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英国内阁改组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2012年9月14日改组联合内阁,是上任近两年半后首次。由于戴维·卡梅伦未有如1990年代和2000年代时的政府般定期改组,因此外界高度关注是次人事变动。他的阁僚大多在2010年上任前的戴维·卡梅伦影子内阁上任,部分更已在任数载,如安德鲁·兰斯利自04年起负责卫生事务,迈克尔·霍华德更曾领导在野时的保守党。惟碍于保守党及自民党联合政府协议,戴维·卡梅伦只可改组隶属己党的职位,其余自民党出任的职位不在其控制范围。而且戴维·卡梅伦私底下亦对改组内阁反感,认为改组内阁令大臣要熟习新环境,继而减低工作效率,因此内阁重臣定不可换人[1]。
在野党批评,内阁改组后男女不均,全员只有不足两成是女性[2]。新政府将重心放在商务、司法和环境事务,根除外界认定的施政弱点,同时视保持稳定为首要任务[3]。首相府在声明中表示,政府上任两年“已届交付阶段”,驱使政府改组内阁[4]。
人事变动
颜色标记 |
---|
|
政党 | 大臣 | 改组前 | 改组后 | ||
---|---|---|---|---|---|
保守党 | 杰里米·亨特 议员阁下 | 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 | 升任卫生大臣 | ||
欧文·派特森 议员阁下 | 北爱尔兰事务大臣 | 升任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 | |||
帕特里克·麦克洛林 议员阁下 | 首席党鞭 | 升任交通大臣 | |||
克里斯·格雷林 议员阁下 | 就业国务大臣 | 升任大法官兼司法大臣 | |||
格兰特·沙普斯 议员阁下 | 住房及规划国务大臣 | 升任保守党主席兼不管国务大臣 | |||
特雷莎·维利尔斯 议员阁下 | 运输国务大臣 | 升任北爱尔兰事务大臣 | |||
戴维·琼斯 议员 | 威尔士政务秘书长 | 升任威尔士事务大臣并获任命为枢密院成员 | |||
玛利亚·米勒 议员 | 残疾人士政务秘书长 | 升任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并获任命为枢密院成员 | |||
肯尼思·克拉克 议员阁下 QC | 大法官 司法大臣 |
转任不管国务大臣 | |||
贾丝廷·格里宁 议员阁下 | 交通大臣 | 转任国际发展大臣 | |||
安德鲁·兰斯利 议员阁下 | 卫生大臣 | 转任下议院领袖兼掌玺大臣 | |||
安德鲁·米切尔 议员阁下 | 国际发展大臣 | 转任首席党鞭 | |||
沃尔希女男爵赛伊达·沃尔希 议员阁下 PC | 保守党主席 不管国务大臣 |
降任高级国务大臣 | |||
乔治·扬 从男爵 议员阁下 | 下议院领袖 | 退休而离开政府并获颁名誉勋位 | |||
雪莉·吉兰 议员阁下 | 威尔士事务大臣 | 被革职而离开政府 | |||
卡罗琳·斯佩尔曼 议员阁下 | 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 | 被革职而离开政府 | |||
自民党 | 戴维·劳斯 议员阁下 | 后座议员 | 升任教育及内阁办公厅国务大臣,可列席内阁 |
要事
肯尼思·克拉克卸任大法官
1972年以助理党鞭身份加入希思政府、自此供职所有保守党政府的四朝元老肯尼思·克拉克,以72岁高龄卸下高官职务。克拉克拒绝接任下议院领袖,而是转任咨询性质的不管国务大臣,并可继续列席内阁、国家安全委员会及内阁经济小组委员会会议。克拉克认为自己是时候退居幕后,但对于获邀出任新职位感到高兴,又提到戴维·卡梅伦在2009年邀请他出任影子商务大臣时,同意只让他供职内阁两年[3]。虽然肯尼思·克拉克不再是大法官,但他继续以不管国务大臣身份,负责《司法及安全法案》[4]。
右翼和疑欧派一直觉得,肯尼思·克拉克是保守党内最直率的亲欧人士,因此认为他的退休是一正面讯息;而外界也认同他是鸽派自由派。祁相的接班人是疑欧派克里斯·格雷林,被认为与草根托利党人站在同一阵线,不欢迎甚至鄙视人权法令和欧洲人权公约。另外,肯尼思·克拉克曾在去年十月保守党大会期间,与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就人权法令问题吵架。而新上任的克里斯·格雷林与梅理念较为接近,相信更为有利她与大法官合作[4]。
戴维·卡梅伦原先计划就业和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转任大法官,而克里斯·格雷林就接替他的上司。但伊恩·邓肯·史密斯担心一旦他离开,财政部就会削减他一手推动的统一福利救济金计划开支,因而坚决留任。最终,戴维·卡梅伦唯有留史密斯而升格雷林[6],却招致工党的影子内阁办公厅大臣迈克尔·杜格批评他软弱[4]。
克里斯·格雷林获任命为数世纪以来首位非律师出身的大法官后,旋即引起争议,质疑他有否能力履行职务,包括与司法人员打好关系[4]。著名司法评论员、英皇律师祖沙·罗森伯在《卫报》撰文,批评“他的主要资格就是被视为右翼和曾令囚犯不快”,担心此任命会使司法界更加政治化[7]。而多个压力组织也对于肯尼思·克拉克离职感到遗憾,侯活刑法改革联盟形容他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工党的前苏格兰首席部长杰克·麦克康奈尔表示,若果他拜相的话,他会合并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并任命肯尼思·克拉克为“诸国大臣”[4]。
贾丝廷·格里宁失交通大臣
政圈早已盛传,选区位处伦敦的交通大臣贾丝廷·格里宁将被平调国际发展大臣,认为是为推动希思罗机场第三跑道计划铺路,西伦敦居民因此在八月下旬举行“为贾斯汀而战”活动[8]。有报导指,简氏得悉自己实际上被降职后,愤怒地“大骂”戴维·卡梅伦[9]。最终,选区位于德比郡的首席党鞭帕特里克·麦克洛林接任交通大臣,而他对三跑计划持开放态度[10]。
被视为有力挑战戴维·卡梅伦的伦敦城长鲍里斯·约翰逊赞扬贾丝廷·格里宁是“顶级交通大臣”,斥责英廷调走她的“唯一原因”是为三跑计划清除障碍。同党的下议院伦敦议员扎克·戈德史密斯更是攻击戴维·卡梅伦施政急转弯,认为简氏被调职显示他“惊慌失措、没有原则”,强调“真正的领袖不应用诡计”[10]。
参见
参考文献
- ^ Martin, Iain. David Cameron's reluctant reshuffle. The Telegraph.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Cecil, Nicholas. Cultural leanings for UK: nation of Borat has more women MPs.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4-01-24: 6.
- ^ 3.0 3.1 Wintour, Patrick. David Cameron's right turn in cabinet reshuffle. The Guardian.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4.0 4.1 4.2 4.3 4.4 4.5 Sparrow, Andrew. Cameron reshuffles his government: Politics live blog. The Guardian.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Cameron's cabinet reshuffle: the full list of moves. 卫报. 2012-09-04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Hope, Christopher. Iain Duncan Smith rejected offer of Justice secretary to thwart George Osborne over welfare reforms. The Telegraph.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 ^ Rozenberg, Joshua. Chris Grayling, justice secretary: non-lawyer and 'on the up' politician. The Guardian.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 ^ Murphy, Joe. Poster battle to save Justine Greening from re-shuffle to prevent Heathrow runway expansion.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 ^ Coates, Sam. Two fingers and tears as reshuffle victims resort to gesture politics. The Times.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 ^ 10.0 10.1 Greening's departure leaves Tories at war over Heathrow. 独立报. 2012-09-04 [2020-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