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重北轻南/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公示期间,欢迎讨论 ^_^

将于此公示两日后发布。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5日 (一) 07:20 (UTC)

Draft:重北轻南发布
 中华民国台湾)——2017年12月27日
至今已2361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注意:如果要重建存废讨论删除的条目,而新内容基本相同,请到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提出。如果直接使用旧有内容重建条目、而不按程序走,有可能被速删。特此提醒,除此以外暂时没有其他意见。--胡萝卜 2017年12月25日 (一) 08:03 (UTC)

了解,谢谢。圣诞快乐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5日 (一) 08:21 (UTC)

有关首段的台湾地图

有关首段的台湾地图, 看不出和重北轻南主题的关系--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5日 (一) 13:11 (UTC)

给不是台湾的人看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5日 (一) 13:19 (UTC)

"重北轻南"和"南北差异"不一定是同一件事

在此草稿首段提到“重北轻南、又称为南北差距......”,而在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内文的第4页(pdf档案15页)有提到

这部分的描述和草稿首段是矛盾不一致的--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2:58 (UTC)

哈啰。我印象中,论文指的是北部人倾向以南北差异来看待重北轻南,中南部人倾向用南北差距来看待重北轻南这件事,并探讨其原因。或者您觉得有更好的写法,欢迎您提出来。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28 (UTC)
我看到的是“重北轻南”和“南北差距”不一定是相同的概念,不宜混用。--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39 (UTC)
好吧!好像有这么点不严谨。话说,这么一来就可以着手兴建南北差距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50 (UTC)
以这个草稿以及之前条目的情形, 建议针对南北差距主题, 先整理资料, 不要急着创条目,整理一下那些资料要放在"南北差距"里,哪些资料要放在"重北轻南"里。--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03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12 (UTC)

有些资料可能要再去追追看

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中有引用一些论文, 这些论文对于"重北轻南"而言, 可能是不错的参考资料, 建议去找一下相关的资料。

另外, 我之前曾问过 "重北轻南" 这个词最早是谁提出的, 论文中没有直接给答案, 但也有提出在哪个年代开始出现 "重北轻南" 这様的观点, 这是很好的资料。--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03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12 (UTC)

有关条目内文及参考资料

此条目内文和参考资料中的文字,虽没有到雷同的程度,但类似度不低

现行条文

条目内容

提议条文

引用参考资料《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 "摘要"中的文字

Wikipedia:版权常见问题解答#我怎样才能不侵犯版权?中建议的作法是「用自己的话来把它们写下来」,但上述文字和参考资料文字类似度似乎不低,不一定算是「用自己的话来把它们写下来」--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20 (UTC)

好,那我在脑力激荡一下XD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4:25 (UTC)

这样如何?:D

研究追根究柢后发现“重北轻南”一词是由两股力量驱动着,一股来自民间,意即“重北轻南论述”;另一股则来自政治人物,称为“南北差异论述”。 “重北轻南论述”由台湾南部人民因资源长期配置不公所产生的弱势感受驱使著;而“南北差异论述”则是早期台湾的政治人物用以区隔选民种类所创造。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5:43 (UTC)

如果没意见的话,我在过几个小时后更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08:11 (UTC)
感觉好多了, 谢谢--Wolfch (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10:14 (UTC)
✌.ʕʘ‿ʘʔ.✌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10:28 (UTC)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lead section 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重北轻南、又称为南北失衡南北经济差距[1][2],主要指的是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中南部东部离岛民众)普遍对于中央政府施政上对各县市存在差别待遇的印象及共识。 [3][4][5][1][6]—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t's gonna be awesome对话贡献)于2017年12月26日 (二) 12:21 (UTC)加入。

怎么改写会比较好? 我先思考一下。--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12:43 (UTC)

痾 不小心睡着了 XD
主要指的是台湾中南部东部离岛民众对于中央政府在区域资源投资建设上存在着分配不均、不公弱势感受。

改好了 ^_^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18:32 (UTC)

虽然论文没有直接提到东部与离岛,但论文有提到重北轻南的南可能泛指北部地区以南的地方 (乡下...),所以内文还是纳入东部离岛。毕竟东部与离岛因为人口较少,所以声音没有大到足以出现重西轻东的说法,但我相信他们也很希望政府的建设能顾到他们的。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12月26日 (二) 18:38 (UTC)

参考资料

  1. ^ 1.0 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0 affecting and affectio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赵晓慧. 打破重北輕南 蔡英文:執政後3個月內 成立南台灣總統辦公室. Yahoo奇摩新闻、钜亨网. [2017-12-23] (中文). 打破重北轻南:民进党2016年总统参选人蔡英文今(14)日到高雄参访,她表示,希望能翻转南部,变成下一个世代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摆脱“天龙国观点”、“从台北看天下”,若能顺利执政,将在3个月内成立南台湾总统办公室,领导政府全力推动南部再生。 蔡英文表示,一旦民进党重返执政,会将南北均衡发展,作为国土发展的首要政策;而且也将重新定位南台湾在国际分工的积极角色,至少有3个具体策略,可以用来发展南部的经济。 
  3. ^ 陈先才; 杨卓娟. 台湾社会“三中”议题研究. 首页-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2016-05-17 [2017-12-23]. ISSN 1674-3199 (中文). 以南北差距为例,正是由于在国民党威权时期台湾当局重北轻南政策的推行,南部民众自认受到社会的不公正对待,与象征统治者和资本家的台北有着必然的矛盾情结。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ias II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南台灣觀光産業聯盟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ffecting and affection VV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New section has yet included pending review

在下认为可以把下面这个chapter加入"区域人口消长的影响" 中:

该文来源由具有公信力的期刊审核后发布,应该没有争议,所以公示期将缩短。

发布到重北轻南#区域人口消长的影响
 中华民国台湾)——2018年01月06日
至今已2351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房价

研究显示,北台湾房价高涨原因是中央政府长期重之经济布局发展政策所致。[1]

2014年出刊的文献指出,中央政府长时间未在台湾中南部投资能带来就业机会的重大建设,使台湾的人口高度集中北部都会区。多数人自然而然加入竞逐供给有限的北台湾不动产行列,尤其当其受地形因素影响而腹地有限加之不能挪移的特性。[1][2]:52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月5日 (五) 14:42 (UTC)

参考资料

  1. ^ 1.0 1.1 地政學訊 (PDF). 国立政治大学. 2014 年 1 月 11 日 [2017-12-17]. 造成北部房价高涨原因,不外乎政府长期重北轻南之经济政策,人口高度集中都会区,南部鲜少重大建设提供就业机会,自然使得多数人去竞逐供给有限的不动产,尤其土地资源不可增加及不能挪移的特性,更推波助澜这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涨势。  |issue=被忽略 (帮助);
  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ffecting and affection VV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参考来源太单一等问题

  1. 过多的引用单一参考来源,可能会使本条目有太多个人色彩。希望能多一点人参与编辑讨论
  2. “南北差异”跟“重北轻南”应该是两回事,为何在这条目要放在一起谈? --Cut point留言2018年3月26日 (一) 08:11 (UTC)

有关"争取民主自由"段落的"准确性有争议" 原因

在“争取民主自由”段落有加上了“准确性有争议”模版。

其中引用的“逢年过节,返乡人潮为何一路向南?”参考资料中提到“虽然官方没有亲口证实,美丽岛事件等政治挑战,也可能削弱了当时执政党对南台湾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度。”,只是表示有此可能造成此一情形,但不确定。而条目中的文字()已经将此论点变成是确定的事,条目中似乎说了参考资料没有说的事。而且参考资料中似乎也没有提到“二二八事变”,准确度有问题。

根据User:49.219.133.102我讨论页的留言,这些参考资料中还有提到其他造成人口往北迁移的原因,而目前条目中的写法,会让人认为上述问题是造成人口往北迁移的主要原因或唯一原因。--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9日 (三) 23:48 (UTC)

完成 其他原因建议可用来扩充台湾人口唷!--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02:28 (UTC)
@Wolfch请教您这段修改的理念为?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04:49 (UTC)
更改的理念是回到参考资料中所提到的内容--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04:52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04:53 (UTC)
另外, 该段落似乎也可以合并到历史段落中--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05:33 (UTC)
恩恩谢谢您表达意见,惟此段主要强调争取民主自由的部分,所以个人认为应该写出来。--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05:37 (UTC)
可能要再确认来源中是否有提到类似"争取民主自由"的观点,不然这就算是原创研究了--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06:20 (UTC)
您好,谢谢您的提醒。在下查阅美丽岛事件中提到:美丽岛事件(或称高雄事件,当时中国国民党主政的中华民国政府称其为“高雄暴力事件叛乱案”)是于1979年12月10日的国际人权日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一场重大冲突事件。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运动人士,于12月10日组织群众进行游行及演讲,诉求民主与自由,终结党禁和戒严。 是故,在下认为目前的叙述尚合适。还是谢谢您的善意提醒!👍--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13:48 (UTC)
这个论点不是在参考资料中提到的, 也没有参考资料指出国民党因为美丽岛事件争取台湾民主自由,而开始缩减对南部的支持,国民党因为美丽岛事件而影响对南部的态度,仍然可以放在"政治"段落中。--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14:15 (UTC)
好吧!您说的也对。我本来的想法是:国民党因为美丽岛事件而开始缩减对南部的支持+美丽岛事件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运动人士,于12月10日组织群众进行游行及演讲,诉求民主与自由,终结党禁和戒严=国民党因为美丽岛事件争取台湾民主自由,而开始缩减对南部的支持。--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0日 (四) 14:27 (UTC)
这种自行结合出新意就是标准的WP:原创总结。--LHD留言2018年5月11日 (五) 06:44 (UTC)

有关"从日治时期到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

有关"从日治时期到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此段落的名称有些问题

其实中国国民党时代算不算是"一党专政",真的很难说,在戒严时期,中华民国也还有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二个合法的政党(可以参考卫星党#历史上的卫星党列表),至少以名义上来说,中华民国不止一个合法政党--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6日 (三) 01:08 (UTC)

您好,但奇怪的是,那为什么KMT之前要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为什么会有党外运动呢?因此在下认为,一党专政是事实,您说的政党可能是ㄧ些被授予政治权力极度有限的政党,无法决定台湾国家政策。--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6日 (三) 02:44 (UTC)
除了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这两个兄弟之外,包括越南、古巴、东欧等共党专政国家都有些历史性政党存在,但“那个党”垄断权力、缺乏开放的选举与公正的竞选是基本事实,这就是一党专政。否则,独裁者都很会演戏啊!已把这些有限年份与国家案例比较研究透彻的学术界自然不会被表象所惑。但子标题加“(国民政府)的”既不精确、亦属多余。--WildCursive留言2018年5月16日 (三) 03:39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5月16日 (三) 03:41 (UTC)

不能把台北经济好,高雄经济不好,完全怪罪给重北轻南

1.首都本来就有基本的聚居能力。 2.人口只是表面,事实上台中跟高雄差不多(区域中心城市)。 3.所以除了首都以外的城市人口少是废话,重点该讨论重北轻南的点是:南部的福利、建设、福祉。 结语:就算没有重北轻南,首都房价依旧会比较高,中南部人口依旧会很少,所以拿这边说怪怪的。 Jizh留言2018年5月18日 (五) 15:45 (UTC)

重南轻北还是有些影响,但人口分部还是一样是这样子 Jizh留言2018年5月18日 (五) 15:57 (UTC)

我的意思是,人口多寡和经济跟重南轻北不完全有关系,是因为本来就这样,但应为重南轻北不好好经营的城市还是有削弱他们的地位。 Jizh留言2018年5月18日 (五) 16:14 (UTC)

Wikiquote

Wikiquote:重北轻南 被删掉了 QQ 可是没有人明确说内容哪里不对。个人认为其明确符合风格指引,投票不能取代讨论,在讨论结果明确化前,不应径自删除。谨此深表遗憾。--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7:01 (UTC)

@Wolfch能否说说看法?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7:47 (UTC)
wikiquote的议题在那里讨论吧,谢谢--Wolfch (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08:55 (UTC)
了解, 谢谢你--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2月27日 (二) 09:27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重北轻南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24日 (二) 06:37 (UTC)

有关候选人政见列表部分, 我认为有宣传之嫌, 也有离题的问题, 建议不要列

有关候选人陈其迈韩国瑜政见列表部分, 我认为有宣传之嫌, 建议不要列在此条目中。--Wolfch (留言) 2018年10月30日 (二) 04:58 (UTC)

我觉得候选人维基页面只适合可以对政见作简单介绍,政见列表就不一定合适了,在这里就更不合适放政见列表了。这和是否有可靠来源无关。--Wolfch (留言) 2018年10月30日 (二) 05:09 (UTC)
我个人则是认为放在这里可以让读者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解决南北平衡的策略。 维基百科对于介绍 相关人等的主张,态度是包容与开放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0日 (二) 05:15 (UTC)
不确定政见列表是否都和 "解决南北平衡" 有关 (这部分似乎没有文献支持), 而且我觉得政见列表不太能让读者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解决南北平衡的策略,这部分的内容已经有些离题了。--Wolfch (留言) 2018年10月30日 (二) 06:17 (UTC)
或许应该说重北轻南提到了中南部县市,特别是高雄所面临的问题,而两位候选人则是针对这些结构性的不平等提出解决方案。--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0日 (二) 07:58 (UTC)
我也觉得不要列了,因为这是还未实现的政见,跟现今南北差异无实际关联,至于说是解决之道,也应该是政见真的有做到后再列出,不然跟南北差异主题无关。另外,两位候选人的编辑内容差异也太明显,陈先生的明显异常多于韩先生数倍,还用了三张图描述未实现的事情,个人觉得是非常明显的广告。Dawnnightasc留言2018年10月30日 (二) 10:29 (UTC)
我也很想帮韩国瑜扩充他的政见,但真的超难找,非常欢迎您扩充。关于“现今南北差异无实际关联”,谢谢您的提醒,章节的名称应该称为"解决南北差距/重北轻南"比较恰当,这部分是参考类似外文条目中的 closing the gap。--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0日 (二) 10:41 (UTC)
嗯?我发现章节名称本来就称为“南北平衡”。南北平衡本身就有解决重北轻南的意思。--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0日 (二) 10:42 (UTC)
额,我觉得大大没有仔细找吧=.=,我打"韩国瑜 政见"立刻找到很多。只是我还是觉得这些还没有做到的政见,不要列,因为是否会做、会实现是一点,且做了能否解决重北轻南也是一点,重北轻南应该是中央政府的问题比较大,市长候选人的未来政见实在是没有很大关联,建议仅列到陈菊。例: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431/3437874
了解, 谢谢你 那这部分也先移除好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7:10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7:17 (UTC)
谢谢您,我按了感谢,要怎么送爱心给你?Dawnnightasc留言2018年10月31日 (三) 18:54 (UTC)
这边喔Wikipedia:维基友爱扩展 =)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1月1日 (四) 02:26 (UTC)

weasel

@Sunny00217请问您是不是能针对挂上的模板,详述理据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0:39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存废有人提......[开玩笑的] 像是#其他政治人物立场国民党内的北部政治菁英通常不认为有重北轻南存在或不认为重北轻南造成了大问题,甚至认为重北轻南不过是政敌的借口。有不中立的影子-- Sunny00217 --邀请你一同关注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10月31日 (三) 11:17 (UTC)
了解, 谢谢你 那这部分就移除好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2:32 (UTC)
完成--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2:44 (UTC)

@Df910105请问您是不是能针对挂上的模板,详述理据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0月31日 (三) 15:28 (UTC)

此条目引用(quote)的有版权内容, 已有24个

此条目引用(quote,不是指cite的参考资料)的有版权内容, 已有24个,不知是否有需要这么多引用的资料?--Wolfch (留言) 2018年11月17日 (六) 05:35 (UTC)

  • 先生好,因为条目正在兴建中,所以许多引用内容距离很接近,看起来挤在一起,但随着条目扩充乃至分割后,相信这样的感觉会大幅改善。个人认为有需要引用一些叙述,因为这些过来人的经验谈有画龙点睛、总结篇章、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的时空感、以及保持文章的客观及证据的作用。--Formosa loves river留言2018年11月17日 (六) 07:15 (UTC)
    • 您好,目前条目因为可能过于冗长,有需要再整理,不过整理方式很多,分割是一种整理方式,也有可能是移除一些较细节的内容(我比较认为目前需要精简内容,移除细节,目前内容待改善的情形下,分割成多个条目,有可能就是将待改善的条目由一个变成多个),有关引用叙述部分,我还是认为过多了一些。在条目已经很长的情形下,我在想是否可以作些调整--Wolfch (留言) 2018年11月17日 (六) 07:29 (UTC)

有关"又老又丑"内容

有关"又老又丑"内容,经Google查询(Google查询20180701前“高雄 "又老又丑"”内容)有不少媒体提到,不过尚未细部查证,不确定是韩国瑜或竞选阵营以此为文宣诉求,或是媒体笔误,将"又老又穷"误写为"又老又丑"(韩国瑜是有说过他自己“又老、又丑、又穷、又秃头”啦)--Wolfch (留言) 2018年12月7日 (五) 22:38 (UTC)

痾 我再找时间查证好了,现在在下对于高雄的历史比较有兴趣啦。--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2月8日 (六) 04:14 (UTC)
目前只查到李明贤有说过"又老又丑",还没查到韩国瑜有提出此一口号(新闻中倒有不少是用"又老又丑"),我想,针对一个不是正式提出的口号,也许可以用少一点的篇幅来描述,因此已调整该段落的内容,另外"又老又丑"和"又老又穷"算是"南北对立事件"吗?--Wolfch (留言) 2018年12月8日 (六) 06:22 (UTC)
是的,因为又老又丑一定是经过比较而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2月8日 (六) 16:06 (UTC)
我觉得放在"南北对立事件"段落,是比较牵强的分类,比较和对立没有直接关系。--Wolfch (留言) 2018年12月8日 (六) 16:09 (UTC)
应该有对立吧,不然怎么会引起争议?算啦,那您觉得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好呢?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8年12月8日 (六) 16:13 (UTC)
已将"南北对立事件"改为"相关政见及言论", 似乎比较符合该段落下的子标题。--Wolfch (留言) 2018年12月8日 (六) 16:39 (UTC)

有关原创研究问题, 请Techyan说明其问题点

@Techyan有关原创研究问题,请Techyan说明其问题点,谢谢--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7日 (四) 22:12 (UTC)

所谓 "早已在英文版存在许久" 的引用资料

最近User:It's gonna be awesome加回了二段引用,原因是“早已在英文版存在许久”。

第一段引用“我这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我要看我的儿子,我还要跑很远 (哽咽),我儿子要回来也要跑很远回来。可是南部的经济...”对应的英文版是在今年3/1时加入的,不知我确认的资料是否有误?若是正确,似乎不是"英文版存在许久"的资料。

第二段引用“当北市砸下近140亿元办花博,还准备花425亿元办世大运时,部分地方政府却面临人事费发不出来,甚至连路灯电费都无法支付的困境。中央资源分配不均,长期重北轻南的发展模式,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还没找到对应的英文内容 --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10:14 (UTC)

第一段已经存在一周,而且已经确认没有违反任何规则;第二段若您愿意协助翻译,将是维基百科的一大福音。--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8日 (五) 10:16 (UTC)
所以在英文维基存在一周就是“早已在英文版存在许久”,那么我会建议删除中文维基这部分的引用资料。--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10:33 (UTC)
第二段引用资料应该不是“早已在英文版存在许久”的资料,是否也可以删除?--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10:34 (UTC)
所以以后是不是任何引用都需要花时间讨论适不适合?--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8日 (五) 10:35 (UTC)
我比较赞成Wikipedia:修改、回退、讨论循环,若修改后有人回退,也许这时候比较适合的是进行讨论,而不是直接退回到回退前的状态。(而且您复原的内容中,有些部分也没有在英文维基百科中出现)--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8日 (五) 11:26 (UTC)
您应该先说明何谓WP:合适WP:引用。--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8日 (五) 11:30 (UTC)

Opposing the new course outline

diffs

@Wolfch, 该条目显然是省籍意识型态的对立which is 重北轻南的一部分。我用手机讨论因此前方用部分英文代名词which来节省宝贵时间—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1日 (四) 18:43 (UTC)

我是将“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从“南北与省籍意识型态的交会与对抗”段落中移除,既然是重北轻南条目,重点应该是重视北部、忽略南部的问题,“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和省籍可能有关,和南北关系不大,这是我移除的原因(另外,其中的“省籍意识形态对抗”及“省籍意识形态对抗事件”我也觉得离题了)。--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2日 (五) 00:40 (UTC)
但文献中,“南北与省籍意识型态的交会与对抗”的确是在【南北对立】文献中,这是文献说的,不是您觉得或我觉得的问题。维基百科重视非原创研究。--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5:30 (UTC)
您提的文献应该是"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吧,请告知其中哪一页有提到“南北与省籍意识型态的交会与对抗”,谢谢--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2日 (五) 05:36 (UTC)
【“重北轻南论述与南北差异论述的交会与对抗”】,我因为不想直接照抄,所以修改 (paraphrase) 为意思一样的“南北与省籍意识型态的交会与对抗”,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5:44 (UTC)
二者意思不同吧(我没有说标题一定要和参考资料相同,但“南北差异”和“省籍”看来不是同一件事),您加入的内容“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和省籍可能有些关系,和南北差异的关系就不大了。此条目中我觉得可能可以提到南北差异,但省籍意识型态相关的内容放在此条目中,可能是离题了。--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2日 (五) 06:05 (UTC)
建议您从"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125-开始读起,的确是省籍问题。--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6:07 (UTC)

至于统派媒体与国民党内外省族群操弄“台北都会/中南部乡下”一词的原因在于,1990年代的台湾社会,任何明显号召本省人或外省人的诉求,往往都会引起操弄“省籍身份”的批评,于是这些人便试图在省籍之外找出另一个不会让人立即发现他们操弄省籍的意图又可以如同外省、本省一样“区分”出选民籍贯的代名词[8]:130-134,然后他们发现能以外省人与本省人的分布地域作为替代方案,因为当初随着国民政府一起迁移来台的人多数居住在北台湾,其中又以台北为大本营。于是他们决定操弄“南北”一词来达到操弄省籍能获得的效果[8]:130-134。再者,他们在论述中提到的“都会区选民”设定的都是“台北都会区的选民”,并忽略台中市、台南市、与高雄市等本省人云集的都会区,以达到他们明确区分出外省人的目的。“乡下”一词被用来与“都会区”形塑出强烈的对比,以援用社会上对于都市的想像:进步、居民教育程度高、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对于乡下的想像:落后、没读书、教育程度低。然后利用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将民众对都市的美好想像投射在他们自己身上;将民众对台湾乡下的落后想像,投射到中南部的选民以及这群被他们设定为教育程度低的选民所选出的民意代表和依附的地方派系[8]:130-134。这一系列的策略乃为了打击以李登辉为首的国民党内本省人,并且在选举中将自己与其他参选人“做区隔”以期在外省人居多的台北获得最多的选票[8]:130-134。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6:09 (UTC)

所以这是国民党内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省籍问题,那就和“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台独分子”、“故宫南院”真的没什么关系了。--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2日 (五) 06:16 (UTC)
您有看完全部的章节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6:57 (UTC)
国民党内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省籍问题 是1990-1999的南北差异论述。派系与金权政治的起源正是因为国民党对省籍族群的差别待遇所导致。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6:59 (UTC)
派系与金权政治的起源正是因为国民党对省籍族群的差别待遇所导致[来源请求],另外,2000年后的南北差异论述中,省籍问题已不是重点了。--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2日 (五) 07:04 (UTC)
重北轻南#1990年代的南北差异论述--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7:07 (UTC)
南部人越来越认同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但这些已被政治标签化。人心若是认同这种政治人物操弄的感情,消费、购买行为就会往那边偏移,所以民众开始拒绝往比较进化的消费行为前进,南部则刻意去保留旧时代的东西......所谓本土,应该跟着时代的推移进步,目前台湾社会自动选择停留在一个童年时代,如果按照这个方式继续下去,我想北部都市将节节败退,被乡村包围。
远见杂志》2004年5月1日 〈消费情感倒退二、三十年〉:180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7:10 (UTC)

2000年后台湾主体意识和中国化的对立,难道单纯是南北的关系吗?北部人就没有人支持台湾主体意识吗?--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2日 (五) 07:28 (UTC)

王丽美的高见

台语濒危 30年后灭亡?语言法:蔡英文正在建造巴别塔
《语言法》的研订其实十几年前即被提起,其思维主要有三股脉络。其一,是原住民语言有濒于消失的危机,应加以保护发展;其二,基于语言平权的精神,须推动对弱势语言的重视;其三,民进党基于反中的意识形态,企图将现行的“国语”贬为“华语”,以其他语言加以稀释,草案中曾有一版本并独尊台语“福佬”,以罗马拼音标注(Ho-lo),其政治意图不言可喻。[来源请求]回顾过去十余年,我们的国民教育越是强调母语教育,学生的英语能力就普遍越是下滑[来源请求]。台湾社会明明已有良好的共同语言,所需加强的只是自我学习和互相尊重;但文化部却假“尊重多元”之名,为社会制造更多人为的分歧。[来源请求]
联合报 社论主笔 王丽美, 2017-07-29 联合报社论 [1]

diffs

@Wolfch 请您具体提出您的法源依据,如果纯粹在编辑摘要发表个人的经验谈可能无助于WP:争议的解决,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07:41 (UTC)

条目中引用内容是在有助条目阅读及理解时才需要加入的。若对引用内容有疑虑,认为可能会造成误解,这样的引用资料是否需要加入?我认为不用
而且引用内容放在维基百科中,引用内容本身多半就是其参考资料。(例如序言引用的“我这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就是如此)参考资料是说明了确实有这样的文章(或报导、论文……),因此在此引用,而不是说明这段引用内容是真实正确的。
回到您加的来源请求,其实该段文字都已有来源了,是在最下方“联合报 社论主笔 王丽美, 2017-07-29 联合报社论”的后面。至于她提出的这些文字是否合理,是否有参考资料支持,我觉得不需要在此条目中处理,以免失焦。
上述的修改有没有法源依据?没有。不过条目内容应该是大家都可以修改的吧,而我也在编辑摘要简单说明原因,应该不算是无故删除条目文字。维基百科也有提到“Wikipedia:勇于更新页面
另外该段落的名称是“公共电视台的《南部开讲》节目”,您引用的内容是“台语濒危 30年后灭亡?语言法:蔡英文正在建造巴别塔”,两者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供作参考--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08:00 (UTC)
好吧 那移动到ECFA那边好了。WW--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10:40 (UTC)
就算移到ECFA段落或是条目,前几个问题都仍然存在。“台语濒危 30年后灭亡?语言法:蔡英文正在建造巴别塔”和ECFA依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最后一个问题也没有改善。--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10:43 (UTC)
有关系吧 WW
诸如此类的论述十足的反映出真实社会的权力不对等:被归为带有负面特质的人们,都是社会中的相对弱势族群;而被认为有正面特质的人,事实上在社会中本来就掌握较多资源。讲台语或讲带有台语口音的台湾国语在这类论述中常被归类为“弱势族群”的特质之一,而这群“弱势族群”几乎都是闽南人,可见这类的论述极具族群意涵。闽南语本身、说闽南语被视为一种负面特质,与国民党政府长期在中央执政时将闽南语贬抑为“方言”、贬抑与闽南语相关的文化为“低俗文化”并灌输民众“说闽南话的人通常是社会上比较不体面的人”的【国语政策】紧密相连。[8]:161 台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仍见到这样的论述,显见【南北差异论述】本身继承了过去中国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所建构的外省人对本省人强调的“文化优越意识形态”,持续将“说闽南语、台语”当成是一个人的负面特质。[8]:161

2018年中国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韩国瑜批评高雄市政府编列八千万做为母语教育经费,他主张把母语教学转为在家自己教,通过认证把经费转给家长。[260]除此之外,他要改变政策力推中英双语教学,将来警察和公务员要升迁加考检定英文、且公文将采中英文并列[260]。

更多资讯:国语运动 § 战后台湾的国语运动、台湾话 § 现况、客家语 § 台湾、台湾南岛语言和重北轻南 § 公共电视台的《南部开讲》节目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10:52 (UTC)

您自己一开始说ECFA,不是说ECFA文宣。,引用文字和后面的台语部分有一些关系,和段落“ECFA文宣”关系不大(会不会是段落后面离题了?),引用文字的立场和内文是冲突的,也不太清楚这样引用文字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什么。建议还是删除这段引用文字吧。--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11:03 (UTC)
完成移动至省籍对立一节。--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12:37 (UTC)
@Wolfch 王丽美的高见的确是省籍意识形态。--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12:46 (UTC)
引用资料一度删除了,不过看来,It's gonna be awesome认为有需要恢复,那就恢复吧。--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13:27 (UTC)
引用资料今天换了三个段落,而我的回应也一再次提到:“建议删除这段(引用)文字”,也提到引用文字和条目内容的冲突不协调,后来得到的回应没有处理引用文字和条目内容的不协调,只是换一个段落继续列引用资料,引用资料还在,只是删除(It's gonna be awesome之前加入的)来源请求模版而已。我知道在“Wikipedia:共识”有提到:“假如编者已停止在讨论页内回复相关讨论,便可以假定共识已经形成”,不过以此议题的处理及回复来看,我想这所谓的“共识”应该没有包括我的想法在内。--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14:27 (UTC)
段落名称本来叫做ECFA广告,后来去掉标头,直接移动到省籍意识形态的对立事件当lead section,您后来已经说【It's gonna be awesome认为有需要恢复,那就恢复吧。】。--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3月23日 (六) 14:47 (UTC)
上述的回应“It's gonna be awesome认为有需要恢复,那就恢复吧。”,表示我不打算针对此议题再做修改,不表示我同意/赞成这样的处理(不过维基百科人人可以编辑,本来也就不需要我的同意/赞成)。--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3日 (六) 15:01 (UTC)

建议改名:“重北轻南”→“重北輕南”

  • 2019年4月28日 (日) 11:57 Brain2wiki(对话 | 贡献) 已移动页面 重北輕南 至 重北輕南(臺灣)
  • 2019年4月28日 (日) 12:02 まっすろな未来(对话 | 贡献) 已移动页面 重北輕南(臺灣) 至 重北輕南 (臺灣)
  • 2019年4月28日 (日) 18:15 It's gonna be awesome(对话 | 贡献) 已移动页面 重北輕南 (臺灣) 至 重北轻南

-Zest 2019年4月28日 (日) 12:20 (UTC)

争议内容

北台湾人口持续增加在当地形成正面影响,而在南台湾形成负面影响,造成许多新兴高科技研发和服务产业选择在北台湾设立,南台湾则因旧产业没落而人口成长停滞,进而无法吸引新产业进驻。日本统治台湾时将高雄做为其南进政策中心,在南台湾多地设立许多军需工业如炼油厂、糖厂、食品加工厂等,北台湾则延续清朝时期为政经中心。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国民党政府产业政策大致延续日本人规划,南台湾持续做为工业中心,北台湾持续为人文、政经中心,使南北发展方向持续分离。

根据统计从1980年到2012年间,北部县市总人口增加368万,中部县市增加114万,南部县市增加86万,长期的趋势是南部人口成长比中部低,中部又比北部低,人口成长的趋势和距离台湾中央政府所在地台北市的远近成反比,此现象被认为是与中央政府整体国土规划与产业布局的结果有关。[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台湾的时期结束,中国国民党跨越台湾海峡以中华民国为名“接收”日本政府撤离后的台湾,并开始长达往后数十年在台的一党专政。时至今日,中国国民党在台作为执政党的时间共计63年 (1945-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累积的执政时间至今则约为10年(2000~2008、2016~现今)。台湾南北在经济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政策的结果。[9][16][7]:85-86[8][3][17]:257[18][19][20][21][22][23][24][25]

——原始版本
  • 依据WP:lead:序言应该独立地为条目的主题作出简要概述——它应该定义条目的主题、交待背景、解释条目为何值得注意,并概括和总结条目中最重要的地方(包括任何突出的议论)[a]。
  • 经查,原始版本之条目内容(如下),较符合原始版本叙述之【此现象被认为是与中央政府整体国土规划与产业布局的结果有关。时至今日,中国国民党在台作为执政党的时间共计63年 (1945-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累积的执政时间至今则约为10年(2000~2008、2016~现今)。台湾南北在经济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政策的结果。】
    • 中国国民党于国共内战失利后撤退来台,并把撤退来台随身带来的大量资金资源及日后执政的科学资源、技术资源、研究资源、人力资源等大部分投放于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台湾,加上其日后在执政上重北轻南的作为,使得中南部的各项建设开始大幅落后北台湾。中国国民党把贸易、商业等产业活动集中布局在北部,轻重工业主要布局在中南部的产业政策在日后台湾面临产业转型时,加剧了南北差距。[16]中国国民党执政期间,北台湾的工商业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相形之下,中南部的工商企业数量则持续滑落。[16] 于是北台湾发展为台湾的经济与高科技中心,工商业发达,产业以服务业和高附加价值的高科技制造工业为主[16]。而中南部则是台湾的农、林、渔、牧等传统产业的中心。台湾的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云林、台南、彰化、嘉义、屏东等台湾西部平原地区。除此之外,台湾的畜牧业和渔业也以台湾中南部为中心[16]。至于南部的工业仍停留在传统工业(纺织、食品饮料)以及高污染的重工业及化学工业[16]。虽然中国国民党没有亲口证实[18]。但另研究指出,南台湾在美丽岛事件等事件上[41],对于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的威权挑战[41],可能因此造成国民党在1980年后(即台湾产业转型/阶段),大幅缩减对南台湾的经济支持[42][43][18][44][45],这也是造成台湾人口开始往北台湾单向集中的原因之一[44][43][46][18][32][47][48][49]。在国民党政府重北轻南政策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白色恐怖时期[6]),北台湾的就业类型相较中南部多元许多,以中南部为家乡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必须面对两难:留在故乡接受类别单调、薪资、福利与制度都矮北台湾一截的工作[96][97],还是负担沉重的生活开销并远离挚爱的亲人,单独一人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北台湾谋取一份待遇较好且自己较有兴趣的职业,但又同时必须承受北台湾狭小又昂贵的居住空间与北台湾高不可攀的房价。[9]:2导致“中南部的透天厝空荡荡、北台湾的小套房却挤满人”的特殊现象。[9]:2[98]这样的矛盾加深中南部民众心中的相对剥夺感[9]:91。而时至2010年代,台湾区域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短时间内仍难以改善[9]:91。研究显示,北台湾房价高涨原因是中央政府长期重北轻南之经济布局发展政策所致。[102]国民政府迁移来台初期,台湾人民普遍无法接受良好、高等的教育,恰逢台湾在那个年代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主流产业为低技术、劳力密集的加工出口等轻重工业,而国民政府也以“出口导向”的轻重工业政策为施政主轴在全台各处均衡地设置加工出口区、十大建设,此举有效平衡了台湾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注 7]。[27]1970年代末期,1980年初期,台湾历经中美断交、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等震撼教育、加上蒋中正宣布退出联合国[141]所引起的外交危机开始发酵、中国国民党的独裁政权逐步受到党外人士及美丽岛事件等党外运动的挑战、及随着台湾人工资上升,台湾原有的低技术、劳力密集的产业,在世界上慢慢地失去竞争力,出现亏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中国国民党遂决定将台湾的产业模式由劳力密集逐步转型为资本密集的产业,并在历经“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再调整为知识经济、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等以知识为资本的高端产业。自此台湾的产业模式从劳力密集逐步转型为对于知识所学要求较高的产业,然而加上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因政治因素决定将新兴产业及高等教育集中布局于北台湾及台北都会区,致使全台各地的人才必须离乡背井前往台北及北台湾就学并谋职。[27][43][18][44][142][39][143]
  • 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是维基百科三项核心内容方针之一。
    • 经查,新版本的内容,存在WP:原创研究。新兴产业并非因为北台湾人口增加所以设在北台湾,而是经政府政策(包含但不限于改善北台湾的区位条件)引导至北台湾,才使得北台湾的就业机会爆量,人口骤增。
      • 例如:长久以来,“重北轻南”已成为社会对台湾发展失衡的印象。又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案中,台中以北预算数占预算总额百分之五十四,台中以南占百分之四十六。换个角度看,不正是因为过于重视都会发展,才会造成中南部、东部等县市无力建设,导致人口向北部都会集中,造成城乡发展失衡?因此,如果继续援用这种计配比例,不但无助于城乡发展的均衡,反而会造成发展失衡的恶性循环。中央政府宜重新检讨计配比例,如此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发展差距。98 年度中央政府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案审查报告(修正本), 2009年4月30日[384]
      • 1994年前台湾各项重大交通建设计划之地区分配权重 [37]
  • 新版本:“北台湾人口持续增加在当地形成正面影响,而在南台湾形成负面影响,造成许多新兴高科技研发和服务产业选择在北台湾设立,南台湾则因旧产业没落而人口成长停滞,进而无法吸引新产业进驻。”内容自相矛盾
    • 重北轻南#南北人口差距及影响可知,北中南三地人口皆增加,何以只有南台湾无法吸引新产业?必续了解的是,北台湾人口的社会增加率远高于南台湾的原因在于,就业机会远多于中南部。如重北轻南#相对剥夺感所述:如果南部有适合的工作与读书环境,我一定会待在南部,何必那么辛苦呢?......全台湾有百分之七十的大学设立在新竹以北的少部分土地上,大公司、好的工作环境都在台北,每逢假日前后,南北交通一团乱,这些都是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所以出现很多“假日候鸟”。

因此,在下依据Wikipedia:方针列表#内容方针,回归原始之版本。请鉴察。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2日 (二) 03:21 (UTC)

  • 我觉得原始版本的引言有些问题,引言中有提到:“中国国民党在台作为执政党的时间共计63年 (1945-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累积的执政时间至今则约为10年(2000~2008、2016~现今)。台湾南北在经济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政策的结果”,依据WP:lead:“除了基础的资料外,主体正文里没有出现的东西,即使是重要的资讯,都不应出现在序言里”,上述内容(例如各政党执政时间的计算等)是内文中没有出现的,不符合WP:lead中的说明。--Wolfch (留言) 2019年4月2日 (二) 03:44 (UTC)
    • 加入时间点乃去年11月选前的时候,有人提议而成形的共识。--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2日 (二) 03:49 (UTC)
      • 不过上述引言内容,确实没有在内文中出现。--Wolfch (留言) 2019年4月2日 (二) 04:33 (UTC)
        • WP:lead:导言文字的第一段需要为读者中立地、明易地、不要太过具体地定义条目的主题。透过提供一些情形或事实下,它应奠定主体文字会出现的内容;如果处理得宜,导言应提供时间与地点。
        • WP:LEAD:序言应该独立地为条目的主题作出简要概述——它应该定义条目的主题、交待背景、解释条目为何值得注意,并概括和总结条目中最重要的地方(包括任何突出的议论)[a]。
        • WP:LEAD:比较条目其余易读的部分,这里的导言甚至乎显得更为重要,并应考虑透过序言章节为读者营造全文阅读的意欲,但请不要提示额外的东西而又不作解说。编者应避免在序言章节中撰写长篇段落和说明得过于具体,特别是这些内容并非全个条目的中心。
        • 在下仅列举出几句内文来引证上述引言内容,确实有在内文中出现,并且符合WP:LEAD之规范。谢谢。--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2日 (二) 08:31 (UT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台湾的时期结束,中国国民党跨越台湾海峡以中华民国为名“接收”日本政府撤离后的台湾,并开始长达往后数十年在台的一党专政。时至今日,中国国民党在台作为执政党的时间共计63年 (1945-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累积的执政时间至今则约为10年(2000~2008、2016~现今)。台湾南北在经济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政策的结果。[9][16][7]:85-86[8][3]17]:257[18][19][20][21][22][23][24][25]。重北轻南这个用来描述民众感受的词汇,出现的远因为:清朝末年北部大量输出茶与樟脑,到台湾日治时期台北逐渐成为台湾政经中心[9]。然而即便如此,当时台湾的人口仍是有效分流的,而非往北部单向集中。长期的南北分流、中台湾自我分流有效平衡了台湾各区域的发展[27]。中国国民党于国共内战失利后撤退来台,并把撤退来台随身带来的大量资金资源及日后执政的科学资源、技术资源、研究资源、人力资源等大部分投放于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台湾,加上其日后在执政上重北轻南的作为,使得中南部的各项建设开始大幅落后北台湾。注定从光复迄今重北轻南,南北发展不一的形势。核心与边陲失衡的现象。在台湾的历史中,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否愿意投入资源)对于台湾城市人口的兴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9]:51。、更多......。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2日 (二) 08:31 (UTC)

利益冲突

User:It's gonna be awesome明确表示与本条目内容存在利益冲突,特此公示。-Mys_721tx留言2019年4月19日 (五) 15:02 (UTC)

哪证明?--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19日 (五) 15:24 (UTC)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19日 (五) 16:08 (UTC)

版权宣告

重北轻南#陈水扁政府时期 部分引用自属于公有领域的公务员因公而撰之文。--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9年4月21日 (日) 04:2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