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电子游戏/2013年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电子游戏条目质量提升计划
电子游戏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会在2013年7月17日开始,急需你的参与!
- 目前,本计划只有2名参加者,不足以提升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品质与数量。只要提出重要的意见、散发邀请帖或最少扩充2500位元组(比DYK更易!),即可获奖!
- 电子游戏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即将开始,请自由列出需要创建或改善的条目,以供计划小组成员能参考此列表进行提升改善行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品质与数量,这里汇集对电子游戏主题的爱好者与研究者,欢迎邀请您所认识的维基人一同参与!--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栈 (欢迎参加电子游戏条目质量提升计划!) 2013年6月28日 (五) 09:36 (UTC)
请求关注Minecraft命名问题
由于Minecraft两 岸均有其通用的中文译名,故按本专题一般处理原则,在下在条目讨论页提请移动至最初创建者选用的中国大陆译名“我的世界”,同时通过转换解决台湾译名问 题。但条目贡献者之一以“繁体中文不存在大陆译名”及“地域中心”等理由反对,在下通过用户讨论页详细解释本专题命名方式进行沟通但均未获回应。希望本专 题其他参与者能前往发表意见,谢谢。—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7月24日 (三) 03:19 (UTC)
- 当初从“我的世界”易名为“Minecraft”是出于译名常用性考虑,现在Minecraft讨论页的意见承认此译名为常用,移回原名应该没有问题了。已在Talk:Minecraft发表意见。--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7月24日 (三) 08:28 (UTC)
关于导言中游戏外语名的描述方法
嗯,下面的内容组织比较混乱,没耐心的直接拉到最下方吧。另外说一下,下文中的“英文名”专指“日版名称的英文译名”,美版名是指游戏在北美的官方名称。另外就是假设所有的读者都有读写英文字母的能力 囧rz……
现在电子游戏条目条目开头的写法一般是“《中文(译)名》(日语:JPタイトル,英语:NA Title)……” 的形式,括号内分别表示日版名和美版名;我没有找到详细说明这个格式的页面,不过这应该算不成文的规定。像最终幻想(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Final Fantasy)这种“日文本身就转写自英文且等于美版名”的游戏,这个格式很不错;然而之后碰到了更多游戏,比如日版名和美版名含义不同的,或者英文名 流行度超过和美版名的,就发现这个写法不是很好。
- 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是翻译雷顿教授与魔神之笛这 个条目,日版名是“レイトン教授と魔神の笛”,而官方的英语名称包括美版名“Professor Layton and the Last Specter”和欧版名“Professor Layton and the Spectre's Call”两个,所以当时的想法是用“日版名”“美版名”“欧版名”的字眼替代“日文”和“英文”做权宜之计,没有太考虑别的问题。
- 再之后就是发现这么个事,黄金太阳系列第二部和第三部作品的日文名是“黄金の太阳 失われし时代”和“黄金の太阳 漆黒なる夜明け”,美版名“Golden Sun: The Lost Age”“Golden Sun: Dark Dawn”基本等于游戏的英文名,但第一作“黄金の太阳 开かれし封印”的美版名只是简单的“Golden Sun”,所以就会有不少人说“你这英文名写错了,开启的封印跑哪里去了?”
勇者斗恶龙系列再日本以外发展曲折,刚好各种例子都有:
- 初代“ドラゴンクエスト”没有副标题,大家都知道的是英文名Dragon Quest,但官方美版名Dragon Warrior名气就比较低。如果写成“《勇者斗恶龙》(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英语:Dragon Warrior)……”,我确信不少人会怀疑条目的英文名写错。但如果只写成“《勇者斗恶龙》(日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美版名:Dragon Warrior)……”,那很多不认识日语的人可能通篇都找不到他们熟悉的英文名“Dragon Quest”。或者“《勇者斗恶龙》(日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Dragon Quest;美版名:Dragon Warrior)……”,这样写?
- 八代“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咒われし姫君” (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美版名“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和日文名意思不同。上例如果把“Dragon Warrior”也翻译成“勇者斗恶龙”还是比较能接受的事,不过这个如果写成“《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海洋、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英语: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认识英文的会认为英文名翻译错,不认识英文的会以为“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的意思和“被诅咒的公主”是相等的(把英文换成美版名也一样)。另外很不幸的就是,这个游戏名字本来就长,而且欧版名和美版名也不一样 囧rz……
- 九代“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Dragon Quest IX: Sentinels of the Starry Skies”还好,英文名兼任美版名。
- 四五六代DS复刻版的美版名和日文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一样。比如日版名是“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 天空の花嫁”(天空的新娘),但美版名是“Dragon Quest V: Hand of the Heavenly Bride”(天空新娘的允婚)。
- 还有一些游戏日文名是完全转写自英文的,比如“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キャラバンハート”完全转写自英文“Dragon Quest Monsters Caravan Heart”。但还有一些半英半日的,例如勇者斗恶龙(Dragon Quest)游戏就几乎全部都是,极端的如“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テリーのワンダーランド”, 除了中间的那个“の”,剩下的全是英文(Dragon Quest Monsters Terry の Wonderland),英语维基要求写成假名和英文夹杂的写法(Dragon Quest Monsters Terry no Wonderland),但中文该怎么处理?
- 最后就是日文罗马字的问题,英文维基那边日文字可能显示不了,或者西方人日文理解不能什么的,所以会加罗马字;中文虽然说加罗马字有助于读者大致读出日文,但中文和日文一衣带水,而且写上罗马字导言可能会长的恐怖?
参考一下英文的指引,那边如果日文名的意思和英文名一样,会在英文题目括号里标注出日文,比如“The Legend of Zelda: Twilight Princess (ゼルダの伝说 トワイライトプリンセス Zeruda no Densetsu Towairaito Purinsesu) is an action-adventure game ...”;如果日文和英文意思不一样,会在正文中写出日文名,并给出日文翻译“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nish Cap, known as Zelda no Densetsu: Fushigi no Bōshi (ゼルダの伝说 ふしぎのぼうし Zeruda no Densetsu: Fushigi no Bōshi, lit. "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ysterious Hat") in Japan ...”。
所以最后我们就是这么几个问题:
- 条目中是否应该用“日版名”和“美版名”的称呼代替“日文”和“英文”?
- 对于美版和日版意思不同的游戏,是把美版名也放在括号里,还是拆开到正文中?
- 美版名是否需要翻译?
- 转写/半转写自英文的日文怎么处理?罗马字是否需要?
以及大致这几种排版:
- 组1 (日文名和美版名不同,美版名和欧版名略有不同)
- 《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海洋、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日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美版名: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PAL区版名:Dragon Quest: The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是由Level-5开发,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
- 《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海洋、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北美版名为“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PAL区版名为“Dragon Quest: The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是由Level-5开发,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
- 《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海洋、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罗马字:Doragon Kuesuto Eito Sora to Umi to Daichi to Norowareshi Himegimi),北美版名为“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PAL区版名为“Dragon Quest: The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是由Level-5开发,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
- 《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海洋、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北美版名为“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直译为“勇者斗恶龙VIII:被诅咒国王的旅行”),PAL区版名为“Dragon Quest: The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是由Level-5开发,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
- 组2 (日文名半转写自英文,日版名和美版名不同,美版名和欧版名相同)
- 《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日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キャラバンハート,英文区名:Dragon Warrior Monster),是角色扮演游戏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 《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キャラバンハート,罗马字:Doragon Kuesuto Monsutāzu Terī no Wandārand),美欧版名为“Dragon Warrior Monsters”,是角色扮演游戏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 《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キャラバンハート,罗马字:Doragon Kuesuto Monsutāzu Terī no Wandārand,Dragon Quest Monsters Terry no Wonderland),美欧版名为“Dragon Warrior Monsters”,是角色扮演游戏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以上,希望知道各位的想法,谢谢。--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7月30日 (二) 06:13 (UTC)
- 通篇读完了,铁铁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啊。游戏日版和英文版名称不同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中文世界甚至会有同一个游戏由于翻译来源不同而出现了两个译名的情况(例如塞尔达传说 大地的汽笛和塞尔达传说 灵魂轨迹),当然,大多数时候中文译名还是以日版名称为准的。
- 具体到铁铁提的这些问题,个人先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 “日版名”、“美版名”的确比“日语”和“英语”更精确,也能避免美欧不同名的问题,但目前缺乏统一指引。之所以现在以“日语”和“英语”这种表示方法居多,实际上是因为编写者图方便使用了{{lang-ja}}和{{lang-en}}所致。
- 对于美版和日版意思不同的游戏,窃以为美版名应该放在括号里吧,毕竟这不是正文的一部分。明确写成“美版名”就能避免困扰了。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除非其原英文名在中文世界十分通用,否则外文标题不需加粗表示,日文名就更没有加粗的必要了。
- 同样地,除非美版名在中文世界已有通行的翻译(如上文的塞尔达传说 灵魂轨迹),否则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生造译名,这不太符合维基百科“述而不作”的原则。
- 日 文名半转写自英文而又没有完全英文名的游戏也就意味着这个游戏在英语世界并未发行,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只写出日文原名即可,因为无论是否是外来语其实都是日 语,日本人也不会把他作为英语对待。而对于华人而言,知道其中文意思并顺带了解其原名已经足够,写出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所谓英文标题没有什么意义。
- 罗马字就更没有什么必要了,那是给西方人用的。加罗马字确实有助于读者大致读出日文,但是读出来的用处是什么呢?维基百科不是日语教科书。
- 总 而言之,个人认为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应首先着眼于其在中文世界里的名称,并以此为出发点确立条目编写原则。以上供大家讨论。其实这件事更让在下确信尽快确立 专题指引是件很必要的事情,虽说数年之前就有此想法,但一直坑到现在……眼下在下先尽快把游戏命名常规译出来并送交讨论吧。—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7月30日 (二) 08:09 (UTC)
- 说到专题指引的话,挺希望有个像英语维基那么详细的指引。比如现在存废讨论游戏类条目的删除理由基本只有“维基百科不是游戏攻略”这一个,结果碰到不是攻略的条目就没辙了……嘛,确立专题指引这个伟大的工程就靠刺猬哥哥了~--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7月30日 (二) 12:36 (UTC)
- 我也来发表对铁铁的火大了提的这些问题的看法:
- 我认为有一些游戏的日版名和美版名差别较大,所以必须代替。
- 对于美版和日版意思不同的游戏,应该把美版名放在括号里,美版名不是正文的一部分。
- 除了一部分美版名在中文世界已有通行的翻译名称以外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 罗马字没有什么必要。
- 我有一个我个人认为合适的排版。外文标题不需要加粗表示。美版名不需要直接翻译为中文,因为有一些美版名不好直接翻译,例如下文所提的“Mega Man Star Force”:
- 流星洛克人(日语:流星のロックマン),日本国外版名为“Mega Man Star Force”,是CAPCOM在任天堂DS平台上由洛克人EXE系列班底开发的全新洛克人系列。
- 我现在的看法目前只有这些。--光热维(留言)(绝望的脚下草) 2013年7月31日 (三) 10:54 (UTC)
- 于是没有其他人发表意见了吗,看起来意见差不多。—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9日 (五) 08:17 (UTC)
电子游戏命名常规草拟完毕
Wikipedia:命名常规 (电子游戏)已草拟完毕,除了按英文版翻译以外,也根据中文维基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体现在:
- 根据以往的实施方式确立了中文命名规范。
- 英文版不强制要求书写副标题,而中文维基按照以往惯例,一律是以全名为标题名称。(与日文维基相同?)
- 副标题的表示方法同时兼顾英文习惯和日文习惯。
- 系列作品按照以往惯例命名为“××××系列”(与日文维基相同)。
- 消歧义后缀按照以往惯例写作“ (游戏)”,而不写作“(电子游戏)”。
接下来要争取确立为方针是否要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进行讨论?或者先在专题内讨论一下凝聚共识?欢迎在此发表意见。—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7月31日 (三) 14:14 (UTC)
- 嗯,在这边讨论啊……总体上很不错,不过还有点小问题:
- 日文游戏的标点问题。比如《428:被封锁的涩谷》,日文wiki是ja:428 〜封锁された渋谷で〜,但标记副标题的“〜”(不是~)对中文用户比较难打出,网上有省略这个符号的、改用冒号的、还有把〜换成~的。还有用奇怪符号的游戏名,比如彩虹★队长,其实日本专辑经常碰到这种问题(see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3年5月#日本相关风格化的条目命名)……
- 碰到那种在一个地区常用英文(假设能证明),一个地区常用中文的,条目创立时使用的英文的怎么处理?(不过有这种游戏么…)--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7月31日 (三) 14:19 (UTC)
- 日文游戏确实喜欢玩这些花样……个人倾向于按照日文维基一样尊重原题,针对“〜”和“・”这种日文标点可以对应换成中文里的“~”和“·”。其他奇怪符号按照以往而言都是保留下来居多的吧,针对输入困难的问题建立重定向就好了,这也是正是重定向的意义所在。
- 这样的情况还真有,比方说Spore,大陆一般译为“孢子”,台湾地区根据官方要求是不翻译的。我曾经以为这个条目最初是由繁体人士建立的,所以不应移动至孢子 (游戏),在条目内做好转换即可。不过今天仔细一看发现其实最初建立时名字就叫“孢子”,那么方针确立下来应该移回才是。总之这一点确实应该写得更明确一些。—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7月31日 (三) 14:38 (UTC)
- 还有一个日文游戏的命名问题,例如口袋妖怪 红宝石·蓝宝石。原文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 ルビー・サファイア的“・”实际上等同于中文里的顿号,所以这个条目其实应该写作“口袋妖怪 红宝石、蓝宝石”,但是这样看起来好像不如间隔号美观……—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9日 (五) 08:20 (UTC)
- 第五条,像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消歧义后缀按照以往惯例写作“_(游戏)”,而不写作“_(电子游戏)”。反正“_”在标题里和“ ”是等价的,看着还醒目些。另Wikipedia:命名常规_(日本动漫游戏条目)是不是应该合并到这里?--Leon3289(留言) 2013年8月9日 (五) 14:58 (UTC)
- 这里写成空格而不是下划线,主要是考虑到维基百科的其他方针和指引(如Wikipedia:消歧义#条目的命名)中都是写成空格的,似乎没有见到写成下划线的例子?
- Wikipedia:命名常规_(日本动漫游戏条目)从长远来看合并是最好的,但是由于还涉及到动漫条目,需要征求ACG专题成员的意见。另外,目前本专题并没有单独将“正式译名”和“官方译名”区别开。—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12日 (一) 06:57 (UTC)
- 既然这样,还是统一使用“ ”的好,另没觉得有将“正式译名”和“官方译名”区分开的必要--Leon3289(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14:15 (UTC)
- 有意见或建议欢迎继续提出,如果没有了在下将送交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提请确立为方针。—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15日 (四) 03:05 (UTC)
- 已送交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19日 (一) 13:08 (UTC)
游戏标题大小写问题
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的讨论过程中,对于英文标题的日文美少女游戏,其命名是否应该遵循与其他游戏相同的大小写法这一问题上出现了较大争议,双方相持不下,目前User:KOKUYO君提出了将此类游戏单独处理的新方案。在下自知持续的争吵对于社群共识凝聚没有帮助,因此希望听到更多人的意见,谢谢。—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8月29日 (四) 04:13 (UTC)
已正式确立为方针,唯标题大小写之条款因尚无共识暂且撤下。—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9月2日 (一) 12:57 (UTC)
条目指引翻译完毕
承上文,历时一个多月,Wikipedia:电子游戏专题/条目指引终于大体完成了,内容主要翻译自英文指引,并针对中文维基现状做了些改动。这里要十分感谢铁铁的火大了的大力协助,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都是由铁铁君翻译完成的,在下开坑之后只是做了小部分翻译和一些校对工作,而且因为时间有限,至今才告完成,说来惭愧。
相比英文版,中文版本做了如下改动:
- 加入了处理两岸用语差异的相关内容,涉及到字词转换以及新增模板{{Vgname}}的使用。
- 体认到大多数日系游戏条目会将世界观、角色等背景设定内容分别单独列出,因此写入条目结构。
- 英文版不建议写出配音名单,而考虑到声优对于大多数日系游戏而言很重要,因此去掉了这一限制。
- 去除了不适用于当前中文电子游戏专题的内容,例如可靠来源列表等。
此外,个人对于电子游戏条目指引有几个疑问和建议,目前并未写入,希望征求大家意见。
- 英文指引中提到,如果游戏发行日期只公布了年份,将游戏加入Category:预定于XXXX年发行的电子游戏,而写明日期的则可以加入Category:XXXX年电子游戏。个人觉得这条没有必要,属于徒增维护难度,既然公布了年份直接加入当年分类即可。中文维基原本就人手不足,编辑者也很少留意底下的分类,因此往往具体发售时间公布后,甚至游戏发售后条目仍在原分类。是否将此条去掉?
- 目前中文维基有3个游戏信息框,比英文、日文维基还多一个,使用存在混乱。是否对信息框使用作出指引?当然指引并不具有强制性。比如建议一般游戏使用{{Infobox VG}},而GAL游戏等使用{{Infobox animanga}}。这一提议前不久有人在英文维基提出,不过似乎未取得共识。
除此之外,也希望大家针对指引提出更多的意见或建议,争议较小的欢迎直接修改。由于内容较多,本讨论会放置较长一段时间,专题内凝聚共识后将设立为指引。—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10月16日 (三) 14:34 (UTC)
- 嗯,俺就直接说正题吧:P
- 未来分类的话,英文版条目比较多,en:Category:Upcoming_video_games连同子分类加起来大概430个页面,全部放到一起是维护不太方便,所以才拆开,中文维基的确没这么多条目。不过感觉中文维基是连Category:未来电子游戏的效果都不彰,我们的分类是用{{Future game}}模板生成的,条目顶部会有显眼的模板,但就是这样,游戏发行N年后依然挂这模板的事情也是有的 囧rz……。当然出于维护,将发行年份分类和未来游戏分类做交集(比如AWB就有这功能),达到类似效果也不难。另外如果去掉“预定于XXXX年”,“未来游戏”又怎么定义,是没到发行那天都算未来,还是也按照是否有具体日期走?
- 信息框的话,我刚来的时候是给一般游戏也用{{Infobox animanga}},因为当时看到别的条目也是这样的,而且这个的参数多,当然过了一年多,才知道很多参数没必要。要规定的话,主要还是担心这种说起来很麻烦……
- 然后还有一些问题:
- WP:VGBOX-“中文封面应作为首选,如果游戏没有中文版,则应选择其原生语言版封面”。电影信息框是透过字词转换技术,为多个地区使用不同封面的,然后有个关于中文区封面的讨论, 大致结果是说应该只使用首发地区的封面,而不是用任何地区的中文封面。(首发地的封面最有辨识性,中文地区的封面不同无法达到辨认效果,如果使用CN地区 的封面TW地区用户会抗议 etc.)按照电子游戏草案的规则,当放入任何一张中文封面后,就不能改换其他封面了,所以类似于先到先得。虽然电子游戏和电影有区别,但是这里是否会有 争议?
- WP:VG/DATE-“(日美欧中港台)之外其他地域的发行日期不应放入信息框,但可以在条目正文中进一步说明”和“如同信息框,(开发章节)只应包含世界主要游戏市场和中文游戏市场的发行或开发信息”,两者是否矛盾?
- 目前先想到了这么多。--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10月16日 (三) 15:52 (UTC)
- 目前英文维基的Category:预定于XXXX年发行的电子游戏其实也未包括全部未来电子游戏,因为一旦游戏公布了具体发行日期,即使未发行也要加入Category:XXXX年电子游戏,en:Category:未来电子游戏是另外加入的。而且英文由于未来游戏众多,索性就把{{Future game}}撤掉了。回到中文维基,个人觉得加入Category:XXXX年电子游戏和{{Future game}}就可以了,交集分类对管理反而会造成麻烦。
- 在下最早接触到的信息框也是{{Infobox animanga}},但是里面确实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参数。当时{{Infobox CVG}}和{{Infobox VG}}还是两个模板,后来才合并的,如今又多出一个{{Infobox Galgame}},在下才想着是否应该规范一下。最早的编写指引里有这么一句:“如果是日本美少女游戏,或者游戏发展出动画、漫画、电影等,或者是从动画、漫画、电影等发展出来,模版上建议使用可组合使用的{{Infobox animanga/Game}}。”个人认为可以沿用。指引没有强制性,所以对于您举出的例子,既然两者皆可,具体用哪个就随编者喜好了。
- 封面的问题,直接使用首发地的也是个好办法,可以省却一些争吵或图片转换。而且实际上大部分的主机游戏中文封面除了一行汉字和台湾分级之外,和外文封面也没什么不同。
- 这个是英文版就有的矛盾吧……或者把“但可以在条目正文中进一步说明”删掉吧。—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10月17日 (四) 03:31 (UTC)
- (:)回应: 如果维护者会自己制作交集条目列表的话,撤掉这个分类也无妨,不过重点还是无论哪种方法,这个分类(以及中文维基的其他current系分类)都需要有人 维护= = 信息框原来的指引挺不错,现在直接用这个说法也好。关于其他发行地区,“但可以在条目正文中进一步说明”不知道是不是指的网游……--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10月17日 (四) 04:22 (UTC)
完成,已正式确立为指引,请大家共同维护遵守。当然,有任何异议同样可以继续讨论。—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4年4月18日 (五) 08:59 (UTC)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工作组
注意到最近很多电子游戏DYK都是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相关的条目,而且SE旗下的很多游戏都比较知名,即使在中文游戏圈也有很多爱好者。英文维基的SE专题相当活跃,那边有很多的FA/GA条目,而且他们已经将小作品条目消灭完毕。但是中文维基很多条目都未建立,而且建立的条目也普遍比较散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条目是一块发展潜力相当大的空间,我目前从英文维基翻译了一些专题页面框架,因此希望能成立这个专题组,在维护SE条目的同时,也提升电子游戏专题的总体质量。--2001:DA8:4001:3:DE95:1A42:3853:74AD(留言) 2013年10月20日 (日) 06:01 (UTC)
- 感谢您近来对本专题做出的贡献,已在{{WikiProject Video games}}加入了相关工作组参数,您可根据需要选用。另外,为了更方便地使用和交流,建议您注册一个账户。—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10月20日 (日) 11:25 (UTC)
- 谢谢您,Chiefwei。--2001:DA8:4001:3:DE95:1A42:3853:74AD(留言) 2013年10月20日 (日) 13:42 (UTC)
-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顺带一提,利用User:Chiefwei/rater小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评级工作,当然前提是得有个账户……—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3年10月22日 (二) 14:09 (UTC)
ACG特别贡献
ACG特别贡献已正式设立,应否加入本页面的“奖励方法”中?--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2013年12月31日 (二) 00: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