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立陶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

Flag of Lithuania
Flag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Location on the EU map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 英语:Lithuania),通称立陶宛Lietuva; [ˈlʲɛtʲʊvaː]),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与最大城市为维尔纽斯,另外还有考纳斯克莱佩达等城市。立陶宛全国人口约28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加里寧格勒州,西滨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东南岸自古为许多支波罗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渐吞并其他公爵、王公的领土,统一了立陶宛全境并皈依天主教,于1253年接受教宗诺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国,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杀后立陶宛恢复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国,14世纪时为欧洲最大的国家,领土范围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俄罗斯的一部分。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确立卢布林联合,共组波兰-立陶宛联邦,18世纪晚期波兰被列强瓜分,联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罗斯帝国并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立陶宛共和国在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宣布独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先后被苏联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德国败退后再次被苏联占领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立陶宛民众以游击队对抗苏联,一直持续至1950年代。 1989年,立陶宛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民众进行了波罗的海之路人链示威活动,以抗议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占领。 1990年3月11日(苏联解体前一年),立陶宛通过复国法案,成为第一个自苏联独立的加盟共和国。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欧投资银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申根协议欧元区等国际机构组织的成员国,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经济体并为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特色条目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立陶宛语Senienųmuziejus波兰语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国贵族、考古学家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于1856年,在闲置的维尔纽斯大学校舍中创办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博物馆。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国境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虽仅有少数馆藏由现代立陶宛国家博物馆保存,仍被认为是该馆前身。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与考古学委员会(事实上的考古学学会)是立陶宛受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学机构,展示许多历史文物、让游客怀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国,并满足立陶宛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义情怀。1865年,博物馆馆藏数量增长至67,000多件,包括已闭校之维尔纽斯大学收藏的矿物与动物标本、已关闭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图书馆馆藏,以及当地贵族捐赠的文物。

1863年,一月起义失败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被重组、国有化,所有和前波兰立陶宛联邦有关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博物馆则改组为新成立的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附属机关。改组后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被用于推动俄罗斯化政策,展示许多俄罗斯帝国或东正教会相关文物。至此,维尔纽斯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国文化重镇,逐渐化为俄罗斯帝国省级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兰-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如此,博物馆仍持续营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重要馆藏皆被疏散至鲁缅采夫博物馆;遗留在维尔纽斯且未于战火中消失的少数馆藏,则由其他博物馆保存,包括立陶宛国家博物馆、立陶宛美术馆及维尔纽斯大学地质学与动物学博物馆等。


精选传记

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Tadas Ivanauskas,1882年-1970年)是立陶宛的一位动物学家,为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的建立者之一,立陶宛科学院院士,并建立了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动物学博物馆、考纳斯动物园(今立陶宛动物园)、考纳斯植物园(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植物园英语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Botanical Garden)、文特角英语Ventė Cape鸟类系放站与祖文塔斯保护区等自然科学机构。

伊瓦纳斯卡斯出生于维尔纳省利德斯基县英语Lidsky Uyezd(今属白俄罗斯),靠近立陶宛、白俄罗斯与波兰交界处,其父莱奥尼达斯·伊瓦纳斯卡斯立陶宛语Leonardas Ivanauskas是讲波兰语的立陶宛人,且为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1903年伊瓦纳斯卡斯于圣彼得堡皇家大学英语Saint Petersburg Imperial University(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修习自然科学,此时期从来自立陶宛的同学处习得立陶宛语。1918年与妻子霍诺拉塔回到立陶宛开设了一间学校,后担任立陶宛农业部的顾问,参与创立立陶宛大学,1929年成为动物学系的系主任。1940年至1941年伊瓦纳斯卡斯曾短暂任教于维尔纽斯大学,1945年至1950年任立陶宛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1946年至1956年再度到维尔纽斯大学担任动物学系系主任,1954年至1970年于考纳斯医学院(今立陶宛医学院英语Lithuania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担任教授。

1941年伊瓦纳斯卡斯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1946年,伊瓦纳斯卡斯获颁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1982年,立陶宛科学院设立了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奖以纪念他的贡献。

分类


精选图片

格迪米纳斯塔维尔纽斯城堡建筑群的一座砖砌城堡,也是立陶宛及维尔纽斯的地标。

Photo credit: calflier001

你知道吗?

欢迎参与

条目请求:
需要扩充或翻译的条目:
需要专家关注

相关专题

WikiProjects
立陶宛专题

此专题是旨在协调立陶宛相关条目的翻译与撰写,和相关的讨论。

有关主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主题

维基媒体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项主题首页。
人文
娱乐与体育
地理
汉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 宁德;其他:香港 澳门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福建;县市:台北 基隆 桃园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云林 台南 高雄 澎湖 宜兰
日本东京 琉球群岛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菲律宾
西欧:德国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伦敦) 瑞士 奥地利;北欧:芬兰 瑞典;南欧:意大利 梵蒂冈 希腊;东欧:亚美尼亚 白俄罗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罗斯 乌克兰;跨洲国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国阿拉巴马州 阿拉斯加州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爱荷华州 堪萨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