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社會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英語:Social movement)是由個體社會群體鬆散組織為了實現推動、執行、抵制、阻止或撤消社會變革變化,而用體制外的策略,來改變現有體制的一種政治現象行動與集體。社會運動被描述為「組織結構和戰略,這些結構和戰略可能使被壓迫人口能夠提出有效的挑戰,並抵抗更強大和更有優勢的精英」。某些觀點認為,非營利機構非政府組織,有其社會責任存在,單單有著善意,不代表這組織能負起社會責任,而近來對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責任的關注也在增加。

精選條目

東西文化論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關於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異同、長短和取捨的論戰。這場辯論始於1915年《青年雜誌》之創立,至1927年北伐前結束。期間,數百人以逾千篇文章參與論戰,圍繞著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的出路展開辯論。

1915年,《青年雜誌》以《敬告青年》、《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等文章比較東西文化,抨擊中國文化。 《東方雜誌》則在其後亦比較東西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辯護。 1918年,陳獨秀接連發文質問《東方雜誌》記者,杜亞泉則在《東方雜誌》上接連回應質問,隨後辯論的內容和規模不斷擴展,至於當時的重要學者幾乎無不參加其中。 胡適、陳獨秀等西化派批判中國文化,對之全盤否定。 五四運動後,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產生了失望情緒。這時候,章士釗陳嘉異等人積極宣揚中西文化的調和,引起了支持西化者的批判。此時,爭論的焦點從先前的東西文化優劣的比較,及東西文明異同的比較,轉為東西文化能否調和的問題。這一論戰並未得出結論,以至1930年代重新出現「中國文化本位論」和「全盤西化論」的爭議。

精選傳記

史明(1918年11月9日—2019年9月20日),本名施朝暉,是臺灣的革命家、政治人物、作家、歷史學者。他是臺灣獨立運動流派中的臺獨左派重要領導人之一,提倡「臺灣民族主義」與「獨立建國路線」,並主張二階段革命理論。著有《臺灣人四百年史》等書。

史明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日語早稲田大学政治経済学部留學時,開始認同馬克思主義。大學畢業不久,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時局下,他在1943年前往中國大陸並擔任中國共產黨的地下情報員;但在1949年,其因不滿中國共產黨的作為,返回臺灣。後來他開始從事臺灣獨立運動,並組織「台灣獨立革命武裝隊」,準備暗殺當時領導國民黨政府蔣中正;因為行動失敗,遭國民黨政府以叛亂罪名通緝,被迫在1952年流亡日本,自此長期以政治犯身分居於海外。1981年,他開始前往各國宣揚臺灣民族主義,影響許多海外留學生。臺灣戒嚴時期結束後,其著作仍被列為禁書,導致了1991年發生的「獨立台灣會案」。1993年,他從日本潛返回到臺灣,在解除政治犯身分後,繼續在體制外推動臺灣獨立運動。2019年9月,因年事已高而引發器官衰竭,病逝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選圖片

波羅的海之路,又稱自由之鏈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圖為立陶宛境內的參與者。

Photo credit: Kusurija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需要擴充或翻譯的條目:
需要專家關注

相關主題

維基媒體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清除伺服器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