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桥 (台铁)
大甲溪桥 | |
---|---|
坐标 | 24°16′57″N 120°44′07″E / 24.282560°N 120.735402°E |
承载 | 台铁台中线 |
跨越 | 大甲溪 |
国家/地区 | 中华民国(台湾) |
地点 | 台中市后里区、丰原区 |
官方名称 | 大甲溪桥 |
维护单位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上承式预力I型梁桥 |
全长 | 802.5米(2,633英尺) |
宽度 | 10.5米(34英尺)(双线桥梁) |
最大跨度 | 32.1米(105英尺) |
历史 | |
开工日 | 1989年 |
完工日 | 1997年9月 |
开通日 | 1997年10月4日(西正线) 1997年10月9日(东正线) |
地图 | |
大甲溪桥位于台湾台中市后里区与丰原区之间、连接台湾铁路台中线后里车站与丰原车站路段,横跨大甲溪与其南岸滩地。此桥是台铁“山线铁路竹南至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之中,先于1997年10月4日开通西正线、并于同月9日双线通车的铁路桥梁[1]。
台铁局自1987年7月起进行“山线铁路竹南至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于1989年动工新建双线大甲溪桥,桥长802.5米,采圆形沉箱基础、单圆柱变化断面型T形桥墩、上承式预力I型梁桥,计26孔,除了第2孔外,余每孔跨度32.1米,于1997年9月完工[2],10月4日西正线通车、同月9日东正线通车[1],桥面铺设传统道碴式轨道。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山线铁路中断,本桥4座桥墩及1处帽梁龟裂、梁端位移,地震后暂时限速行车。
本桥因大甲溪河床下切侵蚀严重,流心及深槽区桥墩基础裸露,尤以台风豪雨过后更甚,台铁局自2005年起持续保护桥基(如:放置消波块),但消波块常凹陷或被冲失,护桥效果有限。此外,水利会的拦水堰也损毁,且本桥在921大地震后,耐震标准须予提高,为治本之道,台铁局遂进行桥墩换底工程,将河道区P2~P10号单圆柱桥墩改建为ㄇ型双圆柱桥墩并加深基础[3],于2011年竣工,并拆除旧桥墩(后续高滩地之P11~P15号桥墩亦改建为ㄇ型桥墩),为今所见样貌。
有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周筱梅,〈大甲溪铁桥 再见〉,《联合晚报》,1997年10月9日6版。(繁体中文)
- ^ 刘峰志摄影作品:〈北上104次復興號行經大甲溪新橋〉. [202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2022年9月22日刊于面册《消失的铁道驿像》(繁体中文)。
- ^ 陈鸿麟,《铁路桥梁》,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工务处,台北市,2010年5月。(繁体中文)
这是一篇与桥梁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