蔀 (中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拼音:bù,注音:ㄅㄨˋ)是中國古代曆法時間單位。指回歸年朔望月平太陽日的最短循環(時間長度極接近的最小公倍數[2]。在西方,類似的概念為Callippic cycle。

數學原理

由於回歸年與朔望月之最小公倍數並未恰好等於一日長的整數倍,若再取與太陽日之公倍數,則能更妥善的制曆,因此出現「蔀」。

量值更迭

玄始曆採用600年置222個閏月代替十九年七閏法。更廣泛被使用的的大明曆亦棄十九年七閏法。

玄始曆大明曆前,包括古六歷等皆採用一章歲十九、章月二百三十五、章閏[3]

  • 1=4=76年

因為回歸年朔望月太陽日三者事實上並沒有準確的倍數關係,這個數值可能因曆法不同而有所改變。通常越後期、越精確的曆法,取值會更大。直至今日,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通常我們會以觀測結果作為決定日期的依據。例如以觀測後的定朔代替平朔,而不光以紙上作業為準。

文內注釋

  1. ^ 辛德勇 (2007) 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2. ^ 後漢書. 卷93志第三《律曆下》: 日周於天,一寒一暑,四時備成,萬物畢改,攝提遷次,青龍移卯,謂之歲。歲首也,月首也。至、朔同日謂之,同在日首謂之蔀,蔀終六謂之朔又復謂之
  3. ^ 瞿曇悉達. 開元占經.  卷一百五:古今歷積年及章率 《梁趙歷》上元甲午,至今六萬一千七百四十算上。 元法四十三萬二千,紀法七萬二千,蔀法七千二百,章歲六百,章月七千四百二十一(亦曰時法),章閏二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