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权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7年夺权后的黑龙江革命委员会,中间为潘复生

夺权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夺权事件,主要由各地群众造反组织发起[1][2][3]。自1967年1月上海一月风暴”起,夺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过程中建立的各级“革命委员会”代替了原先的各级党委及政府,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实行党政合一、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2][4]

概述

1967年1月,上海一月风暴爆发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山西(1月14日)、黑龙江(1月31日)、贵州(1月25日)、山东(2月3日)等省纷纷夺权,并建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以代替各级党委及政府,集党、政大权于一身[2][4][5]。从此,文化大革命进入了全面夺权的新阶段[6]

夺权引起的震荡、革委会筹备委员会的权力争夺进一步搞乱了全国,造反派内部亦有分裂、大规模“武斗”频发,并迫害了大批干部[1][2]。同时,林彪集团和中央文革小组支持的造反派在各地乘机膨胀,扶植党羽,攫取了相当部分党政大权[7]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一月革命”风暴. 人民网.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中文). 
  2. ^ 2.0 2.1 2.2 2.3 第七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中文). 
  3. ^ 杨继绳. 天地翻覆: 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 天地图书. 2017-07-04 (中文). 
  4. ^ 4.0 4.1 王永魁. “文化大革命”初期夺权的动态变化.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2016-04-26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中文). 
  5. ^ 刘引泉,曹洪军主编. 创业·曲折·奋进 新中国四十年历程.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04: 186. ISBN 7-5034-0419-1. 
  6. ^ 《中共党史问答》编写组. 中共党史问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06: 134–135. ISBN 7-226-00153-5. 
  7. ^ 《中华人民共和大典》编委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06: 930. ISBN 7-5017-2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