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百日攻势

坐标49°53′38.09″N 2°17′39.30″E / 49.8939139°N 2.2942500°E / 49.8939139; 2.294250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日攻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的一部分

1918年下半年同盟国占领的领土范围
日期1918年8月8日-11月11日
地点49°53′38.09″N 2°17′39.30″E / 49.8939139°N 2.2942500°E / 49.8939139; 2.2942500
结果 协约国决定性胜利
西方战线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参战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共和国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
义大利王国 义大利王国[1][2]
 葡萄牙共和国
暹罗王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费迪南·福煦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菲利普·贝当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保罗·迈斯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埃米尔·法约勒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爱德华·卡斯泰尔诺
英国 道格拉斯·黑格
美国 约翰·潘兴
比利时 阿尔贝一世
德意志帝国 保罗·冯·兴登堡
德意志帝国 埃里希·鲁登道夫
德意志帝国 威廉·格勒纳
德意志帝国 马克斯·加尔维茨
德意志帝国 鲁普雷希特王储
德意志帝国 威廉皇储
德意志帝国 马克斯·冯·伯恩
德意志帝国 阿尔布雷希特公爵
兵力
1918年11月11日兵力:[3]
法国 2,559,000
大英帝国 1,900,000
美国 1,900,000[4]
比利时 190,000
1918年11月11日兵力:[3]
德意志帝国 3,562,000
伤亡与损失
7月18日-11月11日:
1,070,000人[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531,000人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412,000人
美国 127,000人
7月18日-11月11日:
德意志帝国 1,172,075人[5]
~100,000+人死亡
685,733 人受伤
386,342人被俘
6,700门大炮
详细情况
  • 人员与物资俘虏情况
    • 英军:俘获188,700人与2,840门火炮[6]
    • 法军:俘获139,000人与1,880门火炮[7]
    • 美军:俘获44,142人与1,481门火炮[7]
    • 比军:俘获14,500人与414门火炮[7]
奥匈帝国 17,500[8]
2,500人阵亡
5,000人被俘
10,000人受伤

百日攻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由协约国所发动的一系列攻势。1918年8月8日,协约国法国亚眠发动亚眠战役,标志著百日攻势的开始;在往后的三个月内,协约国又多次在西方战线上对同盟国防线实施了一系列攻势,成功将德军逐出法国,并迫使其一路撤退至兴登堡防线内。11月11日,同盟国军队无力再战,被迫投降,双方在法国北部城市贡比涅附近的森林中签署了《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值得注意的是,“百日攻势”这个词汇指的是协约国军队自亚眠战役后所实施的一系列快速推进作战的总称,而不是一场特定的战役或一场统一的作战攻势。

背景

德意志帝国陆军于1918年3月21日所发动的春季攻势虽然在初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至同年7月时已后继无力。德军成功推进至马恩河沿线,却始终无法获取决定性的战略突破。当马恩河-雷姆斯作战行动于7月间告终时,协约国最高指挥官费迪南·福煦下令在该地实施一场反击攻势,并引发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德军意识到其将无法固守防线,遂自马恩河沿线撤往北方。由于这次的胜利,福煦获授“法国元帅”的头衔。

福煦认为让协约国军队转守为攻、回到战略进攻态势的时机已经成熟。大量登陆欧洲的美国远征军(AEF,由约翰·潘兴将军指挥)使协约国军队的士气大振[9]:472。潘兴将军希望其部队能独立负担作战任务。与此同时,英国远征军(BEF)亦获得大量自西奈及巴勒斯坦战役义大利战线返国的部队以及来自英国本土的后备部队的增援[9]:155

协约国将领们曾提出多种版本的进攻计画草案,但福煦元帅最终选择了由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元帅所提出的版本;其内容为对索姆河亚眠东部与1916年索姆河战役战场旧址西南部地区发动攻击,以驱逐威胁亚眠-巴黎铁路的德军部队[9]:472。福煦元帅基于数个理由而选择索姆河地区作为合适的攻势发动地点。首先,皮卡第地区地势宽广平坦,有利于协约国坦克行进;其次,由于部署于索姆河沿线的德意志帝国陆军第2军团英语2nd Army (German Empire)已多次遭澳洲军队英语Australian Army during World War I以其称为“和平渗透英语Peaceful penetration”的战术骚扰,故其战斗力相对较弱,协约国军队将可以较小的代价突破该处德军防线。

战斗

在皮卡第的推进

亚眠战役

亚眠战役(与法军自南方共同发动的攻势合称为“蒙迪迪耶战役”)于1918年8月8日爆发;协约国的兵力包含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国部队共同组成10个的部队与逾500辆坦克支援[9]:497。协约国透过精心的计划与准备成功奇袭了德军[10]:20,95[11]。该次攻势由英国陆军第四军团英语Fourth Army (United Kingdom)领导,突破了德军防线;坦克部队则对其后方阵地发动攻击,造成德军士兵的恐慌与困惑。至该日结束时,协约国军队已在索姆河南方的德军战线上造成一处宽24公里的空隙[12],并俘获了17,000名德军战俘与330门火炮。据估计,德军共损失了30,000名兵力,而协约国军队方面则仅有6,500人阵亡、受伤与失踪。德军内部士气的崩溃使德军指挥官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将该日称为“德军最黑暗的一天”[10]:20,95

此后协约国又继续向前推进了三天,但均未能再获得如8月8日的奇袭那样出色的战果,主要原因是其推进过于迅速,使后方的火炮与补给线无法提供前线部队支援[13]。在这三天中,协约国军队向前推进了19公里,但由于德军的增援部队不断抵达,因此多数的战果都发生于首日[14]。8月10日,德军开始自其于3月间发动米夏耶尔作战时所造成的突出部 (军事)中撤离,退回兴登堡防线[15]

艾莱特河战役

亚眠战役后,由费迪南·福煦元帅率领的协约国联军计划对法国境内的德军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将各条战线推至比利时的列日汇合。

艾莱特河和其运河连结了瓦兹省埃纳省,是部分德军所占据的重要阵地。1918年的8月17日至23日,法德双方为争夺该河在拉昂附近河堤的控制权爆发了激烈的战斗。[16]

索姆河

1918年9月1日,澳大利亚陆军第54营英语54th Battalion (Australia)在进攻法国北部市镇佩罗讷时在街道上设置的一处机枪阵地。

1918年8月15日,福煦元帅要求黑格元帅继续在亚眠的攻势,即便当时该地区的协约国军队已因缺乏炮兵与补给支援以及德军的增援等原因而无力再推进。黑格元帅拒绝了这项要求,并著手计画在阿尔贝发动一波由英国陆军第三军团英语Third Army (United Kingdom)主导的新攻势,并于8月21日投入实施[9]:713–4。该次攻势十分成功,部署于宽达55公里正面上的德国第二军团被迫全线后撤,英军亦于8月22日夺取阿尔贝[17]。在南方,法国陆军第十军团英语Tenth Army (France)于8月17日发动了第二次努瓦永战役,随后于8月29日进占努瓦永[17]。8月26日,英国陆军第一军团英语First Army (United Kingdom)通过第二次阿拉斯战役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1公里。英军于8月29日占领巴波姆

推进至兴登堡防线

随著同盟国战线的瓦解,德军在撤回兴登堡防线的途中又与协约国军队爆发了数场战役。亚眠战役后部署于亚眠东部地区的英国第四军团在火炮终于抵达前线并获得弹药补给后,再次向前推进;澳大利亚军队于8月31日夜间横渡索姆河,随后在圣康坦山战役英语Battle of Mont Saint-Quentin中突破了该地的德军防线[18][19]

1918年9月1日,英国陆军第36阿尔斯特师英语36th (Ulster) Division所属的皇家恩尼斯基伦燧枪兵英语Royal Inniskilling Fusiliers部队推进至纳夫埃格利斯

驻扎于英军南部地区的法国陆军第一军团在萨维-达伦战役中推进至靠近兴登堡防线的圣康坦近郊(9月10日)[20]:128–9;法国第十军团则在沃克赛永战役中推进至拉昂(9月14日)[20]:125。英国第四军团则在埃佩伊战役英语Battle of Épehy中沿著圣康坦运河向兴登堡防线推进(9月18日)。至9月2日时,德军已被迫撤退至其发动春季攻势的起点。

兴登堡防线战役

加拿大军队在阿拉斯-康布雷公路旁的堑壕中寻找掩护。

福煦计画对法国境内的德国防线发动一系列攻势(有时称为“大攻势”),并透过截断德军部队之间的横向通讯英语Lateral communication达到一次成功的攻势即可在整条战线上取得战果的目标[10]:205–6。德军主要的防御力量均集中于兴登堡防线上[21]。在福煦的主要攻势发动前,兴登堡防线以西的所有德军突出部与残部均于9月12日的阿夫兰库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Havrincourt圣米耶战役埃佩伊战役英语Battle of Épehy以及9月27日的北方运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Canal du Nord中遭到歼灭[10]:217

大攻势的第一波进攻作战于9月26日由法军与美军共同发动,即默兹-阿戈讷攻势。是次攻势多发生于险峻的地形上,因而导致协约国军队迟至10月17日才得以突破兴登堡防线。两天后,由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所指挥的法兰德斯集团军(GAF, Army Group Flanders;下辖比利时陆军、英国陆军第二军团法国陆军第六军团英语Sixth Army (France))对伊珀尔发动攻击,引发第五次伊珀尔战役英语Fifth Battle of Ypres。这两场攻势均于初期取得不错的成果,但稍后亦均因补给困难而被迫放缓。

9月29日,协约国发动对兴登堡防线的全面进攻;其中,英国第四军团(含英军、澳军与美军部队)[22]圣康坦运河英语Battle of St. Quentin Canal发动攻击,而法国第一军团则主攻圣康坦周遭的德军防御工事。至10月5日时,协约国已在宽达31公里的正面上突破了兴登堡防线的所有纵深防御[20]:123

10月8日,英国第一与第三军团在第二次康布雷战役英语Battle of Cambrai (1918)中突破兴登堡防线[23]。防线的溃败迫使德军指挥部接受战争已然失败的事实。此外,德军士气的瓦解亦促使许多协约国将领与政治领袖相信战争将于1918年内结束;此前,协约国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资源规划于1919年实施一场决定性的攻势。

后续行动

百日攻势与美军参战之前与之后的协约国与德国前线兵力比较。[24]

整个10月间,德军部队均不断自1914年以来占领的领土上撤退。协约国军的推进使德军不断向法国梅斯比利时布鲁日的横向铁路一线后退。随著协约国军不断逼近,德意志帝国军队被迫放弃的重装备与补给亦随之增加;这也愈加降低了后者的士气与抵抗能力[25]

百日攻势对协约国与德国双方均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各地的战斗一直持续至《康边停战协定》11月11日上午11时生效前一刻。加拿大军队二等兵乔治·劳伦斯·普莱斯于停战协定生效前两分钟阵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名阵亡的士兵[26]

参考资料

  1. ^ Caracciolo, M. Le truppe italiane in Francia. Mondadori. Milan 1929
  2. ^ Julien Sapori, Les troupes italiennes en France pendant 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 éditions Anovi, 2008
  3. ^ 3.0 3.1 Neiberg p. 95
  4. ^ Also possessed 2,251 artillery pieces on the frontline out of the 3,500 total artillery pieces used by the Americans. Ayers p. 81
  5. ^ 5.0 5.1 Tucker 2014,第634页.
  6. ^ Bond 1990, p. 20.
  7. ^ 7.0 7.1 7.2 Reid 2006, p. 448.
  8. ^ Statistics of the Military Effort of the British Empire During the Great War 1914–1920, The War Office, p. 356-357.
  9. ^ 9.0 9.1 9.2 9.3 9.4 Bean. The 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 in France during the Allied Offensive. .
  10. ^ 10.0 10.1 10.2 10.3 Livesay, John Frederick Bligh. Canada's Hundred Days: With the Canadian Corps from Amiens to Mons, Aug. 8 – Nov. 11, 1918. Toronto: Thomas Allen. 1919. 
  11. ^ Christie, Norm M. For King and Empire: The Canadians at Amiens, August 1918. CEF Books. 1999. ISBN 1-896979-20-3. 
  12. ^ Schreiber, Shane B. Shock Arm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Canadian Corps in the last 100 days of the Great War. St. Catharines, ON: Vanwell. 2004 [1977]. ISBN 1-55125-096-9. 
  13. ^ Orgill, Douglas. Armoured Onslaught: 8th August 1918. New York: Ballantine. 1972. ISBN 0-345-02608-X. 
  14. ^ Canada's Hundred Days. Canada: Veterans Affairs. 29 July 2004 [25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4). 
  15. ^ Dancocks, Daniel George. Spearhead to Victory: Canada and the Great War. Hurtig. 1987: 294. ISBN 0-88830-310-6. 
  16. ^ (法语) L'offensive des Cent-Jours de 1918, y compris la bataille de l'Ailet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17.0 17.1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 – principal events timeline – 1918. [11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7). 
  18. ^ Mont St Quentin – Peronne 31 August – 2 September 1918. [11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uly 2008). 
  19. ^ The Second Battles of Arras 1918. 1914–1918. [11 June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8). 
  20. ^ 20.0 20.1 20.2 Hanotaux. Histoire illustrée de la guerre de 1914. 
  21. ^ Christie, Norm M. The Canadians at Arras and the Drocourt–Queant Line, August–September, 1918. For King and Empire: A Social History and Battlefield Tour. CEF Books. 2005 [1997]. ISBN 1-896979-43-2. OCLC 60369666. 
  22. ^ Blair 2011,第145-148页.
  23. ^ Christie, Norm M. The Canadians at Cambrai and the Canal du Nord, August–September 1918. For King and Empire: A Social History and Battlefield Tour. CEF Books. 1997. ISBN 1-896979-18-1. OCLC 166099767. 
  24. ^ Leonard P. Ayers, online The War with Germany: a statistical summary (1919) p 105
  25. ^ Wasserstein, Bernard.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Europe in Our Ti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93–96. ISBN 978-0-1987-3074-3. 
  26. ^ Hayes-Fisher, J. The Last Soldiers to Die in World War I. BBC News Magazine. 29 October 2008. Timewatch [18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图书

外部链接

  • Maps of Europe during the Allied Hundred Days Offensive at omniatla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