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禮儀之爭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中國禮儀之爭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7年1月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8年11月13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3年3月13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2013年6月26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2013年11月9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2013年12月16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6年12月2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文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宗教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宗教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宗教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條目評選

    新條目推薦

    優良條目候選

    優良條目重審

    優良條目重審(第二次)

    優良條目重審(第三次)

    優良條目重審(第四次)

    建議採用準確的條目名稱

    比如基督教會或者西方天主教中國禮儀之爭等。跟中國或者有關中國的禮儀之爭,有很多種含義,政治上來説,不僅古代中國朝廷和周邊國家的交往中有,並且現在還在上演。 --Wikinu 02:12 2006年12月25日 (UTC)

    這種命名純粹是基督教專制者自我中心無恥自大的文明。天主一詞,在中國的天主就是蒼天,也是萬民。基督教居然用來指基督耶穌巫婆的上帝,實在可笑。--耶巫 02:51 2006年12月25日 (UTC)

    條目名稱

    中國禮儀之爭是一個已經固定了的學術名稱,不管是中國之外還是中國本身都是這樣稱呼這一事件。即便存在所謂基督教中心可以在條目內容中加以說明,而不是自作主張把已被學界公認的事件名稱改掉。你可以用典禮論爭去搜索一下,根本找不到與此事有關的結果。--東北虎(Manchurian Tiger) 05:30 2006年12月25日 (UTC)

    因為看到日文用「典禮論爭」,就相當然而了。已經恢復。另外,關於幾個名稱的常用性: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24 2006年12月25日 (UTC)


    條目從名稱到內容都站在基督教的立場而不是中國的立場

    難道中國人會用「中國禮儀之爭」來專指中國和基督教的禮儀之爭?顯然基督教才會。中國禮儀之爭,文明圈外交上,我們儒家文明圈可能和基督教文明圈、伊斯蘭教文明圈等等發生禮儀之爭;國際外交上,我們可能和日本、越南、英國、美國、印度等等發生禮儀之爭。以我們中國的立場,我們會把和基督教文明圈的禮儀之爭單獨叫做中國禮儀之爭?那麼和伊斯蘭教文明圈的禮儀之爭呢?和其他國家的禮儀之爭呢?顯然,從我們的立場,按基督教的邏輯,我們中國肯定要稱和基督教的禮儀之爭為西方基督教禮儀之爭。如果從中立的立場看,全名應該是中國與基督教禮儀之爭。

    整個條目,從名稱開始,缺乏中立性。可能大部分是基督徒寫的,包括宗教的解釋,表現出基督教你死我活的觀念,對於個人來說,有基督宗教就沒有中國宗教,有中國宗教就沒有基督宗教。再比如,條目中寫的,「越南也在1964年針對祭拜祖先、民族英雄和戰爭亡魂等事,獲得教宗的特許。」,顯然不是越南獲得教宗的特許,而是越南的基督徒獲得基督教教宗的特許。越南的宗教,越南人以宗教禮節祭拜自己的祖先、民族英雄和戰爭亡魂,需要得到西方基督教的特許?基督教、基督徒如此自瘋自大自我中心,如此沒有公正、包容的觀念,希望中國人能站出來發出中國自己的聲音。 -天主地主人主 (留言) 2008年7月9日 (三) 01:56 (UTC)[回覆]

    有道理。但是,希望把條目分解成兩個不同的條目。因為是中國和不同的外國組織或者政府發生的不同的爭議事件。 -65.49.14.94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9:24 (UTC)[回覆]
    那時的中國,根本不可能把基督教還有教皇看得很重,但詞條顯然要傳達康熙與教皇平起平坐的概念,放在那個歷史條件下,是非常可笑的。--JTSR (留言) 2008年8月14日 (四) 03:12 (UTC)[回覆]
    越南的天主教信徒去遵循自身宗教的規範,並不代表是越南全體接受教宗規範,這兩者不同,有何自大?中國禮儀之爭因為發生於中國而如此稱呼,也許不夠明確,但是並不到自大之意,文中也提出如羅馬本身的反覆等對針貶教廷的語句,並非只倒向基督宗教的觀點.還有是哪句出現你死我活的意涵?金☧肅≽◕≼§§ 2011年2月23日 (三) 16:07 (UTC)[回覆]
    「中國禮儀之爭」是史學界的普遍用語,對基督宗教持批評態度的學者也是這麼用的。--罪孽深重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1年2月26日 (六) 03:22 (UTC)[回覆]
    更正

    各位請注意,這是[1]羅馬天主教,而非基督教的條目,請區分。--(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1:29 (UTC)[回覆]

    跟進

    18世紀中期耶穌會被解散。有沒有人可以查證一下當中與禮儀之爭之間有無聯繫?更廣泛的說,是否與教會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Whhalbert 14:36 2007年4月1日 (UTC)

    (:)回應:我不太敢說一定有,所以先搜集一些書目資料在這裡[2] ,請您參考。不過就我看過此條目導言和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內容做比較後,個人覺得此條目的導言有點違反WP:due的比例及比重原則,所以已添加模版如下:--(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1:25 (UTC)[回覆]

    模版添加

    導言內容過份描述中國禮儀之爭後期的中國和教庭之間的衝突,而有誤導前期中國和部份傳教士的無衝突。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內容,[3] [4],則比較清楚的交待前後變化,及教會內部的門派及權力鬥爭,值得參考,以符合WP:due的比例及比重原則。--(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2月19日 (二) 01:2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國禮儀之爭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02:4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