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病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欢迎来到病毒主题!

SV40病毒
SV40病毒

病毒是无法独立生长复制、仅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小型病原体,广泛分布于地球上所有生态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古菌等所有生物皆会被病毒感染。第一个被发现的病毒是烟草镶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6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

病毒由遗传物质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脂双层构成的包膜,衣壳形状常见者有螺旋形与正二十面体等,还有较复杂的复合型(如感染细菌的噬菌体)。病毒的大小一般仅有细菌的百分之一,介于10至300奈米间,大多无法以光学显微镜观察,而需使用电子显微镜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将病毒基于遗传物质种类和复制机制分为七种。

许多病毒可感染人类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艾滋病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机制各异。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可以预防、治疗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体起源过程仍未知,目前对此有许多假说,分别认为最早的病毒可能来自退化的小型细胞、从生物基因组中跳脱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细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经出现。

精选病毒

鼠肝炎病毒
鼠肝炎病毒

鼠冠状病毒(M-CoV)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为该属的模式种,属乙形冠状病毒属支系A(即Embecovirus亚属),一般以鼠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英语CEACAM1(mCEACAM1)为受体感染鼠类细胞,包括感染小鼠的鼠肝炎病毒(MHV)与感染大鼠的大鼠冠状病毒(Rat Coronavirus;RCoV),两者皆分为许多不同病毒株,其致病毒力、传播方式与侵染的组织种类皆有所不同,除感染呼吸道肝脏肠道外,还有感染神经组织者。鼠冠状病毒为实验小鼠实验大鼠的重要病原,其中鼠肝炎病毒是感染人类以外动物的冠状病毒中被研究最多者,为冠状病毒研究的模式病毒,已被用作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动物模型

病毒感染

天花
天花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类传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后的12天内,出现包括发烧肌肉疼痛头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症状。几天后,其部分的粘膜会长出红点,身体多处地方亦会长出皮疹(以脸部居多)。天花病毒共有两类:主天花病毒及次天花病毒。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由前者引发之天花又被划分为四种形式:典型、恶性、出血型、缓和型。其中,多数未曾接种疫苗者均会出现典型天花的症状次天花病毒引起之病变程度比上述四种的都要温和,但却非常罕见。

天花主要透过空气传播。患者的呼吸道与皮肤疱疹分泌物均载有病毒,故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可减低患病的风险。多种痘病毒疾病的病症均与天花的如出一辙。专家需利用绒毛尿囊膜英语Chorioallantoic membrane进行病毒培植以确定天花病毒的存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试可提供更多病毒的细节。接种天花疫苗为预防此病的最佳方法。目前并没有认可的抗天花药物。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医护人员会为病人注射疫苗提升免疫保护,有时亦会配以舒缓性疗法加大疗效。天花病毒不会造成慢性或复发性感染,但会导致各类并发症或后遗症(如失明)。不同类型的天花所引发的病死率有所参差;最为常见的典型天花约夺取了三成病患者的性命。

古埃及或为天花的起源地。已死去逾三千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史上首名天花病人,专家在其木乃伊身上找到了明显的脓疱痕迹。早期的印度中国文献亦有记载这种疾病。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天花于世界多个地方展开大流行,并夺取了无数人类的性命(尤其是儿童)。历史上,有不少国家的君王及著名人物均染上过天花。19至20世纪期间,多番的防疫行动减低了此病对群众的威胁。最终,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扑灭天花,使之成为首个于世上绝迹的人类传染病。

疫情

1976年萨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是1976年8月爆发于萨伊(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病例出现在该国西北部蒙加拉省亚布库,为亚布库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马巴罗‧罗卡拉,罗卡拉曾在1976年8月带着村子教会的人员沿埃博拉河参观中非共和国边境,此河流即为埃博拉病毒名称的来历,也是疫情的源头。罗卡拉造访不久后,亚布库教会医院出现大量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后续感染要么在医院接受注射,或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罗卡拉的家人们决定遵照当地风俗埋葬他的尸体,不久后他的21名亲友均患病,其中18人死亡。教会医院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同样造成感染扩散造成疫情的病毒最初被认为是马堡病毒,后来才发现是与该病毒关系接近的新种病毒,并以邻近疫情爆发地点的河流埃博拉河将其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此次疫情共造成318人感染,其中280人死亡,致死率为88%,与数周前爆发于苏丹(今属南苏丹)的疫情同为史上最早纪录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精选图片

ACE2

SARS-CoVSARS-CoV-2人类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均使用ACE2为受体感染人类细胞。

图片来源:Emw (2009)

语录

推荐条目

相关新闻

世界各国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示意图

2月26日:进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过1亿1000万人染病,其中超过250万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亚型(均无症状),此为首次发现H5N8感染人类的报导,过去认为此病毒株仅感染禽鸟,去年便造成大量鸡只遭到扑杀。WHO

2月14日几内亚东南部的城镇古埃凯英语Gouécké爆发新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确诊。 WHO

2月7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再度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有1人确诊感染。 WHO

2月4日肯亚裂谷热疫情自去年11月爆发以来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复合型单克隆抗体REGN-COV2 抗体组合英语casirivimab / imdevimab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英语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用于12岁以上的轻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种单克隆抗体Bamlanivimab英语Bamlanivimab紧急使用授权。 FDA 1, 2

11月18日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埃博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结束,此疫情于去年6月爆发,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吗?

传记

苏珊·魏斯(Susan R. Weiss,1949年-)是一名美国病毒学家,现为宾州大学医学院英语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与冠状病毒与新兴病原研究中心的共同所长,研究领域为冠状病毒。魏斯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后几年开始研究冠状病毒,1980年至宾州大学任教授后以冠状病毒为其实验室研究主题,她早期的研究以冠状病毒的模式病毒鼠肝炎病毒(MHV)为大宗,建立了研究去髓鞘疾病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的动物模型,并发现许多此病毒的基础分子机制。2000年后随着多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她亦参与有关这些病毒的研究。

防治

狂犬病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狂犬病疫苗。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在暴露于病毒(例如被狗或蝙蝠咬)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在接种三剂后可以有长期的免疫力,一般注射方式是皮肤注射或是肌肉注射。若已暴露在病毒中,除了施打疫苗,还会施打狂犬病抗体。疫苗对人及其他动物都相当有效。狗类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助于避免狂犬病散播到人类,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要求宠物主人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强制规定。

狂犬病疫苗对于各个年龄层在施打上都是安全无虞的。大约有35-45%的民众在接踵后会有短暂的红肿以及在施打部位会有疼痛感,约5-15%的人有发烧头痛晕眩的症状。曾接触或暴露在狂犬病病毒环境中的患者也没有接种的疑虑,大多数的疫苗里都没有硫柳汞的成分。用神经组织所制造的狂犬病疫苗只在少数国家中使用,多在亚洲与拉丁美洲,但此种疫苗有较多的副作用,在有效性上也不比一般疫苗。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不鼓励此类疫苗的广泛使用。

第一批的狂犬病疫苗在1885年问世,并在随后的1908年有了改良版本的狂犬病疫苗。全球数以百万的人被施打疫苗,预估每年因此而拯救了250,000个人。狂犬病疫苗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分类

病毒的子分类

主题

任务

维基专题与相关主题

相关维基媒体计划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