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天氣預報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3月26日) |
數碼天氣預報為香港天文台其中一項於2010年3月23日推出的服務,該服務於2011年增強至提供由當天上午5時至第三天下午8時或當天下午5時至第四天上午8時的香港及鄰近珠三角地區每十公里的溫度、風向及相對濕度的預報,預報於上下午4時更新,不經人手修訂。
歷史
在香港設立一個氣象觀測台的構想,最初是由英國皇家學會於1879年提出。皇家學會認為香港的地理位置甚佳,「是研究氣象,尤其是颱風的理想地點」。[1]事實上,隨著當時香港人口逐漸增加,颱風造成的破壞已廣受社會所關注。香港政府亦對皇家學會的建議表示歡迎。經過詳細的探討和研究後,皇家學會的建議最終在1882年獲接納。隨著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長﹞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於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於同年創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氣象觀測、地磁觀測、根據天文觀測報導時間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這些饒有價值的服務備受重視,且於1912年獲得英皇佐治五世頒賜「皇家天文台」的稱號。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中國,部門復稱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門的運作模式及服務範圍亦不斷與時並進,以滿足現代社會的期望和需求。
參見
註釋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 http://www.hko.gov.hk/dfs/main/dfs_tt_uc.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數碼天氣預報 - 繁體中文版
- (簡體中文) http://gb.weather.gov.hk/dfs/main/dfs_tt_uc.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數碼天氣預報 - 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