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 (台北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5月13日) |
台北市中山堂 | |
---|---|
曾用名 | 台北公会堂 |
别名 | 中山堂 |
概要 | |
建筑风格 | 钢骨钢筋混凝土 |
地点 | 台湾 |
地址 |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98号 |
坐标 | 25°02′35″N 121°30′36″E / 25.043148°N 121.510082°E |
现居租户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 |
起造 | 1932年11月23日 |
竣工日 | 1936年11月26日 |
所有者 | 台北市政府 |
技术细节 | |
建筑面积 | 约 10 567.7208 平方公尺 |
层数 | 4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井手薰 |
保护情况 | 直辖市定古迹、二二八遗址 |
其他信息 | |
停车位 |
|
公共交通 | |
网站 | |
www | |
地图 | |
参考 | |
开放时间: AM 09:30 - PM 17:00 电话: +886 2 23813137 分机:业务组101、103、105、 总务组221、223 | |
中山堂为国定古迹,全馆禁止吸烟、 用火。[1] |
台北公会堂 | |
---|---|
中山堂 | |
位置 | 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98号 |
建成时间 | 日治昭和十一年(1936年) |
官方名称 | 台北公会堂 |
类型 | 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公会堂 |
评定时间 | (市定)1992年1月10日 (国定)2019年2月22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中山堂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公共设施(公会堂),落成于日治时代的1936年,当时称为台北公会堂,为日本建筑师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台湾战后时期改为现名并由台北市政府接收。1992年1月,该建筑被中华民国内政部以“台北公会堂”为名公告指定为第二级古迹(今直辖市定古迹)。2019年,中华民国文化部公告升格为国定古迹[2]。
历史
1845年,大清帝国设置台湾布政使官职。同年于台北府城西门内的西门街北侧,建布政使司衙门,该衙门是福建台湾省最高行政机关。1895年5月乙未战争初期,该布政使司亦为台湾民主国的总统府,不过只维持十数天。同年6月日本占领台北并接收该布政使司衙门,17日举行治台始政式典礼,也代表开始展开长达50年的日治时期。
1895年至1919年间,该址的布政使司衙门一直为台湾总督府之办公场所,直到新的台湾总督府厅舍(今总统府厅舍)完工为止。
1931年,总督府以纪念昭和天皇登基为由,决定在布政使司筹防局前广场兴建台北公会堂(即中山堂)。除了部分布政使司衙门及钦差行台建筑移往圆山动物园(今台北市立儿童育乐中心昨日世界)及台北植物园保存外,其馀附近房舍(包括台湾巡抚衙门)皆于1932年8月予以拆除。12月台北公会堂开工。并于1936年12月完工,施工期间长达4年。建筑物是由当时的总督府营缮课井手薰负责设计。
战后时期
1945年,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布《一般命令第一号》指示各地日军向同盟国投降,陈仪将军接受委派为台湾地区受降的代表,并接受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将军的投降,该会堂被国民政府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第十五受降区的地点。同年,台北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
1946年10月2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抵达台北,参加在中山堂举行之“台湾光复一周年纪念大会”。
1949年10月10日,中山堂国父像揭幕,为台湾第一座露天的孙中山铜像。
之后,随著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中山堂成为召开国民大会、正副总统就职典礼及政府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直到阳明山中山楼落成为止;但国民大会秘书处仍设于中山堂中华路侧,直到国民大会停止运作。历史上举凡美国总统尼克森、韩国首位总统李承晚、南越首位总统吴廷琰、菲律宾总统卡洛斯·加西亚、伊朗国王巴勒维等元首访华,都是在此接受国宴招待。此外,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亦在此签定。
1982年10月,吴三连邀请苏联异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忍尼辛访问台湾,以《致自由中国》为题在中山堂发表演说道“在这里三十三年来不断地向全世界显示着,如果中国大陆不沦入共党之手,整个中国都会达到像台湾一样高度发展的水平。”“你们也有一个更大更光明的希望,那就是被奴役国家的人民,不会无限度的忍耐下去,当他们的统治者们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他们就会揭竿而起来推翻暴政。”[4][5]
组织架构
所本部
- 主任
内部单位
- 总务组:文书、档案、出纳、总务、财产之管理与法制、公关、资讯、研考等业务及不属于其他各单位事项。
- 业务组:场地提供使用与委托经营管理督导、档期审查、售票服务、古迹推广业务、展览策划执行、文宣出版及志工导览业务等事项。
- 主计机构:依法办理岁计、会计及统计事项。
特色
台北公会堂为台湾日治时期知名建筑师井手薰作品。所谓“公会堂”,乃是日本专为都市举办集会活动所设计的公共建筑。台湾各大都市在日治时期也有兴建公会堂,而台北公会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昭和11年落成时,台北公会堂的规模与场地设备仅次于东京、大阪及名古屋,是当时日本第四大的都会公会堂。而设计监造团队除了服务于台湾总督府的设计师 井手薰外,还有八阪志贺助、神谷犀次郎,而实际建筑则委由总督府营缮课负责。
1936年完工的台北公会堂建筑采简单、明朗设计概念。该建筑采取1930年代流行的折衷主义样式,使用钢骨水泥结构,外表贴由北投窑场所生产的浅绿色面砖,不过两柱与门面,仍有古典图案之装饰。 另外,公会堂特色为采取少见的中东阿拉伯拱窗及台湾陶瓦,而运用面砖贴出的变化花纹则是另一项特色。
中山堂宽60公尺半,侧深达113公尺,共有四层楼,该建筑面积共达4000平方公尺左右。而这建筑又是由集会堂与宴会厅两部分组成。其中“集会堂”内分两层,上层与下层合计共观众席2056席。因为可以播放电影,1950年代至1990年代为公教人员免费电影院所在。也曾经是国民大会开会的所在地,到1966年中山楼完工后才改至该处开会。其后面靠中华路一侧,是国民大会秘书处的办公室。宴会厅三层高,室内面积达1400平方公尺。主建筑除了用餐场所外,还包含娱乐室、理发厅、贵宾室、厨房。贵宾室室内正面挂著中华民国国宝-黄土水的知名作品《水牛群像》。
本来屋顶尚有赤道仪折射望远镜及圆顶观测台,战后已迁至圆山天文台。除此,战后的公会堂广场亦增设一座连基座达五公尺的孙中山像,该铜像基座原位于西门町,为纪念台湾总督府第4任民政长官祝辰巳而建立,为市定古迹。而在1999年,广场上由行政院筹建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也正式启用。
历任主任
姓名 | 任期 |
---|---|
陈耀晃 | 1949年-1953年 |
吴可栋 | 1953年-1969年 |
周复生 | 1969年-1974年 |
秦显忠 | 1974年-1979年 |
胡禧 | 1979年-1990年 |
胡子英 | 1990年-1992年 |
叶杰生 | 1992年-1993年 |
胡禧 | 1993年-1995年 |
蔡秋林 | 1995年-1997年 |
李德娴 | 1997年-2001年 |
张云程 | 2001年(代) |
王正平 | 2001年-2004年 (代) |
郭玉茹 | 2004年-2007年 (代) |
锺耀光 | 2007年-2009年 (代) |
李岱颖 | 2009年-2009年 (代) |
李丽珠 | 2009年12月-2011年10月 (代) |
黄国琴 | 2011年10月-2020年7月 |
江再发 | 2020年7月-2022年6月 |
江孟芳 | 2022年7月-迄今 |
周边设施
资料来源
- ^ 中山堂台北书院-包厢外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2023-12-14
- ^ 台北公会堂、旗后炮台、打狗英国领事馆及官邸 升格为国定古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9-02-23,文化部
- ^ 《李筱峰专栏》从一张照片谈终战.自由时报.2005-08-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索尔仁尼琴. 致自由中國. 1982-10-23 [2021-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失效链接]
- ^ 【台灣歷史隧道】1982年10月15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宣布訪台. [2021年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0日).
- ^ 组织架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
- ^ 主任学经历简介及历任主任名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