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鲍里斯·利瓦诺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里斯·利瓦诺夫
1936年
出生1904年5月8日儒略历4月25日]
俄罗斯帝国莫斯科
逝世1972年9月22日(1972岁—09—22)(68岁)
苏联莫斯科
职业演员
活跃时期1924年–1972年
儿女瓦西里·利瓦诺夫
奖项
列宁勋章 — 1964 劳动红旗勋章 — 1937 劳动红旗勋章 — 1948 劳动红旗勋章 — 1954
劳动红旗勋章 — 1971 荣誉勋章 — 1938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 莫斯科建城八百周年奖章
苏联人民艺术家 — 1948 苏俄人民艺术家— 1938 苏俄功勋艺术家 — 1933
苏联国家奖 — 1970 斯大林奖 — 1941 斯大林奖 — 1942 斯大林奖 — 1947 斯大林奖 — 1949 斯大林奖 — 1950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利瓦诺夫(俄语: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Ливанов;1904年5月8日—1972年9月22日)是苏联舞台剧和电影男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

1924年至1972年一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1]

生平

1904年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伏尔加哥萨克人,祖籍乌里扬诺夫斯克[2]

16岁即参加工农红军,跟随部队赴突厥斯坦平息民族解放运动。但不久之后就回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四工作室学习表演艺术,1924年毕业。之后,他在该剧院参与舞台剧演出,主要扮演各种喜剧角色。他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和情感广受同学和老师的赞扬。他出演的角色包括《死魂灵》中的诺兹德寥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阿马维瓦伯爵,《三姐妹》中的瓦西里·索列尼[3]

1924年,他首次出演童话影片冰雪之父,后又在《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等历史革命片中登场。1930年代,他又出演了《杜布罗夫斯基》和《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等电影,其中前者是根据普希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后者获得了1941年的斯大林奖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利瓦诺夫希望上前线战斗,但是根据斯大林的命令,文化工作者必须撤离。莫斯科战役期间,他的家人们撤离到安全区了,但他仍选择留在城里,为前线士兵们表演话剧[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继续从事演艺事业。1948年,他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晚年,他的业余爱好是作画。他的妻子尤金尼亚来自一个古老的波兰贵族家庭。儿子瓦西里·利瓦诺夫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演员。

1972年9月22日在莫斯科去世。安葬于新圣女公墓[4]

主要参演

1939年饰演波扎尔斯基
年份 电影 原标题 角色
1927 十月 Октябрь 米哈伊尔·特列先科
1937 《波罗的海代表》 Депутат Балтики 米哈伊尔·博恰罗夫
1939 《米宁和波扎尔斯基》 Минин и Пожарский 波扎尔斯基
1940 《苏沃洛夫》 Суворов
1945 《遗失的信》 Пропавшая грамота 扎波罗热哥萨克(声)
1946 《格林卡》 Глинка 尼古拉一世
1949 《斯大林格勒战役》 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 罗科索夫斯基
《攻克柏林》 Падение Берлина 罗科索夫斯基
1953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 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 波将金
1955 《罗蒙诺索夫》 Михайло Ломоносов 罗蒙诺索夫
1958 海之歌 Поэма о море 费道尔钦科
1960 《生命的乐章》 Слепой музыкант 马克西姆

参考资料

  1. ^ Gottlieb, Vera. Anton Chekhov at the Moscow Art Theatre. Psychology Press. 2005: 83. 
  2. ^ 2.0 2.1 Vasily Livanov. The Path from Childhood. Echo of One Dash. Moscow: AST. 2013: 256. ISBN 978-5-17-077885-0. 
  3. ^ 普罗霍罗夫等 (编). 普拉斯科维娅·尼基季奇娜·安格林娜. 《苏联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 1969年 (俄语). 
  4. ^ 利瓦诺夫之墓. [2019-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