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教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幅關於揚州教案的繪畫,描繪了瑪莉亞跳樓時的情景

揚州教案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8月22日發生在中國揚州的一宗影響較大的教案

背景

1868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金式玉神父(P. Joseph Seckinger,又名金緘三)在揚州三義閣開辦育嬰堂,收容中國籍孤兒,被傳虐死嬰孩40多名,(因發生瘟疫,致使多名嬰兒死亡[1])。6月1日,戴德生帶領一批英國中國內地會男女傳教士(其中成年男子4人:戴德生、童跟福路惠理、李德;婦女5人:瑪莉亞、安馨、秘書白安美、路惠理太太、狄樂義姑娘;以及戴德生的4名子女:戴存義、戴赫拔、小瑪莉亞)也來到揚州,租到皮市街一幢房屋,創建揚州的第一座基督教堂。

揚州應考生員張貼揭貼,要求驅逐洋教。

事件經過

揚州教案舊址,前樓(左)和後樓(右)。

1868年8月22日,星期六,傍晚時分,揚州內地會被八千至一萬人包圍,手拿刀棒,投擲磚塊。戴德生和童跟福不顧眾人追打,逃往知府衙門要求保護。人群闖進屋內,搶劫財物,毆打。有人放火燒屋,牆壁倒塌,傳教士及眷屬被迫跳樓逃生,戴德生懷孕六個月的妻子瑪莉亞跳樓時摔傷了腿,白安美多處骨折。所幸鄰居及時把火撲滅,屋子沒有燒毀。8月23日下午,縣官雇來轎子,把傳教土護送出揚州城的南門,到鎮江去。

交涉及影響

英國駐上海領事麥華陀得知揚州發生教案,立即趕往。9月2日,麥華佗向揚州知府交涉,沒有得到滿意答覆,9月11日,麥華陀率軍艦瑞那爾多號(Rinaldo)到南京與兩江總督曾國藩交涉。但12日下午,艦長布殊(Bush)因患病而率艦返回上海,曾國藩便不再會見麥華陀。麥華陀回到上海。英駐華公使阿禮國照會總理衙門,並要求英國派出海軍力量,迫使南京地方當局接受要求。11月8日,麥華陀帶4艘軍艦前往南京。11月9號,曾國藩和繼任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完全接受麥華陀要求,罷免了揚州地方官,發表公告並答應賠償損失。麥華陀帶領兩艘軍艦和300名士兵來到揚州,受到款待。11月28日,揚州教案以懲凶、賠款、立碑議結,賠償教會損失,修復被毀的住宅,門前立碑,保護教堂,懲罰肇事者,邀請傳教士返回揚州。

教案舊址

教案舊址位於皮市街,現產權為揚州基督教三自愛國會所有。

註釋與參考文獻

  1. ^ 中央研究院尚仁《十九世紀西方傳教醫學在中國》
  • 《戴德生傳記》第三十章