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行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加行(梵:prayoga;巴:payoga;藏[1]:སྦྱོར་བ,轉寫:sbyor ba),舊譯方便、前方便[2][3],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前行[4]。廣義來說,修行歷程中一切的功用、努力,都能稱作加行[5]。如《現觀莊嚴論》立,圓滿一切相、頂、漸次、剎那,這四種現觀加行,把資糧道到成佛之前的努力,都安上加行之名[6]。
根據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以「勝解作意」[7]令所取禪相明了現前,稱為「念住加行」(念處方便),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等皆是。能伏諸煩惱,引發四念住,因此稱為念住加行;四念住稱為根本念住[8]。又指出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在加行上的差別,前者為「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後者為「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9]。《修行方便禪經》講述二甘露門(持息念、不淨觀)前,先說行慈心觀止瞋,次清淨尸羅,於修起三昧後,觀察應不應,向所應者修習,專念繫心。
密教接受灌頂、授戒、宗脈相承等儀式之前,所須預修之特定行法,亦稱為加行[4]。日本東密或台密的「四度加行」(しどけぎょう),指正式授予傳法灌頂,成為傳法阿闍黎之前,所傳授的四法:十八道(じゅうはちどう)・金剛界(こんごうかい)・胎藏界(たいぞうかい)・護摩(ごま),為密教行者修行之第一階段[10]。
西藏佛教有道前基礎的軌理(ཚུལ,轉寫:tshul),其修習部份之加行依金洲法稱傳有六加行法[11]:「淨地設像、莊嚴供具、端正威儀及歸依發心、觀想聖眾、七支供養、供曼荼羅及加持祈請」,並提及四種能引發止觀正因的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不睡眠)瑜伽,可在日常進行。修奢摩他資糧有六:住隨順處、少欲、知足、斷諸雜務、清淨尸羅、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另提及《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資糧。奢摩他之加行,為金洲六加行法,尤其是大菩提心,另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法類。修毘缽舍那有三資糧:親近善士、徧求多聞、如理思惟,解釋為: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智者、聽聞無垢清淨經論、由聞慧和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12]。修本尊瑜伽前,則有共與不共的前行(སྔོན་འགྲོ,轉寫:sngon 'gro)或譯為加行,用作集資糧、淨業障、相應本尊的基礎。所謂「四共加行」,是指思惟「人身難得、念死無常、因果業力、輪迴過患」。「不共加行」依各派傳承不同,種類也有一些差異,如四加行、五加行、九加行等。但各派的基準,主要是指「四皈依及大禮拜、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獻曼荼羅」,有些還會加入上師相應(guru yoga)[13][14]。
漢傳佛教亦有類似的預備階段。例如天台宗立下「二十五方便」作為其止觀(正修)的行前基礎,即:(一)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二)訶五欲:訶色、聲、香、味、觸。(三)棄五蓋: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四)調五事:調心不沈不浮、身不緩不急、息不澀不滑、眠不節不恣、食不飢不飽。(五)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15]華嚴宗的《華嚴雜章門·玄義章》明入道之方便,略作四門:(一)懺除宿障門、(二)發菩提心門、(三)受菩薩戒門、(四)造修勝行門。[16]又如禪宗四祖道信作《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教示學人悟入佛性的方便,初祖達摩傳《二入四行論》,示入道之途,安心、發行、順物、方便之法。
南傳上座部的《清淨道論》說慈念和死念是一切處業處(sabbatthakakammaṭṭhāna),禪修者當於一切處希求,是追求勤修瑜伽的業處。並提到有人認為不淨想也算是一切處業處。[17]另外,南傳上座部將慈念、死念、不淨想、佛隨念稱為四護衛禪,[18][19]用於安住禪修,克服障礙。[20]上座部的巴利註解提到根本業處(mūlakammaṭṭhāna)即是《清淨道論》中的應用業處[21],是禪修者於定的四十種業處中選擇要經常修行的法門,用作修行觀禪的定力基礎。[20]《清淨道論》在講述定的修習法(四十業處)前,提到要:破除十種障礙、親近教授業處的善友、順適於自己的性行、決擇合適的應用業處、選擇適當的住處、破除細障。對如何保護似相,成就安止定,也提出:七種適不適、十種安止善巧、精進平等。在講述慧的修習法(七清淨的後五清淨)前,提到要:以學習與遍問而熟知慧地諸法、成就戒清淨和心清淨(七清淨的前二清淨)。
參考文獻
- ^ rigpawiki. སྦྱོར་བ་. [202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6).
- ^ 正修行前之方便、加行,其梵語是prayoga。而若是權巧方便、善巧方便之方便,其梵語為upāya。
- ^ 佛教「方便」一詞的基本說明 (PDF).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0).
- ^ 4.0 4.1 加行. 佛光大辭典.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印順. 華雨集第一冊-辨法法性論講記.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蕭金松. 《現觀莊嚴論》介紹 (PDF). 法光雜誌. 2003, 171: 3–4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0).
- ^
《大毗婆沙論》:「應知作意略有三種……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瑜伽師地論》:「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 ^ 《大毗婆沙論》:「以勝解作意令所取相明了現前,是名念住加行。若時以外所取相置於內身,而觀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不淨觀、持息念、界作意,是謂念住加行。」
《雜阿毘曇心論》:「彼修行者不淨觀、安般念、界方便觀,一一住已,身、受、心、法各觀真實。真實者,不顛倒。相者二種:謂自相及共相。」 -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 ^ 四度加行. 佛光大辭典.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 ^ 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惛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歸依發心,决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其禮敬支中……供養支中……悔罪支者……隨喜支者……勸請轉法輪支者……請住世支者……迴向支者……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曼陀羅,應以猛利欲樂,多返祈禱,謂『唯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速當滅除。從敬知識,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速當發起,及其內外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 ^ 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智者,聽聞無垢清淨經論,由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是必不可少毘缽舍那正因資糧。若於實義無决定見,必不能生通達如所有性毘缽舍那故。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此若不依定量大轍解密意論,如同生盲又無導者而往險處,故當依止無倒釋論。……如是依止《修次中篇》所說,親近善士、徧求多聞、如理思惟,毘缽舍那三資糧已,若有正見證二無我,次當修習毘缽舍那。」
- ^ 共與不共之四加行.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藏傳佛法---四加行.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7).
- ^ 見《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止觀輔行傳弘決》、《天台四教儀》等
- ^ 見《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玄義章·入道方便門第十》,提到入道緣起要有三義:一識病(參見同書「藥病對治門第四」)、二揀境、三定智,入道方便略作四門:一懺除宿障門、二發菩提心門、三受菩薩戒門、四造修勝行門。另參見《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第三》「賢首大師華嚴玄義章十五門第十明入道方便門……一一皆成普賢行也」,行文與前書有異,提到入道方便門有三:一簡心、二簡境、三造修勝行。又參見《賢首五教儀·卷第四·三觀方便》「於中,先方便開為十門……一具足外緣……二懺除內障……三發大心願……四受持佛戒……五造修勝行……六詳明心境……七揀別觀智……八辨析止觀……九識治魔病……十顯示果相……法華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擴充為十門。
- ^ 《清淨道論》:「對於比丘僧伽等作慈念和死念的,稱為一切處業處;但有人說連不淨想也是的。……因為有這樣多的利益,所以當於一切處希求,其目的便是勤修瑜伽的業處,故名為一切處業處」
- ^ Caturārakkhā Bhāvanā. [202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Caturārakkhā. [202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20.0 20.1 帕奧禪師. 正念之道: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 (PDF). 2001: 108-109 [2024-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30).
- ^ 《Majjhimanikāya-ṭīkā》:「Mūlakammaṭṭhānanti pārihāriyakammaṭṭhān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