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章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章诤(15世纪—16世纪),直言南直隶安庆府太湖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章诤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2],授宁海知州,为政廉明平易,当时流寇作乱,他修筑城池、准备兵器防御,正德七年(1512年)贼人兵临城下焚烧东门,卫掌印指挥王瀛打算弃城逃走,他按剑大喝:“今日誓言俱死于此。你为何敢离去?”王瀛害怕不再离去,军心定下而击退贼人,城池保完,人民于州署前立碑纪念[3];正德十三年(1518年)调任全州知州,不骚扰人民而得民心,升转廉州同知,山谷人民拿著鸡米争著求见,入南京担任应天府治中,廉州人民哭送者多得塞住路途,不久去世,他历官三十多年,去世时家中没有多馀财产,妻子需借贷治丧[1][4]

引用

  1. ^ 1.0 1.1 民国《太湖县志·卷二十·人物志》:章诤,字直言,举人,正德间知甯海州,土寇方炽,修城池为备,寇薄城下焚东门,指挥王瀛欲弃城走,诤按剑叱之,众遂定,督兵奋击贼遁去;调全州,和平无扰,尤得士心,转廉州府同知,山谷细民争持鸡米求见,入为应天府治中,哭送者塞途,厯官三十年,卒之日家无馀赀,妻孥称贷以治后事。 一统志、山东名宦、广西通志
  2. ^ 民国《太湖县志·卷十七·选举志一》:举人……宏治十一年戊午科……章诤 官应天府治中,有传
  3. ^ 同治《宁海州志·卷十二·职官志》:章诤 字直言,安徽太湖县举人,正德六年任,廉明平易,修旧起废皆有成绩,时大伙流贼猖獗,诤葺城浚池、严武备以待之,壬申寇至,直薄城下焚东门势甚危,卫掌印指挥王瀛欲弃城走,诤按剑曰:“今日誓俱死此。汝何敢走?”瀛惧而止,众志遂定,乃相与奋力击贼,贼始却,城赖以完,去后邑人思之,于州署前立碑颂其德。
  4. ^ 嘉庆《全州志·卷八·人物上》:章诤,直隶太湖举人,正德十三年知全州,六年和平无扰,民咸安业,尤得士心,转廉州府同知,山谷细民争持鸡米求见,哭送者塞于途,入为应天府治中,寻卒,居官二十年囊无馀赀。 旧志

参考文献

  • 民国《太湖县志》·卷十七·选举志一
  • 民国《太湖县志》·卷二十·人物志
  • 同治《宁海州志》·卷十二·职官志
  • 嘉庆《全州志》·卷八·人物上
官衔
前任:
彭诰
明朝宁海州知州
1511年-正德年间
继任:
李纪
前任:
郁浩
明朝全州知州
1518年-1524年
继任:
沈尚经
前任:
杨俊
明朝廉州府同知
嘉靖年间
继任:
钱贡
前任:
王诰
明朝应天府治中
嘉靖年间
继任:
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