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曉聲(1928年7月6日—1999年7月6日),江蘇武進人,中國小說家。

生平

童年時代在農村度過,其父是知識分子,因而能夠接觸文學。14歲喪母,家境清貧,中學階段屢次因付不起學費而輟學。後來進入上海法學院經濟學系讀了2年。1949年6月參加工作,在1950年代初期開始從事創作,發表過詩、戲劇和短篇小說作品。後因參加「探求者」文學社團和《探求者》同人刊物而劃為「右派」,1958年起在農村勞動、生活20餘年。1979年後在江蘇省文聯江蘇省文化局中國作協江蘇分會工作;從事專業創作,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以及以陳奐生為主人公的系列小說作品,曾分別獲1979、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0年後先後被選為江蘇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1]

作品

高曉聲的小說關注農民的「食」、「住」問題,從平凡中挖掘出特色,同時揭露小生產者的目光短淺,政治上和生產上的極度自卑,經濟上內虧已極,其總的主旨是希望農民「不但具有當國家主人翁的思想,而且確確實實有當國家主人翁的本領」。[2]高曉聲在小說中着重刻畫一類「新人」形象,其基本理念是:作家要有自己的觀念、英雄不能和民眾對立、反對造神運動、順應改革文學潮流。他認為農民只有適應更為複雜的新環境,才能駕馭生活。這樣反映新人的作品有《水東流》、《崔全成》等。[3]

關於高曉聲的寫作風格,王蒙認為他的作品「寓土于洋」,通過豐富的細節展示人物性格發展,又吸收外國小說心理描寫的長處,將動作、語言和人物心理有機結合。[4]劉旭則批評他塑造的理想「新人」過於複雜,脫離農民的真實生活,淪為政策的圖解,而對傳統農民卻極盡醜化,藝術價值不高。[5]

參考資料

  1. ^ 陳遼主編,江蘇新文學史,南京市:南京出版社 , 1990,第396頁
  2. ^ 江蘇新文學史,第399、401頁
  3. ^ 江蘇新文學史,第403頁
  4. ^ 王德寬等撰稿,《中國文學答問總匯》編委會編,中國文學答問總匯,北京市: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94,第512頁
  5. ^ 劉旭,底層敘述 現代性話語的裂隙,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6,第1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