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各国佛教出家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cat:各国佛教出家众下汉传佛教佛教人物命名问题

我最近在看cat:宋朝僧人时候,发现该分类下既有释普交释了然释仲殊释崇岳释师范释昙密等释姓命名,也有智圆法护子璇等不带释姓命名,还有张怀素赵智凤等俗姓名字,又有兰溪道隆、神照本如、大慧宗杲等法号+法名的命名,还有一些诸如清水祖师宁化伏虎禅师三代祖师等尊称,这些名称往往并没有彼此重定向,我在查找人物的时候比较麻烦,不翻阅分类无法知道条目是否建立。绍兴图书馆有一则《古籍普查中如何正确著录僧人姓氏》提到:

1.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原则(讨论稿)、《中文普通图书机读目录数据处理细则》、《浙江省古籍善本联合目录》都是建议释姓+法名,《中文普通图书机读目录数据处理细则》还建议如果只有俗名采用俗名。

2. 中国古代在南北朝道安之前佛家姓氏并不统一,但在之后释姓成为主流。这一点在各国也有不同的情况,不列举。

2.1 对于中国古代僧人,文章建议道安之后采用释姓+法名,这一点也适用于越南

2.2 对于日本僧人,文章建议使用俗姓+俗名

2.3 对于朝鲜半岛僧人,文章建议采用俗姓+法名

以上不知道社群有什么看法。 --Cat on Mars 2023年3月2日 (四) 23:09 (UTC)----Cat on Mars 2023年3月2日 (四) 23:09 (UTC)

别名可以重定向,条目名按常用名称法鼓文理学院有一个专注于佛教人物的数据库,他们选用哪一个名称为词条名也可以参考。--Nostalgiacn留言2023年3月3日 (五) 02:49 (UTC)
我认为优先是常用,当常用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例如好几个名字看不出哪个更常用),才应该考虑你说的这些规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3月3日 (五) 02:58 (UTC)
有常见名称当然是好事情,例如李叔同玄奘法显济公,至少不需要在命名上有什么纠结的地方,但是对于大部分僧人来说命名的不统一问题也是非常困扰的,所以我认为需要有一定规则。如果我需要找一个僧人,我就有最多十几种组合需要尝试,比方说“大慧宗杲”就有在法鼓山数据库中就有“大慧宗杲,大慧,大慧杲,大慧禅师, 大慧普觉,大惠,径山宗杲,径山杲,径山大慧,妙喜杲,妙喜,杲佛日,普觉禅师,佛日大师,云门(yún mén),昙晦(tán huì),定光佛”17种名字,我如果需要链接则可能需要尝试“大慧”“大惠”(法号)“径山”(寺名)“妙喜”(庵号)“佛日”(赐号)这么多种,这么多名字不论条目编者还是具体使用者也不一定一一知晓。可能大慧宗杲还是太过于显著,对于一个并不显著、不易区分常见名称的佛教人物,由于维基百科内人名并不存在相关规范,我又要尝试他的法名、法号、俗名、寺名、庵号、赐号才能最后找到这个人,这显然不符合“易于辨识”的命名要求。
从目前我看到的资料来看,“释姓+法名”应该是中国大陆图书馆界的共识,本质上“释姓”也应该是南北朝以后汉语系大乘佛教徒所沿用的命名常规,并且在维基百科内的cat: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出家众cat:中华民国佛教出家众cat:香港佛教出家众俱是带姓氏命名为主,哪怕是媒体所常用的星云大师(RIP)也是命名为释星云,我可以认为这在维基百科内已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惯例。对于古代人物是否要带姓氏,我认为社群可能会无法达成共识,但我也要提出在常用名称并不清晰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法名,有法名用法名,然后再去考虑其他名称。----Cat on Mars 2023年3月3日 (五) 08:49 (UTC)
关于日本僧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法名就是常用名称,除非是某些形式上出家的僧人,例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等。--AT 2023年3月3日 (五) 13:05 (UTC)
日本应该是明治维新以后才变成“俗姓+俗名”,文章中有提到但规则没有细化,不过这也说明以法名命名的通用性和合理性,中日韩朝越古代都是以法名称呼。----Cat on Mars 2023年3月3日 (五) 13:52 (UTC)
再补充一下法鼓山的命名规范:

“常名”栏:

举凡本名、字、号、别号、笔名、谥号、封号或其他名号中择其“姓名”为常名,其余者为别名。然后选择其语系,每一语系得有一常名。另外,但凡地望、住锡寺、常驻地名,则“不冠”,这部分请另行填入相关表格或说明栏。“禅师”、“法师”等一般尊称则“不缀”,惟若“经师”、“律师”、“论师”等与生平成就有关之尊称仍缀之。满洲人习惯上姓与名不连用,但本数据库仍录于同一字段,与他人相同。如:爱新觉罗玄烨。

由于避讳、说明、尊崇等缘故,直接以地名、寺名称呼人的文献很多,如“曹溪”由于经常发现,故也收录进来。古人治学有“例不十,不立法”之说,像这样“曹溪”出现频繁,例不止十,就不在排除之列。《景德传灯录》中以寺名为号者常缀以“和尚”识别,今沿用,如“瓦棺和尚”。

另外像:A010799 关辅怀,A008154柏林潭,A010800 南阳慈,都是将地名(紫红色)加在人名之前,因为名只有一个字,故较难辨认,仍照文献收录。若此类人名未于数据库中找到,请试着用CBETA电子佛典检索字串,例如:清凉洪,可用“清凉 + 洪”即可查到,X77n1524_p0491c15 正洪。

人名规范资料,常名、别名是否冠上“姓”?(摘自20090615 DA会议记录)

常名要冠姓,别名(字)不必一定冠姓,僧人不必一定冠“释”。(依文本)

--Cat on Mars 2023年3月3日 (五) 14: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