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綠街站

座標42°18′37″N 71°06′28″W / 42.3102°N 71.1078°W / 42.3102; -71.107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綠街站

Green Street
綠街站(2012年5月)
綠街站(2012年5月)
位置 美國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牙買加平原英語Jamaica Plain, Massachusetts
綠街150號
150 Green Street
地理坐標42°18′37″N 71°06′28″W / 42.3102°N 71.1078°W / 42.3102; -71.1078
管轄機構麻薩諸塞灣交通局
途經路線  橙線 
車站構造
自行車停放設施22
無障礙車站
月台1座島式月台
股道2
歷史
啟用日期波士頓至普羅維登斯鐵路:1842年
華盛頓街高架:1912年9月22日
橙線:1987年5月4日[1]
關閉日期紐約紐哈芬哈特佛鐵路:1940年9月29日
華盛頓街高架:1987年4月30日
重建日期1897年6月1日
舊稱牙買加平原站:1842-1940
營運資訊
乘客數量
(2013)
3,618(工作日日均旅客發送量)[2]
服務
上一站 麻薩諸塞灣交通局 下一站
森林山
終點站
橙線 斯托尼溪

綠街站(英語:Green Street,車站站牌為Green)位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牙買加平原英語Jamaica Plain社區南部,是波士頓地鐵橙線無障礙車站。綠街站是橙線所有車站中,客流量最低的車站,據2013年調查統計,車站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為3618人[2]

歷史

牙買加平原站(1910年前後)
華盛頓街高架鐵路的綠街站(1982年)

波士頓至普羅維登斯鐵路英語Boston and Providence Railroad於1832年開通,並在1841年在如今的綠街站地址處增設了牙買加平原站。車站的客運服務自那時候起保持了近一個世紀,從未間斷。最早的車站與街面等高,舊殖民地鐵路英語Old Colony Railroad在1888年收購了該鐵路線後,從1891年起將車站和鐵路抬升至4股軌道寬的路壩上,以減少與公路的交錯。羅克斯伯里英語Roxbury, Boston和牙買加平原的三座火車站——羅克斯伯里十字站、牙買加平原站和森林山站需要重建,改為架高車站,新建博伊爾斯頓街傑克遜廣場站,5座車站均在1897年6月1日啟用。[3][4]

1909年11月22日,華盛頓街高架英語Washington Street Elevated向南延長至森林山,1912年9月22日,巨大的客流量,促使華盛頓街高架鐵路在綠街附近增設車站[1]儘管這五座高架車站與華盛頓街高架平行,並且運營了超過30年,但最終仍然無法與其競爭,最終於1940年9月29日關閉[3][4]

20世紀60年代,波士頓市政府計劃將95號洲際公路沿著舊鐵路線一直延伸至波士頓市中心,並在高速中央隔離帶修建地鐵代替華盛頓街高架鐵路。1969年的高速抵制英語highway revolts運動抗議在此興建高速,1970年州長弗朗西斯·薩金特英語Francis Sargent宣布暫時擱置在麻薩諸塞州128號公路英語Massachusetts Route 128內修建高速的計劃,1972年宣布項目取消,但是西南走廊區域已經清空。後來西南走廊被用來修建西南走廊公園英語Southwest Corridor Park,地鐵改為沿著西南走廊修建,該地鐵後來被命名為波士頓地鐵橙線。1987年4月30日,舊綠街站與華盛頓高架一起關閉,新地鐵於5月4日正式開始運營。[3][1]

現狀

綠街站車站入口(2012年5月)

綠街站主要服務於周邊住宅區和牙買加平原社區中央大道上的商業區,並可以便利的前往周圍的各個公園。車站設在西南走廊條狀公園內,富蘭克林公園英語Franklin Park (Boston)和波士頓綠寶石項鍊公園系統之一的牙買加池塘英語Jamaica Pond位於車站西側。

由於設計時並未打算讓綠街站成為換乘車站,因此並沒有建造公交車專用道。2012年7月1日,48路公交車取消後,綠街站便無法換乘公交。[1] 臨近的森林山站是附近的主要換乘車站,可以前往該站轉車。

藝術畫廊

綠街站的街道層設有零售商鋪,20世紀90年代末期,車站增設了藝術演變畫廊。

1996年,當地藝術家詹姆斯·赫爾覺得車站很空曠,於是與麻薩諸塞灣交通局聯繫,免費租用空間。1998年,「綠街畫廊」(英語:The Gallery @ Green Street)開業。畫廊的員工全部為志願者,展示各種現代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有些來自於當地學生,有些來自於熟練的藝術家的非賣品。赫爾後來還為畫廊新增了空調和洗手間,方便遊客和乘客。[5]

2006年12月,畫廊換為Axiom新媒體和實驗媒體中心,由一個非盈利性藝術家團體運營,展示利用現代技術做出的藝術品。2012年7月媒體中心關閉後,改為波士頓賽博藝術畫廊英語Boston Cyberarts Gallery[6][7]

車站結構

G 地面 出入口
P站台層 南行 波士頓地鐵橙線森林山(終點站)
島式站台,左側開門
北行 波士頓地鐵橙線橡樹林斯托尼溪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Belcher, Jonathan. Changes to Transit Service in the MBTA district 1964-2016 (PDF). NETransit. March 19, 2016 [April 16,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03). 
  2. ^ 2.0 2.1 Ridership and Service Statistics (PDF) 14th. 麻薩諸塞灣交通局. 2014 [2020-05-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01). 
  3. ^ 3.0 3.1 3.2 Heath, Richard. A HISTORY OF FOREST HILLS (PDF). Jamaica Plain Historical Society. 25 January 2013 [13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2-07). 
  4. ^ 4.0 4.1 Rocheleau, Matt. Raising the railroad in Forest Hills. Boston Globe. 26 November 2012 [12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McQuaid, Cate. Art On Track. Boston Globe. 22 June 2001 [7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6. ^ Kayser, Heidi. Good-bye Axiom!. Axiom Center for New and Experimental Media. 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August 2013). 
  7. ^ Boston Cyberarts Gallery Exhibitions. Boston Cyberarts Gallery. [7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