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黎筍(協作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协作目标:黎笋

原始:39字节
沙盒:39字节

来源搜索:"黎笋"”——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黎笋
Lê Duẩn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任期
1960年9月10日—1986年7月10日
前任胡志明
继任长征
越南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
任期
1981年—1984年
前任武元甲
继任文进勇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任期
1957年—1986年7月10日
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任期
1956年—1986年7月10日
个人资料
出生黎文润(Lê Văn Nhuận)
(1907-04-07)1907年4月7日
法属印度支那广治省
逝世1986年7月10日(1986岁—07—10)(79岁)
 越南河内市
国籍越南人
政党越南共产党

黎笋越南语Lê Duẩn黎筍,1907年4月7日—1986年7月10日),越南政治人物,自1950年代末逐渐冒起,并于1960年越共三大中就任越南共产党(曾用名“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透过集体领导制度延续胡志明的统治政策。1960年代中期胡志明健康转差之后,他曾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直至他在1986年逝世为止。

黎笋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广治省,出身低下阶层,原名黎文润(越南语Lê Văn Nhuận)。外界对他的家庭背景和童年所知甚少。他在1920年代担任铁路职工时开始接触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黎笋在1930年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前身)的创始党员。他在翌年被法国殖民当局监禁,至1936年始获释放。自1937年至1939年,他一直在党内阶梯上攀爬。1939年,黎笋因试图在南圻发动起义而再被法属印度支那当局拘捕,直至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后方可出狱。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黎笋是越南南方一位活跃的共党干部,并于1951年至1954年期间领导越南劳动党南方局。黎笋在1950年代之后逐渐倾向南侵,并提倡以战争达成国家统一。 1950年代中末期,除了胡志明(越南劳动党主席)之外,黎笋是党内最具权势的决策者,他又取代了长征(曾任越南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在党内的地位。1960年,他正式成为越南劳动党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胡志明。1960年代胡志明健康恶化,其职责则由黎笋代为履行。1969年9月2日,胡志明病逝,而黎笋则成为北越最高领导人。

越南战争期间,黎笋主张侵略,认为进攻是取胜的关键。及至北越在1975年战胜,推翻越南共和国(南越)之时,黎笋和他的同事都对越南的前景过分乐观。最终,越南当局在1976年至1980年推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越南语Kế hoạch 5 năm 1976-1980 (Việt Nam)失败收场,使当地经济陷入危机。在他的统治下,越南在国际社会中陷于孤立,并形成了“老人政治”的局面(即领导人岁数比当地成人平均岁数还要高)。1979年,依赖苏联经济援助的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波尔布特,并与中国在边境开战。黎笋在1986年病故,并由长征于当年7月接替。

早年生活、事业

黎笋在1907年4月7日[3](一说1908年[4])生于广治省,原名黎文润[5],父亲是一位铁路工人[6]。外界对其家庭背景和青少年时期的事迹所知甚少[4]。黎笋自青年时期起已踊跃参与革命政治活动[4]。他在接受法国的殖民教育课程之后,便在1920年代获越南铁路公司聘用,在河内担任文员。因自身职务的缘故,他开始与一些共产主义者接触[7],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8]

黎笋在1928年成为越南革命青年会英语Hội Việt Nam Cách mạng Thanh niên的成员[9],并于1930年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创始党员之一[10]。1年后,黎笋下狱,至6年后(1937年)始获释放[10]。自1937年至1939年,他在党内冒升,并于印度支那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10]。及至翌年,黎笋因试图发动起义而再被囚禁,直至5年后八月革命成功,印度支那共产党掌权后,他才再次出狱[11]。及后他得到越南共党领袖胡志明的信任,成为他的部下[11]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黎笋先在1946年担任南部区委书记the Secretary of the Regional Committee of South Vietnam, at first in 交趾支那 in 1946, but was reassigned to head the Central Office of South Vietnam from 1951 until 1954.[12]。1950年代初、中期,越南民主同盟在南越的地位渐渐变得岌岌可危,而黎笋亦于1953年调回北越工作,其副手黎德寿则代替他,接任南方局书记[12]


The Road to the South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54 Geneva Accords, which indirectly split Vietnam into North and South, Lê Duẩn was responsible for reorganising the combatants who had fought in South and Central Vietnam.[11] In 1956, he wrote "The Road to the South", calling for a violent revolution to achieve reunification.[12] His thesis became the blueprint for action at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Plenum in 1956.[12] Although "The Road to the South" was formally accepted, its implementation waited until 1959.[12]

黎笋在1956年当选越南劳动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于同年8月接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的任命,前往越南南部,指引当地的革命斗争[12]。他又在同月从幽冥县来到槟椥市,The same month he traveled from U Minh to Ben Tre and instructed the southern communists to stop fighting in the name of religious sects.[12]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party had been split by factional rivalry between party boss Trường Chinh and President Hồ, who was supported by Võ Nguyên Giáp.[13] This rivalry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land reform in the North.[13] Lê Duẩn remained neutral, allowing him to act as the First Secretary (hea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n Hồ's behalf in late 1956.[13] In 1957, he was given a seat in the Politburo.[11]


At the 1957 May Day parade, Trường Chinh was still seated as the country's second most powerful figure.[13] Lê Duẩn was gradually able to place his supporters, notably Lê Ðức Thọ, in top positions and outmaneuver his rivals.[13] He visited Moscow in November 1957 and received approval for his war plans.[13] In December 1957, Hồ told the 13th Plenary Session of a "dual revolution"; Trường Chinh became responsible fo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rth, while Lê Duẩn focused on planning the offensive in the south.[14]


By 1958, Lê Duẩn ranked second only to Hồ in the party hierarchy, although Trường Chinh remained powerful.[14] Lê Duẩn was a party man and never held a post in the government.[14] He made a brief, secret visit to South Vietnam in 1958, writing a report, The Path to Revolution in the South, in which he stated that the North Vietnamese had to do more to assist the southern fighters.[15] The Central Committee decided to initiate the revolution in January 1959.[16]


第一书记

胡志明在1959年1月的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不正式地挑选黎笋作为候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后称作总书记)的人选。黎笋在1960年举行的越南劳动党三大中当选党中央第一书记,依法行使其职权。was informally chosen as the party's First Secretary (later known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by Hồ in 1959, at the January plenum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was elected to the post at the 3rd National Congress.[11]裴信所言,胡志明本来想让武元甲出任党第一书记,而非属意黎笋;但是由于支持黎笋的党中央组织部长黎德寿很有影响力,胡志明便让黎笋出任这个职务[17]。由于黎笋曾在法国殖民政府当权时被囚禁,编写〈The Road to the South〉论文,而且坚信越南统一的理念,所以劳动党的主事者认为他是一个可靠的人选[17]黄文欢被驱逐出国后曾表示越南劳动党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清算了几位党员;而实际上,有三位前大使在这次大会中失去他们原来在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中占有的席位[18]

参考文献

  1. ^ 某网站
  2. ^ 某網站. 
  3. ^ Le, Quynh. Vietnam ambivalent on Lê Duẩn's legacy. BBC World News. BBC. 14 July 2006 [30 March 2012]. 
  4. ^ 4.0 4.1 4.2 Shane-Armstrong 2003,第216页.
  5. ^ Lien-Hang 2012,第54页.
  6. ^ Woods 2002,第212页.
  7. ^ Sawinski 2001,第211页.
  8. ^ Tucker 2011,第637页.
  9. ^ Currey 2005,第229页.
  10. ^ 10.0 10.1 10.2 Quinn-Judge 2002,第316页.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Ooi 2004,第777页.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Ang 2002,第19页.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Ang 2002,第24页.
  14. ^ 14.0 14.1 14.2 Ang 1997,第75页.
  15. ^ Brocheux 2007,第167页.
  16. ^ Lomperis 1996,第333页.
  17. ^ 17.0 17.1 Ang 2002,第21页.
  18. ^ Khoo 2011,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