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㗝呸烏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存檔

存檔1
存檔2

邀請您參加第十八次動員令

中文維基百科第十八次動員令

The 18th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致㗝呸烏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第十八次動員令定於2020年7月11日至9月13日期間舉行,目的為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現誠邀閣下參與,共襄盛舉。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八次動員令主頁,您也可以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參加動員令前,請先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用戶可在即日起報名)。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三類。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中動員令的主題包括語言學與文學、自然科學、文化遺產,而小動員令的主題則包括亟需撰寫的條目、學理類、公園綠地及自然保護區、藝術。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能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查詢聯繫),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條目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珠寶鎮/朱毛地名

個人認為就單單一個條目列出有點難解釋,而且這兩個地方也互相重疊,Chepor Sentosa華語還有翻譯成珠寶聖淘沙的。對於這種重疊區域,寫一個條目會更好,只不過我沒有珠寶地名資料。 angys 2020年7月22日 (三) 10:00 (UTC)[回覆]

  • 我不知道Chemor和Chepor之間有沒有詞源上的關係,不過在1925-1938年的地圖確實是兩個地方來的,有約3英里的距離[1]。「朱毛」這個名稱在1905年Firmstone的文章已有記錄,對應Chemor。「朱毛」改稱「珠寶」的年份不詳,應該是近二三十年間,考慮到1999年12月初版的《馬來西亞中文地名手冊》已經把Chemor稱為「珠寶」,所以應該是在這之前。據說當年因為「名稱不雅」(不知是因為朱毛諧音豬毛,還是覺得會讓人聯想到朱德和毛澤東),就依照當地「珠寶古廟」之名改稱「珠寶」[2]。說實話,從對音來看「珠寶」更有可能是對應Chepor而不是Chemor,不過考慮到舊地圖上Chemor鎮那座華人神廟應該就是這座1915年建立的珠寶古廟[3],不大可能是從Chepor遷來,所以「珠寶」又確實像是Chemor的雅譯。至於Chepor這個以馬來人為主的地方有沒有更古老或更常用的華文譯名就不得而知了,應該詢問當地老先輩,而我也只得先依照《馬來西亞中文地名手冊》所記載的「基波」來了。㗝呸烏留言2020年7月22日 (三) 11:09 (UTC)[回覆]
  • 「朱毛」改稱「珠寶」是在1988年[4]。另外珠寶古廟建立於1901年,1916年因水災而從河畔搬遷到現今的Chemor街道。個人猜測古廟確實有可能一開始是在三英里外的Chepor河附近,「珠寶」(音Chee Poh,參考[5])正是從Chepor音譯而來。到了80年代末Chemor才捨棄「朱毛」(音Chü-Mo,參考Firmstone文)而用「珠寶」名,Chepor就用華語的「基波」名稱了,否則從早期譯法來看「基」當是對應ki音的。珠寶鎮的詳細歷史可參考劉一清老先生編撰的《珠寶百年拓荒埠史》和《朱毛瓜拉光河婆同鄉互助會新會所落成暨39週年紀念特刊》,很可惜這兩本我都沒有。還有,馬來西亞的各城鎮條目都不見有冠上「鎮」或「市」的字眼(除了喬治市),個人認為條目更名為「珠寶 (馬來西亞城鎮)」更合適,且當去掉Chepor的馬來文名稱,馬來語維基的說法無可靠來源,不大可信。㗝呸烏留言2020年7月22日 (三) 13:26 (UTC)[回覆]
  • 你可以協助調整,條目的所有權不是我的,不過頁面我會移動就是了。 angys 2020年7月22日 (三) 16:41 (UTC)[回覆]

吉南區地名

最近是寫了居林-萬拉峇魯國會議席,不過對於裏面的翻譯還是有些不滿意。希望閣下可以看看,另外Sungai Ular有雙溪烏瀝之翻譯,Permatang Pasir應做「瑪」,而Relau是個沒有中文名的村(不是檳城的湖內),維基上卻又翻譯成「麗樓」(是好聽不過比起樂勞後者更容易理解)名字也太華人化了。希望閣下可以協調條目內的中文翻譯,居林的主要是馬來文很頭疼。 angys 2020年7月25日 (六) 11:08 (UTC)[回覆]

另外還要石巴迪島這個名字,有很多種翻譯(比如西巴迪,瑟巴迪等),不知道哪個翻譯才是最早的 angys 2020年7月30日 (四) 05:48 (UTC)[回覆]

請查看你的郵箱

尊敬的㗝呸烏:請查看你的郵箱!主題: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如有任何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Please check your email! Subject: "The Community Insights survey is coming!" If you have questions, email [email protected].)

Samuel (WMF)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10:12 (UTC)[回覆]

My Local Stat 2019

這些數據是統計局剛剛發佈不久的,有些可以拿來作為維基來源如人口預估,經濟活動,教育,基建等。當然也可以在一些頁面比如柔州的縣開始測試。 angys 2020年10月28日 (三) 18:42 (UTC)[回覆]

Draft:林源瑞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Draft:林源瑞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頁面的頁面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如果您認為刪除不當,請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Jimmy-bot留言2021年4月25日 (日) 11:35 (UTC)[回覆]

翻譯請教

嗨好久沒請教了。想問如果學校(見拉美士)中文名的話 LKTP/FELDA應該翻譯成 墾殖區國小/中 還是像閣下2019年在拉美士國會議席寫的聯土局呢?個人偏向前者

還有FELCRA同樣,是要翻譯成復興區會比較合適嗎? angys 2021年6月3日 (四) 16:52 (UTC)[回覆]

  • 嗨。確實,雖說LKTP/FELDA的全稱應是聯邦土地發展局(簡稱聯土局),但在這裏把它用作校名確實不大通順。平時我們也習慣墾殖區/發展芭/墾殖民的用法,所以翻譯成墾殖區我覺得可行。至於FELCRA,全稱聯邦土地統一及復興局,不過沒有一個常用的簡稱,寫成復興區不知是否會造成歧義,私以為將其同樣翻譯成墾殖區也不是不可以。㗝呸烏留言2021年6月4日 (五) 05:08 (UTC)[回覆]
    • 好的謝謝你的意見。不過想問閣下,就是上霹靂縣江沙縣的部分巫金早在70年代就有翻譯過了,不過和現在的出入很大(尤其是Belukar Semang,如果按以前的翻譯基本上很難聯想到,加上之前emco的關係,網上很容易找到柏魯卡三萬),想問閣下認為應該要使用舊譯名,還是新譯名,還是混合。目前我的折衷方案就是加個括號。當然也要問問霹靂人 @Zh9567的意見 angys 2021年6月6日 (日) 17:36 (UTC)[回覆]
      • 如果當地華人有常用的譯名,遵從即可。如果是幾乎沒有華人的馬來地名,通常報章也只能單純音譯罷了。但是新舊譯名確實有可能出入很大(相信主要是舊有方言慣用音譯字的緣故,比如峇=ba,惹=ja,加=ka,牙=ga,勿=be,武=bu等,現在的人大多數無法理解,也不會用,而是用華語來翻譯)。對於新舊譯名的衝突,我也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或許正如閣下所提議,讓新舊譯名並存吧。㗝呸烏留言2021年6月8日 (二) 15:37 (UTC)[回覆]

南康暗沙

首先,閣下好像漏了beting batu puteh(白石灘,中稱澄平礁),然後那個頁面其實應該新創一個頁面,對應英維的luconia shoals(英維不分南北,而patinggi ali好像也是對應luconia shoals,不是對應south luconia,所以南康暗沙應該稱南巴丁宜阿里淺灘吧)。

另外私覺得應該把那些有爭議的島嶼(馬來西亞控制),寫在馬來西亞島嶼列表,以及翻譯其他如榆亞暗沙區馬方主張的名稱。我在osm地圖那邊暫時完成南康,北康那些還沒做。

另外,裏面的坐標似乎怪怪的,感覺用美國GNS的會比較准,見[6] angys 2021年6月8日 (二) 11:31 (UTC)[回覆]

  • Sierra Blanca有的資料將它視作是South Luconia Shoals的一部分,有的則不,像條目內參考的A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of the Spratly Islands就沒有提到Sierra Blanca。Beting Batu Puteh(白石灘)應該是對西語Sierra Blanca的翻譯。因為參考資料沒有提及,我也不敢確定Beting Batu Puteh是否就是馬來西亞正式使用的名字,或許真的需要參考土地測量局出版的地圖了,所以之前不寫進條目里。
  • 實際上,South Luconia Shoals是對應Beting Patinggi Ali/南康暗沙,North Luconia Shoals對應的是Beting Raja Jarum/北康暗沙。但是英文常把這兩個合稱為Luconia Shoals,而馬來西亞和中國是沒有專門一個名詞來合稱Luconia Shoals的。因此如果要創立新頁面對應英維的Luconia Shoals,中維或許可以取直譯的「盧康尼亞灘」,馬來語維基則不確定了,或許Beting Luconia?
  • 但是最近看巫英新聞,似乎真的是把Beting Patinggi Ali當做是Luconia Shoals的對應了。不知道政府要表達的是:1. 中國入侵了包括南北的Luconia Shoals,只是馬來語沒有適當的合稱,所以用Beting Batinggi Ali來指代,還是2. 強調中國入侵的就是South Luconia Shoals(主要是因為這裏有露出海面的Luconia Breakers/Hempasan Bentin/瓊台礁,其他那些沒於水下的暗沙暗礁,聯合國海洋公約法並不承認為領土),所以自然用Beting Patinggi Ali,只是不知何故英文用了Luconia Shoals而非South Luconia Shoals來稱呼。
  • 另外,中維說潭門礁和瓊台礁為中國實際控制,但考慮到它們是Beting Patinggi Ali一部分,實際情況應該是同其他暗礁一樣,至今由馬來西亞維持表面上的控制,但是近年來中國長期在周遭巡邏才是。
  • 使用我國主張的名字可以,但是現在我國沒有這些島/礁/灘的統一華文譯名,只能自己來了。再加上我國也遲遲不做出一份馬來語地名譯音表,所以應該用舊有方言慣用字,還是用現代華語來對譯呢?比如說Beting Raja Jarum,現代可能會譯成「拉惹加榮灘」(拉惹對應raja已是慣例,此處不改),還是要譯成「拉惹惹弄灘」(保持ja-惹的用法)呢?這也是翻譯本地地名人名時,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至今無解。(不過我個人傾向於翻譯人名時使用華語對譯,地名則使用舊有方言慣用字對譯,當然最重要是要先出一個譯音表,否則也是白談)
  • 坐標我是取自英維的,沒有詳查,若有偏差就修正吧。㗝呸烏留言2021年6月8日 (二) 15:37 (UTC)[回覆]
  • 回應下,這樣的話sierra branca感覺可以列出來,不過加上註記notetag
  • 感覺beting luconia可以,畢竟是兩個的合稱。
  • 這樣的話我才發現,或許是一開始的編輯錯誤詮釋吧,以為patinggi ali=luconia(少了south),這種事情也很常有。不過官方外交部press release只有寫到MMZ。
  • 潭門礁的那個我就先放着,不過大部分南沙南部島嶼都是馬控。
  • 統一華文譯名感覺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他們(某群人)連自己都顧不着了。不過維基百科可以自己做譯音表。可能以後的政治人物會引進也說不定(畢竟一般馬來西亞人很喜歡借鑑維基百科)還有raja jarum應該使用舊的吧(惹rum),用加榮會對應karom(而且有丹絨加弄了) angys 2021年6月8日 (二) 17:18 (UTC)[回覆]
  • 另,這裏有一個維基百科:外語譯音表/馬來語,不過我不確定適不適合用在馬來西亞生態,因為翻譯人名的時候,很多會考慮順口,而沒有統一的格式(比如安華,納吉這些)。地名就可以考慮做一個。 angys 2021年6月8日 (二) 17:22 (UTC)[回覆]

另,在下剛開通了馬來西亞Telegram私人維基群組,想邀請閣下加入。如果閣下有使用Telegram的話,我會給閣下連結加入。 angys 2021年6月15日 (二) 14:4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