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科學/科學人物存檔
以下為Portal:科學/科學人物的存檔。
0 =
保羅·狄拉克,OM,FRS(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曾經主持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並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四個年頭。
他給出的狄拉克方程式可以描述費米子的物理行為,並且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
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裏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定諤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 =
史蒂芬·霍金是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在公眾評價中,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2 =
尼爾斯·波耳是一位丹麥物理學家。他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波耳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對應原理,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由於「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波耳榮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 =
瑪麗亞·居里,也常稱為居里夫人,出生於1867年11月7日。是一位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與放射化學家。由於「他們對亨利·貝克勒教授所發現的放射性現象的共同研究」,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共同榮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獲頒諾貝爾化學獎。居里夫人是許多放射性元素的發現者。1934年7月4日逝世。她的女兒伊倫·若里奧-居里是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4 =
2012年,因為研究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塞爾日·阿羅什(1944年9月11日—)與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1944年2月24日—)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羅什是法國物理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阿羅什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學,對量子光學中的量子電動力學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在實驗量子力學領域享有盛名。他在腔電動力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利用微波腔實現了對單個原子的囚禁;單個光子的量子非破壞測量;直接監控觀測量子退相干現象;實現了光子存儲;實現了將光子和原子作為「量子比特」的量子邏輯門操作。
5 =
2012年,因為研究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方法,塞爾日·阿羅什(1944年9月11日—)與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1944年2月24日—)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瓦恩蘭是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物理實驗室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的物理學家。他的工作主要在量子光學領域,特別是以下方面:
- 用激光來冷卻陷俘於保羅阱(Paul trap)裏的離子,並且應用這技術製成比原子鐘更準確的光學鐘。
- 用陷俘離子(trapped ion)的概念來實現量子計算機的量子閘,對於量子運算做出重大貢獻。
- 直接非摧毀性地觀察單獨量子粒子的量子行為,這使得物理學者能夠做實驗檢驗像薛定諤貓一類的思想實驗。
6 =
恩里科·費米是一位出生於羅馬的意大利裔美國籍物理學家,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的首席物理大師之一,對於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他首創了β衰變理論,是弱相互作用理論的前導。他負責設計建造世界首座自持續鏈式裂變核反應堆,是曼哈頓計劃的主要領導者,他與羅伯特·奧本海默共同被尊稱為原子彈之父。由於「證明了可由中子輻照而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關慢中子引發的核反應的發現」,費米獲頒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費米子就是以他名來命名...
7 =
沃納·馮·布勞恩,德裔火箭專家,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先驅之一。曾是著名的V1和V2火箭的總設計師。納粹德國戰敗後,美國將他和他的設計小組帶到美國。移居美國後任美國太空總署的空間研究開發項目的主設計師,主持設計了阿波羅4號的運載火箭神農5號。NASA用以下的話來形容馮·布勞恩:「無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火箭科學家。他最大成就是在擔任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時,主持神農5號的研發,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達成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圖為馮·布勞恩與神農5號的合影。
8 =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波蘭天文學家,是第一位提出太陽為中心——日心說的歐洲天文學家,一般認為他著的《天體運行論》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
1473年,哥白尼生於維斯瓦河畔的小城托倫,當時這裏屬於波蘭王國皇家普魯士行省。父親是從克拉科夫來的商人,母親是托倫當地商人的女兒,家境寬裕,哥白尼是家中四個孩子裏最小的。在哥白尼十歲到十二歲年齡時,父親不幸往生,由他的舅父領養...
9 =
高錕爵士,GBM,KBE(1933年11月4日—),華裔物理學家,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金山。1949年移居香港,完成中學教育後赴英留學,他擁有英國、美國國籍,及持有香港居民身份。高錕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揚他「在光傳輸於光纖的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
0 =
卡爾·高斯是一位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與大地測量學家,1777年3月30日出生於德國不倫瑞克。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有「數學王子」的美譽。高斯在童年時期就展現異於常人的數學能力,他在15歲時進入Collegium Carolinum,現今的不倫瑞克科技大學(Braunschwei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那裏,高斯開始對高等數學作研究。獨立發現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數論裏的二次互反律、素數定理、及算術-幾何平均數。
1795年高斯進入哥廷根大學。1796年,19歲的高斯得到了一個數學史上極重要的結果,就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之理論與方法…
1 =
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65年),古希臘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3年)時期的亞歷山大里亞,他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歐幾里得也寫了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
2 =
萊昂哈德·歐拉(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是一位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近代數學先驅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在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度過。
歐拉在數學的多個領域,包括微積分和圖論都做出過重大發現。他引進的許多數學術語和書寫格式,例如函數的記法 "f(x)" ,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他還在力學、光學和天文學等學科有突出的貢獻。
歐拉是是一位多產作者,其文學著作約有60-80冊。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曾這樣評價歐拉對於數學的貢獻:「讀歐拉的著作吧,在任何意義上,他都是我們的大師」...
3 =
大衛·希爾伯特(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國數學家,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希爾伯特1862年出生於哥尼斯堡,1943年在德國哥廷根逝世。他因為發明和發展了大量的思想觀念(如不變量理論、公理化幾何、希爾伯特空間)而被尊為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和他的學生為奠定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還是證明論、數理邏輯、區分數學與元數學之差別的奠基人之一。他熱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論與無限數。他在數學上的領導地位充分體現於:1900年,在巴黎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為20世紀的許多數學研究指出方向。
4 =
阿基米德(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卓,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卓的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今天在埃及仍舊使用着。阿基米德最著名的發現是阿基米德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視重,等於排去液體的重量。在幾何學上,他利用「逼近法」(method of exhaustion)算出球面積、球體積、拋物線、橢圓面積,後世的數學家依據這樣的「逼近法」加以發展成微積分。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地球。」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羅馬大軍圍攻敘拉古,最後阿基米德不幸死在羅馬士兵之手。
5 =
勒內·笛卡兒(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圖賴訥拉海,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
6 =
波恩哈德·黎曼(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德國數學家。黎曼是黎曼幾何的創始人,對複變函數和偏微分方程也有貢獻。他定義了黎曼積分,給出了三角級數收斂的黎曼條件,從而指出積分論的方向,並奠定了解析數論的基礎,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他最初引入「黎曼曲面」概念,對近代拓撲學影響很大。在代數函數論方面,黎曼–羅赫定理很重要。在微分幾何上,繼高斯之後,開闢了微分幾何的新途徑,建立了n維流形和黎曼空間的概念,創立了黎曼幾何學,並定義了黎曼空間的曲率,使其在物理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在保角映射、橢圓函數論、多周期函數,以及偏微分方程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7 =
庫爾特·哥德爾(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維也納學派(維也納小組)成員。哥德爾的數學天分極高。他在維也納大學時本來修讀理論物理和基礎數學,後來又在漢斯·哈恩的指導下研習數理邏輯、集合論。二十四歲時,完成哥德爾完備性定理,並獲得同校博士學位。其最傑出的貢獻是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和連續統假設的相對協調性證明。
8 =
李冶(1192年—1279年),原名李治,字仁卿,號敬齋,諡號文正,真定欒城(今河北欒城縣)人,中國金代、元代文學家、數學家。他的主要著作為《測圓海鏡》,其中改進了前人的解方程方法,首次系統地闡述了「天元術」(設未知數並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內切圓和旁切圓的性質。李冶與楊輝、秦九韶、朱世傑並稱為「宋元數學四大家」。
9 =
約翰·馮·諾伊曼({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籍猶太人數學家,現代電子計算機創始人之一。他在計算機科學、經濟、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及幾乎所有數學領域都作過重大貢獻。馮·諾伊曼出生在布達佩斯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小時候已經顯出驚人的記憶力:六歲已能用古希臘語同父親閒談,還可以心算八位數除法。年少的他不但對數學很有興趣,亦喜歡閱讀歷史、社會的書籍,讀過的書籍和論文能很快一句不漏地將內容複述出來...
0 =
約翰尼斯·提艾利(1865年5月13日—1918年4月17日)是德國化學家,慕尼黑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等多所大學的著名教授。提艾利一生研發了很多與有機化合物的分離相關的實驗室技術。1917年,他描述了一個能精確測定熔點的儀器,稱為熔點測定管。
1865年弗里德利希·凱庫勒提出苯的結構之後,他提出「余價學說」用以解釋碳碳雙鍵和叄鍵結構在反應中的活潑現象。這導致了1899年對苯的共振論的預測,同時通過使用一個環表示部分鍵提出了一個共振結構。後來這個問題隨着量子力學的出現得到完滿解決。1899年,提艾利擔任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學會(Bav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有機化學系的系主任...
1 =
羅伯特·萊夫科維茨(1943年4月15日—)是一位美國醫學家,最出名的工作是關於G蛋白偶聯受體,為此他與布萊恩·科比爾卡共同贏得了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 在此之前,萊夫科維茨已經獲得了無數獎項,包括:
- 2009 BBVA前沿知識獎,在生物醫學的範疇。
- 2009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成就獎
- 2007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 2007 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 2003 Lefoulon基金會 – Delalande Grand Prix for Science – 法國研究所
- 2001 美國傑西·史蒂文森·科瓦連科勳章 - 美國國家科學院
2 =
布萊恩·科比爾卡(1955年—)任職為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他也是ConfometRx,一家專注於G蛋白偶聯受體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在2011年他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2年因在G蛋白偶聯受體方面的成就與羅伯特·萊夫科維茨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科比爾卡是波蘭裔美國人,他的祖父和父親是麵包師。他與妻子田東山育有兩個孩子。
3 =
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 ,(1928年7月—),是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有機合成化學領域的一代宗師,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199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得獎原因是「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科里比較公認的經典合成有如下幾個:
- 長葉烯:從維蘭德-米歇爾酮出發,利用分子內米高加成構建分子橋鍵是為其特色(其構思受Woodward對山道年結構研究工作的啟發)。
- 前列腺素:乙烯酮替代物2-氯丙烯腈的發明;用狄爾斯-阿爾德反應構築五元環及控制環上取代基相對立體化學關係的策略尤為令人稱道。
- 銀杏內酯:烯酮參與的分子內[2+2]電環化反應緊接着拜耶爾-魏立格氧化反應來迅捷地構築銀杏內酯三個相鄰環系的策略是其最大的亮點。
4 =
萊納斯·鮑林(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國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先驅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取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獲得不同諾貝爾獎項的兩人之一(另一人為瑪麗·居禮。其後他主要的行動為支持維他命C在醫學的功用。鮑林被認為是20世紀對化學科學影響最大的學者之一,他所撰寫的《化學鍵的本質》是化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學入手分析化學問題,結論卻以直觀、淺白的概念重新闡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學訓練的化學家亦可利用準確的直觀圖像研究化學問題,影響至為深遠,比如他所提出的許多概念:電負度、共振論、價鍵理論、混成軌域、蛋白質二級結構等概念和理論,如今已成為化學領域最基礎和最廣泛使用的觀念。
5 =
約西亞·吉布斯(1839年2月11日—1903年4月28日),美國物理化學家、數學物理學家。他奠定了化學熱力學的基礎,提出了吉布斯能與吉布斯相律。他創立了向量分析並將其引入數學物理之中。
1871年,吉布斯成為耶魯學院數學物理學教授,也是全美第一個這一學科的教授。由于吉布斯並沒有發表過文章,所以在他擔任這一教職的最初幾年並沒有薪水。吉布斯擔任這一教職一直到去世,他終身未婚,始終和妹妹與妹夫住在離耶魯學院不遠的一間小屋子裏,過着平靜的生活。在他的堅持下,美國的工程師教育開始注入了理論的因素...
6 =李遠哲(1936年11月19日—),臺灣化學家,新竹市人。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與達德利·赫施巴赫及約翰·波拉尼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臺灣人。1994年1月15日,返國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至2006年10月19日卸任。現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
7 =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美國生物化學家,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錢永健的學術貢獻主要在於應用綠色螢光蛋白研究細胞信號通路,是這方面的公認先驅。2008年,錢永健與發現該類蛋白的下村脩,以及辨識出基因的馬丁·查爾菲共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8 =
德米特里·門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19世紀俄國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週期性,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週期表,並據以正確地預測出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這個表包括了當時科學家已知的63種元素,表中共有67個位置,尚有4個空位只有原子量而沒有元素名稱,門捷列夫假設,有這種原子量的未知元素存在。在表中,他還對銦、碲、金、鉍四種元素的原子量表示懷疑。這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率的最初思想...
9 =
史丹利·米勒(1930年3月7日—2007年5月20日)是一位美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以生命起源的無生源論研究而聞名,尤其是以證明有機化合物可從簡單的無機分子經由化學反應形成的米勒-尤列實驗而聞名於世。尤里猜測地球太古大氣層可能類似現在木星大氣層一樣富含氨、甲烷和氫。米勒和哈羅德·尤里研究生命起源的米勒-尤里實驗,證實這些氣體暴露在放電等能量源時,這些物質和水會產生反應,形成生命物質所必須的胺基酸...
0 =
艾薩克·牛頓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裏,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1 =
伽利略·伽利萊(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做實驗證明,感受到引力的物體並不是呈勻速運動,而是呈加速度運動;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他又發表慣性原理闡明,未感受到外力作用的物體會保持不變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科學之父」及「現代科學之父」。
2 =
尼爾·岩士唐 (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是美國太空人、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及大學教授。在美國太空總署服役時,岩士唐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位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岩士唐的首次太空任務是雙子星座8號,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執行了歷史上第一次軌道對接。1969年7月,岩士唐在執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阿波羅11號時,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3 =
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開普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想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4 =
米高·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在電磁學及電化學領域做出很多重要貢獻,包括電磁感應、抗磁性、電解等等。
雖然法拉第沒有受到足夠的正式教育,但他是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詳細地研究在載流導線四周的磁場,想出了磁場線的點子,因此建立了電磁場的概念。法拉第觀察到磁場會造成偏振平面的旋轉,即法拉第效應。他發明了一種電磁旋轉機器,這就是今天電動機的雛型。由於法拉第的努力,電磁現象開始出現於具有實際用途的科技發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書房牆壁上,懸掛着三幅相片:法拉第、詹姆斯·馬克士威、艾薩克·牛頓。
5 =
歐內斯特·盧瑟福,第一代納爾遜的盧瑟福男爵,OM,FRS(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紐西蘭著名物理學家,知名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麥可·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拉塞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證實放射性涉及從一個元素到另一個元素的遷變(transmutation)。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與β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氦離子。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他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
拉塞福領導團隊成功地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創建了拉塞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與α粒子的核反應裏將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實驗裏發現了質子,並且為質子命名。第104號元素為紀念他而命名為「鑪」。
6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20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也是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被譽為是「現代物理學之父」及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基於熱分子運動論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研究》、《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布朗運動的一些檢視》。因此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100年後的2005年因此被定為「世界物理年」。
7 =
維爾納·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學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因為「創立量子力學,以及由此導致的氫的同素異形體的發現」,海森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對物理學的主要貢獻是給出了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矩陣力學),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又稱「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和S矩陣理論等。他的《量子論的物理學基礎》是量子力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
8 =
漢斯·奧斯特(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是一位丹麥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文學家。在物理學領域,他首先發現載流導線的電流會產生作用力於磁針,使磁針改變方向。在化學領域,他發現了鋁元素。十九世紀後期,在科學方面的後康德哲學和演進,由於他的寫作而更見雛形。他創建了「思想實驗」這名詞,他也是第一位明確地描述思想實驗的現代思想家...
9 =
埃爾溫·薛定諤(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薛定諤方程,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想出薛定諤貓思想實驗,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
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裏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和狄拉克方程),薛定諤和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0 =
萊昂哈德·歐拉是一位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是第一位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也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歐拉和丹尼爾·伯努利一起建立了彈性體的力矩定律;並直接從牛頓運動定律出發,建立了流體力學中的的歐拉方程…
1 =
愛德華·華林(1736年—1798年8月15日),出生於英格蘭什羅普郡古希思,數學家。華林畢業於劍橋大學抹大拉學院,1760年獲得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並一直保持到逝世。在著作《代數思想》(Meditationes Algebraicae)中,華林提出了後來被稱為華林問題的命題。1763年,華林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784年,獲得科普利獎章。
2 =
約瑟夫·劉維爾(1809年3月24日—1882年9月8日)是19世紀的法國數學家,生於加來海峽省的聖奧梅爾。劉維爾一生從事數學、力學和天文學的研究,涉足廣泛,成果豐富,尤其對雙周期橢圓函數、微分方程邊值問題、數論中代數數的丟番圖逼近問題和超越數有深入研究。劉維爾構造了所謂的「劉維爾數」並證明了其超越性,是第一個證實超越數的存在的人。
3 =
格奧爾格·康托爾(1845年3月3日—1918年1月6日),出生於俄國的德國數學家(波羅的海德國人)。創立了現代集合論作為實數理論以至整個微積分理論體系的基礎。他還提出了集合的勢和序的概念。
康托爾提出了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對無限集合的大小進行比較,並將能夠彼此建立一一對應的集合稱為等勢,即可以被認為是「一樣大」的。他引入了可數無窮的概念,用來指與自然數集合等勢的集合,並證明了有理數集合是可數無窮,而實數集合不是可數無窮,這表明無窮集合的確存在着不同的大小,他稱與實數等勢(從而不是可數無窮)的集合為不可數無窮...
4 =阿德里安-馬里·勒讓德(1752年9月18日—1833年1月10日),法國數學家。他的主要貢獻在統計學、數論、抽象代數與數學分析上。勒讓德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析學(尤其是橢圓積分理論)、數論、初等幾何與天體力學,取得了許多成果,導致了一系列重要理論的誕生。勒讓德是橢圓積分理論奠基人之一。勒讓德對數論的主要貢獻是二次互反律,這是同餘式論中的一條基本定理。他還是解析數論的先驅者之一,歸納出了素數分佈律,促使許多數學家研究這個問題。其他貢獻包括:橢圓函數論、最小二乘法、測地線理論等。
5 =
昂利·龐加萊(1854年4月29日—1912年7月17日),法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理論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龐加萊被公認是19世紀後和20世紀初的領袖數學家,是繼高斯之後對於數學及其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一個人。
他對數學,數學物理,和天體力學做出了很多創造性的基礎性的貢獻。他提出的龐加萊猜想是數學中最著名的問題之一。在他對三體問題的研究中,龐加萊成了第一個發現混沌確定系統的人並為現代的混沌理論打下了基礎。龐加萊的工作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早一步,並起草了一個狹義相對論的簡略版。龐加萊群是以他命名。
6 =
丘成桐(1949年4月4日—),著名美國數學家,原籍廣東省梅州蕉嶺縣,客家人,生於汕頭,長於香港。他曾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
丘成桐是公認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他的工作極大擴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影響遍及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數學和物理領域。他給出卡拉比猜想的證明,其結果被應用在弦理論中,並且表示出弦理論是統一場論的可能候選。現今,卡拉比-丘流形是弦理論家的標準工具。他與理查·舍恩(Richard Schoen)合作證明廣義相對論中的正能量定理,因此表明愛因斯坦的理論具有一致性與穩定性。
7 =埃利·嘉當(1869年4月9日─1951年5月6日),法國數學家。他在李群理論及其幾何應用方面奠定基礎。他也對數學物理,微分幾何、群論做出了重大貢獻。
嘉當生於薩瓦的多洛姆厄,在1888年成為巴黎的巴黎高師的一名學生。在189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他在蒙皮立和里昂任教,並於1903年在南錫當上教授。他在1909年到巴黎任教,並於1912年成為那裏的教授,而在1940年退休。他卒於巴黎。數學家昂利·嘉當是他的兒子。華裔數學家陳省身是嘉當的學生,嘉當每兩星期約陳省身去他家裏談一次,每次一小時...
8 =
埃瓦里斯特·伽羅瓦(1811年10月25日-1832年5月31日),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在他還只有十幾歲的時候,他就發現了n次多項式可以用根式解的充要條件,解決了長期困擾數學界的問題。他的工作為伽羅瓦理論(一個抽象代數的主要分支)以及伽羅瓦連接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石。他是第一個使用群這一數學術語來表示一組置換的人。與尼爾斯·阿貝爾並稱為現代群論的創始人。在路易·菲利普復辟的時期,他是一個激進的共和主義者,並因此被逮捕、坐牢。二十歲出獄後,他在一次幾近自殺的決鬥中逝世,引起種種揣測。
9 =
約瑟夫·拉格朗日伯爵(1736年1月25日—1813年4月10日),法國籍意大利裔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格朗日曾為普魯士腓特烈大帝在柏林工作了20年,被腓特烈大帝稱做「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後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邀請定居巴黎。拉格朗日一生才華橫溢,在數學、物理和天文等領域做出了很多重大的貢獻。他的成就包括著名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創立了拉格朗日力學等等。
拉格朗日是18世紀一位十分重要的科學家,在數學、力學和天文學三個學科中都有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但他主要是數學家,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在把數學分析的基礎脫離幾何與力學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使數學的獨立性更為清楚,而不僅是其他學科的工具。同時在使天文學力學化、力學分析化上也起了歷史性作用,促使力學和天文學(天體力學)更深入發展。由於歷史的局限,嚴密性不夠妨礙着他取得更多的成果。
10 =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侯爵(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拉普拉斯的著名傑作《天體力學》,集各家之大成,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天體力學」的學科名稱,是經典天體力學的代表著作。《宇宙系統論》是拉普拉斯另一部名垂千古的傑作。在這部書中,他首先提出關於太陽系形成的科學理論——星雲假設。他也是最先假設黑洞存在與引力坍縮的幾位天文學家之一。拉普拉斯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他是拉普拉斯變換和拉普拉斯方程的發現者。這些數學工具今天在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0 =
安托萬·拉瓦錫(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是一位著名法國化學家、生物學家及法國貴族,後世尊稱拉瓦錫為現代化學之父。他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矽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錫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他提出規範的化學命名法,撰寫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導並改進定量分析方法並用其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他創立氧化說以解釋燃燒等實驗現象,指出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
1=
阿伏伽德羅(1776年—1856年),意大利化學家,生於都靈的顯赫家族。1811年發表了亞佛加厥假說,也就是今日的阿伏伽德羅定律,並提出分子概念及原子、分子區別等重要化學問題。
亞佛加厥出生於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區首都都靈的貴族家庭。1811年,提出的一條假說,當時稱為「亞佛加厥假說」,後經大量實驗證實為定律。亞佛加厥定律的內容是:「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等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著名的亞佛加厥常數是以他的姓氏命名, NA. 近似於 6.02214199 × 1023...
2=
斯凡特·阿倫尼烏斯(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學家。他提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的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他研究了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得出阿倫尼烏斯方程。由於「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被授予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
阿倫尼烏斯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附近的威克,從小就喜歡數學,8歲進入教會學校,充分表現出在數學和物理上的天賦。1876年從學校畢業,進入烏普薩拉大學。在大學中,阿倫尼烏斯對於當時的物理和化學教學不滿。1881年他進入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方向是電解質的導電性...
3=
阿道夫·馮·拜爾(1835年10月31日—1917年8月20日),德國化學家,最先成功分析並且合成植物染料靛藍與芳香雜環有機化合物吲哚。因為「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拜爾榮獲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
拜爾出生於柏林,初在柏林大學攻讀數學和物理,後前往海德堡大學,在羅伯特·本生門下學習化學。畢業後,拜爾回到柏林,在弗里德里希·凱庫勒的實驗室進行研究,1858年獲博士學位...
4=
摩西·岡伯格(1866年2月8日—1947年2月12日)是一位烏克蘭裔美國化學家,是自由基化學的奠基人,曾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擔任化學教授。
1896年至1897年間,轉赴慕尼黑大學與阿道夫·馮·拜爾、約翰尼斯·提艾利和在海德堡大學與維克托·梅耶從事博士後研究,在這一年裏,他成功製備了一直難以製成的四苯基甲烷。在嘗試製備更為立體擁擠的六苯乙烷的過程中,岡伯格發現了三苯甲基自由基,成為人類首次發現可以穩定存在的自由基,因此他被認為是自由基化學的奠基人。這項研究工作後來由威廉·舒倫克(Wilhelm Schlenk)跟進。岡伯格是沃納·巴赫曼的導師,巴赫曼繼續了岡伯格的研究工作,並一同發現岡伯格-巴赫曼反應...
5=
羅伯特·伍德沃德 (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 ) ,美國有機化學家,對現代有機合成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尤其是在合成和具有複雜結構的天然有機分子結構闡明方面。由於「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伍德沃德榮獲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
伍德沃德生於麻省波士頓。伍德沃德從小即醉心於化學。在昆西的小學、初中時,就已經開始自學化學。在他上高中前,就已經把一本普遍使用的路德威·嘎特曼(Ludwig Gattermann)編寫的有機化學實驗教材大部分的實驗,都想辦法做了一遍。當伍德沃德11歲時,他找到了駐波士頓的德國領事館總領事,通過他取得一些發表在德國期刊上的論文。 後來在其科普講座(Cope lecture)中伍德沃德回憶,他無意中在這堆論文中發現了奧托·迪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關於狄爾斯–阿爾德反應的原始通訊,並被迷住了的經歷。在隨後的生涯中,伍德沃德大量地應用此反應於有機合成,並在理論和應用上對此反應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6=
羅德·霍夫曼(1937年7月18日—),出生於波蘭第二共和國佐洛喬夫(現屬烏克蘭),美國化學家,因為「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和福井謙一分享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現任教於康奈爾大學。
羅德出生在佐洛喬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德國侵略佔領波蘭後,霍夫曼一家被安置在一個勞動營,他的父親是一位土木工程師,熟悉當地建築,因而是比較受重視的犯人。隨着局勢愈發惡化,犯人開始被轉入清算營(liquidation camp),霍夫曼一家賄賂了看守,在烏克蘭當地人的幫助下,讓羅德、他的母親和其他三個親人逃脫了。他們一起躲進了當地學校的閣樓和貯藏室里,躲了十五個月。當時霍夫曼大概才5至7歲...
7=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矽藻土炸藥(Dynamite)的發明者。他曾擁有波佛斯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還曾擁有一座鋼鐵廠。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鍩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爾摩,是艾馬紐·諾貝爾(Immanuel Nobel)的第三個兒子。他與家人在1842年遷往俄國的聖彼得堡。在那裏,他的父親開始了「魚雷」的研製工程。諾貝爾最初師從研究化學的俄羅斯教授尼可萊·基寧(Nikolay Zinin)。諾貝爾18歲時去美國學習了四年化學,期間為約翰·愛立信(John Ericsson)工作了一小段時間...
8=
瓦爾特·能斯特(1864年6月25日—1941年11月18日)德國化學家,促進了現代物理化學的確立,對電化學、熱力學、固態化學及光化學有所貢獻,並提出了能斯特方程。
能斯特生於西普魯士的貝利森(今波蘭境內的翁布熱伊諾)。他在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及卡爾·弗朗岑斯大學學習數學與物理學,去萊比錫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在哥廷根成立了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研究所。1897年,能斯特發明了能斯特燈(Nernst lamp),一種使用白熾陶瓷棒的電燈,是碳絲燈的替代品和白熾燈的前身。能斯特在滲透壓及電化學也有獲得一些研究成果。1905年,他確立了一種新理論,他稱之為「新熱定理」,這就是後來的熱力學第三定律,這條定律可以描述物質接近絕對零度時的表現。他因此榮獲19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9=
理查德·赫克(1931年8月15日—),美國化學家,因在「有機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方面做出貢獻而與根岸英一、鈴木章共同獲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他最主要的貢獻是發現赫克反應,即是不飽和鹵代烴(或三氟甲磺酸酯)與烯烴在強鹼和鈀催化下生成取代烯烴的偶聯反應。這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晚期,對芳基汞化合物與烯烴在鈀催化下的偶聯反應的研究。赫克將研究發現發在《美國化學會刊》上,發了連號的7篇文章,這些文章的作者卻只有他一位...
10=
弗里茨·哈伯(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德國化學家,出生在德國布雷斯勞(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從小就對化學工業有極濃厚的興趣。1918年,他發明了哈伯法。在高溫度與高壓強條件下,通過鐵化合物催化劑的催化作用],就能夠從氮氣與氫氣製造出氨氣。他成為第一位從空氣中製造出氨的科學家,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哈伯也因此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為表彰哈伯的重大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將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哈伯...
0 =
尼爾斯·波耳是一位丹麥物理學家。他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波耳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對應原理,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由於「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波耳榮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 =羅莎琳·富蘭克林出生於1920年7月25日。是一位英國物理化學與晶體學家。專注於DNA、病毒、煤炭與石墨的結構。她所拍攝的DNA晶體繞射圖片「照片51號」及相關數據,是解出DNA結構的關鍵線索。此外還領導了煙草鑲嵌病毒以及小兒麻痺病毒的研究。她後來罹患了卵巢癌,在1958年4月16日因病逝世。2003年,倫敦國王學院將一棟新大樓命名為「羅莎琳—威爾金斯館」以紀念她與同事莫里斯·威爾金斯的貢獻。
2 =
喬治·居維葉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與動物學家。為博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之兄。喬治·居維葉在19世紀早期是巴黎科學界的名人之一,他對許多現存動物與化石進行比較,建立了比較解剖學與古生物學。也建立了滅絕的概念,此外還提出了災變論,反對早期的演化思想。1832年因為霍亂而逝世於巴黎。
3 =
愛德溫·哈伯(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證實了銀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並發現了大多數星系都存在紅移的現象,建立了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脹的有力證據(參見大爆炸理論)。哈勃是公認的星系天文學創始人和觀測宇宙學的開拓者。並被天文學界尊稱為「星系天文學之父」。為紀念哈勃的貢獻,小行星2069、月球上的哈勃環形山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均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4 =
愛德蒙·哈雷(1656年10月29日-1742年1月14日)是一位英國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成就是計算出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並預測該天體將再度回歸。他也是第二任英國皇家天文學家,繼承天文學家約翰·弗蘭斯蒂德。
哈雷出生於倫敦肖迪奇(Shoreditch)一個富有的家庭,他的父親來自德比郡,是一個富裕的肥皂製造商。哈雷年幼時對於數學就很感興趣,後來進入聖保祿學校讀書。1673年他赴達牛津,進入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就讀,他在畢業前就發表了關於太陽系和太陽黑子的研究論文...
5 =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天文學家。魏格納是大陸漂移說創立者,該學說認為遠古時代的地球曾經只有一塊稱為泛古陸的龐大陸地,被稱為泛大洋的水域包圍,該大陸後來開始破裂,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魏格納起初研究天文學及氣象學,喜愛冒險,曾乘坐熱氣球參加耐空比賽,並曾經以52小時的成績打破當時最長的耐空紀錄(35小時)。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參軍並兩度負傷。魏格納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
6 =
羅伯特·戈達德(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美國教授、物理學家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是現代火箭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他撰寫的著作《到達超高空的方法》(A Method of Reaching Extreme Altitudes)被認為是20世紀的火箭科學經典之一。戈達德成功地將3軸控制、陀螺儀和推力向量使用在火箭上,讓火箭在飛行時可以有效控制...
7 =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是一位華裔物理學家。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實驗途徑。這一理論隔年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他與李政道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楊振寧與羅伯特·米爾斯一道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即非阿貝爾規範理論,楊-米爾斯理論對規範場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楊-米爾斯理論的數學性質是近三十多年來數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8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華人物理學家,主要的物理學貢獻有宇稱不守恆、高能重離子物理(relativistic heavy ion physics)、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soliton star)。1957年,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理論由吳健雄的實驗証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首兩位中華民國國籍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9 =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於美國聖路易斯;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榮獲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朱棣文生於學者之家。他的父親朱汝瑾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並且任教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以及布魯克林工學院(現紐約大學理工學院),被選為中研院院士,而他的母親李靜貞學習經濟學。外祖父李書田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中國近代水利工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曾任北洋大學工學院院長。他母親的伯父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書華,在索邦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曾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並於1948年當選中研院院士...
10 =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物理學家、華裔美國人、籍貫山東省日照市,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74年,丁肇中與伯頓·里克特幾乎同時各自發現新的基本粒子-J/ψ基本粒子。1976年,因為「發現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提議與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是一個計劃安裝於國際太空站上的粒子物理試驗設備。整個計劃耗資15億美元,目的在探測宇宙中的奇異物質,包括暗物質及反物質。阿爾法磁譜儀將依靠一個巨大的超導磁鐵及六個超高精確度的探測器來完成它搜索的使命。
11 =吳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是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被稱為「中國居里夫人」。吳健雄的丈夫是袁家騮,袁世凱之孫子。兩人雖同為物理學家,卻分別在高能物理與低能物理之不同領域做學術研究。1956年,吳健雄證實「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許多科學家都為她沒有因該項成就同楊振寧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而疑惑不平。她被公認為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瑪麗·居禮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20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