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六一八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大学六一八事件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大学的学生批斗事件,发生于1966年6月18日。当日北京大学学生绕过文革工作组,对40多位党团干部、教师和学生展开批斗,后被文革工作组制止。事发后,刘少奇称赞工作组处理批斗现象的经验,引发全国效仿;然而毛泽东对文革受到工作组的压制表示不满。此事件最终导致文革工作组的废除。

过程

1966年6月18日,北京大学一些学生趁文革工作组集中开会的间隙,展开批斗活动。化学系、生物系、东语系、西语系、中文系、无线电系等单位都有人员参加。[1]被批斗者有40多人,包括党团干部、教师和学生。[2]

批斗者在39楼(一说38楼[1][3])外墙上贴了“斗鬼台”大字标语,将人抓来批斗,其中把墨汁倒在被斗者的脸上,将装便纸的铁丝篓戴在被斗人头上,进行罚跪、扭打。[4]

不同文献指出,斗争中出现了游街、抹黑脸、戴高帽、撕破衣服、罚跪、扭打以及侮辱妇女等情况。[1][2][3][5][6]还有人被用钉子钉穿膝盖骨、用竹签刺进十指指甲缝、用钳子钳断手指骨、装进麻袋从楼梯上往下踢、吊在天花板逼供等。[7]

得知此事后,北大文革工作组出动加以制止。组长张承先当晚向全校发表广播讲话,称避开工作组乱批乱斗的作法有害于革命,是“背着工作组捣鬼,企图借此赶走工作组”。[3]同时,关闭校门进行整顿。

工作组向中央提交反映这一事件的简报,其中指出:这起事件本身就是一场复杂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坏人有意捣乱,还有可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阴谋活动”,对革命运动有害。要求严防坏人破坏,号召学生“不要上阶级敌人的当”。同时,工作组还呼吁左派组织起来,维护无产阶级的革命秩序。又规定斗争什么人必须经过工作组批准。[5][8]

影响

中央批转简报

中共中央于6月20日批转了简报。刘少奇在批语中称赞工作组处理乱斗现象的方法是“正确的、及时的”,“各单位如果发生这种现象,都可以参照北大的办法处理。”[5]19日,刘少奇让夫人王光美前往清华大学,作为顾问观察动态,反映情况,帮助指导运动。[1]

不少地方党委效仿北大工作组的办法。这种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乱批斗现象,稍微克服了混乱局面,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但加剧了与造反派的对立。造反派认为工作组实施的是修正主义路线,压制了革命造反精神。在江青康生等人的支持下,发生了学生轰赶工作组的事件,且越来越多,在6月中下旬达到顶峰。[2]为了坚持工作,一部分工作组采取“排除干扰”的措施,对一些带头造反、轰赶工作组的人的人进行批斗,加以“反党分子”“假左派”“右派学生”等罪名。对于这些措施,党内外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兼有,江青、康生等人批评这类行为是“镇压群众”“白色恐怖”“反对革命”。[8]

废除文革工作组

听江青说,主席看了那些材料以后心情很不愉快,说过大致这样一番话:看到群众运动一下子由热气腾腾变得冷冷清清,学校的大门都关了,心里很难过。有些学校的工作组明目张胆地镇压学生运动。历史上什么人镇压学生运动?只有北洋军阀国民党。这是很大错误,方向性的错误。
戚本禹回忆录

7月18日,毛泽东畅游长江后,从武汉回到北京,听取了江青、康生、陈伯达的情况报告。毛泽东不满于北京的文革过于冷清,学生运动受到压制。7月24日上午,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批评刘少奇和邓小平,并决定撤销工作组。[3]

7月25日,毛泽东接见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和在京的各大区第一书记时说:“要由革命师生自己搞革命,成立革命委员会。”[9]他批评工作组“一不会斗,二不会改,起坏作用,阻碍运动”。又说“要允许群众通天”,认为“不准包围报馆,不准包围省委,不准包围国务院,不准到中央来”的规定会“阻碍群众革命”。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工作组。27日,中央文革小组起草了撤销工作组的决定。[10]28日,在毛泽东指示下,北京市委发布《关于撤销各大专院校工作组的决定》,其中说明此决定“也适用于中等学校”,[2]并在2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全国各地工作组相继撤销。[8]

8月5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中央下发文件宣布,此前批转的六一八事件简报是错误的,正式决定撤销该文件。[11]这也成为了刘少奇的一条罪状。[8]

文革工作组撤销后,文化大革命不再受其领导,全国性的“乱批乱斗”就此开始。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卜偉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六卷 「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1966-1968).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2008: 158. ISBN 9789881727466. 
  2. ^ 2.0 2.1 2.2 2.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1949-1978)下册. 中共党史出版社. : 765–767. ISBN 9787509809501. 
  3. ^ 3.0 3.1 3.2 3.3 胡宗式, 章铎. 北京大学文革史榷(上)附北京大学文革大事记1964一1983. 美国华忆出版社. 2022: 161. ISBN 978-1-68560-044-0. 
  4. ^ 丁望. 議論6月風暴 北大6·18事件. 信報. 2016-6-16 [2024-03-31] (中文(香港)). 
  5. ^ 5.0 5.1 5.2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链接至维基文库 中共中央轉發北京大學文化革命簡報(第九號). 维基文库. 1966年6月20日. 
  6. ^ 王友琴. 恐怖的 “红八月” (PDF). 炎黄春秋. 2010, (10). 
  7. ^ 李东舰 (编). 邓榕忆文革邓朴方跳楼过程 揭北大造反派酷刑. 中华网.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8. ^ 8.0 8.1 8.2 8.3 席宣, 金春明. “文化大革命”简史.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ISBN 7-80199-392-6. 
  9. ^ 戚本禹. 第九章 撤销工作组. 戚本禹回忆录. 中国文革历史出版社. 2016. 
  10. ^ 宋毅军. 艰难曲折的抗争 刘少奇、邓小平与“文革”初期的工作组. 人民网.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30). 
  11. ^ 刘少奇同志生平年谱(1966年 六十八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11-25 [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