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物學
人類生物學(英語:human biology)是一個跨學科的學術研究領域,通過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流行病學、人類學、生態學、營養學、群體遺傳學和社會文化影響等諸多不同領域以及這些領域之間的相互作用來研究人類。[1]它與生物醫學、生物人類學和其他與人類功能各方面相關的生物學領域密切相關。直到20世紀,生物老年學家、《人類生物學》期刊的創始人雷蒙德·珀爾才開始使用「人類生物學」一詞來描述生物學一個單獨的子領域。[2]
人類生物學也可以用來描述人體的所有生物方面,通常將人體作為哺乳動物的模式生物來研究。在此背景下,它是許多本科學位與項目的基礎。 [3] [4]
人類生物學的大多數方面與一般哺乳動物生物學相同或非常相似。這種相似性的例子包括:
- 人類能夠保持體溫
- 人類具有內骨骼
- 人類具有循環系統
- 人類具有神經系統來提供感覺信息並操作和協調肌肉活動
- 人類具有生殖系統可以在分娩時直接誕下幼崽並分泌乳汁
- 人類具有內分泌系統以調節激素和其他生化信號劑
- 人類具有呼吸系統以將空氣吸入肺部並用氧氣來產生能量
- 人類具有免疫系統來預防疾病
- 人類以尿液和糞便的形式排出廢物
典型人類特徵
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的顯著不同之處是人類生物學研究的關鍵方面。[5]
人類的頭部有一個相對體型而言體積非常大的大腦。這個巨大的大腦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包括能夠發展複雜語言以及擁有製造和使用一系列複雜工具的能力。[6][7]
直立姿勢和雙足行走並不是人類獨有的,但人類是唯一幾乎完全依賴這種運動方式的物種。[8]這導致了人體骨架結構的顯著變化,包括骨盆、股骨以及頭部的關節。
人類壽命與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相比十分長[9],發達國家的平均死亡年齡接近80歲。[10]人類也擁有所有哺乳動物中最長的童年期,性成熟平均需要12至16年。
人類缺乏皮毛。雖然人類有殘留的細毛覆蓋,這在某些男性中可能更發達,並且在頭部、腋窩和陰部有局部毛髮覆蓋,但從禦寒角度而言,人類幾乎是赤身裸體。這其中的原因仍然存在很大爭議。
人眼可以看到有顏色的物體,但不能很好地適應弱光條件。儘管人類存在嗅覺和味覺,但相對不如其他多數哺乳動物。人類的聽力很有效,但缺乏其他一些哺乳動物的敏銳度。同樣,人類的觸覺也很發達,特別是在執行靈巧任務的手上,但靈敏度仍然明顯低於其他一些動物,特別是貓之類擁有感覺毛的動物。
科學研究
人類生物學作為一門學科試圖理解和促進對人類作為一種生命的研究。它利用實驗、觀察等科學方法,詳細描述人類生命的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基礎,並系統闡述其中的過程。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它為醫學提供了知識基礎。其子學科包括解剖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學與形態學等。
醫學
人類大腦的能力和人類製造與使用工具的靈巧性使人類能夠通過科學實驗來了解自身的生物學,包括使用解剖、屍檢、預防醫學等手段,而這反過來又使人類能夠通過了解和減輕疾病的影響而延長壽命。
對人類生物學的了解促進了對哺乳動物生物學以及所有生物體生物學的更廣泛了解。
營養學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典型的哺乳動物雜食性營養,需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均衡攝入。然而,人類飲食還有一些非常特殊的需求。其中包括α-亞麻酸和亞油酸兩種特定的氨基酸,沒有它們的話生命從中長期而言是不可持續的。所有其他脂肪酸都可以從膳食脂肪中合成。同樣,人類需要一系列維生素,如果這些維生素缺失或攝入量過低則會導致代謝紊亂,最終可能導致死亡。人類的新陳代謝與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相似,只是需要攝入維生素C以預防壞血病和其他缺乏症。與其他許多哺乳動物中不同的是,人類可以利用來自太陽的自然紫外線照射皮膚來合成維生素D3。這種能力在哺乳動物世界中可能很普遍,但很少有其他哺乳動物與人類一樣擁有幾乎裸露的皮膚。人的皮膚越黑,它產生的維生素D3就越少。
其他生物
人類生物學的研究對象還包括所有生活在人體上或體內的生物。此類生物包括寄生昆蟲(如跳蚤和蜱蟲)、寄生蟲(如肝吸蟲)、細菌與病毒病原體等。與人類生物學相關的生物包括許多大腸中的專門生物群落以及皮膚、咽部和鼻部區域的生物菌群。許多這些生物組合可以保護人類免受傷害並有助於消化,並且現在已知它們對人類情緒和幸福感有複雜的影響。
社會行為
所有文明中的人類都是社會動物,並使用他們的語言以及製造工具的技能進行交流。
這些溝通技巧使文明得以發展,並為藝術、文學和音樂的生產以及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所有這些都完全取決於人類的生物學特殊性。
這些技能使得人類能夠主宰陸地生物群系[11],但這種發展卻損害到了大多數其他物種。
參考文獻
- ^ Sara Stinson, Barry Bogin, Dennis O'Rourke. Human Biology: An Evolutionary and Biocultural Perspective.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1118108043. Page 4-5.
- ^ Human Biology - Definition, History and Major. Biology Dictionary. 2017-05-26 [201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2) (美國英語).
- ^ BSc Human Biology. Birmingham University. [27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7).
- ^ SK299 Human biology. The Open University. [27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 ^ The traits that make human beings unique. BBC. [27 Februar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 ^ What makes humans special?.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7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 ^ We are humans. Australian Museum. 2021 [27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 ^ Harcourt-Smith, W.H.E. The First Hominins and the Origins of Bipedalism.. Evo Edu Outreach 3. 2010, 3 (3): 333–340. S2CID 1015247. doi:10.1007/s12052-010-0257-6 .
- ^ The tricks that help some animals live for centuries. BBC. 31 March 2017 [28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 ^ Life expectancy for men and women. WorldData.info. 2018 [28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 ^ Vitousek, P. M. Human Domination of Earth's Ecosystems. Science. 25 July 1997, 277 (5325): 494–499 [28 February 2021]. doi:10.1126/science.277.5325.4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