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Yuanshuai0217/植物激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地利共和國
Republik Österreich
1919年—1934年
國歌:德意志奧地利,美妙的國度
(1920-1929)
永久的祝福
(1929-1934)
奧地利共和國(1930年)
奧地利共和國(1930年)
首都維也納
常用語言德語
宗教
羅馬天主教
政府共和國
奧地利總統 
• 1919–20
卡爾·塞茨
• 1920–28
麥可·海尼施
• 1928–34
威廉·米克拉斯
奧地利總理 
• 1919–20
卡爾·倫納 (首)
• 1932–34 (末)
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
立法機構Reichsrat
貴族院
眾議院
歷史時期戰間期
1919年9月10日
• 七月暴動
1927年7月15日
1934年2月12日
• 「五月憲法」頒布
1934年5月1日
面積
1934年83,857平方公里
人口
• 1934年
6760233
ISO 3166碼AT
前身
繼承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奧地利聯邦國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是戰間期存在於奧地利的一個政權。1919年9月10日,聖日耳曼條約簽訂,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更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即奧地利第一共和國)。1934年,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及其領導的祖國陣線建立奧地利聯邦國,實施獨裁主義與准法西斯主義,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結束。《奧地利憲法》於在1920年10月1日生效,並於1929年12月7日修訂。這一時期的政治特徵是左翼右翼之間愈演愈烈的衝突,其中包含暴力衝突,例如1927年的七月暴動與1934年的奧地利內戰

成立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1918年的領土。

1919年9月,根據聖日耳曼條約的規定,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殘存國家——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須割讓部分領土:蘇台德區割讓給捷克斯洛伐克,南蒂羅爾割讓給義大利,阿爾卑斯省的一部分割讓給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該條約同時禁止德奧合併,即沒有國際聯盟的許可,奧地利與德國不能進行經濟上或政治上的聯合——協約國不希望剛剛戰敗的德國力量增強。由於這一規定,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需要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史稱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新成立的共和國成功保住了兩處領土: 第一個是克恩頓州的東南部分——這一區域主要居民為斯洛維尼亞人,應該被割讓給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0年10月10日,該區域內進行了公投,大部分地區最終留在奧地利。第二個是布爾根蘭州,這一地區自907年以來一直屬於匈牙利王國,並被稱為「西匈牙利」[1]。 居民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此外還有克羅埃西亞人和匈牙利人。1921年,根據聖日耳曼條約和特里亞農條約,布爾根蘭歸奧地利共和國。然而,依據1921年12月的公投,州首府肖普朗仍然留在匈牙利。這次公投飽受爭議,被認為可能受到匈牙利的操縱。

聖日耳曼條約激怒了奧地利的德國人,其中禁止德奧合併的規定尤甚。他們認為,條約違反了和平談判期間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中「民族自決」的原則——蘇台德區和南蒂羅爾主要為日耳曼民族,卻被割給其他國家。許多人認為,奧地利失去了戰前60%的領土,而又無法與德國結盟,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很難維持下去。帝國首都維也納是有近200萬人口的大都市,糧食和大部分工業原料都依賴周邊地區的供應,而如今的奧地利只有650萬人口,且只有17.8%的土地是可耕地。

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奧地利能否繼續獨立存在受到了極大的質疑。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奧地利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一個民族國家—— 雖然奧地利國家已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了約700年,除了哈布斯堡王朝以外,它沒有其他的國家認同,反而是蒂羅爾、克恩頓或其他地區居民的地區認同強得多。

政府和政治

在共和國成立的最初時期,各黨派之間能夠實現通力合作。1919年10月3日,各黨派聯合政府成立,社會民主黨人卡爾·雷納擔任政府總理。卡爾·雷納推動了許多進步的措施,例如八小時工作制帶薪休假。在1919年2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中,婦女在奧地利歷史上首次獲得投票權。

1920年10月1日頒布的憲法確立了兩院制,立法機構由聯邦議院(Bundesrat)與國民議會(Nationalrat)組成。其中,聯邦議院由各省的代表組成,而國民議會的議員根據比例代表制,由全民選舉產生。聯邦總統由兩院共同選舉產生,任期四年;總理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

1920年後,社會民主黨成為了少數,各種資產階級政黨成為主流。由於沒有政黨獲得多數席位,國民議會由一系列右翼保守政黨主導,包括基督教社會黨大德意志人民黨鄉村聯盟

1920年以後,反對德奧合併的基督教社會黨統治奧地利政府[2]。該黨與羅馬天主教會保有密切聯繫。 第一任黨主席伊格納茨·塞培爾在1922年5月成為總理,並試圖在富裕的工業家和羅馬天主教會之間建立政治聯盟。

在1920年10月17日的立法選舉之後,社會民主黨失去了多數地位並一直留在反對派中,直到1934年被陶爾斐斯取締。基督教社會黨85、社會民主黨69、大德意志人民黨20和鄉村聯盟的8個。麥可·海尼施當選為聯邦總統。 在1923年10月選舉中,伊格納茨·塞培爾連任,直至1924敗給魯道夫·拉梅克。

1928年12月,基督教社會黨的威廉·米克拉斯當選聯邦總統,並於1929年12月7日修改憲法,減少議會權利,使聯邦總統通過民眾投票選舉,並授予他任命聯邦政府的權利和頒布緊急法律的權力。

在1930年立法選舉中,社會民主黨成為最大黨,有72個席位,但基督教社會黨的總理奧托·安德建立了一個排除在外聯合政府。

左右衝突

1928年的衛鄉團遊行
1932年5月1日,社會民主黨人慶祝的場面。

儘管奧地第一利共和國執政黨常年保持穩定,國內政治卻充斥著混亂與暴力,左翼社會民主黨和右翼準軍事組織衛鄉團經常互相衝突。國家被分割為保守政黨控制的「鄉土奧地利」和社會民主黨控制的紅色維也納。

1927年,在一場位於沙滕多夫的政治衝突中,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喪生;7月14日,謀殺者被無罪釋放。左翼支持者開始大規模抗議,燒毀了司法部大樓。為了維持秩序,警察和軍隊開槍打死了89名抗議者,並造成600人受傷。這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被稱為1927年7月暴動。社會民主黨呼籲舉行持續四天的總罷工,然而反響較小;而政府在衛鄉團武裝的支持下頂住了罷工的衝擊。

在此事件之後,保守派的力量進一步強化,而暴力事件從未停息,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成為總理。

經濟

25先令金幣
紅色維也納時期建設的公寓

哈布斯堡君主國的解體對奧地利經濟的打擊十分嚴重。曾經是帝國重要經濟區的很多地方,現在成為了獨立的民族國家。讓問題更加複雜的是,這些新產生民族國家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賴維也納的銀行業,但國界和關稅阻礙了經濟交流。

變為內陸國家的奧地利勉強能夠實現糧食自給,也缺乏發達的工業基礎。此外,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和義大利實施了貿易封鎖,拒絕向奧地利提供糧食和煤炭,引起了嚴重的危機,最終靠赫伯特·胡佛領導的協約國食品援助才度過難關。到1922年,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一美元兌19,000克朗,失業率居高不下[3]

1921年12月,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簽署拉納條約,奧地利承認新的國界,並承諾不會尋求德奧合併,也不會試圖恢復哈布斯堡君主國。作為回報,捷克斯洛伐克向奧地利提供了5億克朗的貸款[4]

為應對戰後通貨膨脹,總理伊格納茨·塞培爾於1922年開始尋求外國貸款,並實行緊縮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根據1922年10月的日內瓦協定,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共提供了6.5億克朗的貸款,但協定同時規定,奧地利不得加入德國,並且允許國際聯盟的顧問監督奧地利的國家財政。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國家預算穩定下來,而國聯的監督也於1926年3月結束。1923年,奧地利國家銀行重新成立,並開始實行營業稅;1924年12月,奧地利推出新貨幣——先令,並於1925年取代原有的克朗。

大蕭條沉重打擊了奧地利經濟。1931年5月,奧地利最大的銀行——奧地利聯合信貸銀行破產[5]。為了改善經濟,奧地利希望與德國建立關稅聯盟,但在1931年,法國和小協約國拒絕了這一要求,並施加財政壓力。

奧地利法西斯主義

1933年,陶爾斐斯在國際聯盟致辭。
1934年奧地利內戰期間的士兵。

1932年5月20日,基督教社會黨的恩格爾伯特·陶爾斐斯成為總理,並將黨和奧地利推向獨裁、集權和法西斯主義。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實施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是其反對德國最強大的盟友。1933年3月,陶爾斐斯利用了議會法案中的錯誤,內閣投票解散國民議會,並宣布議會已停止運作。1933年5月20日,陶爾斐斯成立「祖國陣線」,外表上實施法西斯主義,同時天主教會對國內事務有較大的影響力。奧地利就已經成為一個獨裁的社團主義國家,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受到抵制。

政府與日益發展的奧地利納粹黨競爭。奧地利納粹黨希望德奧合併,而陶爾斐斯的奧地利法西斯主義將奧地利與羅馬天主教聯繫在一起,因此奧地利不應該加入以新教為主的德國。

政治衝突最終升級,導致1934年2月的奧地利內戰 。最終社會民主黨被取締,成員大多流亡海外。1934年5月1日,陶爾斐斯創立了一個由祖國陣線領導的一黨制國家,頒布了獨裁的「五月憲法」。國家名稱由「奧地利共和國」改為「 奧地利聯邦國」,國旗、國徽和國歌也被更換。其中國旗上加入了四丁字十字架(Kruckenkreuz),是對納粹萬字徽章的回應。

聯邦制和聯邦議院的權力受到限制,而國民議會的選舉被廢除,其成員由四個非選舉產生、社團主義的政務會提名——國務院(Staatsrat)、聯邦文化委員會(Bundeskulturrat)、聯邦經濟委員會(Bundeswirtschaftsrat)和州議會(Länderrat)。法律聲稱,這四個政務會的提名會反映不同領域的意見,但實際上,所有的立法和任命都是由聯邦總理或總統命令的。

陶爾斐斯的制度被稱為「等級制國家」(Ständestaat),並開始打擊親納粹和支持德奧合併者。然而,在1934年7月25日的七月政變中,奧地利納粹分子綁架並刺殺了陶爾斐斯[6]

陶爾斐斯的死引起國際社會的震怒,也包括鄰國義大利的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義大利和奧地利關係良好,墨索里尼懷疑此次事件由德國人策劃,並承諾如果德國入侵,義大利將給予奧地利軍事支持。1934年,義大利的支持使得奧地利免遭德國的吞併。

陶爾斐斯的繼任者庫爾特·許士尼格堅持禁止納粹活動,同時也於1936年取締了衛鄉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