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
天干 | ||||||||||||||||||||||
---|---|---|---|---|---|---|---|---|---|---|---|---|---|---|---|---|---|---|---|---|---|---|
| ||||||||||||||||||||||
地支 | ||||||||||||||||||||||
|
地支,或稱十二支,是中国古代用來计算“时日”的代称或表示“次序”的符号,与天干同属文字计序符号。地支共12个文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使用。
地支和十二辰
地支之名來自《白虎通》以天干為主幹,地支為枝葉,稱「甲乙者,榦也;子丑者,枝也」。《白虎通》的說法又來自《淮南子》「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史記》「十母十二子」,從「母子」之義演變而來[1]。史記的十母就是指十天干,十二子就是指十二地支。
干支最早的名稱大概是《呂覽》所稱的「甲子」[1]。《世本》和里耶秦簡中也只取首字稱為甲子[2][3]。以甲子稱之,或許是因為早時還不存在一個專用名稱[1]。
十干最初用來紀日,十二地支則是紀辰[3],古文獻中即常以「日」稱天干,「辰」稱地支[4]。「辰」在古代指日月之會,是每月朔日太陽與月亮會合的方向,由於每月移動一位,一年有十二月,因而也就有十二辰。古代以每月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觀察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確定現在所在的月份,稱為「斗建」、「月建」(由於歲差造成的偏移,古、今北斗斗柄在昏時的指向已經不同)[5][6]。
十二辰的起源,郭沫若等認為是古代觀察到木星的公轉週期大約為十二年(11.862年),以木星來紀年,將之稱為“歲星”;後又將這十二部分各別命名,即把木星軌道分為12個部分,以“歲星紀年”,後衍生為“太歲紀年”[7][8]。吳宇虹、陳睿宏等認為郭說有誤,主張地支十二辰是來自觀察北斗七星運行軌跡的序時、月建之法。吳宇虹認為十二辰天區的逆時針排列應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北斗七星的左行軌道而確立,而非木星十二次的右行軌道。陳睿宏指出中國古代的傳統思維為天道左旋、地道右轉,代表天道的「月建」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以逆時針左行為主,代表地道的「月厭」十二辰,為順時針右行[9][10]。
將一天用十二辰加以配置形成的計時制度,即是十二時辰,萌生於西漢式占和曆算中的「日加」十二辰[5],十二時辰是從十二辰衍生出來的產物。
字義
古人以「萬物興衰、陰陽交替的循環過程」解說這十二個地支字[11]。許慎的《說文解字》用小篆字形解釋字源,並雜以陰陽五行之說,今人則從甲骨文、金文之字形樣貌和構造解釋干支各字的本義,不過不少字的本義仍有分歧或未有定論,難以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干支字與序數本不相干,各有其本義。用於表示干支之後,許多天干、地支用字已專指稱天干地支,或產生出其他的意思,原先的本義轉用其他字表示[1]。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子」有兩種寫法:(一)用表示地支的第一位,即「𢀇」字。(二)用表示後代子孫,即今日的「子」字,地支第六位也是用該字形表示。周初以後,用作地支第一位的「𢀇」多用「子」替代,為免混淆,改用「巳」表示地支的第六位[12]。換言之,地支第一位的「子」,其甲骨文為「」或「」等近似字形。地支第六位的「巳」,甲骨文用「」表示,而不是「」。
地支 | 甲骨 文 |
金文 | 楚簡 文字 |
秦隸 | 小篆 | 本義解說略舉 [13][14][15][1] | 地支、次序、等級、五行引申以外的意思 | 萬物生發 | 五行 | 五行 方位 |
五行 季節 |
星宿 [16] |
星宿 方位 |
月令 季節 |
音律 |
---|---|---|---|---|---|---|---|---|---|---|---|---|---|---|---|
子 (𢀇) |
象嬰兒之形(說文)[17]; 籀文作「𢀇」,象囟上有髮,臂、脛在几上 |
孳萌 | 水 | 北 | 冬 | 危宿 虛宿 女宿 |
北 | 十一月冬 復卦䷗ |
黃鐘 | ||||||
丑 | 象手之形(說文) -------- |
紐芽 | 土 | 中央 | 四季 | 牛宿 斗宿 |
十二月冬 臨卦䷒ |
大呂 | |||||||
寅 | 宀為陰氣,令陽氣不上出髕於下(說文) -------- 象箭矢(朱芳圃、郭沫若)附加口、臼 |
|
螾螾或 移出於地 |
木 | 東 | 春 | 箕宿 尾宿 |
東 | 一月春 泰卦䷊ |
太簇 | |||||
卯 | 象開門之形(說文) -------- 構形未有定論(漢語多功能字庫) |
茂茂或 覆冒於地 |
心宿 房宿 氐宿 |
二月春 大壯䷡ |
夾鐘 | ||||||||||
辰 | 乙、匕象草木生,二為上,厂聲(說文) -------- 象蚌蛤開殼運動,蜃之初文(顧鐵僧) |
震動而長 | 土 | 中央 | 四季 | 亢宿 角宿 |
三月春 夬卦䷪ |
姑洗 | |||||||
巳 | 象蛇蟲之形(說文) -------- 象胎兒之形(見說文「包」字、高田忠周) |
已盛 | 火 | 南 | 夏 | 軫宿 翼宿 |
南 | 四月夏 乾卦䷀ |
仲呂 | ||||||
午 | 象陰氣逆陽,冒地而出(說文) -------- |
|
萼布或 陰陽相迕 |
張宿 星宿 柳宿 |
五月夏 姤卦䷫ |
蕤賓 | |||||||||
未 | 象樹木枝葉重㬪(說文) |
|
滋味或 幽昧 |
土 | 中央 | 四季 | 鬼宿 井宿 |
六月夏 遯卦䷠ |
林鐘 | ||||||
申 | 臼為自持之形,表形體收束(說文) -------- 象閃電(見說文「虹」字),電的初文(李孝定) |
|
身成 | 金 | 西 | 秋 | 參宿 觜宿 |
西 | 七月秋 否卦䷋ |
夷則 | |||||
酉 | 象丣(从卯),閉門之形(說文) -------- 象酒尊之形(饒炯、李孝定) 象釀酒罈子(朱駿聲、林義光) |
老熟 | 畢宿 昴宿 胃宿 |
八月秋 觀卦䷓ |
南呂 | ||||||||||
戌 | 戊為土,一為陽氣,表陽下入地(說文) -------- 象斧、鉞、鏚一類的兵器(徐灝、葉玉森) |
盡滅 | 土 | 中央 | 四季 | 婁宿 奎宿 |
九月秋 剝卦䷖ |
無射 | |||||||
亥 | 二為上,下有一男一女,𠃋象女懷胎(說文) -------- 構形未有定論(漢語多功能字庫) 象草根藏地下,荄之初文(葉玉森、林義光) 象豕之形(吳其昌、商承祚、袁國華) |
該閡 | 水 | 北 | 冬 | 壁宿 室宿 |
北 | 十月冬 坤卦䷁ |
應鐘 |
天干地支紀年時法
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若与天干配合使用,則以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八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因此与回归年太阳位置对应,而不是基于月相周期的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註明某陰曆月對應某干支,只是以其中气近似而非全等對應,比如立春代表寅月开始,但正月则被定义为包括中气雨水的农历月份,因此正月初一理论上可能坐落在立春前后的十五天内,即正月不会包含寅月的每一天,相反会经常横跨丑月或卯月;而当出现没有中气的農曆月份时,就会设为闰月,虽然被当成是前一个月延续,但闰月往往有近乎对半的日子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月支。
纪时辰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個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即為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22]。干支紀時法之源起年代則未明[23]。
地支紀月時對應的节气時間段、中气、近似農曆月份、近似公历月份、对应的生肖、紀時的時刻(UTC+8)、季节、方位等列表如下。
地支 | 節氣段 | 中气 | 近似農曆月份 | 近似公曆月份 | 生肖 | 時刻(真太阳时) | 年份除以12的余数 | |
---|---|---|---|---|---|---|---|---|
公元前 | 公元后 | |||||||
子 | 大雪至小寒前一日 | 冬至 | 十一月 | 12月 | 鼠 | 23时至1时 | 9 | 4 |
丑 | 小寒至立春前一日 | 大寒 | 十二月 | 1月 | 牛 | 1时至3时 | 8 | 5 |
寅 | 立春至惊蛰前一日 | 雨水 | 正月 | 2月 | 虎 | 3时至5时 | 7 | 6 |
卯 | 惊蛰至清明前一日 | 春分 | 二月 | 3月 | 兔 | 5时至7时 | 6 | 7 |
辰 | 清明至立夏前一日 | 谷雨 | 三月 | 4月 | 龙 | 7时至9时 | 5 | 8 |
巳 | 立夏至芒种前一日 | 小满 | 四月 | 5月 | 蛇 | 9时至11时 | 4 | 9 |
午 | 芒种至小暑前一日 | 夏至 | 五月 | 6月 | 马 | 11时至13时 | 3 | 10 |
未 | 小暑至立秋前一日 | 大暑 | 六月 | 7月 | 羊 | 13时至15时 | 2 | 11 |
申 | 立秋至白露前一日 | 处暑 | 七月 | 8月 | 猴 | 15时至17时 | 1 | 0 |
酉 | 白露至寒露前一日 | 秋分 | 八月 | 9月 | 鸡 | 17时至19时 | 0 | 1 |
戌 | 寒露至立冬前一日 | 霜降 | 九月 | 10月 | 狗 | 19时至21时 | 11 | 2 |
亥 | 立冬至大雪前一日 | 小雪 | 十月 | 11月 | 猪 | 21时至23时 | 10 | 3 |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該對應的生肖。人的岁数之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转换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 公元紀年天干地支的是減去分別在以六十甲子:紀年以黃帝紀元後建立天干地支為開始,來自約公元前2997年+,循環以黃帝紀元(格里曆前2997年)即元年開始計算,其餘月份安排等與農曆相同。換算方法為格里曆年份+2997為干支年份,如2024年,則為干支2024+2997=5021年。起即由為六十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紀年法計算機方法。
黃帝紀元年號 | 1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6年 | 7年 | 8年 | 9年 | 10年 |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96年 | 前2995年 | 前2994年 | 前2993年 | 前2992年 | 前2991年 | 前2990年 | 前2989年 | 前2988年 | 前2987年 |
干支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黃帝紀元年號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年 | 18年 | 19年 | 20年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86年 | 前2985年 | 前2984年 | 前2983年 | 前2982年 | 前2981年 | 前2980年 | 前2979年 | 前2978年 | 前2977年 |
干支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黃帝紀元年號 | 21年 | 22年 | 23年 | 24年 | 25年 | 26年 | 27年 | 28年 | 29年 | 30年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76年 | 前2975年 | 前2974年 | 前2973年 | 前2972年 | 前2971年 | 前2970年 | 前2969年 | 前2968年 | 前2967年 |
干支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黃帝紀元年號 | 31年 | 32年 | 33年 | 34年 | 35年 | 36年 | 37年 | 38年 | 39年 | 40年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66年 | 前2965年 | 前2964年 | 前2963年 | 前2962年 | 前2961年 | 前2960年 | 前2959年 | 前2958年 | 前2957年 |
干支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黃帝紀元年號 | 41年 | 42年 | 43年 | 44年 | 45年 | 46年 | 47年 | 48年 | 49年 | 50年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56年 | 前2955年 | 前2954年 | 前2953年 | 前2952年 | 前2951年 | 前2950年 | 前2949年 | 前2948年 | 前2947年 |
干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黃帝紀元年號 | 51年 | 52年 | 53年 | 54年 | 55年 | 56年 | 57年 | 58年 | 59年 | 60年 |
公元元年紀年法 | 前2946年 | 前2945年 | 前2944年 | 前2943年 | 前2942年 | 前2941年 | 前2940年 | 前2939年 | 前2938年 | 前2937年 |
干支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地支與阴阳五行、八方
地支 | 季節 | 八方 | 二十四方 | 天干 | 陰陽五行 |
---|---|---|---|---|---|
子 | 冬季 | 北 | 0° | 壬 | 陽水 |
丑 | 冬季 | ~東北 | 30° | 己 | 陰土 |
寅 | 春季 | ~東北 | 60° | 甲 | 陽木 |
卯 | 春季 | 東 | 90° | 乙 | 陰木 |
辰 | 春季 | ~東南 | 120° | 戊 | 陽土 |
巳 | 夏季 | ~東南 | 150° | 丁 | 陰火 |
午 | 夏季 | 南 | 180° | 丙 | 陽火 |
未 | 夏季 | ~西南 | 210° | 己 | 陰土 |
申 | 秋季 | ~西南 | 240° | 庚 | 陽金 |
酉 | 秋季 | 西 | 270° | 辛 | 陰金 |
戌 | 秋季 | ~西北 | 300° | 戊 | 陽土 |
亥 | 冬季 | ~西北 | 330° | 癸 | 陰水 |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六合」,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後,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 中正合化土
-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 地支三會:亥子丑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 地支相沖:子午相沖 丑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 地支相破: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 地支相害: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 地支相刑:
-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其他用處
由於地支具有子、丑、…、亥的固定順序,所以可作為代號使用,類似於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二。因為天干地支只有22個,所以英文字母次序最後的「w」、「x」、「y」及「z」沒有天干或地支對應;遇到「w」、「x」、「y」及「z」,就分別用「物」、「天」、「地」及「人」。[24]
-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 在十九世紀中期,中國數學家李善蘭用天干、地支、「物」、「天」、「地」及「人」把羅馬字母翻譯成中文,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至「v」这12个小写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各語言中的地支
地支 | 中古漢語 | 現代漢語 | 吳語 | 福州語 | 粤语拼音 | 闽南语/台語 | 日語 | 朝鮮語 | 越南語 | 壯語 | 滿語 | 藏文 | ||
---|---|---|---|---|---|---|---|---|---|---|---|---|---|---|
注音符號 | 汉语拼音 | 音读 | 训读 | |||||||||||
子 | cix | ㄗˇ | zǐ | tsy51 | cṳ̄ | zi2 | tsú | し (shi) | ね (ne) | 자 (ja) | tý | ceij | ᠰᡳᠩᡤᡝᡵᡳ singgeri | བྱི byi |
丑 | thriux | ㄔㄡˇ | chǒu | tsheu51 | tiū | cau2 | thiú | ちゅう (chū) | うし (ushi) | 축 (chuk) | sửu | couj | ᡳᡥᠠᠨ ihan | གླང glang |
寅 | jin | ㄧㄣˊ | yín | ghin231 | īng | jan4 | în | いん (in) | とら (tora) | 인 (in) | dần | yinz | ᡨᠠᠰᡥᠠ tasha | སྟག stag |
卯 | mraux | ㄇㄠˇ | mǎo | mau51 | māu | maau5 | báo | ぼう (bō) | う (u) | 묘 (myo) | mão | maux | ᡤᡡᠯᠮᠠᡥᡡᠨ gvlmahvn | ཡོས yos |
辰 | zjin | ㄔㄣˊ | chén | zen223 | sìng | san4 | sîn | しん (shin) | たつ (tatsu) | 진 (jin) | thìn | saenz | ᠮᡠᡩᡠᡵᡳ muduri | འབྲུག 'brug |
巳 | zsix | ㄙˋ | sì | zy231 | sê̤ṳ | zi6 | tsī | し (shi) | み (mi) | 사 (sa) | tỵ | ceih | ᠮᡝᡳᡥᡝ meihe | སྦྲུལ sbrul |
午 | ngox | ㄨˇ | wǔ | ng231/ou44 | ngū | ng5 | ngóo | ご (go) | うま (uma) | 오 (o) | ngọ | ngux | ᠮᠣᡵᡳᠨ morin | རྟ rta |
未 | myoih | ㄨㄟˋ | wèi | mi223/vi231 | mê/ê | mei6 | bī | び (bi) | ひつじ (hitsuji) | 미 (mi) | mùi | meih | ᡥᠣᠨᡳᠨ honin | ལུག lug |
申 | sjin | ㄕㄣ | shēn | sen44 | sing | san1 | sin | しん (shin) | さる (saru) | 신 (shin) | thân | saen | ᠪᠣᠨᡳᠣ bonio | སྤྲེལ sprel |
酉 | jux | ㄧㄡˇ | yǒu | ghieu231 | iū | jau5 | iú | ゆう (yū) | とり (tori) | 유 (yu) | dậu | youx | ᠴᠣᡴᠣ qoko | བྱ bya |
戌 | syt | ㄒㄩ | xū | sih43 | sók | seot1 | sut | じゅつ (jutsu) | いぬ (inu) | 술 (sul) | tuất | swt | ᡳᠨᡩᠠᡥᡡᠨ indahvn | ཁྱི khyi |
亥 | ghaix | ㄏㄞˋ | hài | ghe231 | hâi | hoi6 | hāi | がい (gai) | い (i) | 해 (hae) | hợi | haih | ᡠᠯᡤᡳᠶᠠᠨ ulgiyan | ཕག phag |
注:中古汉语一列的字母标音基于中古汉语现有拟音上制定的拼音,非国际音标。词尾x,h为音调,分别对应上声和去声。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張秉權. 甲骨文中所見的「數」 (PDF).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75, 3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7).
- ^ 曹旅寧. 里耶秦簡甲子考. [202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令教以甲子、算、馬、大襍
- ^ 3.0 3.1 《事物紀原》:「《世本》曰大撓造甲子。《呂氏春秋》曰黃帝師大撓。《黃帝內傳》曰帝既斬蚩尤命大撓造甲子正時。《月令章句》曰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剛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支幹相配以成六旬」。
《廣雅·釋天》:「甲乙為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為枝,枝月之靈也」。 - ^ 《春秋左傳》:「辰在子、卯,謂之疾日……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明夷,日也,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
《國語·楚語》:「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韋昭注:「十日甲至癸也,十二辰子至亥也,擇其吉日令辰以致神」。
《儀禮》:「少牢饋食之禮,日用丁、己」。
《周禮 ·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鳥之巢。以方書十日之號、十有二辰之號、十有二月之號、十有二歲之號、二十有八星之號,縣(懸)其巢上,則去之」。鄭玄注:「方,版也。日,謂從甲至癸。辰,謂從子至亥。月,謂從娵至荼。歲,謂從攝提格至赤奮若。星,謂從角至軫。夭鳥見此五者而去,其詳未聞」。
《周禮 ·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賈公彥疏:「云十有二歲者,歲,謂太歲左行於地,行有十二辰,一歲移一辰者也。云十有二月者,謂斗柄月建一辰,十二月而周,故云十有二月。云十有二辰者,謂子丑寅卯之等十有二辰也。云十日者,謂甲、乙、丙、丁之等也。云二十八星者,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之等,為二十八星也。若指星體而言,謂之星。日月會於其星,即名宿,亦名辰,亦名次,亦名房。……歲星為陽,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以此而計之,十二歲一小周,謂一年移一辰故也。……以歲星為陽,人之所見。大歲為陰,人所不睹。既歲星與大歲,雖右行左行不同,要行度不異,故舉歲星以表大歲」。
《周禮·春官》:「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鄭玄注:「天地之會,建、厭所處之日辰」。賈公彥疏:「建謂斗柄所建,謂之陽建,故左還於天;厭謂日前一次,謂之陰建,故右還於天。故《堪輿》天老曰:『假令正月陽建於寅,陰建在戌』。日辰者,日據幹,辰據支」。
陳睿宏. 北京大學竹簡《揕輿》值日本色之重要內涵 (PDF). 臺大中文學報. 2016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4).竹簡《揕輿》:『日、辰、星若皆不吉,其期七日;若半吉,其期三月;若皆吉,其期卒歲』。……「日」即指十干, 「辰」為十二支,「星」為二十八星宿
。
《淮南子·天文訓》:「月從左行十二辰……音自倍而為日,律自倍而為辰,故日十而辰十二。……太陰所居,日為德,辰為刑……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所合之處為合,十日十二辰,週六十日,凡八合(八會:正月會甲戌、二月會乙酉、五月會丙午、六月會丁巳、七月會庚辰、八月會辛卯、十一月會壬子、十二月會亥癸)」。
《太玄經·太玄數》:「聲生於日,律生於辰。聲以情質,律以和聲,聲律相恊,而八音生」。
《漢書·律曆志》:「六律六呂,而十二辰立矣。五聲清濁,而十日行矣。傳曰「天六地五」,數之常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辰有五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十一而天地之道畢,言終而復始」。
《論衡·詰術》:「日十而辰十二,日辰相配,故甲與子連」。 - ^ 5.0 5.1 陳侃理. 十二時辰的產生與制度化.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4).
- ^ 《漢書·律曆志》:「辰者,日月之會,而建所指也」
《夢溪筆談·象數》:「今考子丑至於戌亥謂之十二辰者,《左傳》云:「日月之會是謂辰。」一歲日月十二會,則十二辰也。日月之所舍,始於東方,蒼龍角亢之星起於辰,故以所首者名之。」
《逸周書·周月解》:「惟一月,既南至(冬至所在月為子月,周朝以子月建正)……是月,斗柄建子,始昏(黃昏)北指。」 - ^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李红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ISBN 9787313174857
- ^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五辑,第 5 期,黄留珠、魏全瑞,三秦出版社, 2007,ISBN 9787807361916
- ^ 吳宇虹. 巴比倫天文學的黃道十二宮和中華天文學的十二辰之各自起源. 世界歷史. 2009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4).
十二辰獨特的左旋排列的起源應該和左行的恆星北斗七星有關。由於地球在宇宙中逆時針繞太陽和相對於不動的星座移動,根據視運動的原理,我們從地球上看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和其他的恆星星座同樣是左行旋轉的……這樣看來,中國最早的十二辰天區的逆時針排次應該是商代的古代占星學和天文學家按照北斗星的左行軌道確定的……郭沫若當時認為十二辰左行和斗建左行並無關係,“斗柄逐十二辰以建十二月,則每辰必為30度之等分。是則12等分制蓋創始於淮南術士矣。”“在古代曆法初步之時,曾以北斗為觀象授時之利器……然此與月建之說應當區分……余以為此乃十二辰之真義滅卻後,即為黃道周天十二恆星之真義滅卻後,後人對於十二辰逆轉現象之一說明。此一說明於逆轉現象雖巧得解釋,然固非十二辰制定時之本意也。”由於目前沒有證據支援十二辰是12個星座的看法,筆者認為,十二辰和北斗運行方向相同和行星運行相逆是十二辰逆時針排序唯一比較合理的解釋。
- ^ 陳睿宏. 北大漢簡《揕輿》用例析論 (PDF). 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七輯.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27).
這種陽建雄神十二辰同二十八星宿為逆時左行,而陰建雌神十二辰則為順時右行的運行方式,為傳統上普遍採用的概念,《淮南子•天文》中即每有見說,前文已有概述,以北斗雄神斗建十二辰,其斗杓稱「小歲」為正月建寅,左行十二辰。雌神太陰以咸池為太歲,即為右行之序順。以北斗定序立時、節度合紀,由來已早,《史記》、《漢書》皆有詳載。同時聯結二十八星宿的運用,使天道運化之擬推更為具象化。……有關地支十二辰為北斗雄神序時之法,固毋庸置疑,而郭沫若先生以之為歲星行度配用者,為一誤說,亦無法對左右序列進行較為合理之述說。中國人傳統之思維,建立於天左旋、地右轉的基本概念,斗建天道或代表天行之法 的二十八星宿,以左旋逆行為主,至若就十二辰(地支)的本身,亦以陰陽殊分,陽為天,陰為地,則陽支左旋,陰支右轉。
- ^ 《釋名》:「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於《易》為坎。坎,險也。丑,紐也,寒氣自屈紐也。於《易》為艮。艮,限也。時未可聽物生,限止之也。寅,演也,演生物也。卯,冒也,載冒土而出也。於《易》為震,二月之時雷始震也。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巳,已也,陽氣畢布已也。於《易》為巽。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午,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於《易》為離。離,麗也,物皆附麗陽氣以茂也。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於《易》為兌。兌,悅也。物得備足,皆喜悅也。戌,恤也。物當牧歛,矜恤之也。亦言脫也,落也。亥,核也。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惡真偽也。亦言物成皆堅核也。」
《淮南子》:「指寅,則萬物螾螾也;指卯,卯則茂茂然;指辰,辰則振之也;指巳,巳則生已定也;指午,午者,忤也;指未,未,昧也;指申,申者,呻之也;指酉,酉者,飽也;指戌,戌者,滅也;指亥,亥者,閡也;指子,子者,茲也;指丑,丑者,紐也。」
《史記》:「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也;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辰者,言萬物之蜄也;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午者,陰陽交,故曰午;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陰用事,申賊萬物;酉者,萬物之老也;戌者,言萬物盡滅」。
《漢書》:「故孳萌於子,紐牙於丑,引達於寅,冒茆於卯,振美於辰,已盛於巳,咢布於午,昧薆於未,申堅於申,留孰於酉,畢入於戌,該閡於亥」。
《白虎通德論》:「寅者,演也;卯者,茂也;辰,震也;巳者,物必起;午,物滿長;未,味也;申者,身也;酉者,老物收斂;戌者,滅也;亥者,仰也;子者,孳也;丑者,紐也」。
《五行大義》:「《詩緯推度災》云……子者孳也,陽氣既動,萬物孳萌。(三禮義宗云陽氣至,孳養生)。丑者紐也,紐者繋也,續萌而繋長也。故曰:孳萌於子,紐牙於丑。(三禮義宗云言居終始之際,故以紐結爲名)。寅者移也,亦云引也,物牙稍吐,引而申之,移出於地也。(三禮義宗云寅者引也,肆建之義也)。卯者冒也,物生長大,覆冒於地也。(三禮義宗云卯茂也,陽氣至此,物生滋茂)。辰者震也,震動奮迅,去其故體也。(三禮義宗云此月之時,物盡震動而長)。巳者已也,故體洗去,於是已竟也。(三禮義宗云巳起也,物至此時,皆畢盡而起)。午者仵也,亦云萼也,仲夏之月,萬物盛大,枝柯萼布於午。(三禮義宗云午,長也、大也,明物皆長大也)。未者昧也,陰氣已長,萬物稍衰,體薆昧也。故曰薆昧於未。(三禮義宗云時物向成,皆有氣味)。申者伸,伸猶引也、長也,衰老引長。(三禮義宗云申者身也,物皆身體成就也)。酉者老也,亦云熟也,萬物老極而成熟也。(三禮義宗云酉猶也,猶倫之義也,此時物皆縮小而成也)。戌者滅也、殺也,九月殺極,物皆滅也。(三禮義宗云此時物衰滅也)。亥者核也、閡也,十月閉藏萬物,皆入核閡。(三禮義宗云亥劾也,言陰氣劾殺萬物也)」。
《晉書》:「正月之辰謂之寅,寅者津也,謂生物之津塗也。二月之辰名為卯,卯者茂也,言陽氣生而孳茂也。三月之辰名為辰,辰者震也,謂時物盡震動而長也。四月之辰謂為巳,巳者起也,物至此時畢盡而起也。五月之辰謂為午,午者長也,大也,言物皆長大也。六月之辰謂之未,未者味也,言時萬物向成,有滋味也。七月之辰謂為申,申者身也,言時萬物身體皆成就也。八月之辰謂為酉,酉者緧也,謂時物皆綇縮也。九月之辰謂為戌,戌者滅也,謂時物皆衰滅也。十月之辰謂為亥,亥者劾也,言時陰氣劾殺萬物也。十一月之辰謂為子,子者孳也,謂陽氣至此更孳生也。十二月之辰謂為丑,丑者紐也,言終始之際,以紐結為名也。 」 - ^ 子. 漢語多功能字庫.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 ^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 漢語多功能字庫.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8).
- ^ 中華文化總會. 中華語文知識庫漢字源流.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 ^ 小學堂字形演變 - 中央研究院.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1).
- ^ 晉書天文志 十二次度數.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 ^ 《說文解字》:「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併也。」
- ^ 魯實先. 文字析義注. 下冊.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8).
- ^ 魏慈德. 從出土文獻的通假現象看「改」字的 聲符偏旁 (PDF). 文與哲. 2009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17).
- ^ 單周堯. 己.已.巳:「巳」、「已」本為一字,「已」是由「巳」字分化出來的.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 ^ 魯實先. 文字析義注. 上冊.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 ^ 午時三刻——古中國的時間制度.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 ^ 丁緜孙.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1989.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李善蘭:改變近代中國的科學家第147及1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