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南北朝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範條目南北朝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8年6月23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0年4月25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0年9月1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0年9月26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0年10月5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7年11月19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基礎條目 南北朝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南北朝」已被列為歷史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典範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歷史專題 (獲評典範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消歧義

    關於如何使用南北朝條目和消歧義條目,目前出現較大的爭端,請到南北朝的投票瀏覽各方的意見,發表您對南北朝命名的看法,並投票。

    關於編輯衝突

    在出現編輯衝突時,或稱爲編輯戰,請現在討論頁進行討論,不要進行無意義的編輯戰--用心閣(對話頁) 02:54 2005年3月23日 (UTC)

    新條目推薦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11月19日 (一) 08:14 (UTC)[回覆]

    第一次優良條目評選

    內容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08年6月23日 (一) 11:20 (UTC)[回覆]

    第二次優良條目候選

    內容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南北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朝代,提名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 (+)支持:提名人票。通俗明瞭,來源可驗證,內容豐富與非常廣泛的簡介。包括圖像,以解釋內文。——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4月17日 (六) 09:55 (UTC)[回覆]
    • (-)反對:只有腳註16屬於內嵌引用,無法支撐全文。參考資料質量不是很高,且不符合格式。將本條目寫詳細,南朝、北朝二條目簡略是不合理的,我覺得中國大百科的做法較好,「南朝」、「北朝」詳細。「南北朝」直接參見「南朝」、「北朝」即可。南朝與北朝無論歷史更替,官制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有極大分別,歸於一個條目之下,不符合歷史的脈絡。—不平靜的湖畔 (留言) 2010年4月17日 (六) 12:20 (UTC)[回覆]
      • 腳注4、6、、8、10皆有原文引用,這些內容也都源自《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等書。南北朝的官制和社會經濟發展有差別但相似,在同一條目內可以作比較。--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4月18日 (日) 00:09 (UTC)[回覆]
        • WP:V:「所有引言以及任何被質疑或可能被質疑的內容都應使用內嵌引用來提供可靠、公開的來源。」4、6、8、10的「原文引用」是注釋,而不是內嵌引用。因為這些「引用」並不能推導出文中所示的一大段內容。內嵌引用是指模板、ref或哈佛式腳註等形式明確提供的所引資料具體信息的引用。本文的參考資料也沒有標註出版年,不符合格式。另建議直接將帝王列表一章刪除,無論中國大百科全書、大英百科全書或是美國百科全書的朝代條目都並無帝王列表。英文版幾個FA的中國朝代條目也沒有帝王列表—不平靜的湖畔 (留言) 2010年4月19日 (一) 08:15 (UTC)[回覆]
    • (-)反對,帝王列表章節沒有內容。另同意Jason22--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19日 (一) 03:39 (UTC)[回覆]
    不是吧,中國大百科有君主世系圖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21日 (三) 03:18 (UTC)[回覆]
    是的,中國百科上有的朝代條目有君主世系,我搞錯了,抱歉。不過個人還是認為帝王列表的意義不大。中國百科上南朝、北朝兩個條目是沒有帝王列表的—不平靜的湖畔 (留言) 2010年4月22日 (四) 01:41 (UTC)[回覆]
    我部分同意你的看法,南北朝這種時期很多政權的條目列出君主世系沒有必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23日 (五) 03:06 (UTC)[回覆]
    移動完畢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25日 (日) 17:04 (UTC)[回覆]

    第三次優良條目候選

    內容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南北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 -- 朝代,提名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關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朝代題目

    大家好!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中好像沒有明確寫入關於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朝代的正確命名方式的解釋。最近有用戶提出按照維基上一貫的命名常規應當將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江南政權從「南朝X」的題目移動到「X (南朝)」,例如將「南朝梁」移至「梁 (南朝)」,這個方法我贊成。「南朝X」這種稱呼主要是在首次談到或寫到這個政權時為了避免誤會而用「南朝」二字做為修飾的情況下出現,下文都會改用朝代的正式稱呼。此外,「南朝」、「北朝」的概念不局限於之間的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還有其他幾個南北政權紛爭對峙的時期,在史書評書中也會使用「南朝」、「北朝」來修飾,如在講述南朝宋金國稱臣的一段歷史中。我的意見是將「南朝梁」和「南朝陳」分別移到「梁 (南朝)」和「陳 (南朝)」;「南齊」史書上似乎也這麼稱呼,現在的題目保留不變;至於「劉宋」,我個人的意見是移動到「宋 (南朝)」。這個用谷歌來搜索究竟哪個名稱更常用有些困難。「劉宋」似乎是為了與趙匡胤的「趙宋」分明開來,在史書中該朝代名稱的使用似乎類似「南朝宋」/下文「宋」的情況。另外說明一下,五個北方朝廷的史稱,「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應該都是無可爭辯的常用史稱,我覺得沒有必要修改移動。希望能在討論中取得共識後,寫入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促進題目的規範化。謝謝!--Shibo77 2010年11月29日 (一) 08:37 (UTC)[回覆]

    (+)支持--玖巧仔留言 2010年11月30日 (二) 16:01 (UTC)[回覆]
    多謝支持,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戶參與討論。--Shibo77 2010年12月7日 (二) 00:31 (UTC)[回覆]
    若沒有反對意見,那我就移動了。--Shibo77 2010年12月20日 (一) 08:33 (UTC)[回覆]
    暫時(-)反對。應該等待專業人士發表意見。劉宋似乎是為了與趙匡胤的「趙宋」分明開來,在史書中該朝代名稱的使用似乎類似「南朝宋」/下文「宋」的情況……「南齊」史書上似乎也這麼稱呼——「似乎」理由不夠充分,建議參考一下歷史專著的說法。個人覺得命名應該一致,要麼都用X (南朝),要麼都用南朝X,要麼就是劉宋/南齊/蕭梁/陳,不宜搞個大雜燴。--Gilgalad 2010年12月22日 (三) 01:11 (UTC)[回覆]
    這些朝代的名稱用法都是我在與歷史有關的書籍中看到的,「似乎」是因為我不敢以我一家之言蓋全。使用其他稱呼的書籍肯定有不少,劉宋、蕭齊、蕭梁使用得相對較少,另外也沒有陳陳。我認為宋 (南朝)、齊 (南朝)、梁 (南朝)、陳 (南朝)的命名方式最好不過,而且符合維基百科常用的「XX (XX)」命名規格,又不是「大雜燴」。--Shibo77 2010年12月23日 (四) 05:03 (UTC)[回覆]
    現在的命名是劉宋/南齊/梁 (南朝)/陳 (南朝)的「混搭」。我的意思是這一組命名應該採用同樣的風格。--Gilgalad 2010年12月23日 (四) 05:26 (UTC)[回覆]
    因為討論:劉宋討論:南齊沒有人提出需要移動,而討論:梁 (南朝)討論:陳 (南朝)早有相關討論,我想將劉宋移至宋 (南朝)南齊作為常用稱呼保留不變,上文中我也是這麼說的,但考慮互助客棧這邊沒有多少人參與劉宋命名的討論,所以還沒有移動劉宋,若認同,那就請把它移到宋 (南朝)吧。另外原本想討論後能取得共識,將朝代的命名規格寫入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但這邊參與討論的人太少。--Shibo77 2010年12月23日 (四) 05:58 (UTC)[回覆]
    另外,劉宋宋 (南朝)需要管理員處理移動。--Shibo77 2010年12月25日 (六) 08:09 (UTC)[回覆]

    啟良那本《中國文明史》實在很一般。

    我看到很多參考來自啟良(原名劉啟良)《中國文明史》那本書,這本書矯情過度,對很多歷史事件評論很感情化,特別是對民族衝突、數據分析、制度探究能模糊就模糊,體現不出歷史原貌和時代發展趨勢,容易造成恩格斯那種中國是個不變的社會的感覺。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大陸官方革命史觀的體現,被很多學者如錢穆等批判借用王曾瑜教授的話是:「「盛世修史」修出了什麼文化垃圾」,儘管這話有點過份了,但是不無道理。沒有民國大師陳寅恪、周一良他們那麼冷靜的分析,也沒有台灣傅樂成《中國通史》裡面暢所欲言。 我建議可以的話還是用陳寅恪、周一良、唐長孺他們的書。特別陳,在民國時代就是大師級人物,能力得到公認。 Pkou (留言) 2011年4月29日 (五) 19:45 (UTC)pkou[回覆]

    你好,請問你看到參考啟良寫的《中國文明史》的部分在哪個段落,這個條目沒有使用啟良寫的書籍。唯一使用《中國文明史》的只有《中國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晉南北朝 上冊》,地球社編輯部著,地球出版社。台灣許多大大小小的圖書館都有購買這一套書籍,所以不會有很大的偏差。--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5月2日 (一) 13:35 (UTC)[回覆]

    不好意思,我翻完啟良那本書的前面遠古卷(到商代為止)實在讓我很難受,後面上古卷和中古卷都沒有看完,啟良的書很大程度上是出自顧頡剛那一套理論,顧的理論到今天還被很多人攻擊。所以看到後面引用書名以為又是那本書,多謝指證。Pkou (留言) 2011年5月10日 (二) 17:18 (UTC)[回覆]

    關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朝代題目

    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
    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

    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角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但請注意:條目名稱與括號間需要輸入一個半角空格,括號也必須使用半形

    例如亂世佳人 (電影),而非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 (電影)

    這是去年的討論:Talk:南北朝#關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朝代題目,另外請參考條目討論頁的討論:123,以及用戶對話頁的討論:12。這是目前在用戶對話頁的討論:12。問題是南北朝時期宋、梁、陳、西梁/後梁四個南方王朝條目的命名。第一種觀點使用沒有歧義的名稱「劉宋」(或「水宋」、「南朝宋」)、「南朝梁」(或「蕭梁」)、「南朝陳」、「西梁」。第二種觀點使用這些朝代的常用名稱,因為有歧義所以採用「X (南朝)」的形式,分別命名為:「宋 (南朝)」、「梁 (南朝)」、「陳 (南朝)」(或「陳朝」)、「後梁 (南朝)」。我認為後者符合命名常規方針消歧義指引指的「常用名稱」有歧義時使用半角括號的消歧義方式命名條目。第一種觀點認為使用其他的同等的沒有歧義的名稱命名條目,方便搜索以及編輯連結。此外,我不太明白消歧義指引中的以上這段話,尤其是「泰坦火箭」和「計算機病毒」的例子,此二例本身就是「常用名稱」。是否是在說「命名常規中的『常用名稱』若有歧義時,可以選擇使用表明同一事物的別稱來為條目命名」?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戶參與討論,早日解決這幾個條目的命名問題。多謝!--Shibo77 2011年10月19日 (三) 01:41 (UTC)[回覆]

    第二種好。第一種可作為重定向--玖巧仔留言 2011年10月19日 (三) 02:39 (UTC)[回覆]
    實際上至少有三種命名方式:
    • 劉宋、蕭齊(或者南齊)、蕭梁、陳
    • 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 宋 (南朝)、齊 (南朝)、梁 (南朝)、陳 (南朝)
    --Gilgalad 2011年10月21日 (五) 14:46 (UTC)[回覆]
    那麼請問你贊成哪一套命名方式呢?我是說命名常規中說條目要儘量按照最常用的名稱命名,「宋、梁、陳」顯然是最常用的名稱,所以應該用「X (南朝)」的方式命名條目,而不是選擇其他的名稱來命名。--Shibo77 2011年10月22日 (六) 00:21 (UTC)[回覆]
    這應該徵求歷史專業人士的意見。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發表意見,可以列出各主要歷史著作中使用的命名,選擇其中最常用的一種。--Gilgalad 2011年11月2日 (三) 02:22 (UTC)[回覆]
    比較正是用法應該是宋(南朝),宋是正式國號,加上南朝是為了與宋朝區分。其他如劉宋、南朝宋等用法是其他的區分方式。不過我是比較贊同宋齊梁陳統一用南朝X來區分,而不是時而用君主名(劉宋、蕭齊、蕭梁)、時而直接稱呼(陳)。--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0月22日 (六) 03:29 (UTC)[回覆]

    這次討論的結果是什麼?不希望再拖延討論。希望對條目命名達成初步共識:
    一:

    「劉宋」(百無一用是書生
    「水宋」(百無一用是書生
    「南朝宋」( Jason 22 
    「宋 (南朝)」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DzochithinShibo77玖巧仔

    二:

    「蕭齊」(百無一用是書生
    「南朝齊」(百無一用是書生 Jason 22 
    「南齊」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DzochithinShibo77
    「齊 (南朝)」 <-不清楚、可能是最常用名稱Shibo77

    三:

    「蕭梁」(百無一用是書生
    「南朝梁」(百無一用是書生 Jason 22 
    「梁 (南朝)」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DzochithinShibo77玖巧仔

    四:

    「西梁」(百無一用是書生
    「後梁 (南朝)」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DzochithinShibo77玖巧仔

    五:

    「陳朝」 <-不清楚、可能是最常用名稱Shibo77
    「南朝陳」(百無一用是書生 Jason 22 
    「陳 (中國)」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暫無)
    「陳 (南朝)」 <-可能是最常用名稱DzochithinShibo77玖巧仔

    注意這是討論條目名稱的命名,不是討論正文連結的書寫方式,無論討論結果如何,其他的名稱都會成為重定向頁,不影響正確連接。希望更多的用戶能夠參與討論。--Shibo77 2011年10月31日 (一) 05:27 (UTC)[回覆]

    關於南北朝詞語中立性探討

    南北朝佛教的異軍突起的確盛於前代,問題的出現自然是有,站在唯物實用主義角度看,問題就是極其嚴重,因此大陸版唯物史觀的歷史書,稱之為糜爛。糜爛這個詞概括整個那個時期的是佛教,自然有失偏頗。鑑於過去我編輯歷史條目的一些編輯的意見,就是評論性用語儘量避免非中立化,我認為一些表述明顯大陸政治化的詞語應當不用。世界歷史上把佛教作為國教尊奉的國家不少,至今還有,都不存在什麼「統治者利用宗教」之類的階級論的詞語去貶低的問題。我理解在大陸那個系統受教育的人的思維,這些如果不站在中立的角度上看,站在習慣的書本灌輸語言的角度看,很難察覺有問題。對於倡導佛教的國家而言,是違背生者傳記方針的。帶侮辱性的。所以我酌情修改了一下,請明鑑。--維基準天使Gretchen留言2013年4月1日 (一) 11:2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南北朝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33 (UTC)[回覆]

    內文裡歷史政權的區分稱謂

    有關史學家就歷史政權的區分稱謂,是有一般特定的共識。維基既然不是發表原創研究的地方,就請避免使用一些坊間網上的言詞。 歷史政權的區分稱謂,都多會用到地理概念或帝王的姓氏。 如三國的魏、蜀、吳政權,便會稱曹魏、蜀漢及東吳,而不叫三國魏、三國漢及三國吳! 此外,相關稱謂都會有一般共識的字詞,如五代的朝廷,就會在前面加個"後"字作區分,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也不叫五代梁、五代唐、五代晉、五代漢,五代周。 南北朝的宋、齊、梁、陳政權,一般都係用劉宋、南齊、南梁、南陳。請了解明白! 182.239.118.34留言2018年6月3日 (日) 12:26 (UTC)[回覆]

    • 沒討論就想改成自己要的樣子,也不看看這個條目誰花多少時間心力完成的,先找書來作證才能改。對了,不要找一些阿貓阿狗的書啊--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 維基開宗明義就説歡迎任何人進行編輯,因此發現有問題自然可編輯修改,加上已多次註明原因理據。無視相關理據,就去刪除別人編輯,而不附帶任何原因,難道這是協作建設頁面的正面態度? 182.239.118.34留言2018年10月3日 (三) 01:0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