. 雅虎新闻. 2022-10-24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中大換校徽風波|棄新校徽 校方:校董會同意校長建議恢復舊設計. 香港01. 2022-10-25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百萬大道的變遷(1975與2012). 《中大通讯》. 2012-09-19, (403)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存档副本.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存档副本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Alumni Matters Issu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loud.itsc.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28. ^ Cap. 1109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dinance. Hong Kong e-Legislation.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 of Iceland存档,存档日期2018-05-21
  29. ^ 名大学不中立 | 苹果日报 | 果籽 | 名采 | 2010060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k.apple.nextmedia.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30. ^ 五十年钩沉 – 中大五十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uhk50.org (2015-07-26). Retrieved on 2017-05-23.
  31. ^ 博文约礼——香港中文大学成立 | 科学公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kexue.org (2015-11-24). Retrieved on 2017-05-23.
  32. ^ 香港中文大學網頁——大事紀要. 香港中文大学.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33.0 33.1 廢墟中大:中大認同的(後)殖民解讀[原載《中大四十年》]. 香港独立媒体网. [201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 34.0 34.1 李敏刚. 李敏剛:中大前世,香港今生-讀周愛靈《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译(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页205。“港府和港大在当时否决兴办中文大学有很多原因,除了经费和师资问题,还有就是香港大学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见到香港同时出现两所大学,担心中文大学的存在会与原有的香港大学分庭抗礼,不单分散资源,更甚者会影响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
  36. ^ 《中文大学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页9。
  37. ^ 內地生常見問題. [201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1). 8)主修科多以英文授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 寻找基督教大学精神──由崇基礼堂十三校徽说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ristiantimes.org.hk (2016-01-30). Retrieved on 2017-05-23.
  39. ^ 存档副本.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0. ^ 文兆坚(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香港之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文兆堅. [2013-11-23]. [失效链接]
  41. ^ 吴梓明:〈五十年来崇基学院的基督教教育〉,CSRCS Occasional Paper, no. 4(Feb 2001),页1
  42. ^ 42.0 42.1 迈进中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十年, 1963-1993,页7-8
  43. ^ 存档副本.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 ^ About – 崇基学院校牧室 Chung Chi College Chaplain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co.cuhk.edu.hk (2017-05-14). Retrieved on 2017-05-23.
  45. ^ 沙田庙宇丨香港旅游景点丨沙田观光景点丨假日好去处丨香港沙田凯悦酒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ngkong.shatin.hyatt.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46. ^ 我們的書院 - 崇基學院簡介. 崇基学院.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7. ^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消逝的燕京,大学的灵魂. 凤凰网读书. 2012-05-21 [2016-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8. ^ 人民政协报. 哈佛燕京學社建立標誌燕京大學躋身世界一流. 华夏经纬网. 2013-09-06 [2016-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对于燕京大学“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都作出了肯定......其一,是因为燕大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所举行的考试中的表现:192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14个私立大学的特别考试,两个燕大的学生得了最高分,而学校一、二年级水准和不及格人数与其他大学相比较,燕大也处于最好的水准。其二,是因为在同一年,美国加州大学对亚洲高等院校的学术水准进行调查,结果燕大被列为全亚洲最好的两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并认定燕大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攻读学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 ^ 存档副本.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0. ^ 國民黨與香港教育歷史淵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1. ^ New Asia College > 書院介紹 > 歴史. www.na.cuhk.ed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2. ^ 张杨:亚洲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创建背后的美国推手. www.guancha.cn.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3.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早期教師. 新亚书院. [2014-04-28]. 
  54. ^ 存档副本.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5. ^ 新亞反共1949-69. 《苹果日报 (香港)》. 2017-09-17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6. ^ Final Repor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paratory Committee. Enclosure 1 of the Government Records Service file. HKRS163-9-240. 
  57. ^ 小鱼@颓设作业. 崇基史地誌略補遺.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8. ^ 58.0 58.1 周子峰. 《速讀香港史(1949-2020)》. 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 2021. 
  59. ^ 创校时,校董会决定这个称呼。见〈闻问切〉专栏,《明报》,香港:明报报业有限公司,2000年7月27日
  60. ^ 專訪沈祖堯校長. CUHK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201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1. ^ 大公報(2003-09-20):邁向國際一流中文大學40年金耀基:大學精神比撥款重要. Crycu.blogspot.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2. ^ 谁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新闻报道-人民网. cpc.people.com.cn.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3. ^ 63.0 63.1 教育學院簡史.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4. ^ 書院簡史.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5. ^ 65.0 65.1 中大十大事件選舉結果.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6. ^ 为什么学分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大学生报, 2011-07-28
  67. ^ 那打素護理學院簡介.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8. ^ 藥劑學學士課程簡介.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9. ^ 香港中文大學宣佈停課.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0. ^ 中文大學成功找出SARS病毒源頭. 香港中文大学. [200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1. ^ 我們的書院:晨興書院.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2. ^ 我們的書院:善衡書院.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3. ^ 我們的書院:敬文書院.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4. ^ 74.0 74.1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兩所新書院-敬文書院及伍宜孫書院. [200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5. ^ 我們的書院:伍宜孫書院.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6. ^ 我們的書院:和聲書院.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7. ^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和聲書院. [200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8. ^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升格为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大新闻稿, 2010-01-15
  79. ^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授予從事重力波研究的LIGO團隊成員 中大物理系黎冠峰教授參與其中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0. ^ 存档副本.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1. ^ 存档副本.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2. ^ 存档副本.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3. ^ 存档副本.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4. ^ 獨特的書院制度.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5. ^ 書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 [202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6. ^ 张胜德. (1993). 第三章: 制度的沿革., 吴伦霓霞 编 , “迈进中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十年”,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pp.58-60.
  87. ^ 张胜德. (1993). 第三章: 制度的沿革., 吴伦霓霞 编 , “迈进中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十年”,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pp.64-66.
  88. ^ 中大校董會宣佈成立善衡和晨興書院. 香港中文大学. [10/01-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9. ^ 中大校董會宣佈成立敬文和伍宜孫書院. [10/01-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0. ^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和聲書院. [10/01-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1. ^ 中大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 www.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2. ^ 用十年為深圳辦世界一流名校南方都市報. [201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3. ^ 学校官网简介:认识中大 (深圳). [10/01-2014].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4. ^ 教育部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开信息). [10/01-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5. ^ 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cuhk-school-of-life-sciences-signs-agreement-with-uc-berkeley-on-biosciences-study-abroad-program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6. ^ https://bosp.stanford.edu/explore-programs/stanford-chinese-university-hong-ko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7. ^ https://oip.princeton.edu/our-programs/study-abroad/search-programs/chinese-university-hong-kong-cu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8. ^ https://bioethics.med.cuhk.edu.hk/hk/cuhk-columbia-university-master-of-science-in-bioethics-scholarship-programme-2018-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9. ^ https://bioethics.med.cuhk.edu.hk/hk/cuhk-columbia-university-master-of-science-in-bioethics-scholarship-programme-2018-1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0. ^ 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hk-and-harvard-establish-collaboration-in-research-education-and-training-to-promote-human-health-and-well-be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1. ^ https://www.med-cuhk-oxford.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2. ^ https://cambridgecuhklab.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3. ^ https://www.ycclc.cuhk.edu.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4. ^ https://www.focus.cuhk.edu.hk/tc/20240605/%e6%ad%90%e6%b4%b2%e5%a4%a5%e4%bc%b4%e5%88%b0%e8%a8%aa%e4%b8%ad%e5%a4%a7-%e4%ba%a4%e6%b5%81%e8%bd%89%e5%8c%96%e9%86%ab%e5%ad%b8%e6%96%b0%e7%9f%a5/044-tc-medicine-health/
  105. ^ University Extension in Shenzhen. Szdo.cuhk.edu.hk.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6. ^ 存档副本. [202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7. ^ EFEO - Centres - Hongkong. www.efeo.fr.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8. ^ 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心. www5.cuhk.ed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9. ^ 中國評論新聞:陳慶浩:兩岸應與東亞合作漢文化研究. hk.crntt.com.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0. ^ 存档副本.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1. ^ 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3419&fbclid=IwAR2bS6chZ-uv50UsdMb9E55fVs3YGuzGI4P5uwIjxFpkvaRVEqcXwbjUtd0
  112. ^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_中心簡介. www.cuhk.ed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3. ^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4. ^ 梁越. 香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重組後不存續,未來逐一檢討中國研究機構. 端传媒. 2020-12-29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5. ^ 存档副本.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6. ^ Lee, Danny. "Hong Kong's internet exchange offers snoopers rich picking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rint title: "Web hub offers snoopers rich pickings")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ursday 27 June 2013. Retrieved on 27 June 2013.
  117. ^ 五大重點研究領域小冊子. 香港中文大学.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8. ^ 香港法例第1109章《香港中文大学条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弁言(e)节
  119. ^ 香港中文大學的使命及願景. [200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0. ^ 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政策委员会,《双语政策委员会报告书》,2007年7月10日更新。
  121. ^ Distinguished Faculty Members(著名的教職員). [201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2. ^ 122.0 122.1 122.2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当选2016年度罗德学人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pr.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123.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羅之父」蒙代爾出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今天於中大開講分析金融危機. [201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4. ^ https://www.focus.cuhk.edu.hk/tc/20240710/%E8%8F%81%E8%8B%B1%E8%96%88%E8%90%83/046-tc-congregation-tc/
  125. ^ https://legacy.iza.org/iza/en/webcontent/personnel/vitae/pissarides_cv.pdf
  126. ^ 国际知名气候专家刘雅章教授加盟中文大学 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努力近四十年 冀为香港及东亚地区作贡献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www.cpr.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7. ^ 两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同日落户港中大(深圳)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8. ^ 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港中大(深圳)任教. www.sohu.com. 2017-10-18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9. ^ 活动回顾 | 与诺贝尔奖得主迈伦•舒尔斯教授面对面交流.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0. ^ Nomination List. [201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1. ^ 北岛多次进入诺文学奖终审名单有时仅差一票惜败. [201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2. ^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授予從事重力波研究的LIGO團隊成員 中大物理系黎冠峰教授參與其中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3. ^ Brown, Bob. Database pioneer Stonebraker rocks $1M “Nobel Prize in Computing”. Network World. 2015-03-25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9)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4. ^ News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普林斯顿大学. [2014-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5. ^ 人文诺贝尔奖得主余英时.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6. ^ 存档副本.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7. ^ 存档副本. [202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8. ^ 普立茲得獎攝記:作為香港人,無辦法開心. 明报.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9. ^ 存档副本. [2018-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0. ^ 存档副本.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1. ^ 存档副本. [202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2. ^ The 2016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 | Clarivate Analyti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teofinnovation.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143. ^ 中大卢煜明教授荣获世界科学院颁发“的里雅斯特奖” 表扬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pr.cuhk.edu.hk (2012-09-26). Retrieved on 2017-05-23.
  144. ^ 中大卢煜明教授夺费萨尔国王国际医学奖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pr.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145. ^ 存档副本.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6. ^ 存档副本.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7. ^ 147.0 147.1 存档副本.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8. ^ JAO Tsung-I,Offic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Lettres.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France. [201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9. ^ 存档副本. [2015-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0. ^ Président du département de chinois de l’Université chinoise de Hong Kong.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France. [2014-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1. ^ 存档副本.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2. ^ 中國文化的傳承與開拓: 香港中文大學四十周年校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Google 圖書. Books.google.com.hk.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153. ^ 北島獲金花環獎和蟬獎 | 明報月刊. Mingpaomonthly.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4. ^ 存档副本.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5. ^ 港奧數之父岑嘉評冀精英離「譜」發展. 星岛日报. 2017-03-06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6. ^ 存档副本. [2018-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7. ^ 莫樹錦膺歐腫瘤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181020 - 港聞. 明报新闻网 - 每日明报 daily news.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8. ^ 存档副本.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9. ^ Liquid Biopsy - MIT Technology Revie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chnologyreview.com (2015-02-18). Retrieved on 2017-05-23.
  160. ^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1. ^ Prof. Martin Wong and Team Awarded First Distinguished Research Making Family Medicine Shine Award at WONCA 2018. Home | JC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 CUHK.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2. ^ 中大夺世界建筑节年度建筑大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大新闻稿, 2017-11-27
  163. ^ 中大揚威「建築界奧斯卡」. 东方日报.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4. ^ 存档副本.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5. ^ 存档副本.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6. ^ 存档副本. [2020-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7. ^ 中大四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3-05-16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8. ^ 中大六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2-03-29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9. ^ 中大八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5-05-07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0. ^ 特首祝賀盧煜明教授獲科學大獎.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6-09-19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1. ^ 中大盧煜明獲首屆未來科學大獎. 星岛日报. 2016-09-20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2. ^ http://www.futureprize.org/cn/laureates/detail/76.html
  173. ^ 谢佳珍. 表彰貢獻 總統贈勳余光中白先勇. 中央通讯社. 2015-12-17 [2015-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4. ^ 中華民國104年11月12日總統令.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5-11-12 [2015-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4)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5. ^ 余光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6. ^ 中大博文講座教授白先勇教授親臨主講《紅樓夢》.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7. ^ 中大45周年校慶講座「下一站 牛津:羅德學人在中大」成功舉行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8. ^ 存档副本.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9. ^ 179.0 179.1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當選2016年度羅德學人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0. ^ 180.0 180.1 存档副本.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1. ^ 181.0 181.1 181.2 181.3 聯合書院的羅德學人. newstudents.uc.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2. ^ 牛城雨絲下的羅德學人.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3. ^ 律師的自我修養──資深大狀王鳴峰游刃庭內庭外.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4. ^ 經濟初哥變博士 勤思考拼搏致富|凌羽一. 灼见名家. 2017-08-24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5)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5. ^ 黎颖瑜接任劳福局政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3-10-26
  186. ^ 中大女生獲羅德獎.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7. ^ 中大女生获罗德奖学金读牛津硕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05-05-21
  188. ^ 中大工管女生當選二零零七年度羅德學人.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9. ^ 中大心理學系高材生當選二零零八年度羅德學人 全港首位拔尖學生獲此殊榮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www.cpr.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0. ^ 心懷疾苦的羅德學人.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1. ^ 存档副本.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2.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193.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5.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5. 
  194.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195.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196. ^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 2014. www.ugc.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7. ^ 存档副本. [2018-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 ^ 本報獨家報道:陳文敏貽害 港大法學院慘輸中大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 ^ 表一:本地大學法律學院「2014研究評審工作」表現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 ^ Innovating for impact.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 ^ 存档副本.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2. ^ Ewalt, David. Asia’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 Reuters. 2016-08-30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3. ^ 存档副本.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4. ^ 存档副本.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5. ^ 存档副本.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6. ^ 存档副本.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7. ^ 存档副本.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8. ^ 存档副本. [202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9. ^ 存档副本. [2021-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0. ^ 最好大学网. 2017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Zuihaodaxue.com. 2018-01-25 [201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1. ^ 兩岸大學排名 中大膺香港第一 - 星島日報網頁. Std.stheadline.com. 2015-09-23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2.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清華第一中大第五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150922. Topick.hket.com. 2015-09-22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3. ^ 最好大学网. 2016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Zuihaodaxue.com. 2016-10-18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4. ^ 中大排名 | 認識中大 | 香港中文大學. www.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5. ^ 最好大学网. 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_最好大学网. Zuihaodaxue.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6.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分析.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7.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6.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8.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0.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9.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1.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0.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3.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1.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京清華五連霸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2. ^ EMPAcc-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Snai.edu. 2004-09-03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3. ^ 存档副本.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4. ^ https://www.webometrics.info/en/Asia/Hong%20Ko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5. ^ https://mosiur.org/files/methodology/TMU2023-Eng_Method.pdf
  226. ^ https://mosiur.org/files/analytics/EN_MosIUR_2020_Analytical_Commentary.pdf
  227. ^ https://mosiur.org/ranking/
  228. ^ https://mosiur.org/ranking2022/
  229. ^ https://mosiur.org/ranking2021/
  230. ^ https://mosiur.org/ranking2020/
  231. ^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
  232. ^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502973
  233. ^ 存档副本.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4. ^ 234.0 234.1 234.2 存档副本.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5. ^ 235.0 235.1 235.2 存档副本.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6. ^ 236.0 236.1 存档副本.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7. ^ 存档副本. [202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8. ^ Mu-Hsuan Huang,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search Evaluation, Volume 21, Issue 1, March 2012, Pages 71–78,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39. ^ 存档副本.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0. ^ 陈澔琳. 大學排名戰贏了數字輸掉靈魂 大學價值由誰定義?|01周報. 香港01. 2018-09-18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1. ^ 新浪新闻. 中国科学界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news.sina.com.cn. 2016-12-05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2. ^ 亞洲大學排名. EDUplus.com.hk. 2009-05-18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3. ^ 大學排名升 不應自滿 - 雷鼎鳴 雷鳴天下 - 世事政情 - 生活副刊 - 經濟通 ET Net. Columns.etnet.hk.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4. ^ 康德. ★★★ 世界大學排行榜:不能盡信! | 信報網站 - 信報論壇 就事論事講道理,包容不同意見,匯聚民間智慧 - hkej.com. Forum.hkej.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5. ^ 梁亦華 - 誤信教育排名榜 如盲人瞎馬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評論 - D130413. Paper.hket.com. [2017-05-23]. doi:10.1787/9789264091580-e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6. ^ 【蘋果踢爆】QS排名年年升?城大疑似「篤數」谷排名.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7. ^ 【星級大學?】QS教學人員計算法多「走盞位」.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8. ^ 存档副本. [202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9. ^ 存档副本. [2021-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0. ^ 存档副本.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1. ^ https://protect-eu.mimecast.com/s/UosQCMQ8osJxERpIk5yUV?domain=gov.uk
  252. ^ 存档副本. [2023-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3. ^ 存档副本.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4. ^ 存档副本.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5. ^ 要提升中大排名. 《苹果日报》. [2014-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6. ^ Holmes, Richard. So That's how They Did It. Rankingwatch.blogspot.com. 2006-09-05 [201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7. ^ 泰晤士報大學排名調查方式不周延. 《联合报》.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8. ^ 明報新聞網. News.mingpao.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9. ^ 梁亦华. 誤信教育排名榜如盲人瞎馬. 《香港经济日报》.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0. ^ 《東方早報》專訪沈祖堯校長(23.2.2012)——「大學應為社會守望相助的榜樣」.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1. ^ 港大中大亞洲排首次名. 东方日报.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中大校长刘遵义则表示教育是长期耕耘大学的使命是作育英才、创造知识、造福社群,不应着眼于排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2. ^ 香港大學入學率. 香港知识一网通. 2011-06-02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3. ^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 在2019/20至 2021/22三年期內 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提供的經常撥款 (PDF). 
  264. ^ 264.0 264.1 存档副本.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5. ^ 昔日言論針對港大 李國章揶揄「對港大聞所未聞」. 苹果日报. 2015-10-29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6. ^ 兩大校長盃足球賽 中大港大雙冠軍.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0-01-10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7. ^ 兩大傳統賽艇賽 港大八人艇三連霸. 体路. 2015-09-13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8. ^ 教联会. 【辯論宗師】鄧飛︰中大是氣宗,港大是劍宗.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9. ^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香港大学VS香港中文大学. 最好大学网.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0.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賞.識港大歷史建築 (660). www.amo.gov.hk. [2024-10-06]. 
  271. ^ 271.0 271.1 存档副本.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2. ^ 港大及中大包攬九名文憑試狀元. now新闻.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3. ^ 何敬淘. JUPAS 改選 一稿睇清八大收生分數最高最低科目. 香港01. 2017-05-21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4. ^ 中大超港大 錄取192尖子. Life.mingpao.com. 2005-04-02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5. ^ 黃校友更撰文和聯合校友分享他教育兒子的心得, 希望為校友帶來新的啟發 (PDF). [2019-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6. ^ 276.0 276.1 【JUPAS 放榜】中大包攬逾半狀元 多間大學增收運動員 達大學門檻考生 87% 獲取錄. 2021-08-12 [202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7. ^ 东网, on cc. DSE狀元爭奪戰 中大醫學院成贏家. LINE TODAY. [201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8. ^ 六狀元五選港大 超級狀元獨投中大. 星岛日报.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9. ^ 279.0 279.1 279.2 12狀元7人揀入讀中大醫學院. 头条日报. 2019-08-05 [201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0. ^ 280.0 280.1 存档副本.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1. ^ 281.0 281.1 存档副本.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2. ^ 存档副本.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3. ^ 2018聯招放榜 Archives. 明报. 2018-08-06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4. ^ 聯招報醫科逾60%揀中大 陳家亮稱反映教學受認同. 东网. 2018-08-09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5. ^ 存档副本.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6. ^ 【聯招放榜】近六成獲取錄醫科生選讀中大 環球醫學專修連續5年收生成績最高. 明报升学网.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7. ^ 存档副本.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8. ^ 存档副本.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9. ^ 存档副本. [201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0. ^ 存档副本.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1. ^ 神童兄弟齊跳班 「旭日初升」入中大. Paper.wenweipo.com. 2015-09-01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2. ^ 香港中文大學概況1985–86. www.iso.cuhk.edu.hk. [2024-10-06]. 
  293. ^ 本地「最佳大學排名榜」 科大登首位. 东方日报.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4. ^ 僱主最愛畢業生 港大跌至第四 民意排名亦急挫 鍾庭耀:校委風波影響. 苹果日报. [201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5. ^ 平均年薪最高為中大及港大,兩校畢業生年薪分別有23.8萬元及23.6萬元. 大公报.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6. ^ 科大生就業能力高?平均年薪不及中大港大. 苹果日报. 2014-12-10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截至去年12月底数字,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以中大生平均年薪最高,达到23.8万元,其次港大的23.6万元,排第三位是教育学院23.4万元,科大只排“梗颈四”,毕业生平均年薪19.9万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7. ^ 中大最好的日子. 基督教周报. 2007-06-10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继香港大学毕业生薪酬创新高后,中文大学去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亦非常理想,在已公布就业数据的五所院校中,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院校,达15,228元,稍胜港大四十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8. ^ 港大 VS 中大 一幅圖睇晒8大院校起薪點. 经济日报. 2016-07-04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9. ^ 質疑「大學排名榜」公正性 博讯新闻,简体中文新闻. www.boxun.com.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0. ^ 饒美蛟﹕妖言惑眾的大學排名可以休矣 | 獨媒編輯部. 香港独立媒体网.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1. ^ 2013中国港澳台最佳大学排行榜揭晓,香港中文大学最受6A状元青睐. 《中国校友会网》.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2. ^ 2013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榜揭晓,北大清华最受状元青睐. 《中国校友会网》.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3. ^ 香港最優秀大學綜合排名榜調查及統計報告. 香港专业教育网. [2014-07-30]. [永久失效链接]
  304. ^ (中文) 概览及统计资料 |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305. ^ 中大圖書館手冊 (PDF).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10/01-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6. ^ 運動設施. [2006-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7. ^ 邵逸夫堂. 邵逸夫堂.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8. ^ 【Kelly Online】中大NA Can疫情下結業 學生不捨「名物」紅豆冰. 头条日报. 2020-11-10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9. ^ 香港中文大學 > 常務副校長 > 陳金樑教授 > 簡介. www.cuhk.edu.hk.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0.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中大委王淑英教授任協理副校長. www.cpr.cuhk.edu.hk.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1.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香港中文大學委任主管人員. www.cpr.cuhk.edu.hk.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2. ^ 312.0 312.1 312.2 中大委任副校長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中大委任副校长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3. ^ 大學人事任命 | Focus. 2022-05-17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4.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中大委任岑美霞教授出任副校長. www.cpr.cuhk.edu.hk.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5.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中大委任李康善博士為協理副校長(創新及企業). www.cpr.cuhk.edu.hk.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6. ^ 中大委任金江先生為協理副校長(校外聯繫及推廣)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中大委任金江先生为协理副校长(校外联系及推广)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7. ^ 存档副本.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8. ^ 存档副本. [201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9. ^ 存档副本. [201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0. ^ 存档副本. [2019-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1. ^ 校友組織. Alumni.cuhk.edu.hk. 2017-04-08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2. ^ 存档副本.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3. ^ 中大学生会.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解散聲明. 2021-10-07 [2021-10-07]. 
  324. ^ 中大學生會解散聲明. 立场新闻. 202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5. ^ 迎新營鬥淫賤. 太阳报. [2024-10-06] (中文(香港)). 
  326. ^ orientaldaily.on.cc https://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20829/new/new_a68cnt.html. [2024-10-06].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27. ^ 學聯:1.3萬大專生罷課. 东方日报. 2014-09-23 [2014-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8. ^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反送中基金条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2019-06
  329. ^ 【反修例】中大学生会宣布 取消本年度迎新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opick,2019-08-03
  330. ^ 【特写】中大四院会师 怎样由“好鸠”迎新传统 变成示威抗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立场新闻,2019-08-29
  331. ^ 【学界罢课集会】三万学生迫爆中大百万大道 宣言:我们早已没有后退的空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立场新闻,2019-09-02
  332. ^ 【逃犯条例】中大百万大道变“连侬大道”-校方-保留纪律处分权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报,2019-09-28
  333. ^ 中大Google搜尋簡介遭惡搞 顯示「香港暴徒中文大學」. 香港经济日报. 2019-06-27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4. ^ 不滿反送中? Google地圖出現「香港暴徒中文大學」. 自由时报. 2019-06-27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5. ^ 【逃犯條例】中大學生會開學禮 會長蘇浚鋒:欣然接受「暴大」之名. 头条日报. 2019-09-02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6. ^ 【罷課罷工】中大學生自發辦開學禮  會長:以「暴大」稱號為榮. HK01. 2019-09-02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7. ^ 中大學生會會長:我以「暴大」為榮. 香港苹果日报. 2019-09-01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8. ^ 中大學生會舉辦開學禮 會長稱與港人同行從不缺席. 香港电台. 2019-09-02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9. ^ 中大學生會自辦開學禮 欣然接受「暴大」之名. 星岛日报. 2019-09-02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0. ^ Number of arrested tertiary students breaches 700 mark.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1. ^ 修例風波:段崇智指3學生被捕 示威者威脅炸吐露港?. 东网.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2. ^ 李颖霖; 陈诺希; 徐嘉莼. 【11.11三罷.中大】防暴警入校園驅散 被捕示威者遭拖行50米. 香港01. 2019-11-11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3. ^ 警開多發防暴槍 示威者投擲汽油彈還擊. now新闻. 2019-11-11 [201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4. ^ 警狂射1,000催淚彈 中大生護校 60傷. 苹果日报. 2019-11-13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5. ^ 【報章A1速覽】警狂射1,000催淚彈 中大生護校 60傷;港股樓前景跑輸星洲 差絕亞太. now新闻. 2019-11-13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6. ^ YouTube上的来自中大的紧急救命呼唤!!!〈萧若元:萧氏新闻台〉2019-11-12
  347. ^ 防暴警強攻中文大學兩個半小時後撤退;網民發起各區示威「圍魏救趙」,市面狼藉. 端传媒. 2019-11-14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8. ^ 修例風波:警指大學成暴亂橋頭堡 校方已無力管理. 东网.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9. ^ 张嘉敏. 【逃犯條例】中大二號橋下周二重開 崇基門入校需出示證件. 香港01. 2020-04-22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0. ^ 大學開關︱科大本月逢周末准公眾入校園 七間大學有兩間仍極嚴. 香港01. 2022-11-01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1. ^ 【修例風波】3大學撥款申請被撤回 食衞局:爭取今個立法年度內重新提交審議.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2. ^ 郑翠碧、胡家欣. 政府撤回大學醫療教學設施撥款 消息:幾乎全體建制派突改不支持. 香港01.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3. ^ 劉怡翔:食衛局要求撤醫學院撥款 多建制稱不知情 促解釋.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4. ^ 修例風波:政府頻撤大學撥款 泛民批向大學宣戰.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5. ^ 中大畢業生自發遊行 籲勿忘抗爭:不論生死都會記掛手足. 独立媒体. 2020-11-19 [202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6. ^ 中大畢業禮遊行8人涉非法集結被捕 其中3學生另涉煽動分裂國家. 香港01. 2020-12-07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7. ^ 甄以恒. 自治法案|美煞停中大太空研究所合作 學者:涉衛星數據觸及國安. 香港01. 2020-07-15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8. ^ 美停中大衛星數據研究合作 研究所屬國家遙感中心香港基地 中大:已無合作. 明报. 2020-07-16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9. ^ 港區國安法:美國制裁香港 中大2項科學研究及交流將被叫停. | on.cc东网 | 港澳 |. 2020-07-15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0. ^ 中大入口疑爆爭執 保安報警稱遭潑不明粉末 警入校調查 一中大生被捕.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1. ^ 黑衣人中大推欄撒粉 警入校園搜證 截查途人. 香港01. 2021-01-25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2. ^ 搜宿時學生不在場 舍監為警開門 「保障私隱」阻校媒拍攝. Cupid Producer. 2021-01-25 [2021-01-26]. 
  363. ^ 警共拘四中大學生 疑與保安檢查站被撒粉末案有關. Now新闻台. 2021-01-26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4. ^ 警方稱一名22歲男子自首涉襲擊中大保安員及非法集結. 香港电台. 2021-01-26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5. ^ 【中大撒粉案】警再拘 2 中大生 善衡書院學生會:宿舍導師校內被捕 至今 7 人被捕. 立场新闻. 2021-02-23 [2021-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6. ^ 中大開學日非法集結案 22歲學生認罪判囚6星期. am730. 2022-09-02 [2022-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7. ^ 中大撒粉案|區倬僖等2人非法集結罪名不成立 官:衣物不具獨特性、非現場被捕. 法庭线. 2023-03-24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8. ^ 中大封殺學生會 內閣「朔夜」鞠躬致歉指未能履行承諾 稱無錢無場仍會服務同學. 立场新闻. 2021-02-26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69. ^ 中大學生會當選內閣 撤回參選宣言和政綱. on.cc. 2021-02-27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0. ^ 中大學生會內閣朔夜請辭. am730. 2021-03-02 [202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1. ^ 中大師生8月30日起須拍卡入校 校方:提升管理效率. 明报. 2021-08-17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2. ^ 中大移走校園內民主女神像 校方稱從未准許展示. RTHK. 2021-12-24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3. ^ 中大移走民主女神像 嶺大移除六四浮雕 民主女神噴漆畫像被掩蓋. 明报. 2021-12-24 [202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4. ^ 中大民主女神像被移走一周年 有人以紙皮豎立「民女」悼念. 明报. 2022-12-24 [202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5. ^ 中大畢業禮有學生示威涉飯堂價格、學生會解散 保安召警到場. 明报. 2022-11-24 [2022-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6. ^ 376.0 376.1 中大校董會改組|校外人士比例大增激校友反彈 聯署發起人:有人做緊嘢傷害大學. 雅虎新闻. 2023-07-28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7. ^ 改組中大校董會私人草案 張宇人要求中大負責相關費用. 雅虎新闻. 2023-06-28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8. ^ 劉國勳︰1年前知悉 無人反對 逾千中大校友聯署 促修訂校董會重組方案 - 晴報 - 港聞 - 新聞頭條. 晴报. 2023-07-28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79. ^ 3議員提改組校董會方案 千名中大校友聯署促修改. 香港电台. 2023-07-27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0. ^ 380.0 380.1 380.2 特首政策組關家明主動撤回中大聯署. 雅虎新闻. 2023-07-28 [2023-08-05]. 
  381. ^ 中大校董會未就改組方案表決 主席查逸超:有咩需要. 独立媒体. 2023-08-01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2. ^ 中大改組|消息:吳樹培被批違中立 停止參與改組 需交報告. 香港01. 2023-08-02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3. ^ 3會議段崇智皆缺席 議員質疑特避. 明报. 2023-08-05 [2023-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4. ^ Editor, N. M. T. 中大副校長吳樹培遭即時解僱 校董會質疑其非中立 指參與反對改組聯署僅其中一原因. 有线宽频 i-CABLE. 2023-12-13 [2023-12-13] (中文(香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5. ^ 香港中文大學公告 ⸺ 校長段崇智教授請辭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香港中文大学公告 ⸺ 校长段崇智教授请辞 |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24-01-09]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6. ^ 有线新闻. 蔡天鳳案|中大迎新營組名疑惡搞死者名字 校方:須嚴格遵守規定. 有线宽频 i-CABLE. 2024-07-14 [2024-10-06] (中文(香港)). 
  387. ^ 今日信報 - 獨眼 - 中大O Camp惡搞蔡天鳳 - 短訊. 信报网站 hkej.com. [2024-10-06] (中文(香港)). 
  388. ^ 電影服務統籌科 – 拍攝場地資料庫. www.fso-createhk.gov.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9. ^ by Ttzonline20. 小樓殘夢 - Video Dailymotion. Dailymotion.com.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0. ^ HK 港生活. 坐《紅VAN》 走入電影中的大埔 | 港生活 - 尋找香港好去處. Hk.ulifestyle.com.hk. 2014-10-15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1. ^ 冼杞然──捕光捉影四十載.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2. ^ 倒數 - 頭條日報. news.h1.com.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3. ^ 沙龍電影家族爆爭產 - 太陽報. The-sun.on.cc. 2010-06-19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30)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4. ^ 【半世紀填3千首歌】「詞壇聖手」盧國沾作品展 葉振棠打頭陣 (2016-07-22). 苹果日报. [2018-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5. ^ 中大校友-二零一二年九月號. www.alumni.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