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42年八路軍編制序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2年八路軍編制序列,為列舉1942年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編制序列。

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團結抗日。該部隊仍歸屬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與指揮。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國抗一的戰鬥序列,又稱為第18集團軍,總司令為朱德,副總司令為彭德懷。但對內仍稱八路軍。

八路軍自建制以來逐步進行擴編,至1942年秋,其下屬已經包括115師山東軍區120師晉綏軍區129師冀魯豫軍區晉察冀軍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抗日軍政大學等。總兵力為340,000人[1]

背景

1942年,侵華日軍為切斷八路軍與民眾聯繫,在長城以北40公里和以南20公里以內設立了「無人區」,強制區內的百姓搬入日軍設立的「集團部落」

自1940年,八路軍晉察冀軍區、120師、129師發動20萬人參加的百團大戰,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正面作戰。戰役雖然獲得大量武器裝備、以及提升全國民眾抗日氣氛。但亦造成八路軍大量傷亡,以及日軍、國軍對八路軍實力的正視。此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向八路軍進行物質補充,以及侵華日軍長達數年的掃蕩與「三光政策」。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的第4縱隊、第5縱隊亦補充事變中被國軍圍剿的新四軍兵力。八路軍自1941、42年開始遭受物質困乏以及兵源減少的威脅,1942年八路軍前方軍部被日軍偷襲,前總參謀長左權殉國;此後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仍然把集團軍部設置在山西前線。

總部

司令部

1942年,八路軍總部的左權將軍追悼大會

野戰政治部

其他部門

黃崖洞保衛戰烈士紀念塔,為紀念1941年11月八路軍總部特務團與日軍在黃崖洞兵工廠的交戰,共軍最終取得勝利

第115師

1942年,劉少奇視察115師山東軍區,自左為黎玉周長勝劉少奇陳光蕭華梁興初羅榮桓

第115師,代理師長陳光、政治委員羅榮桓、參謀長陳士渠、政治部主任蕭華

教導第一旅

教導第二旅

教導第三旅

教導第四旅兼湖西軍區

教導第六旅兼冀魯邊軍區

教導第7旅

魯南軍區

山東軍區

1942年8月1日,山東縱隊改稱山東軍區,歸第115師指揮。原山東縱隊第2旅改為濱海獨立軍分區;第3旅改為清河軍區;第4旅改為魯中軍區第1軍分區;第5旅歸山東軍區建制;第5支隊改為膠東軍區。第115師魯南軍區劃歸山東軍區建制[3]。政治委員黎玉、副司令員王建安、政治部主任江華、參謀處長羅舜初

魯中軍區

清河軍區

膠東軍區

第五旅

120師兼西北軍區(晉綏軍區

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成立後,第120師兼西北軍區(1942年10月改晉綏軍區),歸聯防軍指揮。120師兼西北軍區,師長兼軍區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副司令員續範亭、參謀長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1942年5月,八路軍358旅在田家會戰鬥中向日軍發起衝鋒,殲滅林川大隊

第358旅兼第3軍分區

第359旅

1942年,朱德(右三)、賀龍(右四)在八路軍359旅旅長兼政委王震(右二)陪同下,視察南泥灣

獨立第1旅兼第4軍分區

獨立第2旅兼第2軍分區

山西青年抗戰決死隊第2縱隊兼第8軍分區

第5軍分區

第129師暨晉冀魯豫邊區

1942年5月8日,第129師決定各旅機關與軍分區機關合併,所屬部隊編為軍分區基幹團。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參謀長李達、政治部主任蔡樹藩、副主任黃鎮

第385旅

新編第一旅

太行軍區(由129師部兼)

1941年,襲擊淶源日軍守軍的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部隊

司令員劉伯承(兼)、政治委員鄧小平(兼)、參謀長李達(兼)、政治部主任蔡樹藩(兼)、副主任黃鎮(兼)、副司令員王樹聲

第1軍分區

第2軍分區

第3軍分區

第4軍分區

第5軍分區

第6軍分區

第386旅兼太岳軍區

1942年1月,太岳縱隊兼太岳軍區歸第129師建制。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薄一波、副司令員謝富治、副政治委員王新亭、參謀長畢占雲、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兼)

決死第1旅

第386旅

軍分區

豫晉聯防區

  • 豫晉聯防區(1942年4月成立),司令員劉忠(兼)、政治委員聶真(兼)
    • 聯防第1分區(第18團兼)
    • 聯防第2分區,司令員張河承、政治委員楊玉屏副、政治處主任李清
    • 聯防第3分區(第57團兼)

冀南軍區

冀南軍區,司令員陳再道、政治委員宋任窮劉志堅(代)、副司令員王宏坤、副政治委員李菁玉劉志堅、參謀長范朝利王蘊瑞(後)、政治部主任劉志堅(兼)、副主任朱光

新4旅

新7旅

新8旅

軍分區

冀魯豫軍區

1941年,魯西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軍區,仍由第2縱隊兼。1942年6月,撤銷第2縱隊番號。

第2縱隊兼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軍區司令員崔田民。政治委員黃敬蘇振華(後),副司令員楊勇,副政治委員蘇振華,參謀長閻揆要、政治部主任崔田民。軍區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王輝球

教導第3旅

教導第7旅

南下支隊

軍分區

1941年4月,日軍掃蕩冀魯豫根據地,圖為犧牲的八路軍戰士
  • 第8軍分區(1942年3月分區機關遭敵合擊,分區機構撤消,所轄各區成立游擊區;4月在崑山、張秋、汶山一帶新建第8軍分區),司令員吳機章(後)、政治委員劉德海、副司令員吳機章、參謀長張捷勛、政治處主任魏金山

晉察冀軍區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副司令員蕭克,副政治委員劉瀾濤程子華,參謀長唐延傑,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

  • 抗日軍政大學第2分校,校長孫毅

第一軍分區

晉察冀1941年秋季戰役中,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宋學義葛振林

第二軍分區

第三軍分區

馳騁在晉察冀戰場的鐵騎兵

第四軍分區

1942年晉察冀軍區高級無線電培訓班

第十一軍分區

第十二軍分區

第十三軍分區

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

1941年呂正操司令員在冀中前線指揮戰鬥

第六軍分區

第七軍分區

第八軍分區

1942年冀東八路軍在古長城喜峰口與日軍交火

第九軍分區

第十軍分區

警備旅

1942年,冀東八路軍轉到外線作戰,圖為部隊通過司馬台

第6支隊

第8支隊

第10支隊

陝甘寧晉綏聯防軍

1942年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合影,前排左三起:賀龍譚政肖勁光王震張經武甘泗淇蘇進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2年5月31日決定,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於延安成立,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繼而根據中央軍委同年9月15日命令,留守兵團司令部與聯防司令部合併,對外保留留守兵團名義。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高崗(代)、副司令員徐向前肖勁光、副政治委員林楓高崗(後)、參謀長徐向前(兼)、張經武(後)

警備第1旅

警備第3旅

第385旅

參考文獻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八路军·表册. 解放軍出版社. 1994年: 第3頁.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簡體)). 
  2.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八路军·表册. 解放軍出版社. 1994年: 第36頁.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簡體)). 
  3.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八路军·表册. 解放軍出版社. 1994年: 第37頁.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簡體)). 

參見

八路軍編制
1937年秋 1938年冬 1940年冬 1942年秋 194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