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5年1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问:建议修改有关于提名“条目”获得更高质量条目的资格之规则!

这里所述——关于提名“条目”获得更高质量条目的资格——是指将条目提名优良、特色,甚至包括DYK在内的所有提名行为。
其主要修改目的在于撤销目前需要"赞成"或类似的支持票才能获得高质量条目的规则,直接采用零意见通过提名的程序。
当前的情况是所有的有关于"条目"的提名都需要一定数目的支持票才能通过,这样做的效果似乎并没有多大促进更好质量条目的产生,反而抑制了。因真正有所作为的维基人想要是条目成为更高质量条目的资格,"他"还必须要去"拉票",而所有的支持票其实都是锦上添花而已,没有一点实际效果。
修改为零意见通过制,也符合维基的持有"善意"的本质,预先假定所有提名的条目都符合标准,如果有维基人对提名的条目有不同意见,在一定时间内他提出来,条目应该在意见下继续修编,条目经过修编已经达到意见的程度,该意见则作废。如维基人对条目是否达到所提意见的程度或者对所提意见本身质疑的,再进行投票,如赞成修改意见之观点更多,则应继续修编条目,反之则修改意见作废。
如所提名条目在一定时效内都没有其他不同意见,则条目自动获得更高质量条目的资格。
如此以来,更加符合"善意"原则,这应类似与司法中的"无罪推定",假定所有提名的条目都是"无罪"的,人们应该找出证据来证明其"有罪",而不是让人们去佐证条目是"无辜"的。
所属累赘,有劳阁下了。再此抱歉。 --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时间:共和国65年 民國103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甲午年 公元2014年 2014年12月27日 (六) 00:22 (UTC)

抱歉不能完全同意。目前维基百科的各项评审的问题在于,很少人仔细阅读该条目,并做出有建设性的评价。规定投赞成票时要写下原因,某程度上会鼓励投票者更仔细阅读条目。在理想的情况下(参照英文维基),投票者甚至需要针对评审标准的每一项打分,不符合者要在评选期间更正这些短处。我认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在数字上增加高质量条目,而是要在实际上产出高质量条目,所以“优良、特色条目”在数目上提升速度慢,不足为奇。虽然“所有的支持票其实都是锦上添花而已,没有一点实际效果”这一句确实是说准了,但我不觉得零赞成票的做法能够解决问题。终究还是需要一些用户在评审上扮演更大的角色。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12月27日 (六) 00:53 (UTC)
    • 就是因为中文维基各项评审的人气并不足以支撑评审规则的建立,所以在下才建议修改评审的规则,阁下所言的理想情况在现实中的中文维基难以达到(毕竟现实是残酷的)。如果每一种维基都必须参照英文维基的做法,那还不如建立英文维基的各种语言版本就好,干嘛单独将其他语言的维基独立运行,这就说明每种语言的维基都应该有自身的特点才对。

况且,将规则修改为“零不同意见”并不一定导致优良或者特色条目数量上的徒增,因为,只要存在一条不同意见没有解决,那就说明条目还是不符合评审的标准。再加之,在下提议修改规则的本意是将当前的把所有的提名条目预先判定为不符合标准的心理预期修改为预先判定为符合标准,这样一来,心理预期发生的变化不就反而促使其他维基人想要找出目标"条目"所内含的瑕疵、纰漏或者不足之处嘛。这样的心理预期的转变不就促使提名的条目有更多维基人对其提出修改意见了么,这样的本质不也是符合维基试图增加条目数量和提高条目质量两项原则么?(人们不是都有这样的心理么,看起来越是完美的东西,就越是想要去找出它不完美的地方来。具体的心理状态表达在下也是外行,起码在下就有这样的心理,或许这就叫强迫症吧。)

且,修改为“零不同意见”也是可以对其条目是否达标进行评分的,这里完全可以对条目是否达到“不同意见”的标准进行投票甚至评分,甚至还可以对“不同意见”是否促进条目向着更高质量改进的程度进行投票甚至是评分的啊(这当然是维基达到比较高的访问量的情况才能实行的)。

再则,在下所言的“锦上添花”其实也是一种赞誉的言辞,用更加实际的说法就是,那些为条目是否达标投出的赞成票以及附加的理由,其实也都是一些“废话”。(或许这样的观点很难听,不过现实不就如此吗,有那些废话写上去也只是摆设,缺了那些废话条目质量一样得到了提升。所以,剔除实际上的废话不是也能提高服务器的效能么?当然维基人无需关心服务器的效能。)

当然,不一定每条提名的条目都需要严格执行“零不同意见”的规则,对于质量相比特色的还处于较次的“优良条目”的评选也是可以适当放开允许“反对意见”存在的情况。其中的具体规则都是可以进一步在研讨的,总之,评选的本意就是促进条目的质量提高,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让维基人提高条目的质量当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正如在下所言的,将规则由现行的“有罪推定”修改为“无罪推定”不也是更加符合自由开放的维基百科精神么?维基百科的网站架构很难与时俱进,但是其中的很多规则却可以与时俱进的吧。累赘之言,还望诸君见笑了。o(∩_∩)o--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时间:共和国65年 民國103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甲午年 公元2014年 2014年12月27日 (六) 17:55 (UTC)

如果实行零赞成票,那么一篇没有人阅读过的条目也可以在评审期限过后升级,相比一篇多人仔细审阅过、完全没有瑕疵的条目来说,两者就分不出来了。就算目前的赞成票有形式化的成分在内,但至少这代表有这几个人对此条目表示肯定。我怕,零赞成票会使维基人懒得去评审优良、特色条目,导致劣质条目轻松地节节高升。在心理上来说,以赞成票为通过标准绝没有“假定有误”的感觉。相反,它的每一票都代表了一个评审员的意见,因此充分表现了评审的结果,富有中立性。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12月27日 (六) 21:08 (UTC)
(!)意见抱歉来吐个嘈。我偶然会译点条目去DYK,但上次又无反对下落选了。这难免令人感到气馁,因为我根本不知应如何改正条目(甚至反过来说我应该多点交际,靠人情票过关)。现在我的另一条目又可能面对这个情况,实在令我对目前方式产生怀疑。--Temp3600留言2014年12月28日 (日) 16:01 (UTC)
    • 如果在评选的条目下用这样的文字标记,您们还会认为没有维基人去关注某一项即将成功进入优良、特色,甚至只是DYK的条目吗?


示例:

提醒:该项提议将在2014年12月31日0时(UTC)因为没有不同意意见而自动通过,现在距离提议截至时间还有24小时!

8小时内总计会有1条条目会因为没有不同意意见而自动通过!24小时内总计有2条条目会因为没有不同意意见而自动通过!48小时内总计会有5条条目会因为没有不同意意见而自动通过!(诸如此类提醒的标记,以及自动统计的机器人程序应该也不难,现在的新闻动态和DYK都有时效的标记)


在下不认为实行“零不同意意见”之后就一定会导致滥竽充数的出现。反而实施“零不同意意见”会让维基人(包括提名者或主要编辑者在内的)更加关注质疑条目达不到标准的那些不同意的意见来,因为前面就算有N多个形式化的赞成,也比不过一条货真价实的反对。将不同意意见更加明显地让条目的提名者看见,并有针对性的对其阐述或修改,也不违背中立性。就如同新条目存废讨论一样,维基百科为什么不是实行新条目赞成通过制,而是实行新条目不达标提交存废讨论,维基百科是在鼓励勇于更新,勇于创建条目,由此,为何会在评选优良、特色甚至DYK等等条目资格时发生变化了。现在的DYK标准较宽松,所以才有更多的维基人关注DYK,实行“零不同意意见”规则之后,不就进一步激发维基人关注评选优良、特色条目了,因提交参评更加容易实行了,而不是现在制度下的还需要每个提名的维基人再劳民伤财的前去找人来关注,找人来投自己参评条目的赞成票。先不论参与评选的质量有无提高,增强维基人参与评选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增加了提高条目质量的机会。再则,随便创建一个条目就去提交评选,稍稍有点编辑经验的维基人一眼就能发觉不达标的成分而被添加上不同意意见。再说一次参评被退回之后,不是都要隔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提交么,所以想要轻易蒙混过关并不比现在需要多少多少赞成票来的容易。

示例:

(+)支持同意该项提议。

(+)支持这个提议很好。

——————————————————————————

(-)反对这个提议有明显的瑕疵(其实这里可以设置为,只要出现一或者几条不同意意见,就不会自动通过评选)!
——————————————————————————
以上为示例。当然,更加具体的规则相信维基人能够制定出来的吧。

--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时间:共和国65年 民國103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甲午年 公元2014年 2014年12月28日 (日) 19:05 (UTC)

再言之,在下所言为“零不同意意见”而非“零赞成票”,赞成票依然可以有,赞成票应该回归其本质,鼓励、支持、加油,以及赞誉其使维基百科变得更好所做出的努力。但不再作计票之用。--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共和国65年 民國103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甲午年 公元2014年 2014年12月28日 (日) 19:29 (UTC)

感谢如此详细的解释。我希望听听别的用户的意见,以免两人讨论原地踏步。(您的签名是否太长了?列出各纪年有没有必要呢?请考虑讨论页面和源码的整洁。:))钢琴小子 留言 贡献 2014年12月29日 (一) 07:03 (UTC)


我赞成英语维基的评审方式,但我认为由于种族上的限制,这在汉语维基前景堪忧。Cobrachen说得很对,对于这里太多人来说,优特DYK就是个荣誉的标签,而不是什么维基百科的品质标准。上次我提这个,还有用户说我这是不给新人留活路。说起来汉语维基要通过FA太容易了,这次我投票支持你,下次你就投桃报李。再不然就是发挥“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反对者就是针对香港人或台湾人或大陆人,别有用心,大家自然要团结一致把条目推举“上”去。如果是“原创”、“重要”条目,更是大大地优待,条目中有问题,没关系,原创嘛,支持原创,重要吧,支持基础。你支持,我支持,大家一起“拿”GA/FA。小J也说了,不要试图通过改变维基百科来改变社会,应当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维基百科,所以该干啥干啥吧,我还是专翻不重要条目好了,什么重要和原创,只要想想那待遇,我虽不肖,却也羞于为伍。--7留言2014年12月29日 (一) 10:16 (UTC)
在下也赞成,让更多的维基人参与讨论,君子和而不同,希望在维基这里能够求同存异。--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1日 (四) 01:50 (UTC)
(:)回应尊敬的阁下,偶从未强推改革的投票。在这里的赞成票只是支持废除同行评审(在规则没修改之前,唯有如此)。关于一票否决制,您也可以参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投票权的内容。至于偶建议推广的在维基百科施行一票否决,其中具体规则也是在征求维基人的共识。偶的改革计划还放在这里的,并没有进入投票,偶也不喜欢为了绝对赞成票费力劳神的去拉票。--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4日 (日) 15:55 (UTC)
(:)回应阁下,如果候选条目出现没有反对的意见,起码代表着维基人暂时达成了共识了吧。如果达成了共识,那么就应该成为真正的有效内容(通过了优特或DYK)。如何对待反对票的意见,其本质就是维基人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候选条目达到了反对票中的理由(有效的),那么反对票本身就没有了效用,反对票的维基人理应取消(若双方无法取得一致,可以如同现在的条目存废讨论那样,进行反对票的存废讨论,甚至采取新的投票,当然偶认为依旧应该采用零反对票制)。至于无效的反对票犹如偶的下一条回复那样。--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5日 (一) 19:33 (UTC)
(:)回应:目前大致看来或许可行,但可能会比现行方式更要花多一些时间(不过如果能真的使素质提升也就好了)。而且就最极端的例子而言,若有心人特意不想使某条目通过,可能会在投票结束前一刻投下反对票,这样可能会使其他维基人无法及时消去之。不过我倒是想到了另一种制度:
1.提交GA或FA后,有约10天的同行评审期。认为条目需修改者可提出意见,亦可发表支持立场(但不计票)。
2.接下来,再由大家审视应该修改的意见是否皆修正,约3天可完成。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消除歧见、互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015年1月6日 (二) 02:05 (UTC)
  • (-)反对: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变相的政治审查,以前已有过类似讨论。如果一个或几个中国账号对台湾编者的条目内容、用字、图片等有意见就让多数赞同的条目登不上DYK或优特,那中文维基差不多可以关了。--WildCursive留言2015年1月5日 (一) 10:01 (UTC)
(:)回应请阁下注意一点,偶的改革建议中,是需要对不同意票(反对票)进行达成共识过程的。如果一项反对票,其中并没有实质内容,那么应该建议投反对票的人补充详细的反对理由,如果他(她)在时效性内无法补充,那么反对票就是一个无实质的意见,为何还需要保留。(就如同新条目存废那样,一个新条目没有实质的内容,为何要存在在维基百科上)。再则,如果反对票的理由带着偏激的观点,那么这个投反对票的维基人所提出的理由就违反了维基方针与指引,尤其是中立的观点。在取得共识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善意的维基人提出取消的建议(犹如存废讨论那样)。新的规则应该要求所有的反对票都应该率先符合维基方针与指引的要求,明显不符合的亦可以采取快速删除。-- 维基人都说谎,萌動之心也是其中一位。 这用户名叫萌動之心,签名乃卖萌,或扔掉最好。 人元12015年 共和国65年 民國104年 主体104年 平成27年 黄帝4712年 孔子2565年 佛历2558年 甲午年 儒略历2060年 格里历2015年 2015年1月5日 (一) 19:33 (UTC)

话说西语有 Anexo: 那他们的条目总数算 Anexo: 吗?

现在投票不用签名了吗

凡是有投票不签名的,再不用去提醒投票人过来补,直接用unsign之类模板帮他加签名就可以了,是这样已经改过了,以后投票都不用签名了吗?--7留言2015年1月10日 (六) 06:42 (UTC)

按照原先的投票须知:
  1. 如果认为条目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使用“{{yesGA}}”,说明理由并签名;
  2. 如果认为条目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使用“{{noGA}}”,说明理由并签名;
  3. 如果对这个条目的提名持中立态度,使用“{{中立}}”,说明理由并签名⋯⋯
所以如果从严的话,的确可以把这种没签名的票视为废票。可是我们都有着一种菩萨心肠,你忘记了我就帮你补上,这也没什么要紧的。--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11日 (日) 10:00 (UTC)
那个无关紧要,WP:投票里可不是这么写的。--7留言2015年1月11日 (日) 14:56 (UTC)

关于Logo的问题

刚刚去了ko区,看到他们庆祝过30W换了Logo(由于已经结束更换回去了,历史可参看ko:File:wiki.png),我记得@wing:提过基金会不建议自行修改Logo的行为,甚至有意提交到理事会建议,请问wing怎样理解是否基金会有这样的要求?--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月12日 (一) 03:07 (UTC)

有关注册商标的使用规定,请见。kowiki的特殊标志没有修改原有的球体标志,而且在球体周围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所以应该符合维基媒体的规定。这样的做法只舍去了“위키백과”(维基百科)等文字,但这是允许的。钢琴小子 留言 贡献 2015年1月14日 (三) 06:12 (UTC)

关于条目质素的几点意见

今年是2015年,首先祝大家新年进步。今次我就来说说,反正现在客栈比以前风平浪静多了(这个话题与政治无关,所以不会引来那些政治L去喷我)。

维基百科是一个“无为而治”,而不是“由上而下”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无为而治”的协作是主管机构不会指定编写的内容、编写人员的组织、审定这些事项,可是有需要的时候它还可以干预社群运作。“由上而下”的协作,就是有个翰林院/中研院/社科院之类的中央机构,它负责制定编写的内容、人员组成之类的事项;到最后这种协作的作品很有可能先经过内部的审订,成书之后可能会有眼利的读者纠错)。当中,中文版编辑团队的骨干,并不是什么名家大儒,而是(兼职)志工,当中包括学生党、上班族、理工男,以至于无业游民等(在英文版我果真见过研究生和大专教师,中文版不肯定,也许Clithering君是)。虽然精通理工、英美政治等领域的人不少,不过冷门一点的领域,比如南洋文史,就更乏人问津,以至于乖僻舛错、杂乱无章的内容容易出现。而且,即使条目有错,也不会有人组织侦查团,揪出条目里的硬伤,很多时这些事都是留给其他用户去做(不过当中某些人口气尖刻鄙夷,不利于社群协作)。我曾经提出以条目协作计划改善冷门领域内容稀缺的问题,然而很不幸,某位多次陷我于不义的奸佞小人讲中了:我们的社群和欧美的相比,规模并不算大,在组织上也不是非常团结(至少香港和大陆曾经各自发生过维基人的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某些编者虽然是热心满满的,可是由于缺乏相当的技能、知识,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却差强人意,文章内容与原文、事实有所偏差。因此,这种计划不会有很大的回报。当时我还提出以提倡考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这之后再详述。

关于某用户提出的“自由否决”的条目评选方案(根据我的理解),我就不去那一段回应。我不认为这是个好方案——第一、这种机制不会杜绝友情票/灌票党的万年老梗(一天不废除赞成票,这样的情况就不会消失)。二、一直以来,在中文版愿意细读条目的人不多。我担心的是,改革评选制度后这种情况仍然持续,某些根本就乏人问津,却又写得不好的条目会更容易过关。三、提议者声称改革后的评选方式更符合西方法制中的“无罪推论”原则,也就是假定某条目符合优良/特色条目的标准,然后其他用户就要找出条目不好的地方(证据),去否定该条目成为优良/特色条目的资格(定罪),不过条目评选和法庭审讯的不同是,法庭审讯必须借助法律来裁定被告是否有罪,而条目评选虽然也有评选准则可供参考,可是由于目前条目评选区并没有立例强制用户投票时必须严格按照准则判定条目是否符合当选资格,因此用户经常无视评选准则,使之形同虚设。单单实行自由否决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四,近几个月来我们已经遇过几个行径卑劣的扰乱者,其中两个曾经乱搞过条目评选。其一只是反对刘嘉的条目,也算了;其二更严重,提名不够格的条目、乱投反对票、提删候选条目,扰乱手法层出不穷。可幸这种情况目前没有出现,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不会再遇到这样的危机。此外,我还见过一些编者不满别人的政治、文化主张和自己不同,或者别人为自己的条目投反对票,于是就报复,当对方把条目送去选优良/特色条目,自己就投反对票,硬套一些问题(但是他/她说的话并不完全正确),甚至伺机侮辱提名者;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某些团伙踩场,集体投反对票。这种情况我、刘嘉和Panzer都曾经遇过。如果这种情况再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采用这种机制,一些好条目落选优良/特色条目的机会反而会大大增加。因此,这种机制是放宽门槛还是“落重闸”,是非常难预料的(提议者认为如果提名理由消失或该票有扰乱性质,而投票者拒绝改票,则可以进行存废讨论,强行撤销该反对票,但是这个提议不切实际,一来这样会严重浪费服务器空间,二来是强行改票和强迫他人改变观念其实差不多,这样做是对投票者的不尊重)。至于刘嘉提到的英文版评选法,他自己也提到因为民俗的原因很难在中文版付诸实行。而且树大有枯枝,这种评选法检查条目质素的成效虽然比中文版当前投票表决的评选法更为全面,但是它未必能保证候选条目内容不会出错:比如英文版优良条目〈新加坡历史〉根据已故东南亚史学家许云樵教授和以往新加坡年鉴中的说法,认为“蒲罗中”是新加坡的古名。不过这说法是否正确,在学术界就有所争议,至少饶宗颐教授陈鸿瑜教授等人就曾经质疑过这个说法。

我认为,组织考据团比改革评选制度更能解决问题,虽然这个建议在中文版难以实行。根据我的设想,考据团是一个由具有相当学术资历的用户(还要是会认真审阅条目的那种),甚至驻馆维基人(Wikipedian-in-Residence)所在的学术机构的人员组成的组织,他们的职责在于根据相关的评选准则和自己对该条目的主题的专业知识,评核有关条目是否符合当选资格。考据团会设立各个分部(比如社科、史地、语言文学、应用科学、艺术等等,另外翻译条目还要送去另一个分部),每个分部设至少两名团员负责判断内容是否出现讹误、是否中立、稳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和条目具体的内容有关;不由一人独揽大权是为了避免出现一言堂的状况),至于文笔顺畅和版权的问题,就随机从考据团抽出几位团员,由他们来把关。由于某些条目审核时间需时,因此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同时要废除评选期限(就像英文版优良条目评选一样),另外一切评审结果都要在评选区有关的段落公开。然而,按照这个设想,只有最少数的聪明人拥有评核条目是否合格的权力,大部分学历较低的用户被排除在外,即使是自己加入的意愿非常大,不过由于没有高学历,因此就要吃闭门羹。虽然这样可以扶正条目的质素,不过学历低的用户虽然可以提名,但是不可以参与评选程序,然后评选的门槛高了,条目更难过关,这样可能会打消不少人编写条目的兴趣。在中文版,由于民俗因素,有机会产生一个情况:程序缺乏公众参与,然后考据团里面舞弊、黑箱作业的情况会更容易出现。此外,如上所述,中文版未必有很多学历高的用户,所以在征募考据团员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阻力;根据“自由参与”原则,高学历的用户有权拒绝出任团员,而公开学历也会造成泄露隐私的隐患。学历高的用户已经少了,那么精通某些冷门领域的高学历用户自然就更少了。这样的话,某些条目会因为废除评选期限,又缺人考据、评核,然后就一直搁在评选区。考据团能不能够有效运作,就可以商榷了。

这样扯淡就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踊跃提出意见;即使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周到,各位也可以不吝赐正。--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5日 (一) 12:15 (UTC)

  • 众所周知,维基百科为了保证质量,有一套完整的方针/指引系统。但是,我也越发地怀疑其有效性。举个栗子,Makecat翻译的维生素B12全合成,12年入选GA,错误竟然多到这种程度。其中一部分错误是英文维基百科的用户没有正确理解文献,中文以讹传讹。另一部分是Makecat没有理解英文原意而导致的误翻译。这条目经过了同行评审和GAN,期间没有一位用户提出意见么?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维基百科应当想方设法吸收一些比较了解某个领域/比较擅长某一事务的用户。这一点我们也有尝试,例如WP:维基百科图书馆

至于GAN改革,我不怎么赞成专家组决定制。我认为应当强制GAN前同行评审,并由专家组来完成同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评审过程中也应当加强沟通与讨论。现有GAN制度则不需要修改,只是评审意见可以纳入GAN讨论。这样可以确保条目质素能有所改进,至于最后是否选上其实并不重要。(声明:这是114.81.255.X (X属于{37,41,42}),正在使用学校公共网络,因而ip地址有变,并非故意使用傀儡)--162.105.99.188留言2015年1月5日 (一) 13:47 (UTC)

  • 不论是英文版和中文版,WP:WIKILIB的目的也不是从坊间吸纳精通某领域的用户。中文版目前只有参考文献索引、搜索功能,英文版还会负责增进学术机构和维基百科的往来(当中一项工作是引入驻馆维基人)。但是由头到尾都没有吸纳高学历新用户的功能。--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5日 (一) 14:09 (UTC)
不知道德文版的特色与优良一起评选的方式如何?条目提名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评定条目为特色或优良,最后多数决--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1月6日 (二) 01:26 (UTC)
恕我冒昧,我觉得这个建议不甚可行,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了认真读条目的编辑,以及友情票/灌票党的万年老梗。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出现把只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的条目推到变成特色条目的局面。至于楼下Oneam君的意见,我希望先请@Walter GrassrootMtBell这些来自香港以外、学历(看来)较高的老手(上官兄好像也是)提点意见,往后再一次过回复(WP:避免地域中心)。--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6日 (二) 13:15 (UTC)
回春卷:其实如果没有一定耐力,研究生/大专教师(至少在香港)基本上不会有时间碰维基百科的...就算有这样的一群人在中文维基,我想他们也不会跳进考据团/评选团这种大染缸。这样说吧,有受过史学/其他科目专业训练的维基人,懂得寻找和应用资料,写出来的条目当然会比其他人好﹐但若果你要他们在中文维基定时定候帮其他人把关、“执手尾”、还要动辄得咎,太概也是不可能的事。我相信,有怎样的写手,就有怎样的条目,实在不能强求,干脆就承认这是中文维基难以自我修正的弱点。我们可以改革评核那一环,却改变不了生产那一节啊。Oneam 01:00 AM留言2015年1月6日 (二) 01:51 (UTC)
居然被点名了,真是不甚荣幸。多谢称赞,只是如果要说我是认真的维基人,其实我是很惭愧的,毕竟自己曾经有开了许多原文条目到中文百科但是没翻译完要请其他维基人协助收尾或删除的窘况...orz。所以我自认对维基的审查机制,其实很不熟,对于上述所提的改善策略其实并无法提供比各位更深刻的提案。不过我想提另外一个切入点--如同春卷柯南所言,中文的条目数目虽多,但是社群文化并不如欧美国家一般--不只是青年学生会编辑维基,社会中更高龄以步入中壮年的菁英或学者专家也高度的参与开放知识的建构,甚至引领风潮--所以个人觉得中文维基百科的品质提升,其实最终还是在引进更多志工活水。但的确中文维基之前也曾经发生过,因为不了解维基的新手突然大量的编写维基百科,造成社群无法负荷大量破坏的历史,所以个人是很希望能够在与社群沟通充分、社群也有足够能量服务新手的状况下,邀请更多学术界的朋友来参与维基。
自2013年7月参与了人生中第一次的维基年会后,我发觉国际间已经进行的维基百科教育专案,会是让中文世界对于维基这样的“分享开放”文化更多理解的好策略。所以目前我会想要以下列工作为目前的个人维基事务重点:
  • 完善线上训练:许多未接触过维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维基百科的编写好困难,而且好多规则看不太懂”,去年与维基人奇犽共同开发了中文版对于维基百科的学生版线上训练。如果能够把新手版、教师版以及维基大使版的线上训练也做好充足的在地化,相信对于维基人的推广会是有利的工具,今年台湾杉Tsuna Lu、以及Venus也会一起加入完善这份说明的行列,先感谢大家。
  • 维基百科的推广手册中文化、在地化:个人很荣幸在2013年加入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因此更了解台湾推动维基计划的脉络。尽管台湾有分会的推广,但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像其他常见的非营利组织出版过比较精美的宣传单张或手册,所以我希望在今年将维基媒体基金会所出版的七本推广手册(三本针对维基百科条目编辑的介绍;四本针对教育专案的推广或让老师能够理解)都完成在地化与翻译。台湾分会在去年由我和Reke已经提出了一份专案补助印刷计划给基金会,希望能够将其中一本做成中文化,目前已经结案,印出了千本的宣传手册也发给了可能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这些手册能够成为中文维基社群推广维基文化的利器。这部分也欢迎社群的参与,共同翻译编辑,也协助追踪这些手册在地的后续应用。
  • 安装教育计划模组到中文维基百科:2010年起,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教育部门开发了给老师开课的教育计划套件,这个MediaWiki上的套件可以安装在各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上,让想要让学生透过参与维基百科编写训练学术能力的老师,能够更系统性的得到支持。
上述三个工作方向,是我个人针对条目品质提升,想要努力的地方,可能跟春卷柯南一开始的提议有所偏离,还请各位不吝提供建议,或者要是更大胆,愿意以行动支持上述三种工具在中文世界出现的朋友,请与我联系一起合作。--上官留言2015年1月6日 (二) 14:53 (UTC)


首先请不要和学历挂钩,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的肉体生活在一个崇尚权威的中文世界社会中;这也说明为何我们主编们在编辑数量和质量在提升的同时,对待不同意见,反而更易采取轻藐、鄙夷和不宽容的态度,包括我自己。维基的本意就是消除因为阶层、学历差异而导致知识分享的不平等,这是知识所能带来的品德和性格的良性变化,但是我们并没有我们应该做的那样好。
至于筹建WP:维基图书馆,我们从来没有为建立这样一个不平等的、所谓的精英编辑团队。相反,我们愿意更多编辑尝试不同的信息来源和检索系统。维基百科和其他同类的中文百科相比,专业度、精准度都很高;我希望这样的途径能够继续保持中文维基在这些维度上的领先。在我加入维基时,绝大多数特色条目都没有来源;但现在似乎如果有一段没有来源,可能就无法通过优良评选。
是的,我们在进步,但是在资料收集和检索中,出现的仅仅是零星编辑各自收集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系统过时、一些编辑也怠于更新。此前维基对于“条目素质”的讨论,只能产生一列信息;然后几年后,同样的讨论又会开始,周而复始,毫无进步。所以WP:维基图书馆的一个目的,在我和几位同仁曾经沟通过,就是我们至少把这个成果推到一个阶段,而人们再次讨论同样话题,可以从这个基础上进步,而不至于又退回到原地。就跟超级玛丽游戏一样,既然我们能够打到 World 1-2,就算失败了,社群也不用再从World 1-1 开始。
另外一点我们必须现实,我们没有多少编辑会能够勤于学会各类复杂的检索系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至少给他们建立一个基础,让他们有需要的,能够获得资源。WP:维基图书馆并不能像英文维基那样,和图书馆或数据库公司有如此亲密的联系,但至少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基础或者视窗,在早于法、德、日、西、俄等语言前,先做好这一步。
在2014年全维基项目中,图书馆和教育项目是比较突出的两个。台湾的朋友们(@ShangkuanlcReke:)能够把教育项目的本土化工作做得那么快;我希望我们几位(@AddisWangMtBell春卷柯南DukeAnt:)在图书馆项目中,也能为维基做点微薄之力。--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1月6日 (二) 15:53 (UTC)

现在的根本之道不找规则,而是重新思考定位。想清楚:优/特条目审查及颁发的意义在于什么?是真的能提高条目品质或者在炫耀?

话说回来,没有人什么大事都别干。蹲下去找人跟练兵吧,中文维基百科12年了,即使在大家靠维基查资料为主的台湾,上街还有大把人在问“维基百科编辑者是谁啊?你们会有一个审查团吗?这些东西是管理员写的吗?”如果一家店连大门怎么走进来都没人知道,股东却在那里讨论最内那间包厢的音响要用真空管还是类比讯号,你觉得能增加店的优评分数吗?--Reke留言2015年1月6日 (二) 19:10 (UTC)

所以你的意思是……?---114.26.136.122留言2015年1月6日 (二) 19:25 (UTC)
我的意思是讨论评选这种内部机制的时间少一点,要讨论,也应该在大的策略上而非执行技术上。而精力多花在先扩大社群,让每一个知识的类别都有人关注,才有可能去进行提升质量的工作。--Reke留言2015年1月7日 (三) 04:35 (UTC)

各位都发表了意见了啊。我认为既然考据团的组成可行性低,也会因为违反自由参与的原则而遭到大规模的反对,所以无论如何这终究只是一个黄粱美梦罢了;中文版引入英文版的评选机制不怎么可行,所谓的“自由否决机制”也可能大大增加条目评选失败的风险(说的上是风险就当然是不好的,我以前都曾经在优良条目评选区捱过反对票,扣除了那些条目我的优良条目总数可能就得减半了)。因此各位是否认为,目前的评选机制没有改动的需要?我个人就认为在一个更好的方案推出之前,目前的机制不需要改变。对于从教育入手这方面,我是赞成的,不过WMHK和WMTW的主事者在这方面比我更清楚,这我就不详述了。只是我想讲一件事:在我读高中的时候WMHK曾经向我学校的通识科老师派发一堆单张,教导如何使用维基百科,前面、后面放了一幅图,然后就用小学鸡图解字典的方式介绍维基百科的版面如何运作。可是过了四、五年,到现在我的同学当中,没有人是维基人。当然,个人意愿、可以分配的时间和老师的不鼓励也是驱动他们不参与维基,专心学业的大因素,不过我在想,出问题的会不会是单张呢?在我看来,那份单张只是一份使用说明书罢了。另外,我们也可以出书介绍维基百科的编辑流程(附方针提要),不过从商业角度衡量,这个建议就成疑问了。不如我们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WP:参与贡献其实写的不错,可是由于那个栏目位置偏低,因此收效可能不高。我们可不可以微调排版,把鼓励参与的栏目放到右栏的顶部?(PS. 有没有人可以给出数据,看看十年以来中文维基百科编者数目的增长?)

说到维基图书馆,我又有几个冒昧的想法。一、在英文版有一个图书馆实习生计划,在中文版未必可行(就以香港为例,港人生活繁忙,本身工作(学习)、应酬、家庭生活已经忙于接洽,更何况是参与维基百科大专实习生计划,培训实习生/接受训练)。可是我认为如果从教育入手,我们可以编制专为图书管理员、教师而设的自学指南(类似这个),令有意加入的教师、图书管理员学会如何编辑维基百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图书馆的馆藏为维基百科贡献知识。不过这涉及一个万年老梗:如何令更多人走过去维基图书馆(好像目前我们入口门路不多),和如何引起教师、图书管理员的兴趣。二、中国身为文明古国之一,中文维基文库收录的文献在各语言版本中也是数一数二,经史子集都有。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编制文献目录,方便读者检索现有的古籍?(不过问题还是有的,就是维基文库有没有人去协调配合。)另外最近安可兄也积极邀请精通不同领域的人士参与维基学院,去参与各类知识的自由散布。除却安可的某些经历,我到目前仍然认为各维基媒体计划之间是可以合作的,因此我认为对他们来说,参与维基百科的编写和勘误工作并非难事。问题只是用什么方法把他们引过来而已。(说着说着,咱们都跑题了⋯⋯)上面一点拙见,如果还是有硬伤,还请各位包涵啊。--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11日 (日) 12:31 (UTC)

  • 提到中文维基文库,又想起来了一个问题。中文维基文库上古籍多,但其中只有个位数校对过。似乎那边人手更少,没人管。英文维基文库都开始删长期未校对的文献了。--162.105.99.188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12:04 (UTC)

建议弄个wikipedia:关注度 (学校)作为专门的关注度讨论页面

如题。—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8.186.145.179对话贡献)于2015-01-17T21:49:14加入。

现在推一个能约束编辑的新方针太难了,大部分都阔佬懒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月19日 (一) 02:33 (UTC)

请修改签名

在这里呼吁所有用户,如果签名中有管道符号(“|”符号),请使用|代替,以避免影响部分模板导致其失效。

已经在User:ArikamaI的讨论页通知了,可是,请大家亲自到其讨论页观摩一下,有没有发现其讨论页一直上下移动?想必此君是不会留意讨论页留言的。

另外顺便在这里通知User:Liu116,用“<nowiki>|</nowiki>”是没有用的,因为nowiki对该符号不管用。您应该用“&#124;”来代替您的管道符号。

尤其是ArikamaI,如果有用户“没看到这个通知”,建议暂时封禁他们(签名中直接使用管道符号算是一种扰乱,无论刻意与否),要不然有些人永远不知道。--175.156.214.74留言2014年12月31日 (三) 07:08 (UTC)

我已处理,说实话,之前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To be №.N 2014年12月31日 (三) 07:39 (UTC)
nowiki应该也管用吧?Liangent留言 2014年12月31日 (三) 10:59 (UTC)

我以前的签名也有管道符号,不过很多年前就发觉问题,再加上签名长度的限制(很多用户都无视这个限制),便改成现在这样。另外我认为单单因为不知道而把用户查封这样太严了,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应该加以劝导。不过故意无视就不是同一个情况了。--春卷柯南夫子 ( ) 2014年12月31日 (三) 13:53 (UTC)

个人亦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这样扣上扰乱的帽子实在是太严了,毕竟我上次用的那个签名并不是我常用的签名(我有三个签名),不过没有看到参数设置的那句话也算是我的错。--To be №.N 2015年1月1日 (四) 06:20 (UTC)
新增一个警告模板?--广雅 范 2015年1月1日 (四) 06:27 (UTC)
使用{{!}}不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1月4日 (日) 01:27 (UTC)
不能使用模板。--HYH.124留言 | 贡献2015年1月8日 (四) 02:26 (UTC)
|是魔术字,不是模板。Bluedeck 2015年1月20日 (二) 01:56 (UTC)

我个人认为间隔号的使用不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反而无视签名长度的限制更严重。本来签名长度是255字节(如果没记错),以方便使用源代码编辑器留言的用户,避免他们在留言时不小心肢解别人的签名。虽然用视觉编辑器或启用WikED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对不清楚新手而言,这样没什么效用。不过我认为长度恰到好处就可以(除却间隔号问题,上面Liu116君的签名我认为不需要改),只是不要太长:我试试举出几个例子:Iflwlou、Lyliylytl和Deepsea887这三个用户的签名,就是长得离谱(说起来也有趣,他们当中其一是灌票党的老党员、其一最近为了抗议目前条目评选制的不合理而狂投中立票,也不明白中立票既非支持亦非反对,而只是可有可无的软肋、其一因为扰乱、恐吓而遭到封禁,至今未解封)。而且这些人就算已经受到其他用户的劝告,还是完全不为所动。不过他们的情况各有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对策,大体上可以用劝导的方式(对语气有问题的,就不能用这套了)。--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11日 (日) 09:49 (UTC)

顺便说一下:Wikipedia talk:签名页面里也有类似讨论。现在我就想问:nowiki到底对管道符号有没有用?若没有用又是为什么?(在下一直都想不通)--№.N留言 2015年1月11日 (日) 10:45 (UTC)

中国铁路识别颜色 能否统一用红色

繁简转换

注意到类似这种编辑[1][2],涉及人工繁简转换,是否被允许?--114.81.255.41留言2015年1月13日 (二) 08:20 (UTC)

编辑并非单纯的“简至繁”或“繁至简”的人工转换,是允许的,不须过于执著。钢琴小子 留言 贡献 2015年1月14日 (三) 06:14 (UTC)
这个并不是单纯的繁简转换问题,而是针对台湾繁体环境下“臺”“台”两字的使用优先性问题。近来有注意到包括这边提及的User:Nlu在内,有几位应该是台湾背景的维基用户大量地将与台湾有关的条目中之“台”字修改成“臺”字,窃以为此行为其实违反了中文维基“以最广为使用的命名方式为准”的原则。这问题其实应该拆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 情况一:提及的主题本身是一个有正式注册名称的单位,例如公司行号或政府单位,那么就应该以其注册时的用字版本为主。例如臺北捷运公司臺湾铁路管理局,注册名称中使用的就是“臺”字,臺北市政府有明确行文要求旗下各单位配合使用“臺”字,因此将条目中提及这些单位时的用字人工改为“臺”是没问题的。但相反的,也有些公司是特意使用“台”字作为注册名,例如台湾电力台湾肥料,在提及这些公司时也应该确认是否误写成“臺”,需要进行修正。
  • 情况二:提及的主题如果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时,不该进行人工修正。此点牵涉到中文维基的命名(包含命名中的用字版本)并不是以考究何者“最正确”为优先,而是以追求“最广为使用”为首要原则,在这前提下检视台湾人对于“臺”“台”两字的使用习惯,我相信大部分台湾用户都应该同意,由于过去用笔书写时养成的习惯,纵使今日大部分的文书作业都已电脑化,但大部分的人仍然习惯使用“台”优先于“臺”。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提及一些通用的概念,例如台北、台湾这类的地名时,如不是特指正式机关名称并不需要矫枉过正。纵使不说“台”字的使用频率高于“臺”,就算是把两者都视为符合常用原则、二者皆合格的写法,基于先到先得原则,也是看条目的主要贡献者/原始主要作者当初选择哪种写法,就以那种写法为主,所以如果条目原本是写“台北”“台湾”,硬把它改成“臺”,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是破坏行为。--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4日 (三) 06:27 (UTC)
这是“顺便”的修改。我最近在桃园市升格之后,注意到大量跟“五都”(实际上,主要只有四都 -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扩大后的高雄市)的条目,仍然不正确的用原来行政区名,而需要修改。(请别忘了此四都升格/扩大已经四年多了。)也有很多链接到消歧义页面的条文,同样需要修改。将“台”顺便改成中华民国官方使用的“台”,再怎样也不应该被认为是破坏。同时,我只调整使用到已不正确的行政区名称的条文;若条文完全跟这些不正确行政区无关,也不需消歧义的话,就不会改动。 --Nlu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06:55 (UTC)
也请注意命名常规:“国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该国或该地的政府或其上级政府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如首尔。”这些地名当然本来就是中文,但此原则仍然适用。若地名本身使用“台”,就该用“台”,而非“台”。而且,许多链接到台北(或台北)的条目,很显然只是当初作者忘了(或忽略了)消歧义的重要性,并非故意(或应当)留下比较笼统的意思。精确度有其必要性;像是“台北海岸”这种用词,不管是用“台”或“台”,都是不精确也不正确的。也请别忘了中文维基已经有另外两个“台北县”的地方(台北县 (日治时期) - 也许应该移动到“台”,因为日本当局,据我所知,并没使用“台”,但该条文并非我所创 - 以及大丰市)。--Nlu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5:51 (UTC)
首尔的例子不适合来套在这问题上,难道“台北”就不是正确的中文名称吗?如果不正确,为何直到今日为止连市区里的路牌或是高速公路出口的标示等场合,都还是普遍使用“台北”多于“台北”?原则上官方只有提及在正式场合(例如官方文件之类)应以“台”字为主,但并没有因此而说“台”字是错误用法。当两种用法都是正确且并非特别是提及单位名称或正式文件之类的状况时,中文维基“最广为使用的称呼方式”还是应该优先引用的原则,精确或正确反而不是命名与用字选择时的优先考量。--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4日 (三) 16:08 (UTC)
这些标示也经常把英文拼错,或者使用“Chinglish”;难道我们也该使用? --Nlu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6:15 (UTC)
“臺、台”不存在用字对错的问题,现在的争论是有关维基百科应该使用哪一个字。按照上面的讨论,我的理解是,臺字更正规、官方,而台字则更广泛使用。请不要执著另一个字就是“错误的”。我建议遵守WP:命名常规#命名冲突:“名从主人”原则说要用“臺”,但在各华语地区均不如“台”字常用,所以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请勿把已有的台字硬性改为臺字。另外,在引发争议时,应“使用条目符合命名方针的最初使用名称”。我认为这一规则也可以适当应用在条目内文中出现的“台湾”二字。钢琴小子 留言 贡献 2015年1月14日 (三) 21:48 (UTC)
我已经解释过了 - 我最近做出的改动全部都是四年前五都改制时就该做出的了;我会尽量避免“台”“台”之争,但改成“新北市”“新庄区”等目前的行政区时,不应强制我或其他编辑一定要回归“台”;我的目标不在把所有的“台”改“台”,而是让行政区名称更新而且同时减少笼统性。(像“屏东猪脚”之类的 - 是在屏东县屏东市做的猪脚,还是屏东县万峦乡做的猪脚,或者其他地方做的万峦式的猪脚?)WP:DAB是重要的;不应因为“台”/“台”触动神经而把该做的消歧义工程也躲开。 --Nlu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00:52 (UTC)
随便举个例子,[3],最上面的台不涉及消歧义,改它做什么?--114.87.61.139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02:18 (UTC)
像我所讲的,我编辑它的主要原因是把“台北县”的链接改成“新北市”。该“台”改“台”是顺便。如果真的那么惹人怨的话,我大可不做。 --Nlu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03:24 (UTC)
台湾日治时期据我所知政府官方有使用“台”(旧字体,例如台北帝国大学等)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消除歧见、互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015年1月15日 (四) 07:07 (UTC)
Nlu君这个顺便修改的动作还不算是有问题,但像这边就有其他维基人特意针对“臺”“台”用字做全面性的修改,我就认为非常不妥。--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5日 (四) 07:15 (UTC)

(*)提醒@Nlu:姑且不论“台”、“台”,将条目中的“台北县”链接([[台北縣]])改为“新北市”([[新北市|臺北縣]])似乎也没必要,因为前者原本就重定向至后者。--Kolyma留言2015年1月15日 (四) 15:14 (UTC)

您似乎没注意到这情况:台北县台北县台北县似乎应当重定向到台北县(就像台北县一样)。所以有把链接修改的必要性;同时,这是我复查确定条目有做出适当更新的过程之一。一旦这过程结束,我打算把台北县重定向到台北县。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02:10 (UTC)
不同意“台北縣似乎应当重定向到台北县”这样的看法。依照消歧义的基本原则,因为使用频率有压倒性的差异,目前与臺北縣新北市)有关的这些同名重定向原则上应该都全面导向至此条目,然后再另外利用消歧义页面来提及台北县 (日治时期)大丰市这两个条目(也就是主从式的消歧义),所以无论是台北縣台北县还是臺北縣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条目,自然就没有把“台”强制改为“台”的必要性。--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6日 (五) 04:30 (UTC)
(*)提醒Wikipedia:重定向#不要修正并非断链的重定向连结。--Mewaqua留言2015年1月24日 (六) 03:44 (UTC)

请 Nlu 君暂停异动“台”、“台”

@Nlu:社群仍在讨论中,请暂停异动“台”、“台”。--Kolyma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26 (UTC)

我已跟您解释过了:(从我的讨论页抄来):
不应因噎废食;这些四年前就该改动的行政区更新,就算您跟我的看法不一样,也不应该反对,而我已经讲过了:我不会去特意寻找这些台/台之词,但不应因为这一点而本末倒置的把该修改(或重定向,或解释)的编辑也一并阻止。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12 (UTC)
目前链接到台北县的条目剩下这些:[4];这是从超过1,000没有正确链接的条目开始的。我觉得这复查过程应该有个结尾,不应该停住,不管您的看法怎样。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15 (UTC)
(:)回应:阁下口口声声“顺便”,其实是有计划的行为,形同人肉机器人。在他人提出异议之下,仍坚持已见,一意孤行。不尊重社群若此,令人叹息。--Kolyma留言) 2015年1月16日 (五) 16:39 (UTC)--Kolyma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7:29 (UTC)
台北县这个重定向已经修正导引至新北市,所以上述的修正动作变成没有绝对必要。在参与讨论的多数用户意见都与Nlu君相左的状态下如果强行继续这样的行为,可视为是种破坏行为人人得以回退之。--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6日 (五) 17:12 (UTC)

您的修正是应该的,但这在我的复查已经进入尾声时候。我也该指出,Kolyma对此事的看法似乎跟他/她在Talk:板桥区 (新北市)的看法是互相抵触的。而我鼓励看法跟我不同的编辑们去做应当的五都(包括我花了数礼拜而没有多少人愿意帮忙的桃园市及各区更新工程 - 特别是绝对必须消歧义的桃园市桃园区复兴区 (桃园市)龙潭区 (桃园市))行政区更新。若他人愿意花时间做这事,自然就不用我从英文维基该做的编辑中拨出时间来做这四年前就该更新的事。包括各位批评我的编辑在内 - 请想想看原状是否应当?我是在改动更桃园市有关内容时发现这些老旧叙述而认为这种情况不可继续的。在让这些叙述继续存在而只关注“台”“台”,就像一件衣服破旧不堪,而不管有没有人愿意修补,而只注意修补的人有没有在修补时用您想要的颜色的线一样。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8:15 (UTC)

(:)回应:“互相抵触”?看不懂您在说什么。--Kolyma留言2015年1月17日 (六) 03:20 (UTC)
您反对移动板桥区 (新北市)的理由是两者声势可相比(而现在SElephant也同意您的理由)。这不是不逻辑的理由,但是同样的逻辑如果用在“台/台北县”的话,就忽略了大丰市也是县级行政区。我觉得SElephant把台北县重定到新北市是正确的,但如果这样的话,则板桥区 (新北市)就应该被认定是主要目标。这不表示东京都的板桥区比较不重要;这只是表示新北市的板桥区比较经常被引用(因为这是中文维基的关系 - 若在日文维基,当然东京都的板桥区会被比较常引用)。 (甚至到目前为止,日文维基都没有好好的把桃园市及各区移动完毕;我不懂日文,所以不敢动它,怕制造更多文字上的问题。) --Nlu留言2015年1月17日 (六) 14:27 (UTC)
请注意主从式消歧义的使用场合并不包含“较常被引用”这项,而是只允许使用在“知名度”有悬殊差异的场合。--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7日 (六) 18:33 (UTC)
@Nlu::该事与本讨论串并无关连,何必转移话题?况且拿大丰来比拟也没什么说服力:该地使用“台北县”之名仅有9年,而且“因与台湾省台北县同名,1951年8月改名为大丰县。”已经帮维基百科使用主从消歧义作了最好的注脚。--Kolyma留言2015年1月18日 (日) 02:49 (UTC)
说得好像很义正言辞,但是说穿了您也不过只是专注在计较那个行政区名的修改,但却完全不在乎条目中其他内容的对错。例如张林峰这条,原本大概有50%的内容是显而易见的侵权抄袭您也不管,只是单纯改了个“台”字就放它过关了,就像一件衣服根本正反面缝反了但您却只在意第一颗扣子有没有扣上一样,这样是有比较伟大吗?--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6日 (五) 19:02 (UTC)
假如真是破坏,请问管理员,何不直接将他封禁就好,说这么多有比较伟大吗?--114.26.142.205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9:08 (UTC)
我无力分别所有的内容有没有侵权(或有其他问题);我只能做出我有能力做的修改。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9:33 (UTC)
无心跟无力的差别很大,别搞混了。--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6日 (五) 19:47 (UTC)
那请问您四年内没做出这些修改,是无心还是无力(还是两者都是)?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21:12 (UTC)
中文维基内有问题需要修改的内容何其多,才不差这一件,论贡献程度阁下似乎没资格在我面前自吹自擂。我承认我无心在意行政区改名这类的小事(反正重定向连得到就好),宁可花时间去处理严重的侵权问题,或是写我自己有兴趣的条目。阁下愿意花时间去订正行政区名称很值得鼓励,但是这并不足以当作无视社群共识进行用字版本破坏的好借口。--泅水大象讦谯☎ 2015年1月17日 (六) 18:33 (UTC)
enWP和zhWP不一样,那边人多,这边人少。在这边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动至少应当通报一下,否则都不会有人发现。我也是在检查WP:DYK中的提名条目霍彦威时才偶然注意到了阁下的存在性,要不根本就没人发阁下在做这样的改动。--162.105.141.128留言2015年1月17日 (六) 03:33 (UTC)

(!)意见:我是觉得说,在讨论期间可以先“暂停”(而不是停止)此类修正,以免观感不佳,阻碍合作,产生误解(虽然我个人认为此类更改无伤大雅,且“台”字本来就是台湾官方用字)。倒是说我觉得把[[滬尾]]改成[[淡水區|滬尾]]似乎没什么必要(如此处),毕竟本来就有重定向过去了。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消除歧见、互助合作、共创美好未来!2015年1月19日 (一) 12:32 (UTC)

最近的存废讨论出现非作者或自动确认用户投票(User:218.81.14.78),我挂上{{notqualifiedh}}、{{notqualifiedf}},如果再这样下去,也会浪费社群资源。--333-blue 2015年1月25日 (日) 10:16 (UTC)

他只是在提建议,而非投票。--Carrotkit讨论页新设计 ~ 维基和平约章 ~ 条目扩充计划 2015年1月25日 (日) 10:20 (UTC)
@333-blue:我觉得您很奇怪,某人以“图片过多”为由在FAC投反对票,您就真的●▽●以为那是特色条目标准规定的?中山桥 (兰州)的GAN,您投什么
  •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意见:来源充足;但如参加特色评选,需减少图片。--333-blue 2015年1月25日 (日) 00:47 (UTC)”
    由此可以推断您是怎么个机器。
  • 符合特色条目标准:来源非常充足。不过(*)提醒提名人,几乎每次提名都讲这句话:“译自英文特色条目,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且无多余细节。......。”有些时候不一定符合这些全部,也是会入选的。--333-blue 2015年1月23日 (五) 08:34 (UTC)
    哈哈哈哈哈哈哈,所以说,条目如果符合“译自英文特色条目”这条,就肯定可以入选?“内容全面且无多余细节”就肯定可以?不明白WP:WIAGA
非常让我怀疑您的思考能力。总觉得您是个“人类性机器人”。如果您真的是个机器,请明说。--175.156.214.74留言2015年1月25日 (日) 13:01 (UTC)

模板无法覆盖所有可选项,尤其是如果投票意见较为复杂时。至少格式上文字加粗的应视为投票。 --达师 - 318 - 527 2015年1月25日 (日) 13:05 (UTC)

存废讨论的结论又不由投票决定,想发言、投票由他们就好。管理员会斟酌。--Zetifree留言2015年1月25日 (日) 19:14 (UTC)

管理员Lanwi的繁简破坏

占领中环”(繁体)由管理员Jimmy Xu按消歧义须要移动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体),管理员Lanwi1再移动到“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繁体)。

我认为管理员Lanwi1曲解了先到先得原则和繁简破坏的定义而将“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从简体标题移动到繁体标题。移动到新标题时只要是有消歧义的须要就可以不必理会前标题的繁简体而按移动者的喜好使用自己惯用的繁简体,所以Jimmy Xu的移动不构成繁简破坏,Jimmy Xu反而是新标题的先得者。而新标题亦不会因为繁简而产生新的歧义,所以不存在繁优简劣的问题,中文维基百科尚没有因应条目发生地区惯用繁体就连同其标题都必须使用繁体此等方针/指引,我在此向Lanwi1滥用管理员权限的行为提出抗议。-- 同舟 · 2014年12月26日 (五) 03:00 (UTC)

不知道合不合理,看Talk: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要求恢复原有繁体名称,看能是根据移动请求执行?——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12月26日 (五) 03:15 (UTC)
同舟,您没看讨论页以及页面历史啊?我是根据Talk: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要求恢复原有繁体名称以及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4/12/19#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执行移动的。而且,您的发言有问题。“破坏”一词不能随便用。--Lanwi1(留言) 2014年12月26日 (五) 07:07 (UTC)
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体)最先由Jimmy Xu于2014年11月24日 (一) 05:49第一次移动,之前条目从来没有被移动到这个名称(不论繁简)。可能在此之前有人以这个名称建立过重定向,但那不能成为必须使用繁体的理据,因此你的移动构成繁简破坏,亵渎了管理员权限!-- 同舟 · 2014年12月26日 (五) 12:18 (UTC)
您还没看清楚啊,创建时的标题是繁体的“佔領中環”,“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简称就是“佔領中環”。您不知道编辑争议和破坏的区别。--Lanwi1(留言) 2014年12月26日 (五) 14:14 (UTC)
究竟是哪一条方针要求移动后的新标题必须依从初始标题的繁简体?还是你原创新方针?不管谁是谁的简称或全称,技术上两者是不同名称。-- 同舟 · 2014年12月26日 (五) 15:11 (UTC)
这是最基本的礼节与互相尊重。--Kolyma留言2014年12月26日 (五) 14:46 (UTC)
那谁尊重过我创建的条目在没有消歧义的必要下强行进行消歧义移动来满足某人的OCD欲望?-- 同舟 · 2014年12月26日 (五) 15:11 (UTC)
建议不相干的个案另行讨论。--Kolyma留言2014年12月27日 (六) 12:42 (UTC)
未看出Lanwi1行事有何不妥。—Chiefwei - - 2014年12月28日 (日) 05:49 (UTC)
请求不合理,所以不应该执行。--Gqqnb留言2015年1月29日 (四) 02:13 (UTC)
(!)意见:发点意见,我是认为繁体或简体应该尊重、遵从用户自己本身。比如最近有人问用户名可不可以繁简混用,某位管理员或资深人物说答案是可以。--175.156.214.74留言2014年12月29日 (一) 14:46 (UTC)
(!)意见:发点意见,Lanwi1是仅存的个别公正执法的管理员了。楼主貌似看到滥权的管理员一点意见都不敢发反而高呼“领袖万岁”,对于公正的管理员按章办事却这么咬着不放,实在是欺善怕恶。58.251.146.202留言2015年1月5日 (一) 08:52 (UTC)

“移动到新标题时只要是有消歧义的须要就可以不必理会前标题的繁简体而按移动者的喜好使用自己惯用的繁简体”这句才是最荒谬的,只要我想繁简破坏,想一个新名字就可以钻洞了吗?--113.52.126.160留言2015年1月12日 (一) 07:43 (UTC)

按照这个规定你的说法是成立的。我阅读这个规定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时时猜想该规定撰写时是以“大家都对繁简名称看得很淡啦,所以尽量把规则弄得方便点”“没有人会故意的为了繁简破坏而重新命名”为前提而写的。所以规定成这样。Bluedeck 2015年1月20日 (二) 01:54 (UTC)
我看了一下,当时条目名称为简体的“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于是用户在Talk: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因为先前为繁体的“占领中环”所以要求改为繁体的“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管理员Lanwi1执行了此更改。
我认为“占领中环”(繁体)由管理员Jimmy Xu按消歧义须要移动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体),不为破坏。然后按照“先到先得”原则,先到的条目名已经改为了简体的“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因此讨论页用户提出的要求无效。在这件事情中,Lanwi1或其他用户没有发现或指出讨论页用户的要求不合理。Lanwi1以为用户要求合理而执行移动,最多是一时失察或不理解繁简规则和命名规范。--Gqqnb留言2015年1月29日 (四) 02:10 (UTC)
  • 原始的移动请求本来就是请求移动到繁体的“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是Jimmy Xu不按请求径自移动到简体,后来才再有人提出移动到繁体;Lanwi1按移动请求移动,哪有繁简破坏?若要依开头人说的标准,Jimmy Xu才是真正的破坏。--Iokseng留言2015年1月29日 (四) 08:50 (UTC)

提案在方针指引增订规则,要求每位编者应认识并遵行维基百科统一格式而非自己乱搞。

引用模板accessdate参数的编辑和显示方式正在进行讨论中,但现在看来似乎差不多要结尾时候了,所以我将这提案拿来这里讨论方针指引的问题。我提议,应当将违反“GB/T 77141”格式的行为被列入Wikipedia:破坏,并制定明确地告诉编者遵守统一格式,以避免发生这次将时间日期乱改,比如像2014-8-1[2015-1-29]被改成2014-08-01[2015-01-29],或者被改成2014-8-1[2015-1-29查阅],如此种种不遵行统一格式不胜凡举,主要还是每位编者都有自己一套思考立场与编辑做法,最好在方针指引里特别强调“编者要想继续编辑就得适应维基百科才能融入”,以求矫正每位编者(无论老手或新手)的心态与观念。--1.170.213.93留言2015年1月28日 (三) 17:10 (UTC)

Special:用户贡献/1.170.213.93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1月28日 (三) 17:41 (UTC)
话说现在这样的修改行为既然不算破坏算什么样的行为?--Gqqnb留言2015年1月29日 (四) 02:46 (UTC)
那些同工不懂罢了,不能动辄就指控别人破坏。可是楼主似乎搞错了,GB/T 7714列出日期的格式是YYYY-MM-DD,而不是YYYY-(M)M-(D)D。虽然有的香港人认为不能够盲从大陆标准(香港学界惯用APA格式),不过容纳的人更多;既然GB/T 7714源于国际标准,那么我对此意见不大。最后我真心同意“编者要想继续编辑就得适应维基百科才能融入”这句话,可惜目前这句话很明显并没有在中文版贯彻实践。--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月29日 (四) 14:3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