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宗
系列条目 普世圣公宗 | |
坎特伯雷座堂 | |
组织 | |
---|---|
背景及历史 | |
基督教 · 基督教教会 | |
神学 | |
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 |
礼仪和崇拜 | |
圣公宗主题 | |
圣公宗主题页 |
基督教 系列条目 |
---|
Portal:基督教 |
圣公宗(英语:Anglicanism/Episcopalianism),又译为“安立甘宗”[1],意为英国式教会,形容制度、教会、礼仪传统和神学思想,是源自英国(英格兰)的英格兰国教会和爱尔兰教会及其于世界各地衍伸出来的教会之总称。2011年时,全球圣公宗基督徒超过8500万人。
圣公宗起源于16世纪,标志性事件为亨利八世因离婚问题与教宗产生矛盾,立英格兰教会为国教,实行英国宗教改革,逐渐成为普世圣公宗。其他国家的圣公宗因为与坎特伯雷总主教共融而成为普世圣公宗的一员。圣公宗因教义、体制与旧教(罗马天主教会)相差不大,又被称为“新教中的旧教”。
托马斯·克兰麦、理查德·霍克、休·拉蒂默等是圣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路德、加尔文、诺克斯、慈运理和卫斯理等神学家。
名称解释
普世圣公宗团契(英语:Anglican communion)是神圣、大公及使徒所传的教会的一部分,是与坎特伯雷总主教共融的成员教会构成的一个教会,是既大公又经过改革的教会。
由于英语中Anglican与Angli词型相近,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非宗派名称,因此在美国、苏格兰等强调圣公会非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地区,称为“The Episcopal Church”(“Episcopal”意为“主教制的”),信徒称为“Episcopalian”。
圣公宗于1842年来华,早期名为“安立甘会”,为英语“Anglican”(盎格利的)的音译。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为“中华圣公会”,取《使徒信经》中“我信圣而公之教会”之意。现在汉语地区、韩国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
历史
由英国输出
十七世纪时英国圣公会开始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纽西兰和南非等地创立教会。从18世纪起,由一批圣公宗传教士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建立圣公宗教会。英国圣公会派遣史丹顿牧师到香港成立圣公会,为圣公宗在华播教之始。
普世圣公宗团契
独立自主的成员教会有完全的权限管辖本教会内部事务,不受英格兰教会或者其他外国成员教会的干涉,并通过和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成为普世圣公宗教会的一部分。
按立圣品的制度
圣公宗具有完整的使徒统绪,特别是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品圣职:主教(监督)、祭司(司铎、牧师)和执事(会吏、教理问答)。此制度是七件圣事之一──圣佚圣事。
教会纲领和礼文书
《三十九条信纲》
从天主教会分离出来后,圣公宗领袖须确定教义和信仰实践上与天主教和欧陆新教之间的异同。在几十年的形势变化中,一系列关键性的教义文献相继出现,直至最后于1571年确认《三十九条信纲》。普世圣公宗内,不同成员教会对《三十九条信纲》的地位持不同观点,例如美国圣公会1801年已删除了关于英国王室至高无上的条文,现时该会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亦毋须遵守信纲条文。虽然《三十九条信纲》现时对教会已不再具约束力,但条文内容及其教义已被纳入《公祷书》。[2]
《公祷书》
圣公会的礼文书,同时也是普世圣公宗和各成员教会的法典。第一本《公祷书》于1549年写成,不但用英文编写,还有系统地编排经课表,从此成为崇拜时信徒认识信仰、一同敬拜、颂扬上主的工具,之后在1552年、1559年、1662年和1928年亦有推出不同版本或修订。1662年版是最后一本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具法律地位的《公祷书》。1928年版虽然不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却获主教院授权在教区及牧区使用。直到近代,英国国会已授权英格兰圣公会,自行决定教堂使用的崇拜礼文,无须再经国会通过。
信仰及神学
三重法码
- 圣经、传统、理性[3]作为圣公会的其中一个的信仰根基。
两大圣礼
普世圣公宗只承认两个圣礼,圣洗礼和圣餐礼,但普遍视坚振礼、婚礼、按立礼、告解、傅油礼为重要宗教礼仪。[4][5][6]
三大信经
兰柏会议
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是全球普世圣公宗的一个定期主教会议,主教出席需要得到邀请。150年以来,兰柏会议在同性婚姻、按立女主教等重大议题上主导著圣公宗的思想。
普世圣公宗成员教会
- 英格兰圣公会
- 苏格兰圣公会
- 威尔士圣公会
- 爱尔兰圣公会
- 澳大利亚圣公会
- 纽西兰圣公会
- 加拿大圣公会
- 美国圣公会
- 香港圣公会
- 日本圣公会
- 大韩圣公会
- 中华圣公会
- 东南亚圣公会
- 尼日利亚圣公会
- 缅甸圣公会
- 菲律宾圣公会
- 耶路撒冷暨中东圣公会
- 亚历山大圣公会
- 墨西哥圣公会
- 西印度圣公会
- 美拉尼西亚圣公会
- 中美圣公会
- 巴西圣公会
- 智利圣公会
- 南美圣公会
- 南非圣公会
- 肯尼亚圣公会
- 中非圣公会
- 西非圣公会
- 布隆迪圣公会
- 刚果圣公会
- 莫桑比克暨安哥拉圣公会
- 印度洋圣公会
- 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公会
- 卢旺达圣公会
- 南苏丹圣公会
- 苏丹圣公会
- 坦桑尼亚圣公会
- 乌干达圣公会
- 南印度联合教会
- 北印度联合教会
- 巴基斯坦联合教会
- 孟加拉联合教会
参考文献
引用
- ^ 基督教(新教)的宗派(一) - 路德宗、長老宗、安立甘宗. www.pcchong.net.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Thirty-nine Articles (Church of Eng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tatus of the Thirty-nine Articles varies in the several churches of the Anglican Communion. Since 1865 Church of England clergy have had to declare only that the doctrine in the articles is 'agreeable to the Word of God.' In the Episcopal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articles were revised in 1801 to remove references to royal supremacy, neither clergy nor laity is required formally to subscribe to them. In 1977 the articles were relegated to an appendix in the revised prayer book."
- ^ 范晋豪牧师:普世圣公会人(20) 呼尔克(一):三重法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7-22. - 《教声》第1740期 2009年7月12日 第四版
- ^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rticles of Relig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hurch of England
- ^ Howe, J.W., Pascoe, S.C., Our Anglican Heritage: Can an Ancient Church be a Church of the Future?, p119, "The Anglican Church recognizes only two sacraments, baptism and the Lord's Supper. Both of these are seen as having been specifically ordained by God as symbolic of the gospel and as means by which faith is strenthenged"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nglican Commun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re are only two sacraments, baptism and the Eucharist, but the Communion honours confirmation, ordination, marriage, reconciliation of the penitent, and unction of the sick as important religious r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