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伯爾納定
聖伯爾納定 | |
---|---|
精修聖人、司鐸 | |
出生 | 意大利馬薩馬里蒂馬 | 1380年9月8日
逝世 | 1444年5月20日 意大利拉奎拉 | (63歲)
敬禮於 | 羅馬天主教 |
封聖 | 1450年5月24日 由教宗尼各老五世 於教宗國羅馬 |
瞻禮 | 5月20日 |
象徵 | 寫有耶穌聖名IHS的石板; 他所拒絕的三頂象徵主教職位的主教法冠 |
主保 | 廣告商; 廣告業; 拉奎拉; 胸部不適; 意大利; 天主教聖貝納迪諾教區; 賭徒; 公關人員; 公關工作; 貝爾納爾達 |
錫耶納的聖伯爾納定(義大利語:San Bernardino da Siena,本名 Bernardino degli Albizzeschi,1380年9月8日 – 1444年5月20日)是一名意大利神父,方濟各會會士。因其在15世紀重振了意大利的天主教信仰的事跡,被尊稱為「意大利的宗徒」[1]。他的布道常常針對賭博、巫術、殺嬰、同性性行為、高利貸等行徑。
早年生活
伯爾納定於1380年出身意大利錫耶納的貴族家庭,幼年時父母雙雙去世,由姨母撫養成人。姨母是一位虔誠的教友,循循善誘下輔導伯爾納定度聖善的生活,故此伯爾納定自幼已奠定了聖德的基礎。十七歲時,伯爾納定入聖母善會,常往各醫院侍候病人。
1400年,即三年後,錫耶納疫病肆虐,喪命的人很多,僅聖瑪利亞醫院一處,每日死亡人數就達二十人之多。後來,醫院的工作人員,差不多全部染病而死。伯爾納定主動請纓接管醫院,他招募了一批勇敢的青年,不顧生命危險,看護病人,這樣他們日夜工作了四個月。[2]伯爾納定除了照顧病人物質需要以外,還幫助他們獲得善終。經數月的辛苦服務,若干工作人員也染上疾病,不治身死,伯爾納定本人也生了一場大病,幾個月後才康復。[3]
1403年,伯爾納定入方濟各會修道,並發聖願。一年後,晉升鐸品[4],從那時起,他一部分時間講道,一部分時間在修院潛修聖德。那時,伯爾納定住在費沙力修院裡。有一個初學修士每天早晨念完了晨禱經,高聲大呼道:「伯爾納定修士,不要把天主賜給你的才學隱藏起來,趕快到倫巴底去,那裡人人都在等着你呢!」這樣一連三天。人們責備他不應該在堂里高聲吵擾。他說道:「我不能不說,一股無形的力量催迫着我說這幾句話。」 伯爾納定認為這是天主的命令,便不再遲疑,立即前往米蘭公開講道,那時是1417那年年底。
傳教者
伯爾納定到了米蘭,當地信友根本不認識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可是他憑藉驚人的口才、優雅的舉止,不久就一鳴驚人,成為一名有名的講道員。他的聲音本來是沙啞的,發音不太清楚,這對於一位公開講道的人是很大的缺點。但後來,他祈求聖母,嗓音突然變洪亮了,發音也變清晰,他的講道詞,更加動人,字字打入聽者心坎。[3]Cynthia Polecritti在他為伯納爾定所作的傳記里說道伯爾納定的講道詞「乃是意大利語口語體中的精品」。伯爾納定講道的內容廣泛且充滿畫面感,包含了十五世紀意大利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現象。[5]
伯爾納定步行遍歷意大利各地(那不勒斯王國除外),在每個地方停留不超過兩周。每到一處就作公開講道,每次歷時數小時。有時一天內一連作幾次講道。信友們預知他將於某日到某地,從四面八方趕來,而教堂太狹小,無法容納這麼多人,所以伯爾納定通常在廣場露天講道。[6]1424年,他被邀請去費拉拉講道,在那裡他批評了過度浪費和衣着不雅。在博洛尼亞,居民們嗜好賭博,經伯爾納定勸導,居民們都下定決定戒賭,因此他觸怒了製造紙牌的商人。1425年,他回到家鄉錫耶納進行了一連五十天的講道[6]。伯爾納定的講道,到處獲得美滿的成績:異教徒皈依天主教,罪人們回頭改過,冷淡教友重新熱心起來,糾正社會不良風氣。
羅馬受審
伯納爾定以熱心傳揚耶穌聖名瞻禮而聞名,他設計了以哥特體的IHS——希臘語中耶穌名字的首三個字母——伴以太陽的光芒,作為符號。這被用來取代當時各種派別的徽章(如歸爾甫派和吉伯林派)。由於他的熱烈提倡,許多神職界人員衣服的表面和意大利各城市建築物的牆壁上,都畫有耶穌基督的聖名。伯爾納定以聖名瞻禮行了許多奇蹟,並且勸說關係緊張的地區修和。他的反對者們認為這是一種具有危險傾向的改革。[3]
1427年,伯納爾定因推廣耶穌聖名的瞻禮被指控為異端,受召前往羅馬受審。最後,伯爾納定被宣布為無罪,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他給教宗瑪爾定五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後者甚至請求他留在羅馬講道。於是他留在羅馬連續講道了八十天。同年,他被任命為錫耶納主教,但他婉言謙辭,因為做了主教後就不能自由來往各地,為大多數信友服務。在1431年,他遊歷了托斯卡納、倫巴第、羅馬涅還有安科納,之後回到家鄉錫耶納去阻止將要與佛羅倫薩發生的戰爭。同樣地,在1431年,他拒絕了費拉拉主教的職位,1435年拒絕了烏爾比諾主教的職位。[7]
那些年裡,部分樞機主教要求教宗瑪爾定五世與教宗恩仁四世譴責伯爾納定,但兩者都認定他是無罪的。在弗羅倫斯公會議上,他也被宣布為無罪。1433年,伯爾納定陪同西吉斯蒙德前往羅馬進行加冕禮。
方濟各第二會總會長
1438年起,伯爾納定放棄傳道工作,任方濟各會第二會總會長。他入會時,意大利全境的會士人數僅三百名;他去世時,會士人數上升至四千。
伯爾納定對會士的學術研究非常注意,加強會士對神學和教會法的研究工作。他自己學問也很淵博,精通拉丁語與希臘語,在弗羅倫斯公會議期間,用希臘語對希臘教會代表們致詞。[2]
逝世
1442年,伯爾納定獲教宗批准,卸去總會長職務,繼續專心擔任講道工作。他恢復過去的生活方式,週遊各地,公開講道。那時他身體很衰弱,骨瘦如柴,以驢子代步。1444年,在瑪利帝瑪,一連講了五十天的封齋道理,積勞成疾,自知死期不遠,仍然抱病出發,前往整個意大利中他還未踏足過的那不勒斯王國。一路上,每到一個城市,就公開講道。終因體力不支,在拉奎拉病逝,時在1444年5月20日(耶穌升天瞻禮前日),享年64歲。
根據教會傳統,他的墓上一直流出鮮血,直到城中的兩個敵對派別達成和解。
爭議
因伯爾納定針對高利貸的嚴厲布道中譴責猶太人,被某些學者認為是基督教反猶主義的主要人物。[8]
參考文獻
- ^ "St. Bernardine of Siena,'Apostle of Italy'", Catholic News Agency. [201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2.0 2.1 Robinson, Paschal. "St. Bernardine of Siena."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2.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07. 4 Feb. 2013. [201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3.0 3.1 3.2 Foley, O.F.M., Leonard, "St. Bernadine of Siena", Saint of the Day, Lives, Lessons, and Feast, (revised by Pat McCloskey O.F.M.), Franciscan Media, ISBN 978-0-86716-887-7. [201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30).
- ^ Cochrane, Eric, and Julius Kirshner. eds. Reading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Renaissan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 ^ Horan OFM, Daniel, "The Complicated History of and the Popular Preaching of St. Bernardine of Siena", HNP Today Newsletter, Vol. 45, No. 10, May 18, 2011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年4月7日,.
- ^ 6.0 6.1 Thureau-Dangin, Paul, Saint Bernardine of Siena, J.M.Dent & Co., London, 1906
- ^ "St. Bernardino of Siena", Religion & Liberty, Vol.6, Number 2. [201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Franco Mormando, The Preacher's Demons: Bernardino of Siena and the Social Underground of Early Renaissance Ital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擴展閱讀
- Polecritti, Cynthia, Preaching Peace in Renaissance Italy: San Bernardino of Siena and His Audience, (UC Berkeley, 1988)
外部連結
- Saint Bernardino of Sie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Christian Icon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 site.
- Saint Bernardine of Siena, "Sermons"
- Bernardin of Siena, S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99. 1911. Chisholm, Hugh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